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恒靜法師:生活中會遭遇許多的尷尬和痛苦,會讓我們陷入深深的思考,其實最大的痛苦就是我們在繼續(xù)思考著痛苦,許多的煩惱皆因自我的執(zhí)著,而讓那些輕描淡寫的煩惱,造成了深深的傷害,不是煩惱有多么高明,而是我們自己緊緊咬住不放,不是生活咬疼了誰,而是我們把幽默活錯了味道。
【第2句】:【禪心佛語】每一個人都可以做自己的醫(yī)生。當(dāng)身體感覺到有一點不舒服時,要訓(xùn)練自己堅強起來,體會病性本空的道理,淡然處之。能夠這樣,你的病就已經(jīng)好了一半。美國的海倫凱勒,她是又啞、又聾、又瞎的殘廢,可以說是一個十不全,但是她卻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偉人之一。
【第3句】:“言重”即所說的每一句話,都能鼓勵人心向上,并解開眾生的心結(jié),所以“言重”則“有法”:“行重”即行儀莊重,舉止有節(jié),是故“行重”則“有德”;
【第4句】:【禪心佛語】改變小小的不良習(xí)氣都要付出很大的代價,但是惡習(xí)不去改變只會越來越頑固,智慧不去開發(fā)只會越來越愚蠢。妙慧的成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學(xué)人格就是不斷提純的過程,對于人格的訓(xùn)練是要付出一生的訓(xùn)練。
【第5句】:【種瓜得瓜】世無無因之果,亦無無果之因,喻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印光大法師)☆佛家的這句話是告訴我們要多結(jié)善因,多種善果。雖然付出不一定有回報,能成功一定是因為之前為成功做了很多的嘗試和努力。“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是告訴我們一分辛勞,一分收獲,成功是有原因的。
【第6句】:活出境界的人,心是瘦的。減去浮躁,減去名利,減去虛榮,減去癡妄。坐下來,慢慢品一杯清茶,享受的是一種瘦下來的時光,慢下來的時光。天青。山青。水清。心清。清風(fēng)過去,茶香猶存。
【第7句】:不為無法更改的過去徒然悔恨,時光寶貴,為過去多后悔一秒,就少了一秒創(chuàng)造未來的時間。與其為不可更改的事原地嗟嘆,不如振奮精神,為了可以改變的未來行動起來。
【第8句】:若學(xué)大乘善男子善女人,不離一切智心,若見可意五欲,即便在中共相娛樂,阿難,汝應(yīng)作是念:如此菩薩,即是能成如來根本。《大寶積經(jīng)》卷六,大乘方便會
【第9句】:不必忙碌,每個星期選擇一天,這一天是屬于你的日子,你完完全全做自己的主人。你不是在應(yīng)酬,也不必敷衍。念念分明地穿衣、漱洗,靜坐片時,觀照呼吸;以喜樂的心情做事,不為什么,只為做它。學(xué)習(xí)禁語,收攝六根,氣不外散,心不外馳。慢慢做,心中自然會產(chǎn)生喜樂,人生的意義只在當(dāng)下這一念。
【第10句】:【佛心禪語】不管面對什么外境,在你自己身上找原因,這恰恰是一個非常樂觀、非常積極、非常可行的人生觀。我們?nèi)绻湓谵q論中,落在非要搞清楚究竟誰對誰錯,非要跟他鬧個明白——你落在這里面,你就落在世間法里面。落在世間法里面,就沒完沒了,就苦海無邊。
【第11句】:【佛心禪語】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不是刀槍等武器,而是慈悲。因為,武器只能制伏人的行為,無法改變?nèi)藘?nèi)心的邪惡;而慈悲卻能震撼人的心靈,凈化人的身心。
【第12句】:遠離五欲,將財利取諸社會、用諸社會,造福人群;把名利換作無代價的付出;把男女私愛升華為普利眾生的大愛;將迷情轉(zhuǎn)為覺情;把懈怠換成精進、睡眠換成工作、美味改為粗菜淡飯。如此轉(zhuǎn)五欲為功德、不染世樂,即可自度度人,饒益一切眾生。
【第13句】:【取長補短】善識己之短,善取人之長;要善于取先輩之長、取師長之長、取學(xué)友之長、取部下之長,善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人易于成功,不善于取長補短的人很難有所成就。
