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監獄人民警察關于“愛崗敬業”主題的隨筆或感悟,2000字左右,拜謝
愛崗敬業是人類社會最為普遍的奉獻精神,它看似平凡,實則偉大。
一份職業,一個工作崗位,都是一個人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保障。
同時,一個工作崗位的存在,往往也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需要。
所以,愛崗敬業不僅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需要。
愛崗敬業應是一種普遍的奉獻精神。
從一個城市來說,沒有人當市長是不行的;同樣,如果沒有人去掃地、清除垃圾也是不行的。
想當市長的人多的是,想掃地的人肯定不多。
但在一個城市里,市長只需要一人,清潔工人卻需要幾百人、幾千人,甚至幾萬人。
無論是心甘情愿的,還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只要是在自己既得的工作崗位上認真負責,盡心盡力,遵守職業道德,這就是一種普遍的奉獻精神。
在我們國家,如果大大小小的公務員、企事業單位職工、私營企業主、個體戶都能夠表現出這種奉獻精神,人民就會更加富裕,國家就會更加強盛。
只有愛崗敬業的人,才會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不斷地鉆研學習,一絲不茍,精益求精,才有可能為社會為國家做出崇高而偉大的奉獻。
焦裕祿、孔繁森、鄭培民等一大批黨和人民的好干部都是在本職工作崗位上嘔心瀝血,勤政為民;當非典疫情襲來,一大批平時并不引人注目的醫生、護士和科研人員,挺身而出,冒著生命危險,沖上第一線,拯救了一個個在死亡線上掙扎的同胞的生命,有人還為此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愛崗敬業是平凡的奉獻精神,因為它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而且應該具備的;愛崗敬業又是偉大的奉獻精神,因為偉大出自平凡,沒有平凡的愛崗敬業,就沒有偉大的奉獻。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事業正呼喚著億萬具有愛崗敬業這種平凡而偉大的奉獻精神的人。
具備愛崗敬業這種平凡而偉大的奉獻精神的人,永遠都是強大民族的脊梁
過去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我們每個人都要服從國家的分配,國家按計劃把我們每個人安排到一定的工作崗位上,我們不論走上哪個工作崗位都要干一行,愛一行。
目前,在我國市場經濟條件下,實行的是求職者與用人單位的雙向選擇,這種就業方式的好處,就是能使更多的人從事自己所感興趣的工作,用人單位也能挑選自己所需要的合適人選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雙向選擇的就業方式為更好地發揮人的積極性創造了條件。
這一改革與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基本規范要求的愛崗敬業并不矛盾。
首先,提倡愛崗敬業,熱愛本職,并不是要求人們終身只能干“一”行,愛“一”行,也不排斥人的全面發展。
它要求工作者通過本職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和范圍內做到全面發展,不斷增長知識,增長才干,努力成為多面手。
我們不能把忠于職守、愛崗敬業片面地理解為絕對地、終身地只能從事某個職業。
