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時刻告訴自己:少為自己謀幸福安樂,多為別人做事情,廣結善緣,在善緣中,體會感恩知足的快樂。這也是我人生的目的。祖師大德這么過來,我也要這么努力。
【第2句】:于無上瑜伽之經中,亦說不護三昧耶及灌頂下劣、不了真性,以此三者,雖行修習,任何亦無成就。(明)宗喀巴《菩提道次第略論》卷六
【第3句】:一粒青菜種子尚能轉糞壤成青菜,化腐朽為神奇;“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的佛種下在我的心地,豈不能吸收貪嗔癡三毒雜染,化為正覺菩提樹嗎?
【第4句】:【經典佛語】“佛就坐時,手腳永遠擺在最合適的位置,神情泰然,絕不會出現手足無措的情況。佛也從不蹺二郎腿,用手撐著身體或支頭而坐。
【第5句】:只有把智慧和實踐結合起來,智慧才會產生神奇的力量,而不會成為我們前進途中的障礙。
【第6句】:【禪心佛語】乃至舉一手爪,畫佛形像,或造恒沙功德者;只是佛為教導無智慧眾生,作當來勝報之業,及見佛之因。
【第7句】:一個人,心念變了,德行就變了;德行變了,氣場就變了;氣場變了,風水就變了;風水變了,運氣就變了;運氣變了,命運就變了,厚德載物,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修的就是一顆心。
【第8句】:善與惡本是一念之間的事,眾善奉行便成佛。時時心存善念,自然能夠積累福報,這是一個真正的修佛者、真正的出家人所要努力做到的。一個人只有心存善念,才能在修行的道路上有所成就。
【第9句】:【禪心佛語】如來眾經禁戒律法,凡有八億四千萬卷,為一切之良藥,治人身、口、意,療人生、老、病、死耳。
【第10句】:【禪心佛語】佛曰:戀愛不是慈善事業,不能隨便施舍的。感情是沒有公式,沒有原則,沒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們至死都還在執著與追求。
【第11句】:孔子說:“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佛弟子更應時時知福感恩,虔誠恭敬——愿修一切善,愿斷一切惡,誓度一切眾生;能懷著慈悲心愿,“食存五觀”,莫散心雜話,方能體會“三昧飯”的真味!
【第12句】:【禪心佛語】當你深入禪定后、將會發現世間任何事物對你都是多余的、你不會留戀世間任何事物在你心頭,你只會隨緣做事、既不是消業、也不是結緣、而是一種愛心、智慧、責任的使然。
【第13句】:若諸菩薩于大乘中發趣修行,日初分時有所犯戒,于日中分不離一切智心,如是菩薩戒身不壞。若日中有所犯戒,于日后分不離一切智心,如是菩薩戒身不壞。《大寶積經》卷九十,優波離會
【第14句】:【禪語人生】以前我以為愛一個人,最偉大的是等待,今天重又發現,愛的偉大,除了等待,就是接受。
【第15句】:我們要尊重眾生的理由有三:一、過去的時候一切眾生曾經是父母;二、現在的時候一切眾生是修行的所依助緣;三、將來的時候一切眾生是未來的佛陀。
【第16句】:【圣經文案】277我將這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16:33)
【第17句】:就是不要太奢侈,“食無求飽”,尤其在艱難困苦中,不要有過分的滿足、奢侈的要求;“居無求安”,住的地方,只要適當,就不要貪求過分的安逸。不求物質生活的享受,但求精神世界的升華。
【第18句】:如果一個人能夠放棄“我執”,那么他的心境就會柔和清凈,萬事萬物在他的眼里也都是美好的、令人愉悅的,這樣的人才能懷抱幸福,笑對人生。
【第19句】:【禪語人生】竹密豈防流水過,山高怎阻野云飛——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沒有不可逾越的障礙,關鍵在于自身,只要下定決心,一切困難都能迎刃而解。
