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語人生】以解決事情的目的修行佛法,佛法容易成為救命稻草,并且你會認為自己非常虔誠,但那只是有目的性的偽裝;若是以了悟事情的本質修行佛法,佛法容易變為智慧,容易撕掉你所有的偽裝,同時也解決了你所要解決的事情。
【第2句】:【禪心佛語】道是天道,人人都有,并沒離開人。今人為什么沒得著呢?舉例來說,一顆豆子,有了秧必須向上度漿,把豆粒度成了算。人也有本,常尋思自己的本(分),誠心求三個月,便能得著,這是我求做活道得著的。
【第3句】:你的人生,需要你自己努力進行,你的生活,需要你自己刻意經營。選擇了就要認真,決定了就要盡心。你的世界不要有過多的抱怨之聲,你的空間不要有太多的悔恨之情,你的永遠都是你的。來來往往身邊出現了很多人,總有一個位置,一直沒有變。看看溫暖的陽光,偶爾還是會想一想。
【第4句】:【禪言禪語】凡有奢求,必招來煩惱,凡是欲望,必要付出代價。每個奢求背后必會等待著更多的奢求,每次貪欲的結果是滋養更大的貪欲。在膨脹的欲求中,煩惱追著不滿足,欲望攜手著難止步,只是恬靜安寧不見了。每當回首,在路那一頭,站著自己想要的幸福,在心這一頭,蜷縮著疲倦和不安…追尋幸福,欲望當止步。
【第5句】:【禪語人生】我們內心就像一間新房子,剛搬進去時候,都想著把所有東西擺在里面,比如財富、情感、名譽等,結果發現東西多了,反而沒有地方放自己了。于是學著做減法,把那些不想交的朋友舍棄了,不想做的事情拒絕了。加法是一種成長,減法是一種成熟。做好人生加減法,幸福才會只增不減。
【第6句】:貪者追逐名利,導致墮入餓鬼;行者少欲知足,生起出離之心,超越三界輪回,獲得解脫自在。嗔者害人害己,導致墮入地獄;行者自利利他,圓滿菩提之心,普度有情眾生,成就色身佛果。癡者取舍顛倒,導致墮入畜牲;行者證得空性,圓滿法界智慧,遠離一切戲論,成就法身佛果。
【第7句】:【心靈禪語】經常聽到有人在說:“這個太難,我干不了;那個太累,我干不了。”每當這個時候,讓我們想想,那些躺在病床上的人,那些身體上有缺陷的人,他們都在勇敢的舞蹈著自己的人生,我們正常的人,又憑什么去暗淡自己的生命。給自己一個堅持的理由,即便它很遙遠,那也是對生活的尊重。
【第8句】:人之過惡深重者,亦有效驗。或心神昏塞,轉頭即忘,或無事而常煩惱,或見君子而赧然消沮,或聞正論而不樂,或施惠而人反怨,或夜夢顛倒,甚則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茍一類此,即須奮發,舍舊圖新,幸勿自誤!(袁了凡)
【第9句】:積產遺子孫,子孫未必守;積書遺子孫,子孫未必讀。欲知天下事,須讀古今書。老人不講古,后生會失譜。久住令人賤,頻來親也疏。但看三五日,相見不如初。
【第10句】:【佛家靜心禪語】好的生活就是不瞎想,要懂得把握。站在鏡子面前微笑,你看到的是愉悅;站在鏡子面前沮喪,你收獲的卻是憔悴。人生亦是如此,好的命運需要好的態度來滋養;美的命運需要美的心靈來灌溉。
【第11句】:【禪語】【第1句】:當你快樂時,你要想這快樂不是永恒的。當你痛苦時,你要想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第2句】:今日的執著,會造成明日的后悔。【第3句】:你可以擁有愛,但不要執著,因為分離是必然的。【第4句】:不要浪費你的生命在你一定會后悔的地方上。【第5句】:你什么時候放下,什么時候就沒有煩惱。【第6句】:每一種創傷,都是一種成熟。
【第12句】:【晚安禪語】眾生之心,猶如大地。五谷五果從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惡五趣,有學無學,獨覺菩薩,及于如來。以此因緣,三界唯心,心名為地。
