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委骸回視積如山,別淚翻成四海瀾。世界到頭終有壞,人生彈指有何歡。成男作女經(jīng)千遍,戴角披毛歷萬端。不向此生生凈土,投胎一錯悔時難!(元)優(yōu)曇《勸念佛》
【第2句】:我們的智慧本像月亮一樣光明,如果沒有被云霧般的煩惱遮住本性,就會永遠(yuǎn)光明無比;我們的福德本像月亮一樣圓滿,如果沒有被羅喉般的私心毀滅功德,就永遠(yuǎn)那么充盈。我們對著月亮祈愿吧,愿我們早日去除煩惱和私心垢念,早日回到如月般明亮圓滿的本性!
【第3句】: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完整的宇宙,能夠和人溝通就是和宇宙溝通。人盡管只是宇宙的一滴,但這一滴具備了宇宙所有的屬性和特征。人體隨著四季變化,四季隨著宇宙變化,宇宙又是隨著人的心態(tài)在變化。宇宙的成、住、壞、空都是由人類來決定。
【第4句】:【禪心佛語】為人要學(xué)會知足。知足是一種做人的性格,是一種為人的智慧。只有學(xué)會知足,才會體驗到人生的樂趣,知足常樂。懂得知足,就是懂得珍惜,懂得擁有。
【第5句】:忿怒瞋法生,常如害怨敵,雖生即無住,成就最上法。《秘密集會根本續(xù)》何謂菩薩能持忍辱?佛言:見心相念念滅。《思益梵天所問經(jīng)》卷一瞋心皆如如。。一切法如,忍相不可得。《梵網(wǎng)經(jīng)》卷上
【第6句】:【禪語人生】心態(tài)越平,坎坷就越少。人生的際遇,請,未必會來;躲,未必能免。心態(tài)放平,要來的正確面對,失去的淡然想開。人生的坎坷,大多因為自己不肯轉(zhuǎn)彎或者總是逃避。坎坷如疾病,藥方固然重要,早防早治比什么方子都強。走路的是腳,下一個腳印烙在哪,卻要問心。心態(tài)好了,腳步才能坦坦蕩蕩,輕輕松松。
【第7句】:存私者入俗,去私者新生,無私者才是慧覺。入世者聰,出世者慧,以出世精神做入世志業(yè)者覺。人生悟道,在聰明的臺階上只能仰視,只能在智慧的峰頂才會鳥瞰。
【第8句】:【禪心佛語】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世界大了,樣樣人都全。正人君子心懷善念,不去想雞鳴狗盜傷天害理之事,可勢利小人卻不可不防,要不然受傷的一定是你。
【第9句】:【每日一禪語】如實接受每一個當(dāng)下所發(fā)生的任何事,好與壞都是生命的實相,在與煩惱相遇時,并不是除之而后快,它正是道途,是禮物,是開放心胸的機會,是無自性的空。真正這樣領(lǐng)悟之后,生命的主題似乎改變了,意義似乎也不同了,細(xì)心去做每一件事,用心愛每一個人,像大丈夫一樣承擔(dān)生活中遇到的每件事。
【第10句】:【佛心禪語】不管體驗喜悅或憂傷,心中了知是浮云的夢;行走在深深的無常,我們可以忘記悲傷;相知的、偶遇的、擦肩的、無一不是前世的母親;當(dāng)下心懷沁心的慈悲,是輪回里潤心的甘露;授人智慧、予人以愛,是如幻的世間里唯一的、永恒的、迫不及待的快樂。
【第11句】:【早安禪語】禪師見盲人打燈籠,不解,詢問緣由。盲人:聽說天黑以后,世人跟我一樣什么都看不見,所以才點燈為他們照亮道路。禪師:原來你是為了眾人才點燈,很有善心。盲人:其實我是為自己點燈,因為點了燈,黑夜里別人才看見我,不會撞到我。禪師大悟:為別人就是為自己。
【第12句】:【禪心佛語】即使有恩于人,也不要期望別人的贊譽與回報;即使命運多舛,也不要熄滅希望之燈;即使遭人頂撞,也不要小肚雞腸、記掛于心;即使略有成就,也不要就此滿足、自我陶醉;即使蒙受不白之冤,也不要因此而精神沮喪。人生之路坎坷崎嶇,充滿無常,但只要生活還在繼續(xù),便要接受禍福相伴、酸甜苦辣。
【第13句】:【關(guān)于清心的禪語】對于愛的定義因人而異,愛不是為了滿足私欲,而依戀某人或某物。愛應(yīng)該是不間斷地自我犧牲,對萬物充滿慈悲。釋尊曾說:讓人們不再相互欺騙,不再互相輕視。在憤怒或意志薄弱時,也不會相互傷害。愛就如母親般;即使是冒著生命危險。也會極力保護(hù)她唯一的孩子。所以,讓人們培養(yǎng)無止境的愛心。