【第20句】:心清一切明,心濁一切暗;心癡一切迷,心悟一切禪。生活就像一架鋼琴,白鍵是快樂,黑鍵是悲傷。只有黑白鍵的合奏,才能彈出美妙的音樂。若不嘗試著做能力之外的事,你就永遠不會成長。
【第21句】:【佛心禪語】西藏寧瑪巴一代密宗宗師無垢光尊者曾說過:“具德上師即法王,住于何處等諸佛,令凡見聞念觸者,悉皆摧毀諸輪回,事業廣大任無量,諸眾所依如大地。”
【第22句】:【禪語人生】只要一個人擋在他自己的路上,一切似乎都擋住了他的去路。自己的心是最大的障礙,也是最大的距離。
【第23句】:【佛心禪語】保持擁有一顆平凡知足的心靈,就會減少有痛苦和傷心的增多,與其逃避不如面對自然,就像面朝藍天白云和陽光,雖然有些刺眼,但卻是你要的釋然和方向。
【第24句】:【禪心佛語】佛經里有個故事:有位女人,她的先生很愛她。她的家境富有,每天生活在感情穩定、幸福的家庭中。
【第25句】:水有美德,我們做人應該向水學習,因為水具備人類值得學習的十一種特質,分別為清凈、透明、恒順、原則、謙遜、包容、調與、毅力、勇氣、利生與平等。
【第26句】:若到這個田地,便能出此入彼,舍身受身,地獄天堂,此界他方,縱橫自在,任意浮沉,應物舒光,隨機逗教,晚作千百意化身。——《慈明禪師文案》
【第27句】:【圣經文案】125他被欺壓,在受苦的時候卻不開口;他象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又象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他也是這樣不開口。(塞53:7)
【第28句】:世間所有的物質與生命,沒有常住不滅的。若能夠有這種心理準備,則無論發生任何事情,都會覺得很平常而能淡然處之。
【第29句】:——泰戈爾古往今來,謙卑一直被古代先賢和當代大家奉為克己的德行。反觀歷史,凡是有功德有成就的人無一不具有一顆謙卑之心。
【第30句】: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因此,任何人都沒有驕傲的資本。如果得意自己,炫耀自己,那是無知的體現。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和缺點,永遠無法成就完美的自己。
【第31句】:【禪心佛語】任何人的歸宿都是自己:不凌駕他人的意志,也不努力討好和取悅,更不輕易投身于第三人制定的評價體系,自由地孤獨,溫柔地叛逆,然后,獲得自我的飽滿、豐饒、深沉和慈悲。
【第32句】:【禪語人生】知白守黑老子說:知其白,守其黑。寫書法,黑的地方是字,白的地方也是字,寫書法的人就要這么看字。即將整幅字的布白,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來藝術處理。
【第33句】:凡圣只在一念之間,一念轉變能夠舍己為人,就是佛菩薩;如果為自己也為別人,就是凡夫;只為自己不為別人,就很難避免墮入惡道。
【第34句】:牡丹花好空入目,棗花雖小結實成。男兒不展風云志,空負天生七尺軀。男人心軟一世窮,女人心軟褲帶松。男人以世界為家,女人以家為世界。男子偷女萬重山,女子偷男一張紙。
【第35句】:【禪語人生】喧鬧(雄辯)已被證實沒有什么價值,就拿一只母雞來說,她只生了一顆蛋,就咯咯的大聲啼叫,感覺自己好像生了一顆小行星似地,那么了不起。
【第36句】:又如夢中人,醒時不可得。覺者如虛空,平等不動轉,覺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眾幻滅無處,成道亦無得,本性圓滿故。《圓覺經》卷上
【第37句】:那些細微的讓人分不清楚的花種,實際上內在有著很大的差別,我們想種出什么顏色的花,關鍵并不在于你后期是如何努力地澆水和施肥,而是完全取決于你播撒什么樣子的種子。
【第38句】:【佛家靜心禪語】心累的時候,換個角度看世界;壓抑的時侯,換個環境深呼吸;困惑的時候,換個位置去思考;猶豫的時候,換個思路去選擇;郁悶的時候,換個環境找快樂;煩惱的時候,換個思維去
