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大徹大悟的佛學(xué)智慧】要鏡中人笑,照鏡的人要先笑。
【第2句】:健康的人,要照顧不健康的人;平安的人,要照顧有災(zāi)難的人。
【第3句】:人生的苦惱不分貧富貴賤皆有之。
【第4句】:凡事因貪而貧,去貪就簡,克己勤儉即能興家。
【第5句】:【天天禪語】讓父母歡喜、安心,就是孝順。
【第6句】:忍一句,耐一時,退一步,饒一著。(當(dāng)代)星云《人間佛教的戒定慧》
【第7句】:安祥是禪,睿智是禪,無求是禪,無為是禪。
【第8句】:佛教整個構(gòu)成的要素,足慈悲和智慧。(民國)太虛《人生佛教》
【第9句】:人生無法掌握生命的長度,卻能自我拓寬生命寬度與厚度。
【第10句】:要信守誠實之道,不可用欺騙的手段獲利,同時要防止別人欺騙你。
【第11句】: 每一個人都需要朋友,多一份寬恕,便能令我們多一位朋友。
【第12句】:常憶江南三月里,鷓鴣啼處百花香。——《風(fēng)穴延沼禪師》
【第13句】: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xiàn)實。
【第14句】:凡才是人生的本色,更是人生的真諦。
【第15句】:金錢就像肥料,堆起來毫無用處,必須散播出去,讓它發(fā)揮作用。
【第16句】:境界來時要惜緣,去時要自在,讓心不受煩惱所困。
【第17句】:嚴(yán)凈一切世界盡,我愿乃盡。《華嚴(yán)經(jīng)》卷六十四,入法界品
【第18句】:陽光從外往里照,佛光從里往外照。
【第19句】:人性中蘊藏著一種最柔軟、但同時又最有力量的情愫——善良。
【第20句】:常念諸佛,心無暫舍。《華嚴(yán)經(jīng)》卷十八,明法品
【第21句】:生命健康需要活動,慧命健康需靠精進。
【第22句】:【天天禪語】人生最大的懲罰是后悔。
【第23句】:【最有禪意的文案】真理就是人生可行之路。
【第24句】:你們自己應(yīng)當(dāng)努力,諸佛只是導(dǎo)師而已。南傳《法句經(jīng)》第276偈
【第25句】:【積極進取】 從不灰心,積極進取,是成功人士的標(biāo)志。
【第26句】:是心五眼所不見。《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五
【第27句】:智慧,是心寬念純、海闊天空,用愛擁抱大地蒼生。
【第28句】:業(yè)由心造,一切染凈因果不出自心,都是自己造的。
【第29句】:念佛空蕩蕩,無所用,但能成佛。
【第30句】: 快樂工作,工作快樂,天天如此,何須周末。
【第31句】:心靈的欲念,是引發(fā)人生最痛苦的因。
【第32句】:景氣或不景氣都是相對的。對有眼光的人來說,賺大錢的機會永遠(yuǎn)存在。
【第33句】:闖:“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日:“面南看北斗。”——《云門文偃禪師》
【第34句】:禪宗的自由是有約束的自由,是需要遵循戒律的自由。
【第35句】:冬屬水,其氣寒,主藏。故冬天宜養(yǎng)精氣為先,對性生活有節(jié)制。
【第36句】:慈悲為首,不損眾生,是名羼提波羅蜜。《華嚴(yán)經(jīng)》卷三十七,十地品
【第37句】:【天天禪語】懂得惜福,就會造福;真正造福的人,才是真富有。
【第38句】:唯我獨尊,不是狂妄,而是注重體驗、過程的一種心態(tài)。
【第39句】:【天天禪語】要人祝福,不如自己付出造福,如此愛與福都有余。
【第40句】:自己有傘就可以不被雨淋,自己有真正的禪性,就可以不被魔迷惑。
【第41句】:無悔無怨,見證慈悲;無憂無求,體證喜舍。
【第42句】:我們這一分心光,就像被燈罩完全遮住般,使發(fā)散
【第43句】:【天天禪語】心寬就是善,念純就是美。
【第44句】:不煉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閑來寫就青山買,不使人間造孽錢。
【第45句】:人不能自伏意,反欲伏他人意;能自伏意,他人意悉可伏。《三慧經(jīng)》
【第46句】: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第47句】:一心不散亂,盡攝諸善法。(古印度)龍樹《大智度論》卷七十三
【第48句】:【天天禪語】凡事要腳踏實地,用生命落實慧命。
【第49句】:為人群服務(wù),是“人生”;為生活服務(wù),是“眾生”。
【第50句】:能善分別諸法相,于第一義而不動。《維摩經(jīng)》卷上,佛國品
【第51句】: 徒弟答:我能和您愛您女兒一樣愛她嗎?
