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是一種淡泊名利的風度。它謙恭坦然。
屋后的矮嶺,哪怕一絲輕微的風,也能煽起嘩眾取寵的陣陣松聲;而直刺青云的高山,即使遭遇狂風驟雨,也依然處之泰然,安之若素。所以,人們總是以高山的正直和端莊來標榜德行,而焦躁的矮嶺只會成為大家蔑視的對象。
靜是一種大辯若納的成熟,他后發制人。
盡管謬論能運用它如刀似的利嘴,且能咄咄逼人,但他卻改不了真理的姿容;真理雖不到處奔走相告、鳴冤叫屈,但是隨著時光的蕩滌,所有的蜚短流長都將沉淀于他的腳下。可見,謬論只能喧囂如潮水,是站不穩腳跟的,一旦潮水退去,定會有真理的水落石出。
靜是一種超脫無我的禪心,他高妙無為。
禪是一種道,他講究靜慮。也就是在修禪時,要止息一切妄念,用心專注于一境,以達到正審思慮。這種修禪方式會像晨露一樣,洗滌著每一個浮躁的心靈,是他們忘記了時間感和空間感,外界的一切繁華和紛擾都在靜慮的沐浴里化作虛無,心靈的境界都在靜慮中得到升華。所以,禪學能作為一種文化精髓被眾多國家所推崇。
靜是一種能量的積聚的過程,他厚積而薄發。
在茂密的叢林里,我們總能看到機靈的猴子們來回的攀援蹦跳,好不威風凜凜,但是,他的張揚并沒有給其他動物構成多大威脅;病態的老虎雖然不輕易活動,還總是給外界一幅慵倦若貓的怠態,但是,這正是他得以成為森林之王的奧秘。因為,和終日忙碌的猴子比起來,老虎更加懂得:能量只有在寧靜里才能得到聚集,所以,老虎在無形中強大了自己,占林為王。
芝蘭生于幽谷,不因無人問津而不芳,這是一種淡泊的寧靜;梅花開于墻隅,不因陽光不照而不香,這是一種自信的寧靜;流水繞石而過,不因山石之阻而紛爭,這是一種謙讓的寧靜;無花之樹結果,不妒姹紫嫣紅而孕育,這是一種樸素的寧靜。
擁有一顆寧靜的心,你可以沒有太陽的熾熱,但擁有月光的柔美;你可以沒有花朵的鮮艷,但擁有果實的甘醇;你可以沒有甜美的歌喉,但擁有精彩的填詞;你可以沒有作家的成就,但擁有讀者的領悟;你可以沒有水的靈活,但擁有山的穩健;你可以沒有酒的濃烈,但擁有茶的清香。
擁有一顆寧靜的心,縱然昨天的輝煌頃刻間化為烏有,我們也能冷靜的耕耘今天;縱然今天的肩上重荷如山,我們也能樂觀的憧憬明天;縱然明天依然荊棘滿途,我們也能瀟灑的步入后天。
因為,沒有任何一座堅固的城堡是寧靜的心靈突圍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