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歷史以來沉淀下來的,有益增強人類對客觀世界的適應和認知、符合人類精神追求、能被絕大多數人認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發明創造以及公序良俗的總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簡介精選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篇一】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簡介
為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引向深入,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牢牢占領蚌埠七中的思想文化陣地,動員和激勵教師隊伍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按照區委宣傳部的工作部署,蚌埠七中積極試點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活動工作,就“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活動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積極探索實踐,做好示范引領作用。
“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具有新的內涵和功能,意味著基層干部群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有了穩定的學習活動場所和陣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一定能體現時代價值和實踐價值,必將發揮更大的作用,激勵廣大干部群眾用雙手和智慧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向著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建設幸福美好余干的宏偉目標邁進。
為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深刻領會習十九大報告的科學內涵與實質,強化全體教職工知黨愛黨的政治意識,以黨建統領學校的各項工作,促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穩步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學校,我校特邀市委黨校歐振寶教授來校為全體教職工作十九大報告專題輔導。
歐振寶教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專題輔導報告,主題明確,論證有力,見解獨到,立意深遠,為全體教職工清晰解讀了十九大報告的科學內涵與實質,有效解答了教職工在學習十九大報告中遇到的問題,使大家如沐春風,如飲甘露,不再困惑和迷茫。歐振寶教授精辟獨特、富有感染力和感召力的專題輔導,使學校每一位教職工倍受鼓舞,深受啟發,獲益匪淺。
二、優化活動內容,加大活動前后的宣傳力度。
蚌埠七中將不斷優化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活動的內容和環節,并通過碎片化傳播,爭取做到活動有吸引力、影響力、參與率高、滿意度高,成為我校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
三、對標學習,結合實際制定方案
為迅速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建設工作,我校制定《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工作方案》,明確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架構和載體、內容和活動、推進步驟以及工作保障等內容。
四、學習成效
(1)為進一步學校黨員與社區群眾的聯系,增強黨員干部宗旨意識、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校黨員志愿者走進朝陽社區,參加黨員學雷鋒社區志愿服務活動。
首先,認領公益志愿崗位。然后,在社區人員的組織下,我校黨員志愿者和社區黨員干部發揚不怕累、不怕臟的精神,手提掃帚、鐵鍬等勞動工具,整理小區綠化帶,清掃垃圾,清理衛生死角,與此同時不忘對居民進行環保知識宣傳,勸導大家愛護城市衛生環境,共創綠色家園。
(2)學習《關于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一是大力教育引導干部擔當作為、干事創業。領導干部要切實發揮示范表率作用,帶頭履職盡責,帶頭擔當作為,帶頭承擔責任,一級帶著一級干,一級做給一級看,以擔當帶動擔當,以作為促進作為。二是鮮明樹立重實干重實績的用人導向。堅持有為才有位,突出實踐實干實效,讓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機會有舞臺。三是充分發揮干部考核評價的激勵鞭策作用。完善干部考核評價機制,切實解決干與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壞一個樣的問題。四是切實為敢于擔當的干部撐腰鼓勁。五是著力增強干部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的本領能力。六是滿懷熱情關心關愛干部。七是凝聚形成創新創業的強大合力。
(3)開展《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專題講座1、堅定政治方向。2、自覺愛國守法。3、傳播優秀文化。4、潛心教書育人。5、關心愛護學生。6、加強安全防范。7、堅持言行雅正。8、秉持公平誠信。9、堅守廉潔自律。10、規范從教行為。
校黨委書記、校長張廷成在講話時強調,要認真學習落實《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了解《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牢記負面清單,自覺增強法規意識,真正把教書育人和自我修養結合起來,做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楷模,維護教師職業形象,提升師道尊嚴。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一重大政治論斷,不僅為我國發展標定了新的歷史方位,也為我們謀劃和推進各項工作提供了新的戰略考量。進入新時代我們的傳統文化,我們的文化經典不但不能遺失,相反,應該得到大力的傳承。而在這次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相關活動中,我感受到了文化的傳承,文化傳遞文明,傳承結合創新,傳播社會正能量。
【篇二】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簡介
2024年,丹水鎮堅持以黨建高質量為引領,統攬鄉村振興、脫貧攻堅、黨風廉政建設等工作,三里廟村是在黨建引領下,各項事業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
一是推進鄉村振興。2024年,丹水鎮深入貫徹鄉村振興戰略,以三里廟村為試點,加大對三里廟村改善投入。在基礎設施上,5條通村公路全部實現道路硬化,19個村民組已全部實現戶戶通。在人居環境改善上,投資550萬元,用于4個組廣場游園、道路亮化和環境綜合整治。
二是建設廉政文化。2024年在三里廟建立廉政文化陣地。在三里廟村部制作反腐倡廉宣傳漫畫、警示格言、公益廣告、廉政知識的宣傳櫥窗、墻體標語和燈箱廣告等。充分利用農家書屋,設立廉政文化書籍專架,定期更新,在閱讀中接受反腐倡廉思想沐浴和心靈洗禮,在潛移默化中提升群眾反腐倡廉意識。組建三里村廉政文化宣傳隊伍,依托村級文化大院開展廉政文化宣傳活動。
三是新建村史館。2024年9月啟動村史館建設,投資60余萬元,占地面積624平方米。全館由20個版塊組成,納歷史文化、民俗文化、經濟發展、黨建風采、駐村幫扶、鄉村振興、遠景規劃等于一體。村史館通過宏觀敘述,以尊重歷史的態度再現了三里廟村在黨的政策的指引下,改變貧窮落后面貌的奮斗史實。旨在留住鄉村根脈,見證時代變遷,承載黨史主題教育,找到村史館與時代精神的交匯點。
【篇三】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簡介
贛康路社區成立于2024年3月,轄區面積約1.75平方公里。管轄范圍:東至贛康路,西南至梅關大道(章江),北至新贛州大道,包括海亮天城、江山里一期、二期、三期,寶能太古城、世紀嘉園、恒大翡翠華庭一期、二期、嘉福未來城共9個小區。社區現有工作人員12人,辦公地點在梅關大道38號(寶能太古城小區H棟2單元1樓)。
支部黨員44名,設3個黨小組,共有3個結對共建單位黨組織。
贛康路社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和諧社區”構建為宗旨,本著“以為為本,服務居民”的原則,著力完善公共配套建設,著力強化社區服務,力爭把贛康路社區建成一個環境優美、秩序井然、管理規范、人際和諧的社區。
上一篇:校園文明禮儀的演講稿精選三篇
下一篇:文明禮貌班會活動總結錦集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