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公務員類比推理題庫篇一
解析:這兩個數各有5位有效數字,保留前兩位有效數字即保留13和48,后面的有效數字怎么取舍則看第三位有效數字:1和2,兩邊都是0到2中的小數字,所以全部舍掉,將乘法估算為1300×4800=6240000。
2、第三位有效數字均為8、9時,全進。例2. 估算5289×13.9%
解析:5289有四位有效數字,13.9%則有三位有效數字。保留前兩位有效數字即保留52和13,第三位有效數字為8和9,這些都是很大的數字,所以全部往前進一位。將乘法估算為5300×14%=742。
3、其他所有情況,一進一舍。以上兩種全舍或全進的情況都比較簡單,在實際計算中,兩邊有效數字都很小或都很大的情況相對較少,所以除開以上兩種情況,其余情況都是一邊進位一邊舍掉。哪一邊進哪一邊舍呢?記住一句口訣:小數四舍五入,大數反向變化。我們先通過前兩位有效數字的大小來判斷大小數,前兩位有效數字大的就是大數,前兩位有效數字小的就是小數,先讓小數根據第三位有效數字的大小四舍五入,大數這邊就只需要跟據小數的變化反著來就可以了,保證一進一舍。
例3. 估算56345.3×63.4%
解析:這兩個數保留前兩位有效數字為56和63,觀察第三位有效數字是3和4,判斷出需要一進一舍。我們首先判斷出哪一邊是“小數”:56<63,所以左邊是小數,有取舍的優先權,在這里要注意判斷大小數看的是前兩位有效數字的大小,而非這兩個數本來的大小。因為56345這個數的第三位有效數字是“3”,所以四舍五入應該舍掉,這個數就估算為“56000”。既然小數舍,要滿足一進一舍,那么大數就要進,即使“63.4%”的第三位有效數字為4,要往前進一位,估算為“64%”。56000×64%=35840。
公務員類比推理題庫篇二
(1)自然科學:是形成體系的關于自然界的知識,它是由一系列概念、假說、原理、定律所構成的知識體系,它的誕生是16~17世紀間的事。
(2)復合工具:人類經過長期摸索,發明了用綁扎、粘合等方法,使以不同材料制成的幾個部件組成一件工具,這就是“復合工具”,例如使石斧裝上木柄,它的效能就好得多。弓和箭是舊石器時期最有代表性的復合工具,它的出現大約在一萬多年之前。
(3)自然哲學:是古希臘人的聰明才智在理性思維方面的表現。自然哲學就是研究自然界各種問題的學問。古希臘的自然哲學豐富多彩,與后世自然科學的形成和發展有著很深的淵源關系。
(4)畢達戈拉派的自然哲學:古希臘以畢達戈拉為代表的派別認為,作為萬物本原的應當不是任何一種具體的物而又為萬物所具有、可以準確認識的東西。他們說這種東西就是“數”。數不僅是萬物的本原,而且決定著萬物的性質和狀態,萬物的運動變化也都服從數。數其實只是物的屬性,畢達戈拉派把物和數的關系弄顛倒了。
(5)四根說:是古希臘的恩培多克勒的哲學觀點。他認為世界萬物都是由水、火、土、氣這四種基本物質所構成,有如畫家用幾種顏色就能描繪出絢麗多彩的圖畫那樣。四根說也就是早期的元素說。
(6)種子說:是古希臘的阿那克薩戈拉的哲學觀點。他認為構成萬物的是無限小的,種類又是無限多的“種子”。一些物由同類種子構成,另一些物則由多種類種子所構成,種子的結合與分離就是萬物的變化。實物有生有滅,而種子則是永恒的。阿那克薩戈拉的說法比前人更進了一步。
(7)原子論的自然哲學:原子論是古希臘自然哲學中的最大成就之一。創始人是留基波,主要闡述者是德謨克利特、伊壁鳩魯。這個派別認為世界萬物都是由原子組成,原子是肉眼看不見的物質微粒,其自身是密實的,不可分割的。它在種類上和數量上都是無限的,永恒的運動是原子的本性,自然界中的一切變化的實質就是原子的聚散和原子的運動。整個世界由原子和虛空構成。古希臘原子論是現代原子學說的前身。
(8)窮竭法:是古希臘的數學家阿基米德在計算圓面積和螺線所圍面積時運用的方法,實際上是微積分方法的先聲。中國三國時魏人劉徽也曾用窮竭法算得圓周率。
(9)本輪——均輪模型:是古希臘的伊巴谷所建立的天體模型。他也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他設想恒星都在遠離地球的天球之上,日月和行星則沿著各自的圓形軌道(本輪)勻速運行,而它們的本輪的圓心又在圍繞地球的不同的圓形軌道(均輪)上勻速運行。
(10)四體液說:是古希臘最著名的醫生希波克拉底創立的醫學觀點。他認為人體和生命的基本元素是血液、粘液、黃膽汁和黑膽汁這四種體液,四種體液調和即為健康狀態,不調和便是生病。這顯然是元素說思想在醫學領域中的反映。
(11)三靈氣說:是古羅馬時期著名醫學家蓋倫創立的醫學學說。他認為人的靜脈血帶著從食物營養中來的“自然靈氣”,與空氣接觸后變成帶有“生命靈氣”的動脈血,再流經大腦變成“動物靈氣”,動物靈氣通過神經系統支配全身的感覺和運動。他的學說直到16世紀才被人們拋棄。