【第14句】:【禪心佛語】人生沒有假設(shè),當(dāng)下即是全部。背不動的,放下了;傷不起的,看淡了;想不通的,不想了;恨不過的,撫平了。人生,就是一個修煉的過程,何必用這一顆不平的心,作踐了自己,傷害了歲月。生活中,不妨養(yǎng)成“能有,很好;沒有,也沒關(guān)系”的習(xí)慣,便能轉(zhuǎn)苦為樂。活著,就是一種修行。
【第15句】:從今天開始,要做好幸福的準(zhǔn)備。百年后的今天,塵世依然喧嘩或安靜,我們或已離開,不管是不是相信有來世,未來的一切都是今天的寫照,站在未來思維今天:為何不廣結(jié)善緣?為何不化解怨恨?為何不用智慧的鑰匙來打開煩惱的枷鎖?為何不讓自己的每一天更有意義?感恩與慈悲,從今天開始,做幸福的準(zhǔn)備。
【第16句】:面對貪婪,奉獻(xiàn)是一種信仰貪婪的本質(zhì)是不安定,它象是長在人內(nèi)心深處的一棵毒草,不斷地腐蝕著本來清凈的心靈。它時而蟄伏、時而膨脹,人若不能擺脫就只能受制,所謂人心不足蛇吞象,過于貪婪而沒有節(jié)制只能招致生活的懲罰。
【第17句】:【禪語人生】有些人總以自身為尺度。說來有趣,你所喜愛的,你以為旁人也喜愛;你所恐懼的,你以為旁人也恐懼;你最厭惡的,你以為對旁人也十分有害。其實,事實往往并非完全如此。
【第18句】:【禪語人生】有人尊重你,你要清楚,他是尊重你的人品,還是你的位置。有人喜歡你,你要清楚,他是喜歡你的才華,還是你的財富。有人佩服你,你要清楚,他是佩服你的能力,還是你的權(quán)力。有人羨慕你,你要清楚,他是羨慕你的幸福,還是你的運氣。人品、才能、幸福是屬于你的,可以主宰,其余都是浮云,不足炫耀。
【第19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何謂教養(yǎng)?當(dāng)一個人擁有了良好教養(yǎng)的時候,他就能舉止合范,進(jìn)退有度,在取舍之間能把握好分寸;在成功之時,他可以喜不自勝,但不會得意忘形;在失敗之中,他可以黯然神傷,但不會意氣消沉;為官為富為貴,不會泯滅良知,不失側(cè)隱之心;身為布衣匹夫,依然會傲骨凜凜,心清魂凈地做人。
【第20句】:【禪心佛語】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都是免費的。生命這段旅程,沒人能對你的幸福負(fù)責(zé)到底,有些時候,時光會讓我們忘記,不要讓時光遠(yuǎn)離,不要等年華老去,想好了就去做,夢想才會實現(xiàn),懂得擁有現(xiàn)在,不要問:“謂我何求?未來何去?”把握住現(xiàn)在的時光就是美麗。
【第21句】:【禪語人生】我們一切眾生無量劫輪回的根本,就是把這個妄心作為我們的真心,認(rèn)賊為子。我們的心意識、我們見聞覺知的一切,都是我們的攀緣心在起作用。我們往往把這個攀緣心認(rèn)為是真心,這是我們最大的迷惑。
【第22句】:【禪心佛語】慈悲心是化解怨恨、解脫痛苦最好的辦法。你覺得別人不好,想傷害他,他不一定不知道,心的感應(yīng)誰都有。你有好的感,就會有好的應(yīng);你有不好的感,就會有不好的應(yīng)。所以一定要發(fā)慈悲心,以慈悲心對待一切人、一切物,可以化解一切災(zāi)難,一切痛苦,慈悲心能改變一切。
【第23句】:一者見利代喜,二者見惡共憂,三者稱譽人德,四者見人說惡便能抑制,是為四慈愍,多所饒益,為人救護(hù)。《長阿含經(jīng)》卷十一,《善生經(jīng)》
【第24句】:【禪心佛語】人畢竟是人,總難免限于無知和沖動,無知和沖動,是人生的禁忌,是人性的弱點,也是做人最大的敵人。避開禁忌,克服弱點,做人也就更加成熟。
【第25句】:生活的煩惱,并不是我們在生活里遭遇了什么真實的困難,而是我們在煩惱面前缺失了信念,甚至是對生活產(chǎn)生了消沉與沮喪,生命的希望就在于保持自我的信心和向前的勇氣,去對生活產(chǎn)生推動和促進(jìn)的改善,對于那些不確定的煩惱,浮云來去,相怨不如相忘。
