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學習教育落腳到解決問題、推動事業發展上來,推動全市黨員干部充滿激情、富于創造、勇于擔當,當好善作善成實干家,奮力創造新時代發展新奇跡。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學四史守初心燃青春擔使命征文精選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第1篇: 學四史守初心燃青春擔使命征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這“四史”,是黨員干部的一門必修課。修好這門必修課,不是無的放矢,而有明確的目標指向。上海市委“四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會議指出,“要把‘四史’學習教育與做好當前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從歷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汲取經驗智慧、汲取堅守人民立場的定力,努力克服疫情影響,堅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更好推動改革開放再出發,更好增進人民群眾福祉。”
艱難時刻,如何能有亮眼表現?全憑信仰如山、信念如鐵、信心如磐。隨著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學習教育實現高質量開局,上海黨員干部正從“四史”中源源不斷汲取強大精神動力,堅守初心使命,為百姓帶來更多安全感、獲得感與幸福感。
學習“四史”,堅守“完全徹底為人民”根本宗旨。70多年前,毛澤東在__窯洞前響亮地提出了黨的根本宗旨:“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完全,就是百分之百,共產黨人除了為人民服務,再也沒有任何其他別的目的。徹底,就是貫徹到底,不管在什么時候,不管做什么工作,共產黨人都是為人民謀利益。完全、徹底,就是全心全意,而不忘初心半意、三心二意、無心無意或虛心假意。這里的“心”、“意”,正是共產黨人初心的形象表述。學習“四史”,共產黨人將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作為至善的追求、不懈奮斗的精神動力,堅守“一切為了群眾”的價值取向,踐行“為人民謀幸?!钡膶嶋H行為,堅持“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的根本要求,才能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一個人也好,一個政黨也好,最難得的就是歷經滄桑而初心不改、飽經風霜而本色依舊。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也是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理想信念、奮斗目標的集中體現,它始終激勵著共產黨人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中開拓創新、堅毅前行。
第2篇: 學四史守初心燃青春擔使命征文
從“四史”中主要學習到:中共黨史是政黨史,是專史。其主要內容,一是怎樣執政,提出社會主義革命、建設與改革開放的理論、路線、方針和政策,二是執政黨自身的建設。新中國史是中國現代史,是中國人民建立政權、鞏固政權、探索與發展中國,使中國走向了民主、富強、自立的一段發展史。
中國改革開放史講述了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新道路,開創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不斷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經受住各種困難和風險考驗,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勝利推向前進的奮斗歷程。
改革開放以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了思想理論的偉大飛躍,形成鄧小平理論,實現了經濟體制和經濟發展的四個重大突破,逐步完善了政治體制,促進了對外關系的全面發展。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為世界社會主義再創輝煌。學“四史”,以“修心”作為不忘初心開端。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四史”是黨員干部的一門必修課。作為一名社區工作者,也要不斷跟隨黨的步伐,立志從“修心”開始,學習“四史”,并運用到工作與生活中。學習“四史”能夠了解歷史事實、理清歷史脈絡、把握歷史規律、得出歷史結論,而“修心”即凈化心靈,修養心性。
在“四史”學習中,往往能了解歷史的進程中,使自己的黨性得到凈化,也只有經過“修心”,才能發現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如將自己在社區工作中待人接物談吐等變的更為專業化、親民,真真做到為市民排憂解難。學“四史”,以“修德”立志堅持個人品德。
在學習“四史”的過程中,要在思想上、行動上、理論上等方方面面弄清楚“四史”。正如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是改革開放的前沿窗口,作為新時代的社區工作者,要以“修德”立志堅持個人優秀品德,在社區服務中展現出來。
在理論上,要深刻學習“四史”,有個人正確的認識;在思想上,要學習到社區工作者中的黨員先鋒精神;在行動上,要時刻自我準備著為市民服務,解決急、難、愁的問題,對待市民不能有半點馬虎的態度。如積極參與黨性學習課程(三會一課等),將所學“四史”知識運用,做到有聲有色、深入人心。
學“四史”,以“修身”不斷提高自我修養。在學習“四史”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不懂的理論知識或者不知道如何巧妙運用于工作生活中,真真正正體現一個合格的共產黨人,這時就需要用“修身”不斷提高自我修養。學“四史”需要從歷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汲取經驗智慧,汲取堅守立場的定力。