【第39句】:【禪心佛語】豁達是生存的藝術。能夠百折不撓,重新奮起是豁達,不畏譏諷、打擊、陷害,義無反顧走自己的路,是豁達;勇于承認別人的長處,善于發現和調整自己的短處,是豁達。
【第40句】:【禪語人生】我能為你煮東西,但我不能為你吃東西。各人吃飯是各人飽,各人生是個人了。
【第41句】:原夫真參實悟者,先須叩己,發輝本有之靈明;后必遇人,究徹向上之巴鼻。(明)慧經《壽昌無明和尚文案》卷四
【第42句】:【禪心佛語】四周是廣大的空虛,還有死的寂靜。死于無愛的人們的眼前的黑暗,我仿佛一一看見,還聽得一切苦悶和絕望的掙扎的聲音。
【第43句】:揚善懲惡,雖是老幼皆知極為平常的道理,但80歲老翁歷經年久,也未必能做到。對身為地方長官的白居易來說,知道這個道理尤為重要。
【第44句】:【禪心佛語】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所得,有所成就,有所收獲。什么是最大的收獲呢?要能滿足,你不滿足,就是睡在天堂也如地獄;假如你滿足,地獄也如天堂,所以滿足是最大的收獲。
【第45句】:要學得“平常心”。一個人若有平常心,則無論遇到任何環境及挫折,都能真正安然自在。了解世間的形象本就如此,自然不會害怕惶恐或憂愁苦惱。
【第46句】:【禪心佛語】人生要喘兩種氣:一種是生命之氣,一種是精神之氣。人生要會兩件事:學會掙錢,學會思考。人生的兩個基本點:糊涂點,瀟灑點。
【第47句】:若悲傷有人分擔,又何嘗不是一種慰藉;若孤單有人陪伴,又何時何處不是心暖、心安。最真的感情永遠都是:死皮賴臉中破涕為笑,心甘情愿中不厭其煩。
【第48句】:【禪心佛語】請勿談論他人之過,其之過因與你無關。請勿嫉妒他人,因嫉妒絲毫不損他人之華。
【第49句】:若能觀怨一毫之善,不見其惡,當知是人名為習慈。若彼怨家,設遇痛苦,能往問訊,瞻療所患,給其所須,當知是人能善修慈。《優婆塞戒經》卷七,禪波羅蜜品
【第50句】:二、培育子女——生養子女要有責任心,須為他們留一份教育基金,使其能安心完成學業;因此,四分之一的財產是為子女留作養育金。
【第51句】:【禪心佛語】如果僅為身心的平衡,而來學坐禪的人,學完第一階段,大概就覺得夠了。可是有很多的學生,經過了第一階段,尚不夠滿足,有的學生根本也是為了第二階段的目的而來學禪的。
【第52句】:延參法師:人間多風波,枉自添曲折,世上那些癡兒女,迎過往,送過往,既知曉苦空無常,緣起緣滅,為何不一笑轉身,一笑釋然,能祝福,不相怨。
【第53句】:【禪心佛語】命,是謀生的手段,對于一般沒有學佛的人來說,只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都是可以的,都屬于正當的。
【第54句】:【禪語人生】一個修行人如果感受不到對方內心的痛苦與喜悅,說明自己內心還很粗糙、修行還不到位。
【第55句】:若應了禪意,自來處來,往去處去,虛空中無處是起始與歸途,活著越久,周遭人與物皆化為塵土,人海茫茫,說穿亦是孑然一身。
【第56句】:【禪心佛語】儒家的“三綱”就是性、心、身。性存天理有仁,心存道理有智,身盡情理有勇。
【第57句】:【佛家禪語】噶舉祖師帝洛巴大師對那諾巴祖師說:“那諾巴,束縛你的不是顯現本身,而是你對顯現的執著。每當我遇到各種景象而產生執著時,都會憶念這句竅訣來調伏自己的內心。
【第58句】:一者見人為惡則能遮止,二者示人正直,三者慈心愍念,四者示人天路。是為四止非,多所饒益,為人救護。《長阿含經》卷十一,《善生經》
【第59句】:【禪心佛語】但可惜的是,世人很難理解這一點,就連一些很有名的畫家和搞美學的人,對此也不甚了解。
【第60句】:【經典佛語】“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心頭掛,便是人間好時節。”這是宋朝無門慧開的作品,意即“平常心是道”.