【第13句】:【禪心佛語】人生有順境也有逆境,不可能處處是逆境;人生有巔峰也有谷底,不可能處處是谷底。因為順境或巔峰而趾高氣揚,因為逆境或低谷而垂頭喪氣,都是淺薄的人生。面對挫折,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生氣,那么你注定永遠是個弱者。
【第14句】:【禪心佛語】歲月穿行,世事無憑,人活得應該是一場緣。有些交錯的悲歡,你也可以理解為煩惱的糾纏,但這一切注定都是擦肩,所有的故事都會歸類為歷史的云煙,就讓人生這一場路過,活一場清澈,活一場不悲不怨,流水落花。
【第15句】:【禪語人生】我一直只看到那些閃閃發光的人身上的閃光點,卻不知道他們到底是用了一個什么樣的代價,才換取了這樣的一個人生。我又有什么資格在這里抱怨。
【第16句】:心靈的自主和快樂是生活的磐石,它是思考醒悟的結晶,它源于佛家“無所住而生其心”。人生中本來就有許多憂愁煩惱,如果自己一直惴惴于心,就會將自己累垮。只有善于把身上的重擔放下,才能解脫自己,找到真正的快樂。
【第17句】:【禪心佛語】懂得珍惜,才會擁有。人們常常會為失去的而嗟嘆,卻不會為現在擁有的而感恩,不明白發生就是一種恩典。人世間最重要的,不是已經失去的,也不是尚未得到的,而是你正在擁有的。如果不能把握當下,珍惜擁有,那么你將永遠生活在悔恨之中。好好盤點自己的生活,你會有許多意外的驚喜。
【第18句】:【禪心佛語】古人云:天行鍵,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金玉雖好,若不能容,終不能成器。人若想成大器,必須要能容世人之不能容的廣博。心態若蘭,意志如水,你能包容多少,終會收獲多少;你能接納多少,就能得到多少;您大度,世界才開朗;您善良,人生才美好。
【第19句】:【禪心佛語】當時并未答應為我在必要時,設法解決困難。。去(一九七二)年夏天。又一次地向坂本先生提到這個難題。他告訴我。要是他還活著的話,他會給我設法每年六十到八十萬日元。他的目的,不一定是助我個人,而是希望衰微沒落甚至即將滅絕的中國佛教,再度復興起來。
【第20句】:【禪心佛語】六、永遠不要去羨慕別人的生活,即使那個人看起來快樂富足;永遠不要去評價別人是否幸福還是痛苦,即使那個人看起來孤獨無助;永遠不要拿你的人生和別人作比較,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他們人生的全部。
【第21句】:生活不一定要有驚天動地的情節才叫精彩,情感并非要有山盟海誓才算真愛。我們都是自己劇本中的唯一主角,無須用緊湊的劇情和夸張的手法去講述身外的故事,人的最大悲哀就是不愿做自己。讓我們把人生的瑣碎、冗長、沉悶都融入劇情的沖突,在平凡、平淡乃至平庸中彰顯生命的張力與厚重。
【第22句】:《三乘佛教如何同步修持》——(顯密圓融)我們的行為,要做到小乘的行為:少欲知足、謹慎取舍。我們的思想,要符合大乘的思想:毫不利己、普度眾生。我們的見地,要達到金剛乘的見地:悲智雙運、輪涅不二。
【第23句】:人生的大智慧只不過6個字,拿得起,放得下。審時而拿,度勢而放。世上,很多聰明人成了庸人,是因其在該拿起時,考慮得太多而錯過了機會;該放下時,糾纏得太久而無法自拔。該放下時,就別勉強拿起;該拿起時,也不能輕易放下。前者決定自己能否活得輕松,后者決定自己能走多遠。
【第24句】:【禪語人生】學佛的重要在斷煩惱、了生死、離苦得樂。如果能明心見性,則煩惱不斷而自斷,生死不了而自了,眾苦不滅而自滅,諸樂不求而自得。照此看來明心見性是修行人的一樁極重大的事件。
【第25句】:【每日一句禪語】被人誤解的時候能微微的一笑,這是一種素養;受委屈的時候能坦然的一笑,這是一種大度;吃虧的時候能開心的一笑,這是一種豁達;無奈的時候能達觀的一笑,這是一種境界;危難的時候能泰然一笑,這是一種大氣;被輕蔑的時候能平靜的一笑,這是一種自信;失戀的時候能輕輕的一笑,這是一種灑脫。
