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謙虛的人生格言
【第1句】: 傲慢使人誤入歧途,膽怯易招來殺身之禍。【作者】[英國]華茲華斯【出處】《歐洲大陸紀行》
【第2句】: 成功的第一個條件是真正的虛心。對自己的一切敝帚自珍的成見,只要看出與真理沖突,都愿意放棄。【作者】[英國]斯賓塞【出處】《教育論》
【第3句】: 懂得很多不容易,懂得很多而時刻以為不足尤其不容易。【作者】馬鐵丁
【第4句】: 凡事不可自謂己知。【大意】凡事不可以自己說自己知道了。【作者】[清]陳確【出處】《示兒帖》
【第5句】: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大意】遺:留下。咎:災禍。富貴而又驕滿,等于自找災禍【出處】《老子》第九章
【第6句】: 狂傲的自信原是自欺。【作者】老舍【出處】《閑話我的七個話劇》
【第7句】: 滿招損.謙受益。【大意】自滿于已獲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害;謙遜并時時感到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獲益。【出處】《尚書•大禹謨》
【第8句】: 渺小的人常常認為自己最為重要。【作者】[古希臘]伊索
【第9句】: 器滿則溢.人滿則喪。【大意】器物裝滿了,物品就會溢出來;如果人自滿了,就會丟失某些東西。【作者】[宋]林逋【出處】《省心錄》
【第10句】: 謙虛,如果是卑己而尊人.就非常要不得。謙虛應該建立在自尊而尊人上面。【作者】徐特立【出處】《札記摘錄》
【第11句】: 謙虛的掌生珍視真理,不關心對個人的頌揚:不謙虛的學生首先想到的是炫耀個人得到的贊譽,對真理漠不關心。思想史上載明,謙虛幾乎總是和學生的才能成正比,不謙虛則成反比。【作者】[俄國]普列漢諾夫【出處】《致格丹諾夫先生》
【第12句】: 謙虛可以使一個戰士更美麗。【作者】[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出處】《演講•論文•書信集》
【第13句】: 謙虛使凡人恍如天使。【作者】[古羅馬]奧古斯丁
【第14句】: 謙以待人.虛以接物。【作者】魯迅【出處】《且介亭雜文二集》
【第15句】: 人在生存期間不應夸聲名.因為謙虛的人生活是無危險的。【作者】[希臘]伊索
【第16句】: 心靈上的謹慎和謙恭是唯一無二的美德。【作者】[法國]司湯達【出處】《紅與黑》
【第17句】: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我們應當永遠記住這個真理。【作者】毛澤東【出處】《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詞》
【第18句】: 虛心是從知不足而來的。【作者】華羅庚【出處】《學習,學習,再學習》
【第19句】: 學習的敵人是自己的滿足,要認真學習一點東西.必須從不自滿開始。對自己,“學而不厭”,對人家,“誨人不倦”。我們應取這種態度。
【第20句】: 一分鐘一秒鐘自滿.在這一分一秒間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只有接受批評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見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養品。【作者】徐特立【出處】《徐特立教育文集》
【第21句】: 一個人的真正的偉大之處就在于他能夠認識到自己的渺小。【作者】[德國]約翰•保羅
【第22句】: 一個人好像一個分數,他的實際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對自己的估價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則分數值愈小。【作者】[俄國]列夫•托爾斯泰
【第23句】: 一切真正的和偉大的東西.都是純樸而謙虛的。【作者】別林斯基【出處】《論教育》
【第24句】: 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謙虛;見多識廣有本領的人,一定謙虛。【作者】謝覺哉【出處】《不惑集》
【第25句】: 真正的虛心.是自己毫無成見,思想完全解放,不受任何束縛,對一切采取實事求是的態度.具體分析情況,對于任何方面反映的意見.都要加以考慮,不要聽不進去。【作者】鄧拓【出處】《主觀和虛心》
【第26句】: 只常常看得自己有不是處,學問便有進無退。【大意】如果經常能發現自己的不足,他的學問便會有增無減。【作者】[清]申涵光【出處】《荊園小語》
【第27句】: 自負是上帝賜給小人的禮品。【作者】[美國]布•巴頓【出處】《自負》
【第28句】: 自以為十全十美的人.早晚會把自己引以為豪的老本也一起丟光。【作者】[美國]威爾遜【出處】《關于虔誠的人生格言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