【第14句】:【頓悟人生的禪語】愈害怕失去的人,愈容易失去。愈想得到,就愈要放手。放手是很難的,但是別無選擇。世上有很多東西是可以挽回的,比如良知,比如體重。但不可挽回的東西更多,譬如舊夢,譬如歲月,譬如對一個人的感覺。放棄一個很愛你的人并不痛苦,放棄一個你很愛的人才是痛苦。
【第15句】:【禪心佛語】除非你了悟自心本性,否則無論什么念頭,也只是概念性的想法而已;除非你可以駕馭自心,否則你做的任何事也只會延續(xù)迷妄而已。
【第16句】:【修心禪悟】向往天上的行云,青草邊的流水,羨慕它們的自然安詳,和諧靜謐。生活就應(yīng)如行云流水般順其自然,生活中點滴的殘缺,并不應(yīng)影響人生的旅途,“花自飄零水自流”,人生本不完美,又何必庸人自擾。
【第17句】:【禪語人生】許多成功人士在接受采訪時,都說自己沒想到會有今天,一開始只是踏踏實實把分內(nèi)事做好,讓大家滿意。久而久之,事業(yè)竟然慢慢變大,“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旦成名天下知”。然而可惜的是,如今許多人不懂這一點,他們總覺得自己懷才不遇,卻從來不愿從小事做起,如此只能讓人覺得他眼高手低,不敢重用。
【第18句】:人問:“有人乘船,船底刺殺螺蜆,為是人受罪,為復(fù)船當(dāng)罪?”師日:“人船兩無心,罪正在汝。譬如狂風(fēng)折樹損命,無作者,無受者,世界之中,無非眾生受苦處。”一《大珠禪師文案》
【第19句】:【禪心佛語】人生只有三天,活在昨天的人迷惑。活在明天的人等待;活在今天的人最踏實。你永遠無法預(yù)測意外和明天哪一個來得更早,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盡最大的努力過好今天。活在當(dāng)下。請記住:今天永遠是昨天死去的人所期待的明天。
【第20句】:一切問題,都是時間問題,一切煩惱,都是自尋煩惱。------心中無塵,心自安。煩惱由心生。同一樁事,想得少則無憂,想得多是自尋煩惱;同一個問題,看到光明的一面則喜,看到灰暗的一面則憂。人生的苦樂,不在于碰到多少事情,而在于心里裝著多少事情。
【第21句】:上根菩薩居露地,中根菩薩居葉中,下根菩薩居石室,未成佛道常不臥。《心地觀經(jīng)》卷五,阿蘭若品雖行苦行,不憚劬勞,恒無退轉(zhuǎn)。《心地觀經(jīng)》卷八,成佛品
【第22句】:【禪心佛語】生活如一杯白開水,放點鹽它是咸的,加點糖它是甜的。生活的質(zhì)量靠心情去調(diào)劑。每個人的心都是一顆水晶球,晶瑩閃爍,忠于生命的人總是將五顏六色折射到自己生命的每個角落,讓生活蓬勃生動,流光溢彩。快樂固然開懷,不快樂時也要開懷,經(jīng)常生機勃勃,快樂就會成為一種習(xí)慣。
【第23句】:【佛家經(jīng)典禪語】人生有兩件事最重要:一是要學(xué)會選擇,二是要學(xué)會放棄。我們的命運,取決于自己的選擇。所有的選擇都有風(fēng)險,所有的選擇都要付出代價,關(guān)鍵在于你想要什么,愿意放棄什么。放棄不是認輸,也不是投降,而是一種更重要的選擇。不懂得放棄,就做不出選擇。選擇與放棄,就是決定命運走向的十字路口。
【第24句】:【佛心禪語】錢財,如果妥當(dāng)使用,能讓我們邁向幸福;如果使用不當(dāng),會讓我們趨向痛苦。錢財乃一切善與惡的媒介,具有愛心與智慧之人,能善用錢財;自私與愚昧之人,則會使用不當(dāng)。
【第25句】:【禪心佛語】屬于自己的風(fēng)景,從來不曾錯過;不是自己的風(fēng)景,永遠只是路過。天地太大,人太渺小,不是每一道亮麗的風(fēng)景都能擁有。一輩子,只求有一道令自己流連忘返,不離不棄的風(fēng)景就已足夠。每一顆心,都有一份無法替代的情愫和某一道風(fēng)景永遠關(guān)聯(lián)著。人生的風(fēng)景,是物也是人。
【第26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人的一生,與其不斷追求自己的欲望而無法滿足,不如先沉淀自己,看清內(nèi)心深處真正的需求。只要愿意打開封閉的心,去體會、去擁抱當(dāng)下的擁有,你眼前的幸福會是那么的真實,你也會感到無比的富有。