而是選定一行就應愛一行。
合理的人才流動,雙向選擇可以增強人們優勝劣汰的人才競爭意識,促使大多數人更加自覺地忠于職守,愛崗敬業。
實行雙向選擇,開展人才的合理流動,使用人單位有用人的自主權,可以擇優錄用,實現勞動力、生產資源的最佳配置,勞動者又可以根據社會的需要和個人的專業、特長、興趣和愛好選擇職業,真正做到人盡其才,充分發揮積極性和創造性。
這與我們所強調的愛崗敬業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
其次,求職者是不是具有愛崗敬業的精神,是用人單位挑選人才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標準。
用人單位往往錄用那些具有愛崗敬業精神的人。
因為只有那些干一行,愛一行的人,才能專心致志地搞好工作。
如果只從興趣出發,見異思遷,“干一行,厭一行”,不但自己的聰明才智得不到充分發揮,甚至會給工作帶來損失。
另外,現實生活中能夠找到理想職業人必定是少數的,對于多數人來說,必須面對現實,去從事社會所需要、而自己內心不太愿意干的工作。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干一行,愛一行”的精神,那么你就很難干好工作,很難做到愛崗敬業
對監獄警察工作的認識
以下是一名廣東剛參加監獄工作警察的心路歷程,或許對你了解監獄工作有點幫助哦。
從警初體驗 畢業后,我告別了校園,成為一名監獄人民警察。
朋友知道后半開玩笑地說:“在監獄上班,面對的是罪犯,那你不就是為罪犯服務了嗎
”要報到的前一天,當聽說我將要上班的監獄是所重刑犯監獄,關押的多是十五年以上的罪犯,家人和朋友反復囑咐我去到單位后要多加小心,我點著頭,腦子里不斷浮現出監獄黑漆漆的大門和冰冷的大鎖。
認識監獄其實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記得讀高中的時候,電視上正熱播由周潤發主演的《監獄風云》,陰森黑暗的監舍,冷血仇殺的罪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老家很多人教育不聽話的小孩都常用“再這樣下去,遲早有一天要送去勞改”、“蹲班房”之類的話,教育效果顯著,且屢試不爽。
想到明天自己就要與監獄、罪犯進行“親密接觸”,心里泛起陣陣寒意。
次日上午,我來到了監獄門口,監獄的大門顯得很普通,整潔而又寧靜,根本看不出這是所高度戒備的重刑犯監獄。
在值班同志的指引下,我來到政治處報到,辦完手續后,政治處的高主任帶我們一行到監管區熟悉環境。
這次來到的是一個大鐵門,威嚴中卻又不失平和,與我想象中那黑漆漆的大門相距甚遠。
進了一道門,又一道門,看著政治處的領導遞證件、登記、領牌,經過嚴格的審查,我們走過一個大花園,來到操場。
高主任對我們介紹說這是服刑人員的活動場地,前面是教學樓,里面有教室、圖書館、計算機培訓中心,還有供罪犯開展文體活動的多功能廳。
高主任還介紹說,監獄為豐富罪犯的改造生活,每年都要舉辦很多文藝晚會、籃球賽、游園活動等大型文體活動,對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質量很有幫助。
我們原先的緊張感在一點點消退,和諧的環境讓人感覺又回到了那熟悉的校園。
經過一個星期的培訓后,我進入了監區一線值班。
在監區操場上,罪犯穿著統一的衣服,留著統一的發型,隊伍整整齊齊,我仿佛置身于軍營之中。
見到我是“陌生人”,他們的眼睛都好奇地落在我的身上。
“各位服刑人員,這位是我們監區新來的陳警官,負責一管區的日常管理工作。
” 點完名以后,監區領導簡單地把我介紹給他們。
隊伍中突然響起了一陣掌聲,讓我感到了幾分意外。
