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主題為新時代新征程寫一篇經典名著讀后感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心得體會李錦龍 小康生活,是中國老百姓夢寐以求的幸福生活;而小康社會,則是中國共產黨苦苦奮斗、孜孜追求、一心想為老百姓創造的一種幸福社會。
經過全黨和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XX世紀末,我國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
為此,黨中央在十六大上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基本任務和總體要求,為我們描畫了今后二十年的幸福生活,這是全黨的共同任務,我們每一個共產黨員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特別是農村黨員責任更是重大,因為農村黨員是農民群眾致富奔小康的帶頭人、領頭羊,只有農民實現了全面小康,全國人民才能算得上實現了全面小康。
什么是全面小康社會 小康社會是一個歷史范疇。
指的是財產豐富、生活寬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講究禮儀的社會狀態。
盡管這種社會理想從來沒有實現過,但在中國老百姓中卻影響深遠,成為普通百姓對富裕生活追求的目標。
實際上,小康生活和小康社會的標準并不是一成不變的。
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標準。
在舊社會,人們對小康生活和小康社會的理解就是吃飽穿暖住好房子,根本不敢奢望上學讀書干大事業。
新社會,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小康標準越來越高,萬元戶甚至十幾萬元戶都不是什么新鮮事,人們不僅追求物質上的享受,更加注重文化和精神上的享受。
而且由于經濟發展在地域上的不平衡,不同地區有不同地區的評判標準。
因此黨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