【第27句】:【禪心佛語】禪是自渡之舟,心靈之燈,它在哪里?它不遙遠,也不陌生,不需向外尋求,也不必把身外的東西搬進來。只需依靠自己這顆真正永恒不變的真心,看住原本的真我,守住它,就能獲得安樂、清涼、自在、喜悅、瀟灑。無窮無盡。但是,只要還有絲毫的攀緣念頭存在,就得不到它。
【第28句】:【禪心佛語】當(dāng)夜,長老腹痛極劇。初四日夜渾身發(fā)冷,初五日發(fā)痢疾。雖至如此,長老依然每日拜香,無有間止。終至十三日,長老抵黃沙嶺上一無人破廟,體弱不支,再不能拜,只得歇下。飲食不進,日夜腹瀉數(shù)十次,渾身無力,唯瞑目待斃,卻心無悔念。
【第29句】:【禪理三則】【第1句】:讓人痛苦和煩惱的往往不是面臨的處境或難事,而是想要得到、害怕失去的得失心。【第2句】:真正的自由不是一個人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而是他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第3句】:我們用什么眼光看世界,世界便是什么樣子,一旦我們改變了觀點,世界也會因此而轉(zhuǎn)變。
【第30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說清楚。然而比說清楚更重要的是:能承擔(dān);能行動;能化解;能扭轉(zhuǎn);能改變。能想自己,更能想別人,顧全大局,這就是法。愿意成就別人、為別人付出,不惜經(jīng)歷磨難、受到委屈,這不僅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智慧。做一個心中時常想到別人的人吧。
【第31句】:歲月拐走了單純,人生是越走越復(fù)雜,復(fù)雜而膚淺。人生最長久的收獲,其實就是珍惜。時間,會沉淀最真的情感;有時候你把什么放下了,不是因為突然就舍得了,而是因為期限到了,任性夠了,成熟多了,也就知道這一頁該翻過去了。
【第32句】:【相不相信?其實你是一塊磁鐵。】當(dāng)你身心愉悅、喜歡自己、對這個世界充滿善意,美好的東西就自然地被你所吸引。相反的,當(dāng)你悲觀、郁悶,負面的一切也就相繼報到。快樂的你吸引讓你快樂的人、事、境,煩憂的你則吸引讓你煩憂的人、事、境。幸運與厄運,在于你如何使用磁力。這是信念的奧秘。
【第33句】:【禪心佛語】經(jīng)營自己的長處等于得到一筆高利率存款,它使人生不斷增值;經(jīng)營自己的短處等于借了一筆高息貸款,它使生命不斷貶值。勝出者皆是懂得揚長避短的人。
【第34句】:【禪語早安心語】累了睡覺,醒來微笑,一切隨心淡定;走在一起是緣分,一起在走是福分;相識滿天下,知音無幾人,善待好友,珍惜真情;昨天已去,明天未到,對未來的慷慨,是把一切獻給現(xiàn)在;孤獨若不是由于內(nèi)向,便是由于卓絕,太美麗的人感情容易寂寞,太優(yōu)秀的人心靈容易孤獨。
【第35句】:【禪語人生】信仰的力量對人生的成長有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我們在神圣的信仰面前會感到自己的渺小和無奈,感到自己有太多的不足。只有在信仰力量的啟發(fā)感召之下,人們才能幡然悔悟,立志做一個德行高尚、心地光明的人,做一個事業(yè)有成的人。
【第36句】:【禪心佛語】世人都怕水深火熱,怕死在里面。豈不知好名的死在名上,好利的死在利上,每天都處在水深火熱之中,自己還不知道呢。我講道,不要名是“入火不焚”、不要錢是“入水不溺”。
【第37句】:世間之美好皆因相信感召而來,尤其奇跡的到來,更是相信的產(chǎn)物。相信即相應(yīng)。相信是一種能量!當(dāng)我們的能量還未達到和某一個人某一個事物相同頻率,不能相應(yīng)時,告訴你一個訣竅:回歸零態(tài),回歸嬰兒!只需靜下心來什么都不用去想,放下所有的經(jīng)驗還有得失,全然的相應(yīng)就夠了,就這么簡單!相信即天堂。
【第38句】:【佛心禪語悟人生】人生在世,都會遇到厄運,適度的厄運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它可以幫助人們驅(qū)走惰性,促使人奮進。因此厄運又是一種挑戰(zhàn)和考驗。我們的生活因厄運變得豐富而多彩,我們的性格因坎坷而錘煉的成熟。厄運來臨——與厄運挑戰(zhàn)——在戰(zhàn)斗中升華自己,這就是逆境的意義所在!
