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的西歐,是個極度需要偉人的時期。貝多芬、米開朗琪羅、托爾斯泰,他們的出現,讓人們為之崇敬。
他們是偉人,但也是平凡的人。在逆境中學會堅強,在不被信任中堅持最初的夢想,一旦找準了目標就永不言棄,不論世人用怎樣的眼光看待自己,總是能一心一意的投入創作……這,就是我看到的偉人——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和托爾斯泰。
不是只有偉人的心靈才是那么堅強。當你經過一番苦苦的思考后,終于算出了某道題目的答案,這就是一個小小的成功,不是嗎?當你堅持了一個你不曾奢望堅持下去的決定,這就是一次小小的堅持,不是嗎?不需要什么驚天動地,只需要平平凡凡,每一次微小的點滴,將它積累下來,當做一塊磚,一片瓦,去筑就心靈的城墻。
當城墻足夠堅固,那么,你也可以像貝多芬和米開朗琪羅那樣,即使失去了很重要的東西,也仍然可以在自己的夢想中尋得安慰,與自己所愛同樂;當城墻足夠堅固,你也可以像托爾斯泰那樣,在追夢的路上,即使所有的人都不相信不認可不贊同,但也可以堅持下去。
我不是偉人,但我可以筑就心靈的城墻;我不是偉人,但是我可以學會和他們一樣的頑強。
片斷賞析:
我躺在一張寬大的床上,緊緊裹在卷成四層的大被子里,傾聽外祖母在禱告上帝,她跪在那里,一手按住胸口,另一只手不慌不忙的、斷續地畫著十字。
——《童年》
賞析:
這段話是對外祖母的動作描寫,生動傳神的寫出了外祖母的性格,不論是在做什么事,她總是一副不慌不忙的樣子,即使是在向上帝禱告也依舊如此。《童年》中有很多對外祖母的描寫,這段描寫更凸顯了外祖母鎮定自若,遇事冷靜的性格,表達了作者對外祖母的喜愛與贊美。
“走開!”她大吼一聲,“踩死你,走開……”
——《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