在學“四史”中,遇到的問題,會轉化為社區工作上的問題,但作為社區工作者一直深信這么一句話:“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是社會主義發展史上的兩次飛躍”。作為一名社區工作者,工作不能單單有想法,更要付諸于行動。通過學習并宣傳“四史”發展歷程,將理論知識與社區工作實際相結合,聚焦社區居民的“急難愁盼”,將群眾訴求落到實處,這也將是社區工作質的飛躍。
在“四史”的歷程中,回看走過的路、比較別人的路、遠眺前行的路,作為社區工作者深刻認識到了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要做到在理論上清醒,在政治上堅定,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第3篇: 學四史守初心燃青春擔使命征文
同志們:
X月XX日至XX日,在中央第X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再次強調要深入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
“歷史總是要前進的,歷史從不等待一切猶豫者、觀望者、懈怠者、軟弱者。只有與歷史同步伐、與時代共命運的人,才能贏得光明的未來?!秉h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對歷史的研究學習,強調,“歷史是人類最好的老師”,“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一部豐富生動的教科書”,“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作為思想武裝的重中之重,同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貫通起來,同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結合起來,同新時代我們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豐富實踐聯系起來,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苦功夫,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在深化認識中提高認識,切實增強貫徹落實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今天,我們主要從,為什么學習“四史”,“四史”的價值和學習“四史”的目標三個方面,與同志們作以交流。
一、為什么要學習“四史”?
說到為什么學習習“四史”,首先,我們應該了解什么是“四史”。剛才說到了,“四史”是: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包括中國共產黨在什么樣的歷史條件下產生并逐漸發展壯大,期間都取得了什么樣的成就,留下了一些什么樣的經驗教訓,在新時代又面臨什么樣的新任務等。2024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內容是非常豐富的。新中國的歷史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怎么創立、建設、發展的,等等。2024年,我們隆重紀念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改革開放的歷史實際上也是新中國歷史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它以改革開放為主要特征,以1978年中國共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開端,到現在是40多年的時間。社會主義的發展史是世界范圍內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社會主義500年。
其中前面三部歷史是和中國直接相關的,最后一部,雖然在世界范圍內各個國家社會主義的研究對象有所區別,表達的內容有所側重,但也是相互聯系的。整體講的就是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的實踐史,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四史”的主線。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堅持思想建黨、理論強黨,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覺,擔當使命才能更加堅定,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作為思想武裝的重中之重,并同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結合起來。
第4篇: 學四史守初心燃青春擔使命征文
中國傳統文化里面,特別注重學習與傳承,學先哲的思想,學先烈的精神。無論是是智者大儒,或是英雄豪杰,他們的思想精神都是與當時的時代背景相結合,與當時的社會發展趨勢相呼應,因此,這種思想內涵的傳承必然會牽涉到歷史。
要重視歷史、研究歷史、借鑒歷史,要把“四史”作為思想武裝的重中之重,堅定理想信念,從中汲取經驗和教訓,加強教育和自省。
學四史,增強學識涵養。
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不斷學習、了解黨的歷史、珍惜中國成就、總結改革經驗,從中汲取精神力量,明白我們黨從哪里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
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這是因為,中國共產黨人深刻認識到,“全盤西化”和“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等主張都解決不了中國的問題。只有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走社會主義道路,中國才有希望和出路。
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創立了毛澤東思想,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發展了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和文化。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立了鄧小平理論,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