【第26句】:【禪心佛語】說走就走的旅行,沒有了刻意,沒有了完備的籌劃,背起簡單的行囊上路。開闊了視野,拓展了胸懷,缺憾中學(xué)會面對學(xué)會承當(dāng),學(xué)會關(guān)愛學(xué)會互助,學(xué)會轉(zhuǎn)彎學(xué)會堅定地走向前方。一路的自然風(fēng)光,一路的人文景觀,完善并豐富著你的人生,只為走好余下的每一步。
【第27句】:【禪心佛語】王財貴如是說: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其實,何必等到一百遍?在平常的讀誦過程中,總會偶爾有一兩句在不經(jīng)意中跳出來,大放光明,照亮顏色,撼動心弦——這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了。
【第28句】:生活的真滋味,來自專注的心境。關(guān)注現(xiàn)在正在做的事、所在的地方、周圍的人,全心全意地認(rèn)真接納、品嘗、投入和體驗這一切。沒有過去拖在我們后面,也沒有未來拉著我們往前,全部的能量都集中在這一時刻,不自苦、不自惱,也就沒有為不干之事煩憂、苦惱的時間,生命便會具有強大的張力。
【第29句】:【禪心佛語】人生最難得“心安”二字。生活,無需復(fù)雜,只要簡單就夠了;人生,無需繁華,只需平淡就夠了,人生,山一程,水一程,沒有誰能挽留住,暮春的落花;也沒有誰會懂得,一抹斜陽,會為誰流連,珍惜緣分,懂得隨遇而安。
【第30句】:給事留一個機會,給人留一個空間,給己留一份尊嚴(yán)。予人方便,就是待己仁厚;包容別人,就是寬恕自己。漂泊于俗世,忙碌于紅塵,人生,最難得的,是好心態(tài);最難放的,是真感情;最難忘的,是人心人;最難求的,是被人懂。
【第31句】:【禪心佛語】人生若變成一座寂寞的孤島,何有生活的快樂和愜意?人與人之間若總是充滿火藥味,這種沖突和矛盾能帶來寧靜嗎?自己必須去掉鋒利的言辭,改變冷漠待人的態(tài)度,克服有意無意的怪癖…真誠去尋求與別人的合作。人往往在反對聲中得到煩惱,又在支持聲中獲得快樂。
【第32句】:【禪心佛語】人們看慣了日升月落春秋代序;習(xí)慣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冷暖世象。世間萬物的改變,卻很難看淡人間的悲歡離合,情仇恩怨,更難將傷心難過看得風(fēng)清云淡。過了很多年的改變以后,我們也只好開心自在當(dāng)成一種習(xí)慣。
【第33句】:【佛禪文案】人生路一邊行走一邊領(lǐng)悟,人情聚散的無奈讓我們懂得感恩。愛生活的人往往出色,出色的人往往最簡單。做一個熱愛生活的人,用坦誠的心迎接晨起的朝陽,用感恩的心握別晚霞的暈光。生活是勾勒不完的七彩色調(diào),是苦辣酸咸的牽絆。
【第34句】:【佛心禪語】人生在世間,一份心情的平淡,穿梭在這人海茫茫里,人生不是一場苦苦的追逐,歲月向前,抬頭看柳,活出生活的隨緣自在,從生活里得到的提示,才是生命真正的感悟,只有內(nèi)心的富有才能感知這世間的紛爭與糾纏是多么的多余,生活也就成了一種自在的態(tài)度,和一種輕松的方式。#延參法師新春普茶開示#
【第35句】:【禪語人生】我不驚嘆生命給予的磨難,也不抱怨生活賦予的艱苦;也許,實實在在,才是做人的本分;也許,風(fēng)風(fēng)雨雨,才是光陰的插曲;我們這一生,一直想追求的安安穩(wěn)穩(wěn),或許再等下個十年,健健康康的就能輕松實現(xiàn)。與其年輕時揮霍身體去換取金錢,不如順其自然沒病沒痛的過完整個人生。
【第36句】:真正的感情應(yīng)該不是占有,而是一種奉獻(xiàn)。但是,一般人卻不容易做到,總是以一種嫉妒的心理來擁有感情,甚至于用一種永不滿足的態(tài)度來爭取感情。這種感情并不純潔,真正的感情應(yīng)該從奉獻(xiàn)中獲得,因為用奉獻(xiàn)的態(tài)度獲得的感情才是最崇高的感情。
【第37句】:一位哲人曾經(jīng)說過:“達(dá)到目標(biāo)有兩個途徑——勢力與毅力。勢力只有少數(shù)人所有,而毅力則屬于那些堅韌不拔的人,它的力量會隨著時間的發(fā)展而至無可抵抗。”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頑強的毅力是取得成功的最好秘訣,沒有頑強毅力的人將一事無成。做,認(rèn)真做,努力做,堅持做,奇跡自然而生。