監區從事的是制衣業務,意想不到的是,一個個大老粗竟然也可以把電動衣車耍得如此純熟。
整個下午,罪犯都靜靜地坐在各自的車位上勞動,只有悠揚的歌聲和嗒嗒的衣車聲在車間里回響。
時間過得飛快,一個下午很快就過去了,晚上我和一個老同志留在監倉值夜班。
組織罪犯點名、收看新聞、講評,進行巡查,忙了一晚,終于有了空閑,我拿起書桌上的報刊隨意翻了起來。
突然《廣東監獄》的一則“訪談錄”,引起了我的注意,它講述的是一位監獄假釋人員的成功創業故事。
在文中,他流露出對監獄人民警察無比的感激和敬佩之情,更意想不到的是,那位假釋人員不久前還是在我們監獄服刑的罪犯。
帶著幾分好奇和疑惑,我特地詢問了一起值班的老同志。
老同志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給我講起了監獄,講起來了形形色色的罪犯,講起了改造邱犯的點點滴滴。
沒想到,邱某的背后還隱藏著那么多的故事。
他剛投勞時可是監區里出名的“反改造尖子”,性格沖動,不服管教,反正一切該有的毛病他都有,不該有的毛病他也有,是個典型的“頑危犯”和“麻煩制造者”。
那時邱犯家屬看到他的所作所為,逐漸也對他失去了信心,但是監區警察始終沒有放棄,堅信人是可以改造的。
因為很久沒人接見,邱犯賬上已經沒有錢,缺少生活用品。
針對他的情況,監區警察首先從生活上予以關心,經匯報領導批準后買了部分生活必需品給邱犯,同時主動與其家人聯系,鼓勵對其進行幫教,并組織攻關小組對邱犯進行思想攻關教育,終于使他徹底醒悟了過來。
其實來到這里的罪犯,各種各的原因,有的是一時沖動,有的是無奈,不過即使再罪惡深重的罪犯,其心靈深處都會有“觸點”。
我們的教育工作就是要找出這個觸點,打開罪犯的心靈之結,讓罪犯首先把心靈從“監獄”中釋放出來。
監獄工作不僅要保證監管的安全穩定,更重要的是要化腐朽為神奇,把罪犯改造成一個遵紀守法的公民,甚至是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老同志又自豪地告訴我,從這里改造出去的服刑人員,不但有被東莞市人民政府追授為“見義勇為積極分子”的葉燦輝,還有很多成功的企業家、技術人員,創業典型邱某不過是其中一個小小的縮影。
老同志接著又如數家珍地講起了監獄在省局的科學領導下取得的發展變化,講起了監獄工作的艱辛和快樂,講起了近年來開展的重大活動,講起了他對監獄工作、全面安全觀、公正執法觀和科學改造觀的理解,自信的笑容始終寫在他的臉上。
我突然想起了朋友的玩笑,問起了“監獄警察究竟是為誰服務”的問題。
老同志的臉一下子又變得嚴肅起來,“把墻內的人改造好,讓墻外的人生活好,這就是我們的職責,這就是為人民最好的服務”老同志的聲音洪亮而有力。
(作者為:梅州監獄警察)
監獄警察是下等警察嗎
【第1句】:間的工作,工作時長大過法定標準,法定的休息得不到
【第2句】:工作時因一點失誤就會被嚴厲的追究責任,今天穿著衣服,不敢保證明天還能在穿上這套衣服,所以工作期間精神高度緊張。
【第3句】:工作壓力超大待遇超低,警察的困難沒人管,只能自己默默的承受。
監獄警察失職案例
1999年5月19日20時左右,罪犯張顯明因肺病咳血被同監犯人班長李某和另一名犯人背到一分監區辦公室,并向當班分監區長王殿波報告。
王殿波請示值班領導劉玉生同意后,與衛生干事薄昕濤及犯人李某將罪犯張顯明送到雞西市醫院治療。
當晚在雞西市醫院王殿波又將原一分監區長孫宏軍找到醫院協助處理。
孫宏軍到醫院后,又打電話通知了張顯明的哥哥王孝成等人到醫院協助處理。
當晚,在王孝成的邀請下,王殿波、孫宏軍、薄昕濤與王孝成4人在醫院吃了晚飯并喝了酒。
吃飯過程中王孝成請求王殿波、孫宏軍跟領導好好匯報匯報,幫忙把張顯明“弄”出去,二人答應了。
次日早晨,二人在張顯明病情已好轉的情況下回到單位,跟一監區副監區長奚廣東匯報說張犯昏迷不醒,病情嚴重。
奚廣東親自去雞西監獄跟副監獄長戰林江匯報了情況。