【第52句】: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一句智慧的禪語,包含著人生全部的真諦。
【第53句】:若比丘為三寶種三種樹:一者果樹,二者花樹,三者葉樹。《毗尼母經(jīng)》
【第54句】: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及涅槃寂靜,是三是法印。《蓮華面經(jīng)》卷二
【第55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尋找生命的答案,在于身體力行的體悟。
【第56句】:【生活禪語】有正念而無欲念,是最好的養(yǎng)生之道。
【第57句】:誰是富人?對自己滿足的人是富人。
【第58句】:【勇挑重?fù)?dān)】 不肯挑五十斤的人,就永遠(yuǎn)擔(dān)不起一百斤。
【第59句】:【天天禪語】人生要懂事、懂理;懂得做人、懂得付出。
【第60句】:修行與學(xué)習(xí)相伴相隨,沒有終結(jié)的時間。
【第61句】:【天天禪語】用菩薩的智慧,看待家人;用父母的包容,關(guān)懷天下人。
【第62句】:【天天禪語】說做、想做,不如動手做。
【第63句】: 向善的離天使近一些,趨惡的離鬼魅近一些,大家各自有自己的選擇。
【第64句】:【天天禪語】心歡喜,則樂觀;心理怨,則生憎恨。
【第65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改變自己、凈化自己,才能改變別人、凈化別人。
【第66句】:【最有禪意的文案】有毅力、勇敢,坎坷的道路也能走到平坦。
【第67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金剛經(jīng)》
【第68句】:聽法后,能在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謂之“受法”。
【第69句】:鐘聲月色,靈境慧心,此中的禪,你悟了嗎?
【第70句】:要從浮躁中解脫身心,首先必須找出浮躁的根源。
【第71句】:看淡自己是般若,看重自己是執(zhí)著。
【第72句】: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維摩詰所說經(jīng)》卷上,佛國品
【第73句】:【天天禪語】雖然人生充滿苦難與悲痛,但是也充滿希望與愛。
【第74句】:慈悲不只用口說,而是要身體力行,走入人群付出。
【第75句】:六波羅蜜,應(yīng)具足修,執(zhí)一非余,是為魔業(yè)。《大方廣總持經(jīng)》
【第76句】:【禪語悟道】福不是用求的,是用做的。
【第77句】:【天天禪語】業(yè)力不可轉(zhuǎn),但是緣可造;應(yīng)廣結(jié)善緣。
【第78句】:要用善的方法,去戰(zhàn)勝不善的人。南傳《佛教格言·勝利品第八》
【第79句】:正的歡喜,不在于擁有多少,而是有愛。
【第80句】:欲得不招無間業(yè),莫謗如來正法輪。(唐)玄覺禪師《永嘉證道歌》
【第81句】:其實,人生到底是上升,或者下墜,完全取決于你如何看待人生。
【第82句】:佛法就是奉獻(xiàn)無所求,輕安自在是學(xué)佛最高境界。
【第83句】: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唯有諸佛乃能知之。《法華經(jīng)》卷一,方便品
【第84句】:自我愈大,不安愈多。(當(dāng)代)圣嚴(yán)《自在語》
【第85句】:掃除心靈陰霾,則能顯現(xiàn)亮麗本性。
【第86句】:一切煩惱若不堅著,我說無犯。《大方廣如來秘密藏經(jīng)》卷二
【第87句】:執(zhí)志安如地,心凈若蓮花。(古印度)馬鳴《佛所行贊》卷一
【第88句】:真正的自由是隨遇而安的心態(tài)。自由不是逆來順受,而是心境的坦然。
【第89句】:既為佛教徒,即應(yīng)努力作利益社會之種種事業(yè)。(民國)弘一《佛法大意》
【第90句】:能給,才是富有;能舍,才有所得。(當(dāng)代)星云《人間佛教的戒定慧》
【第91句】:歡喜接受所面臨的一切,過一分鐘,即消一份災(zāi)。
【第92句】:“忍而無忍’’是真修行;“忍無可忍’’而以牙還牙是凡夫。
【第93句】:【最有禪意的文案】隨分隨力,涓滴愛心可累積成就大業(yè)。
【第94句】:【布施】常行布施之人,定是最有福報之人。
【第95句】:【天天禪語】理想必須堅持,道德勇氣需以毅力向前行,不能停滯。
【第96句】:被人支配的人,是有能力的人;支配人的人,是有才智的人。
【第97句】:道由心悟,豈在坐也?——《壇經(jīng)·宣詔第九》
【第98句】:【天天禪語】有力量幫助他人,是自己的福。
【第99句】:反觀自己,就是要做得讓人相信。
上一篇:最實用勵志文案,看過的人都說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