【第38句】:【經(jīng)典禪語】人的心情實在復(fù)雜,積極人生看到的世界是一片陽光,人生,由盼、累和淡組合而成。做人可以低頭,但絕不彎腰。做人低頭是一種謙遜,一種忍耐,一種睿智。肯低頭的人,永遠(yuǎn)撞不到矮門。必要的時候低得下頭,關(guān)鍵時候才抬得起頭。
【第39句】:人生千燈萬盞,不如心燈一盞。生活時常和我們開著玩笑,放棄凡事爭個明白的傻念頭吧,真正的智者從不會為小事斤斤計較,他們總是堅持走自己的路,不管別人怎樣評說,而時間最后總會證明他們是正確的。
【第40句】:佛陀在世時,皆依其生活背景而制戒。例如“持齋”——過午不食,是因為僧團(tuán)以托缽維生,他們的住處遠(yuǎn)離人群聚落,每天出去托缽回來已日正當(dāng)中;若吃完中飯,還要吃一頓晚餐,來來回回一天的時間,就必須全部花費在托缽上了。
【第41句】:【禪心佛語】成功不是偶然,成功是一種必然,是對善言德行的結(jié)算,也許結(jié)算你自己的,也許是結(jié)算你祖上或父母的。提升運氣從提升德行修養(yǎng)開始才是最保險的。
【第42句】:【禪心佛語】你學(xué)知識也好,到外面賺錢也好,都是為了什么?雖然你也賺到錢了,也學(xué)到知識了,但是內(nèi)心的煩惱越來越多了,越來越痛苦了,這不是顛倒了嗎?你做這些為了什么?是為了快樂,為了幸福。可你不但不快樂,不但不幸福,反而越來越痛苦了,越來越煩惱了。
【第43句】:【禪語人生】許多人童年時被各種玩具所誘惑,不分晝夜一直耽著;成年時被錢財和感情所誘惑,始終為貪嗔等煩惱逼迫;老年時又被健康長壽所誘惑,心心念念希望能多活幾年。在時光流逝生死無常中,面對親人金錢地位房舍,只能被動抓取或被迫放棄,心懷得失不舍,最終走向死亡,無論自認(rèn)為多么與眾不同,只是滄海一塵。
【第44句】:生命不一定要流麗風(fēng)韻,心卻要豐盈寧靜飽滿。一種緣,不隨日月的更替而改變,無論深淺,無論久遠(yuǎn),見與不見,心都在那里,來與不來,心都會念起。時光無聲,也似聽到歲月流轉(zhuǎn)的聲音撩撥耳畔;春光無言,也有醉心的畫面鋪展心底。
【第45句】:譬如點頭招呼,舉手之勞的服務(wù),恰到好處的贊美,真誠的關(guān)心,都是隨喜的道德生活。。把你的微笑,隨時展現(xiàn)在你的臉上;把“你好”的親切招呼,隨時掛在你的嘴邊;把隨喜的功德,融人你的生活之中。《星云大師講演集》(二)
【第46句】:生活里太多的不如人意,患得患失,得到了怕“擔(dān)不起”,失去了又覺“傷不起”。人生在世,無非是把想不通的事想通,把必須要邁的坎邁過,把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放下。世態(tài)炎涼,無需迎合;人情冷暖,勿去在意。身在萬物中,心在萬物外。所謂智慧,就是把不該看重的東西看輕一點,把不該看輕的東西看重一點。
【第47句】:【佛心禪語】不要過份在意一些人,過份在乎一些事,順其自然,以最佳的心態(tài)面對。每個人的性格中,都有某些無法讓人接受的部分,再美好的人也一樣。所以不要苛求別人,不要埋怨自己。玫瑰有刺,因為是玫瑰。
【第48句】:【禪語感悟】也許在我們眼睛看到的只是一塊普普通通的石頭,可它其實是一塊無價的寶玉!就象是古代的“和氏璧”一樣。如果人人都知道這些“石頭”的價值,那么世上又會增添多少的紛爭,正因為它的貴而不顯才可以避免這些災(zāi)難。其實,做人也是這個道理,凡事不可太過張揚。
【第49句】:人生是一種承受,我們要學(xué)會支撐自己;人生也是一種承擔(dān),承擔(dān)我們應(yīng)盡的責(zé)任和義務(wù);人生更是一種擔(dān)當(dāng),遇事不回避,不逃避,坦然面對我們所面臨的一切,有一個好的人生態(tài)度,就會有一個好的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