戰林江同意張犯回家治療,奚廣東回到一監區向王康林說明戰林江的意見后,王康林指示奚廣東具體辦。
奚廣東找到王殿波、孫宏軍起草了一份協議書,內容大致是讓家屬將張犯領回治療,監獄不承擔責任,并安排王殿波、孫宏軍到醫院同王孝成簽了協議。
1999年5月20日中午,罪犯張顯明在病情無大礙的情況下,以保外就醫被家屬從醫院領回家中養病。
在此案中,孫宏軍、王殿波、奚廣東、王康林、戰林江、劉玉生6人已涉嫌瀆職犯罪,被檢察機關于2003年2月28日立案偵查。
經過為期15天的緊張工作,查明犯罪嫌疑人孫宏軍在1997年至1999年任雞西監獄一監區一分監區長期間,為幫助服刑犯人張顯明辦理保外和假釋,先后兩次收受罪犯張顯明的弟弟張顯輝的賄賂24000元和一部愛立信388手機。
孫宏軍涉嫌受賄罪。
犯罪嫌疑人王殿波、奚廣東、戰林江、王康林、劉玉生等人在明知與罪犯家屬簽訂的協議書既無法律依據,又無法律效力的情況下,仍然同意簽訂協議。
致使罪犯張顯明被家屬從醫院領回家養病,直到重新犯罪被沈陽警方逮捕。
王殿波、戰林江、王康林、奚廣東涉嫌構成濫用職權罪,劉玉生涉嫌構成玩忽職守罪。
對此,雞西市雞冠區檢察院以上述罪名,對孫宏軍、王殿波等6人提起公訴。
日前,雞冠區人民法院對孫宏軍、王殿波、戰林江3人作出了有罪判決。
監獄警察和公安警察,哪個工作更好
獄警是屬直屬,公安看地方財政作比較的話,要看具地方工作情。
監獄人民警察是指依法從事監獄管理、執行刑罰、改造罪犯工作的人民警察。
監獄人民警察是我國人民警察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忠于職守,秉公執法,嚴守紀律,清正廉潔。
人民警察按照其職業分類可以分為: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含交通管理民警、森林警察、海關緝私警察、鐵路警察、民航警察等)、國家安全機關人民警察、司法行政機關中的監獄人民警察、勞教人民警察以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司法警察。
監獄警察心得體會:做好七件事
監獄警察心得體會:做好七件事 做好七件“事” 作為一名年輕的監獄人民警察,如何弘揚正氣,銳意進取,如何切實履行好自己的崗位職責,我認為做好以下七件“事”,非常重要。
第一,是把思想放在“想干事”上。
監獄工作首先要解決好“想干事”的問題。
干成事首先必須想干事,如果連想干事的念頭都沒有,何談干成事
想干事表明了有一種干事業的熱情。
有了這種熱情,才能把心思用在教育、改造、挽救罪犯的工作上,才能在崗位上有所作為。
監獄的各個部門、各個崗位都有很多紛繁復雜的事情要做,這就要求我們有一種面對機遇,敢于爭先;面對艱難,敢于挑戰;面對競爭,敢于創新的思想。
如果不想干事,在問題面前先為自己打小算盤,回避矛盾,敷衍塞責,該做的事不做,該解決的問題不解決,那么各項工作就無法順利開展,就會被貽誤。
所以,我們首先要樹立想干事的決心,強化積極作為、干事創業的思想。
有了想干事的信心,才會有干成事的希望。
第二,是把激情用在“敢干事”上。
敢想更要敢干,看到的事、看準的事就要堅決地干下去,再大的困難也要扛下去。
目前,有少數民警在工作中存在畏難情緒,怕出錯、怕扣分、怕麻煩、怕得罪人、怕擔責任,患得患失,得過且過。
監獄警察和公安民警哪個好一些
獄警好考 但是公安民警權力大 打個比方你在外面被人欺負了 你可以理直氣壯你是警察 要求對方證件 但如果你是獄警 你好意思讓他出示證件嗎
又不是在監獄…
監獄警察
請問你到底說什么啊?你這是在攻擊別人,既然要攻擊那就拿出證據啊.拿不出就是污蔑知道嗎?誹謗也是犯罪知道嗎?
上一篇:駕校教練獲獎感言范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