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父母的恩,是水所不能溺的,火所不能滅的。作為兒女的我們,不能不孝敬父母。
幾十年前的某一天,我們的父母帶著幸福的淚水迎接了我們的到來。但是,我們的到來,也給他們帶來了一份新的負擔。在這十幾年里,我們的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們撫養長大。他們為了可以讓我們的生活環境變的更好一些,每天都竭盡所能,辛辛苦苦地工作,但是,他們卻從來沒有說過一句怨言。烏鴉反哺,小羊跪哺。動物都知道要孝敬他們的父母,更何況我們是高智商的人類呢?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個人會真正地孝敬他們的父母?又會有多少個人會真正地懂得我們要尊老敬老呢?我這里有一個故事,就深刻地反映了現在的社會風氣以及現代社會中某些人的忘恩負義:曾有一位老人,他拿自己全部的積蓄為自己的兒子和兒媳婦蓋了一棟小二樓,本來指望著蓋好房子后,可以和兒子、兒媳婦住在一起。
可誰知,房子蓋好后,兒子不但不讓父親住,反而還把自己的父親趕出了家門,讓老人家一個人孤苦伶仃地住在一間小茅屋里,自己卻和老婆心安理得的住進了新房子里。孝敬父母本是我們作為兒女天經地義的事情,本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但故事中的兒子,兒媳婦的行為,真的值得我們去好好地想一下??!古人說:“百善孝為先”,回顧以往的歷史長河中,有多少古人先輩為我們留下了一個個感動天地的,孝敬父母的故事?如:漢文帝劉恒,漢高祖的第三子,為薄太后所生,他便是以孝之名,聞于天下的。薄太后臥病三年,漢文帝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薄太后所服用的藥,他都要親口嘗過之后,才讓母親放心服用。又如:董永,他少年時喪母,為了躲避兵亂而遷居安陸,其后父親亡故,董永為了埋葬父親,賣身于一富人家為奴,用賣身錢來安葬父親。。。。。。
古人二十四孝的故事,令我們所感動。我們常說,飲水當思源,要知恩圖報,父母對我們的愛,是人世間一首首最動聽的旋律!父母的恩,融化于一杯杯濃茶;父母的情,交織于一件件毛衣;父母的愛,化作一句句溫暖的安慰。父母對我們有恩,他們為了我們而付出了那么的多,你說,我們怎么可以不孝敬他們呢?作為現代兒女,我們不能不孝敬————我們的父母!
下一篇:不能不孝順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