【第61句】:迷之即垢,悟之即凈,縱之即凡,修之即圣,能生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此是何物?答云:是心。答:知即是心。——《禪源諸詮集都序》
【第62句】:【禪心佛語】人生就像水珠,經過不懈努力可以穿透石頭,雖然穿過那石頭不是一時間的事,但只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沒有什么事做不成。
【第63句】:【禪心佛語】冷漠的人,既不關心其他眾生過得好不好,也不在乎自己將來快不快樂,這種人只能等著日后痛苦罷了。
【第64句】:【禪心佛語】凡事順其自然,遇事處之泰然;艱辛曲折必然,歷盡滄桑悟然。遵循簡單才不會累,秉承寬容才不會氣;只有學會忘記才不會愁,知道懼怕才不會危;甘于示弱才不會傷,保持低調才不會虧。
【第65句】:水深流去慢,貴人語話遲;黃金非為貴,安樂值錢多。積極不著急,盡心不擔心。怕人知道不要做,讓人敬重在勤學。
【第66句】:【禪語人生】在修學佛法當中,沒有什么我愿意不愿意,只要是為法、護法、住持正法的事,都要以三寶給予的智慧和力量努力去做。
【第67句】:【宜未雨而綢繆,勿臨渴而掘井】《朱子治家格言》。事先要準備,像沒到下雨的時候,要先把房子修補完善,不要臨時抱佛腳,像到了口渴的時候,才來掘井。
【第68句】:【禪語人生】先在此介紹一下,這個阿難是什么人呢?他是釋迦牟尼佛聞法第一的大弟子。在釋迦牟尼佛的眾位弟子中,他被稱為“多聞第一”。阿難侍奉在佛陀身邊,跟隨佛陀弘揚佛法,是佛陀的侍者。
【第69句】:【佛心禪語】我并不是沒有煩惱、只是不會停留在煩惱上而已,會主動轉變念頭,去播種一些善念。
【第70句】:妖孽見福,其惡未熟,至其惡熟,自受罪酷。禎祥見禍,其善未熟,至其善熟,必受其福。《法句經》卷上,惡行品
【第71句】:【禪心佛語】謹慎守護自己的心,觀察每一個起心動念,不墮入貪、嗔、癡、慢,疑的牢籠,如此你還要到哪里去修行呢。生活在人間,不慕虛榮,不貪華麗,不攀權貴,不交惡人,平淡天真。
【第72句】:【習慣讓愛更長久】愛情其實是一種習慣,你習慣生活中有他,他習慣生活中有你。有的時候不覺得什么,一旦失去,卻仿佛失去了所有。
【第73句】:佛教微博經典:那些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眼前的,手中的,天邊的,都經不起風的折磨,都會縹緲成云煙,只留下風化過的故事在人間流傳。人生一段緣,聚散寫傷感,回首無盡愁,一念一忘間。
【第74句】:【禪語人生】喜歡未知的刺激,喜歡默默堅持一個信念的淡定。不管是狂風暴雨,還是巨浪寒潮。都擋不住我前進的步伐。
【第75句】:【禪心佛語】等我嫁給北京女孩時,你就不要再來找我了。可見,在如今這物欲橫流的社會,不光女的拜金,男的也很現實呀。
【第76句】:人在履行職責中得到幸福。就像一個人馱著東西,可心頭很舒暢。人要是沒有它,不盡什么職責,就等于駕駛空車一樣,是白白浪費。——海濤法師
【第77句】:男人的愛是俯視而生,而女人的愛是仰視而生,如果愛情像座山,那么男人越往上走可以俯視的女人就越多,而女人越往上走可以仰視的男人就越少。
【第78句】:【禪語人生】在一條不適合自己的路上奔波,就如同穿上一雙不合腳的鞋,會令你十分痛苦。
【第79句】:【佛心禪語】幫別人做事既是成全別人、也是成就自己。堵別人的路,最終是堵自己的路。
【第80句】:【佛語摘抄精選】善惡之源,皆從心起;邪念因緣,能生萬惡;正觀因緣,能生萬善。(《神宗就嘉集》)
【第81句】:生命與道義結合,就會成為一股堂堂正正充塞天地的精神力量。為了別人,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的人,是大慈悲。這樣舍生忘死的人甚至能夠贏得對立一方的尊敬和幫助。
【第82句】:時光可貴:望向前面的天空,太陽慢慢升出云端,注目凝視,而毫厘分寸、秒秒不停地向上升浮。其實,它同時也在瞬間不停地往下沉。到底是浮?是沉?