黨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形成了科學發展觀,成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的十八大以來,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四史的學習有助于指引黨員、干部始終走在的正確方向上,以史為鏡,以史為鑒。
守初心,堅定理想信念。
共產黨從1921年7月成立之初經歷的磨難,到共二大提出了聯合全國一切革命黨派,聯合資產階級民主派,組織民主的聯合戰線,到蔣介石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無數共產黨人遭到了慘無人道的屠殺與背棄,再到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中國共產黨找到適合中國革命的路線“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
好不容易出現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勢,卻又出現了五次重大險情令共產黨陷入危急存亡的時刻。遵義會議,確立了中國共產黨新的領導班子,結束了博古、李德“左”傾錯誤軍事路線,確立了毛澤東及其正確軍事路線的領導,是中共黨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之后又進行了偉大的長征,長征歷時13個月零2天,縱橫了11個省份,長驅二萬五千里,翻越了18座山脈,走過了600里草地,跨過了24條河流,經歷了大小300多次戰斗。在當時的艱難困苦中,共產黨人以頑強的革命意志和堅定的信仰走了過來。長征之后中國共產黨落腳延安,開始穩定發展;中共革命之路從一開始就不被人看好。不被共產國際看好,不被孫中山看好,甚至不被自己人看好。
導致很多人紛紛選擇背叛,脫離。但共產黨一直在摸索,怕跌了一跤又一跤,卻未曾放棄。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面對更為兇殘的敵人、更惡劣的環境,中共的革命之路越走越寬,越走越自信,越走越從容。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新中國的綜合實力快速提升,改革開放中各項事業發展,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
為什么?因為中國共產黨人為民族代言、為人民代言。通過學習,我們看到的是中國共產黨總結歷史經驗,牢記歷史教訓,堅定理想信念,在困難中不曾放棄,在發展中不忘初心。堅守最初的目標,推進各個領域的改革。初心的反省指引黨員、干部始終不忘來時的路,“知史愛黨,知史愛國”。
擔使命,提升育德能力。
“新時代要書寫好中國發展,講好中國故事,闡釋好中國智慧”。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當代中國最宏大、最精彩的故事,人民教師要承擔起講好中國故事,闡釋好中國智慧的使命。
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是改革開放的前沿窗口,是社會主義發展進程的見證者。我們應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學科教學中的“四史”教育資源,結合中國共產黨史、新中國史、中國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中的上海故事,精心設計教育教學內容,挖掘課程思想內涵,優化教學方法,發展學生的歷史知識、歷史經驗、歷史精神。把“四史”教育如春風化雨般的潛入學科教學中,引導學生更好地讀懂上海、讀懂中國,自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命的擔當鞭策黨員教師始終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學思踐悟、學以致用。
致未來,創新育人方式。
作為新時代的黨員教師,不僅需要講好傳授好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的歷史知識,更要圍繞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轉變教育方式,要善于設疑引思,讓學生在“四史”的學習實踐中去思考、去探索,提高學習興趣,勇于思考歷史發展脈絡,在此過程中不斷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樹立為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奮斗終身的信念。
今年以來,突發疫情給世界各國政治經濟都帶來了巨大的沖擊,未來發展增加了許多不確定性因素,而我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迅速控制局面,盡可能地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減少經濟損失。在國際環境日益復雜多變的當下,中國共產黨有責任、有信心、有能力為科學社會主義新發展做出更大歷史貢獻。要充分認識、深刻領會“四史”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積極踐行共產黨員的崇高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方式的創新激勵著黨員教師始終以學生為主體,讓四史學習教育真正進校園,進頭腦。
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八氖贰笔侵袊伯a黨和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學好“四史”,從中汲取精神力量,厚植家國情懷,堅定理想信念,增強使命意識,走好中國發展道路,弘揚制度優勢,中國的今天和明天勢必將更加燦爛輝煌
上一篇:青春真好800字記敘文匯編3篇
下一篇:黨的創新理論我來講演講稿精選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