擁有文明的氣質,我時時刻刻都在努力,因為這小到個人氣質修養,大到民族國家形象。
一個文明的人要學會尊重別人,當別人發言講話時,請不要小聲議論,只顧自己的話題,哪怕對方說的不如你精彩,哪怕實在反駁你的觀點或是針對你,也請你要安靜地聆聽別人的發言,正因為如此,才能看出你的修養與文明。曹操在官渡之戰,兵處劣勢時,聽說袁紹的謀士許攸來訪,竟顧不得穿衣服,打著赤腳慌忙出來迎接,對許攸十分禮貌。許攸被曹操的誠心感動,于是為曹操出謀劃策,幫了他大敗袁紹。曹操也吃過不尊重別人的地方。當他志得意滿,一帆風順時,西川的張松前來獻圖,他卻態度傲慢,給張松留下了“輕賢慢士”的印象。
張松臨時改變主意,把本來獻給曹操的西川地圖,轉而獻給了劉備。這對曹操來說,不能不是事業上的一大損失。一次,美國幽默表演大師卓別林正要上臺演出,一位熱心觀眾提醒他上衣紐扣忘了扣,卓別林連忙表示感謝,連忙將紐扣系好,待那位觀眾走后,他又解開了紐扣。其實不系紐扣式表演的需要,但是卓別林卻“接受”了這個誤解。對于誤解,我們有時是及時的解釋,有時不屑一顧,而卓別林卻用一顆感恩的心去接受。自己放低姿勢,不分辨,不回擊,甚至感謝他們的關心,這也不是一種尊重,一種文明的表現嗎?沒有一點兒禮貌的人總會無時無刻給別人帶來煩惱。與他們交往,沒有誰會感到安心。正是由于不懂禮貌,不文明,他們經常在與自己制造的麻煩做斗爭。由于粗魯,他們錯失了許多,成功和幸福之神往往會疏遠他們,而苦惱和麻煩總是離他們很近。
要做到真正的文明其實不難,我們不可不必像曹操,卓別林那樣,可以從身邊一點一滴做起。如不隨手扔垃圾,不詆毀他人,遵守公告次序,不破壞公物,不在公共場所喧嘩等許多小事,從細節做起,將細節做好,你就可以成為一個文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