【第83句】:【禪心佛語】生活是一場演出,角色由自己挑選,可以扮黑臉也可以扮紅臉。當然也可以一會兒扮黑臉一會兒扮紅臉,可以扮演喜怒哀樂憂各種角色…結局也是自己設定的。
【第84句】:【禪心佛語】時時思及人生歲月匆匆,何必汲汲營營,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那無常的一切。
【第85句】:【禪心佛語】世間的不幸,因為你在意了,才會對你構成傷害;假如你不在乎,天大的不幸也沒什么了不起的。
【第86句】:【禪心佛語】佛說:愛是一盞燈,照亮別人,也溫暖自己。捧一顆愛心上路的人,一生也都將在愛里。
【第87句】:【禪心佛語】人因俗事纏身,不覺生命一日日驟減;如在風中搖曳的燈火,隨時有熄滅的可能。
【第88句】:【禪心佛語】人們追求的目標,越是刻意雕琢離目標越遠,只有以一顆淡定的心,一份不受任何誘惑的開闊胸襟去追求,你才能有最終的美好與收獲。
【第89句】:【禪心佛語】如果我們能夠分辨心及覺性,因而認識到自己的真實本性,究竟的見地會漸漸清楚。即使內在覺性現在還不清楚,就只要不讓心散亂于外,即可行;因為覺性就在心的甚深處。
【第90句】:【禪語人生】在衣食住行等條件基本具足的前提之下,我們應該懂得滿足。若不知足,即便擁有的物質條件多么豐盛,你的內心恐怕也不會快樂。所謂福報,其實是指內心的滿足,而非外在的擁有。
【第91句】:【佛心禪語】居士嚴肅地說:“既然目的是吃飯,您吃是吃,我吃也是吃,何必你推我讓。難道您把大碗讓給我不是真心的嗎?如果不是真心的,那您為什么要那樣做呢?”
【第92句】:【禪語人生】修行就如同調整相機的焦距,調整至正確位置之后,一按快門,即是本來面目。
【第93句】:手機信號即是光,此光中加信號代碼,有能量,有信息,有情感,有語言;充滿空間,隨時隨地可以接收。“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即是阿彌陀佛無量光明信號代碼,充斥法界,有救度之力,有呼喚,有慈悲。
【第94句】:世間眾生,若一味地因自己的短處而放大痛苦,就會與平凡生活的快樂和成功擦肩而過。若能正確對待自己以及他人的優缺點,就能屏蔽外界的干擾,找到自身獨特的價值。
【第95句】:莫說煩惱看不破,自在歲月空往來,一得一失一夢,這局棋到頭不過人去樓空,觀照好內心的世界,從善如流,從寬而擇。——延參法師
【第96句】:【禪心佛語】人的一生有各種各樣的海,要想在人生之海中自在地遨游,關鍵是練就一身遨游的本領。遇到水大的時候不要埋怨水,而要想想如何增長游水的本事。
【第97句】:除般若度外,施波羅蜜等,一切善資糧,佛說為方便。般若離方便,方便離般若,俱說為系縛,故二不應離。(古印度)阿底峽《菩提道燈論》
【第98句】:【禪語人生】有個僧人辛辛苦苦參禪二十余年,慧忠禪師看他一直任勞任怨,忠心耿耿,所以想要對他有所報答,幫助他早日開悟。
【第99句】:【禪心佛語】如果我們能夠為我們所承認的偉大目標去奮斗,而不是一個狂熱的、自私的肉體在不斷地抱怨為什么這個世界不使自己愉快的話,那么這才是一種真正的樂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