【第39句】:古人云:“將欲取之,必先與之。”你不先給火爐添加柴火,火爐怎么會給你溫暖?因此,你要想得到別人的幫助,就必須先去幫助別人。其實,我們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是在幫助我們自己。
【第40句】:【佛心禪語】愛情越單純越幸福,一生只談一次戀愛是最好的,經(jīng)歷多了會麻木;分離多了會習(xí)慣;換戀的人多了會比較;到最后,你不會再相信愛情,你會自暴自棄;你會行尸走肉;你會與你不愛的人結(jié)合,就這樣過一輩子。
【第41句】:【禪語人生】愿意幫助別人,并在需要的時候希望自己得到別人的幫助,可以說是人之常情。而真正豁達睿智得人,卻善于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不會一味抱怨別人。
【第42句】:【禪心佛語】每一個人都有他的業(yè),因為這個業(yè)大家相逢、相處,甚至做夫妻、做父子、做朋友;等業(yè)緣一盡,各人就由過去所帶來不同的業(yè),再去受不同的、無窮盡的輪回果報,所以并不是永不改變的。我們要有這樣的無常觀,了解眼前這一切都只是一時虛假的存在而已,不用太執(zhí)著。
【第43句】:【佛家禪語】很多人都想成就,卻往往不能如愿以償。今仍然沒有獲得成就,并不是意味著我們?nèi)狈Τ删偷哪芰Γ亲源笈c私心阻礙了內(nèi)在潛能的展現(xiàn)。大會阻礙獲得解脫,私心會阻礙證得佛果。
【第44句】:【禪語靜心的文案】生命就是一場為了終極目標而不斷前行的船只,遠方的島嶼、半途的渡口、理想的彼岸,蘊藏著許多誘惑。其實,有些事,輕輕放下,未必不是輕松;有些人,深深記住,未必不是幸福;有些痛,淡淡看開,未必不是歷練。坎坷路途,給身邊一份溫暖;風(fēng)雨人生,給自己一個微笑。
【第45句】:【佛心禪語】⑴聰明是大腦里有世界,智慧是大腦中沒自己。⑵在我們必須哭時,應(yīng)該把眼淚辦理成一種陽光,用來沖刷我們的心境。⑶懶人總是感覺太辛苦了,還需要24小時不間斷地親自呼吸。⑷愛在驅(qū)動我們時,就是真愛;我們在驅(qū)動愛時,就是假愛。⑸當(dāng)頭磕到不公正制度的門板時,我們要用整個身體去撞擊。
【第46句】:【佛心禪語】從古至今,凡夫俗子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追求金銀財寶與名聞利養(yǎng),最終卻沒有一個人是滿足于榮華富貴而死亡的。因為心的力量是無限的,欲望也是沒有限制的,因此對于物質(zhì)的貪欲是永遠不可能滿足的。
【第47句】:【心靈禪語】人活著,無論窮富,無論美丑,只有一個相同的結(jié)局,你知道的。不同的只有過程,重要的是你活著的每一天里,你令自己快樂。所以,要珍惜,要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快樂的人。不忙,不急,不懶。
【第48句】:【禪心佛語】科學(xué)對于個體生命一次性的說法拿不出有力的證據(jù)。相反,古今中外有很多文獻證明個體生命有輪回。個體生命有輪回,道德良心就有保證。個體生命永不消失,個人善惡業(yè)力永不消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人心凈化、社會和諧的精神保障。
【第49句】:知一切佛及與我心皆如夢故,如夢所見從分別生,見一切佛從自心起。又知自心如器中水,悟解諸法如水中影。又知自心猶如幻術(shù),知一切法如幻所作。又知自心諸佛菩薩悉皆如響,譬如空谷,隨聲發(fā)響。悟解自心,隨念見佛。“四十華嚴”卷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