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傷仲永》這篇文章后,的確讓我感到有些“傷”。仲永天生聰明、有才智,年紀小小就能作詩,但最后卻得到“泯然眾人”的結果。像方仲永那樣的神童,如果從小就努力勤奮地學習,將來一定會成為舉世聞名的才子,成為國家的棟梁。方仲永是天才,但即使是天才,也離不開后天的努力。
方仲永變成了普通人,責任全在他的父親,因為他不讓方仲永接受后天的教育,這樣,盡管方仲永的天賦是多么的高,他所掌握的知識只不過是那么點,而他不再更新這些知識,不再添加,當人們聽多了,對他的知識透徹了,他也就變成普通人了。相反,那些天賦很差,不是神童的人,經過刻苦的學習,比別人多的付出,一定會從不是神童的人,變成神童。所以說,天才來自于勤奮學習!神童由于后天不好好學習而淪落成普通人,而本來不是神童、天才,但由于堅持不懈地、奮發努力,就能成為舉世聞名的科學家、發明家。牛頓不是神童,但他終身勤奮學習,終于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愛因斯坦不是神童,大學考了兩次才被錄取,畢業后到一家專利局當了7年的職員,他在艱苦的條件下頑強的學習和工作,終于打下了相對論的基礎,所以,只要我們堅持不懈的學習,就一定能取得成就。
后天的教育和學習對造就人才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這句話不僅適用在學習上,它還可用于人生中。天上不會掉餡餅,就算掉了下來,你吃完了以后,還得靠自己去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