【第26句】:【佛心禪語】我們的痛苦與快樂,高興與悲傷,煩惱與智慧,富貴與貧窮,挫折與幸運,疾病與健康,都不來自于外在,既不是神仙賜予的,也不是魔鬼造成的,一切顯現都來自于自己的內心。猶如晚上沉睡時夢中所顯現的境界一般,無論外在的顯現與內在的感受,一切都由心中產生,由心而顯現。
【第27句】:恒東法師:跟著理智走,要有勇氣;跟著感覺走,就要有傾其所有的決心。從不曾放棄追求,從不愿放棄自己的所有,一路走下來,路過太多的風景,領略太多的是是非非,才漸漸明白,人活著不只為了自己,而活著,卻要活出自己。
【第28句】:【禪心佛語】美麗看破了,不過是軀殼;愛情看破了,不過是聚散;名利看破了;不過是浮云;生命看破了,不過是無常;紅塵看破了,不過是浮沉;人生看破了,不過是夢幻;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第29句】:【佛家禪語悟道人生】世界原本就不是屬于你,因此你用不著拋棄,要拋棄的是一切的執著。萬物皆為我所用,但非我所屬。你有你的生命觀,我有我的生命觀,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
【第30句】:【禪語人生每日一禪】曾經我們非常珍愛,皆因歲月這只無形的手,慢慢剝離了愛的光環,也讓當初的誓言,落成一地晶瑩的玻璃碎片。愛情是要在時間中漂洗的,要么沉淀成一張發黃的照片,要么就在我們樸實的生命中怒放。我們不是萍水相逢,幸福不是剎那間的感覺,它就融化在我們牽手的甜蜜中,融解于看似斑駁的生活里。
【第31句】:一斗粟,尚可舂,一尺布,尚可縫,兄弟二人不兼容。敬勝怠者吉,怠勝散者滅;義勝欲者從,欲勝義者兇。不聰不明,不能為公為王;不聾不癡,不作阿好阿翁。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五溪蠻洞,過來中洞兩溪中。
【第32句】:有些人常做善事,但仍會遭受一些痛苦,這是什么原因呢?因為行善雖會有樂果,但若以前造過惡業,這也會成熟苦果。除非用懺悔來消除惡業,否則,善惡因果不能抵消。這就像種瓜會得瓜、種豆會得豆,不可能因為瓜種多了,就不會結豆。所以,因果昭昭,不可不慎!
【第33句】:對于我們初學者來說,在內心中未生起菩提心和證悟空性之前,應唯一觀修死亡無常。世尊說:“若多修無常,已供養諸佛;若多修無常,得諸佛安慰;若多修無常,得諸佛授記;若多修無常,得諸佛加持。’
【第34句】:【禪心佛語】很多事,不是你想,就能做到。很多東西,不是你要,就能得到。很多人,不是你留,就能留得住。不要把什么都看得那么重。人生最怕什么都計較,還妄想抓牢什么。失去的風景,走散的人,等不來的渴望,全都住在緣分的盡頭。何必太執著,該來的自然來,會走的留不住。放開執念,隨遇而安,享受生活的美好。
【第35句】:【禪心佛語】人生的許多成敗,不在于環境的優劣,而在于正確的定位;人生的許多空虛,不在于人身的孤獨,而在于心靈的寂寞;人生的許多輝煌,不在于狂熱的宣泄,而在于冷靜的凝結。享受快樂,只需要單純,而尋找快樂,卻需要智慧,假使我們已無法單純,那么,就讓我們擁有讓自己快樂的智慧吧。
【第36句】:【文案基地---醒世歌】是是非非何日了,煩煩惱惱幾時休。明明白白一條路,萬萬千千不肯修。為人不可不回頭,名利英雄有日休。千種情懷千種恨,一分榮辱一分憂。紅塵大廈千年計,白骨荒郊一土丘。開口對人閑借問,為誰不了為誰愁。衣食無虧便好休,人生世上一蜉蝣。石崇不享千年富,韓信空成十大謀。
【第37句】:【靜心禪語解煩惱】凡事順其自然,不可強求,但求無愧于心。此身乃如草芥微塵,世事轉頭已成空。淡然的面對,坦然的度過。平淡的生活,恬靜的日子,心安,就行,神寧,就可,何必期盼大富大貴,勞心傷肺,平平淡淡,最美。
【第38句】:父母尚健在,兒女未成人,你就沒有權力揮霍生命。因為你揮霍的不僅僅是生命,同時還揮霍了對父母應盡的孝,對兒女要擔的責。每個人都有來處,每個人都有歸期,不必也不能逃避。即使你是獨身,同樣不能。可以不去探求生活、生命和人生的意義,但必須敬畏自己的生命,因為它不僅僅屬于你自己。