(12)陰陽說:是我國商周之際出現的自然觀。陰陽說認為世間萬事萬物都有陰陽之分。所謂“陰”指的是柔弱、安靜、消極等性質及具有這些性質的事物:“陽”指的是剛健、活潑、積極等性質以及具有這些性質的事物。事物與事物之間以及任何事物內部,陰陽的矛盾無所不在。陰陽又不是絕對的,是相對的,而且某陽性事物內部亦有陰陽之別,反之亦然。陰陽的對立統一,便是萬物之所以產生和運動變化的內在原因。
(13)五行說:是我國商周之際出現的自然觀。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古人曾認為萬物都是由五行構成的,因此五行與元素的概念有相似之處。世上萬物的屬性都可以用五行來區分,五行之間又有相生相克的關系,后人主要是以五行的觀念來研究事物之間的關系而不是研究事物的構成。
(14)元氣說:是中國古代的哲學觀點。元氣是人眼所不能見的原始物質,它無所不在,不生不滅,并且永遠運動和變化;元氣的凝聚就成為可以感覺到的實物,元氣彌散就是人們所說的空間;世上一切事物的運動變化都是元氣運動變化的表現,元氣運動變化的原因在于它自身所具有的陰陽兩種屬性的相互作用。
(15)熔煉法:根據考古發現,是我國春秋時期即己掌握的一種冶鐵方法。熔煉法與塊煉法相比,需要有較高的爐溫,又要配用適當的爐料,技術上復雜得多,以此法煉成的鐵成鐵水狀態沉于爐底流出,冷凝后即為生鐵。應用此法煉鐵,煉爐可長時間地連續生產,鐵的質量也好得多。現代普遍應用。
(16)《九章算術》:是我國漢代成書的被公認為世界數學史上的名著。載有246個應用問題及其題解,涉及到算術、幾何、代數等許多方面的問題,其中一些概念和運算方法在世界上處于遙遙領先的地位,例如正負數的概念和運算規則。
(17)煉丹術:其用意是尋找使普通金屬轉變成貴重金屬,或者是煉出使人長生不老之藥的方法,這當然不可能,古代世界各地幾乎都有這種活動,它也使人們接觸到了許多化學物質和認識到許多化學變化。現存世界上最早的煉丹著作是東漢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
(18)《黃帝內經》:是大約成書于春秋戰國時期的醫術。它以陰陽說和五行說為據,強調人體的有機整體性,提出了研究人體生理和疾病的臟腑學說和經絡學說,為中醫藥學理論奠定了基礎。
(19)《傷寒雜病論》:是東漢“醫圣”張仲景所著的一部醫書。其中提出“辨證施治”的原則,又為中醫的臨床醫學奠定了基礎。
(20)15、16世紀的遠洋探險三成就:在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歐洲人在經濟發展的驅動下,進行了遠洋探險,取得了三項成就:哥倫布到達美洲大陸,達。伽馬開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麥哲倫率領船隊完成了環球航行。這些成就拓寬了人們的視野,修正了人們對世界已有的認識,對歐洲的繁榮和強大影響深遠,為自然科學的產生奠定了物質條件。
公務員類比推理題庫篇三
需要注意的是,類比推理的多種關系中,存在著不太好區分的地方,需要大家認真對比分析。
一、種屬關系和組成關系介紹種屬關系是指a是b的一種,如蘋果和水果,蘋果是水果的一種。組成關系是指a是b的一個組成部分,是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系,如車窗和汽車,車窗是汽車的組成部分。
二、辨析方法兩種關系放在一起考察時,我們可以通過造句子來進行區分。用“是一種”來造句子,如果能夠合理說的通即為種屬關系,若不合理則為組成關系。
【例題】:蘋果和水果,用“是一種”來造句,即“蘋果是一種水果”這句話是通順的,因此二者為種屬關系;
車窗和汽車,用“是一種”來造句,即“車窗是一種汽車”這句話是不通順的,因此二者為組成關系。
【試題展示】
混合物:空氣
a.財務報表:利潤表
b.金屬:絕緣體
c.合唱團:隊員
d.滿族:維吾爾族
【答案】a。解析:空氣是一種混合物,二者為種屬關系。
a項,利潤表是一種財務報表,二者為種屬關系,與題干關系一致。
b項,金屬不是絕緣體,與題干關系不一致。
c項,隊員是一種合唱團,句子不通順,是組成關系,與題干關系一致。
d項,維吾爾族和滿族是不同的民族,二者為并列關系,與題干關系不一致。
故本題選a。
類比推理中種屬關系和組成關系的選項經常在考試中一起出現,所以學會用“是一種”來造句快速進行區分非常重要!
上一篇:寫給奶奶的一封信100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