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的一個下午,陽關燦爛,我閑來沒事,躺在沙發上聽歌,突然,茶幾上的一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吸引了我,就這樣,我了解了保爾·柯察金……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一生。保爾出生貧寒,生性頑皮,因冒犯神甫而被開除出校的他開始打工,幼小的他過早的接觸了社會,艱苦的生活,繁重的給他的心靈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后來,他遇到了黨地下工作者之一茹赫來,茹赫來很是喜愛這個機靈的孩子,他教保爾拳擊,在他的心中種下了革命的種子,就這樣,保爾的命運發生了改變。
一次,為了解救被捕的茹赫來,保爾被捕入獄,在經受了近十天的慘酷生活后,保爾等人被錯放出獄。后來,在與冬妮婭等人告別后,保爾加入了紅軍,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布爾什維克,當他在布瓊尼騎兵第一軍浴血奮戰時,不幸被炮火打中右眼失明。康復后去做肅反工作的保爾受不了壓力去了鐵路工廠。就在此時,國內戰爭結束,但蘇維埃已是滿目蒼夷。保爾積極響應號召,奔赴勞動戰線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修筑鐵路,卻感染風寒,生命垂危,意志堅定的他再一次靠青春挺了過來。大病初愈,但保爾又忘我地投身到了社會現代建設,與各種反革命力量作斗爭。可恨的老天爺在數次懲罰過保爾后,依舊不肯放棄。保爾出了車禍,眼睛受到重傷。加上舊病復發,保爾變得全身癱瘓,雙目失明,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保爾依舊不肯屈服,他拿起了筆,重新回到了戰斗隊伍……
讀了這本書,我很受震撼。一個全身癱瘓,雙目失明的人怎能有這么頑強的毅力,但當我看到保爾的臨終總結時,我明白了。“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這短短的不到100個字,卻讓我找到了答案——保爾的愛國之情。
為了解放祖國,他不顧傷痛,英勇殺敵;為了重建祖國,他不顧癱瘓,修筑鐵路;為了復興祖國,他不顧疲勞,奮力工作。正是保爾的這種愛國情懷,才使得他有了現在的成就。“在生活中,再也沒有什么比離開隊伍更令我恐懼的了”“能讓我離開隊伍的只有死亡。”這一句又一句肺腑感人的話。無不彰顯了保爾那濃濃的愛國之情。但如今的我們呢,是否還有像保爾那樣濃濃的愛國之情?不,沒有!那一張張被亂畫過的革命英雄的照片,那一聲聲對愛國人士的嘲笑,似乎絲毫不存在一點點的愛國之情。眾人追捧的潮流與愛國之間的溝壑已越來越深,愛國似乎成為老革命戰士的專利。
來吧,同學們,讓我們向保爾·柯察金學習,不論遇到任何艱難險阻,不論遭到任何嘲笑鄙視,去努力學習,努力奮斗為我們的祖國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