【第39句】:【禪心佛語】量有多大,心有多靜;心有多靜,福有多深。心靜不靜,和環境無關。最深的寧靜,來自最寬廣的胸懷。福深福淺,不在于能笑著迎來多少,而在于能看淡多少失去。人生之苦,在得失間。心胸寬廣之人,拿得起,放得下,無意于得失,自然坐懷不亂。心靜了,才有閑心品味出已有的幸福。
【第40句】:【看透世事的禪語】修行是完善自己,寬容別人。人生,因為有殘缺,所以修行。真正修行的人,從不會去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盯著別人的過失與缺點不放,就是自己的一個缺點。人生的痛苦,一部分在于自己的缺憾,一部分在于看不慣別人。修行,就是借完善自己增加幸福;借寬容別人淡化痛苦。
【第41句】:淡是一種釋然,也是一個生命的過程,只有經歷了塵世的風霜雪雨,感悟了世間的愛恨情仇和歷練了無數個跌宕起伏,才進入淺染心事淡談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寧靜所致,便遠去了悲與痛,心就平和了。
【第42句】:【禪心佛語】為了最廣大、最圓滿、最徹底的利他,我們現在是以往生西方凈土作為殊勝方便。因為蓮花一開見了佛,得到佛加持很快就證悟無生法性,這以后就會出現極廣大的智慧、神通、陀羅尼、三摩地等等。由于功德迅速地增長,也就使得度生能力迅速地增長。
【第43句】:寶貝放錯了地方就是廢物。反之,只有放錯了地方的資源,而沒有最終的廢物。人生的訣竅就是經營自己的長處。不要用自己的過失折磨自己,也不要用別人的長處抵毀自己。沒有人是全能的。每個人所擁有的才能都是獨特的,也是自己成長空間最大的地方。把長處發揮得淋漓盡致之時,就是成功種子開花結果之時。
【第44句】:恒路法師:用一顆好心情,一顆鮮花綻放的心情去生活,這樣的心情才能表達對生活的熱愛,才能活出幸福的生活方式。什么是幸福?把你的人生活成一場幸福的狀態、幸福的存在,你這一趟人生就沒有白來。
【第45句】:七月是感恩孝思月,應慎終追遠、尋根報恩;不只孝敬堂上活佛——父母,更要擴大愛于普天下眾生,才是真正的種恩田。除此還要植敬田——恭敬教導我們做人處事之道的三寶和師長;植悲田——施舍財物、救濟人間饑寒倒懸之苦。如此,諸佛龍天護法,必定歡喜同贊,功德無量。
【第46句】:世間上沒有一樣東西是永遠屬于你的,包括你最愛的人,養大的孩子,包括你的財富,你的身體,最后也會回歸塵土。世間的一切我們只有使用權而非永久擁有權。世間的一切都是借給我們用的。所以,凡事都有緣起緣滅,強求不得。人生如過客,歡歡喜喜的來,高高興興的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隨緣了業。
【第47句】:不要總是跟著煩惱轉,一點兒自信都沒有。心真的是很重要的,對一個自信、堅定的人而言,沒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也沒有誰能夠傷害你。大家的心田里,過去沒有人去拔草,只有殺盜淫妄酒,煩惱五毒,除此以外沒有種過佛的種子。
【第48句】:【禪心佛語】空”是一種度量和胸懷,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只有空的杯子才可以裝水,空的房子才可以住人。人生如茶,空杯以對,才有喝不完的好茶,品味不完的歡喜和感動。
【第49句】:【禪心佛語】每一次輕易的放棄,都是人生的一處敗筆。在這個橫沖直撞的世界,我們需要擁有強悍無比的內心。人最容易出問題的是,心不在焉,好高鶩遠。最讓人后悔的是,明白了卻沒去做,身邊常有的卻沒發現。人生路上不可能時時陽光相伴,不可能處處風平浪靜,如果改變不了事實,那就改變我們的心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