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記憶只不過點(diǎn)點(diǎn)滴滴,但是每次想到這些心里有莫名的暖流在流動,總會傻傻的癡笑。我們的童年是幸福的……而高爾基的童年卻是痛苦的……
高爾基把童年的陰影給了“《童年》”,童年的痛苦給了“阿廖沙”。
打開小說看到的便是3歲失去父親,跟隨著母親寄居在外祖母家的阿廖沙。可豈知外祖父卻是個自私貪婪而專橫的人。“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所有的人我都不喜歡。外祖父家中彌漫著眾人之間相互仇視的緊張空氣。這種空氣相互仇視毒化了大人,就連小孩也積極參與。”阿廖沙遭受著命運(yùn)所給的種種折磨,甚至只是因?yàn)槿惧e一塊白桌布,都差點(diǎn)被外祖父打死。在那個家中,他遭受到了所謂的親人的種種虐待。隨后他又失去了母親,終于被外祖父趕出了家門。可憐的他,唯一給了他家的溫暖的只有外祖母而已。
而我們呢,集百般寵愛于一身的我們呢,在身邊總是洋溢著數(shù)不盡的愛,我們被幸福包圍著。守望在門口的祖父,忙前忙后的祖母;疲憊時可以把疲勞丟給母親,失望時可以把沮喪分給父親,有著充信心和力量的永遠(yuǎn)的充電站。
逆境并沒有把高爾基屈服,堅強(qiáng)的步伐讓高爾基成為了文學(xué)巨匠,踏上人生的征途,沒有那么多的避風(fēng)港,觸手可及是更多的荊棘;走上千里之行并沒有那么多的平坦路,更多是彎曲的盤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