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朝三暮四的成語故事
成語名稱:朝三暮四
成語拼音:zhāosānmùsì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比喻反復無常的人。
實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貶義詞
成語結構:聯合式
成語年代:古代
成語解釋:原指使用騙術欺騙人。后比喻經常變卦,反復無常。
成語來源:戰國·宋·莊周《莊子·齊物論》:“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
成語造句:王朔《永失我愛》:“親者痛仇者快,朝秦暮楚朝三暮四朝花夕拾,連我也覺得特沒勁。”
朝三暮四的成語故事
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養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里養了許多猴子。日子一久,這個老人和猴子竟然能溝通講話了。
朝字開頭的成語
朝聞道, 朝三暮四
包含有朝字的成語
今朝有酒 一朝一夕 百鳥朝鳳 朝三暮四 朝聞道,
朝三暮四的成語故事
“朝三暮四”原來表示欺騙和愚弄的手段,以后改用來比喻說話、做事反復無常。
【成語故事】
從前有個人從集市上買了幾只猴子,想耍猴賺錢。晚上他把猴子們趕到一起對他們說:“從今天開始,我們就是一家子了,你們要好好工作,我保證讓你們吃飽睡好。”說完,他從口袋里掏出了一把橡子給他們吃,猴子看到有東西吃,高興地亂蹦亂跳,并乖乖地讓這個人在脖子上套上了繩索。
每天他們在大街上表演,耍大刀的耍大刀,走鋼絲的走鋼絲,等到天黑才能回來累的都趴下了,可是那個沒有像之前的說的那樣,吃飽睡好。每天早上只有3個橡子,晚上4個橡子。于是猴子們開始抗議,并威脅他。這個人想了想,說道:“要不這樣吧,早上4個,晚上3個。早上可是比以前多了一個哦!”猴子們聽了,開心的'不得了,以為賺了大便宜,又繼續到大街上賣力地耍雜技了!
【中英文版】
IntheSpringandAutumnPeriod,amanintheStateofSongraisedmonkeys.
春秋時代,宋國有一個人,養了一大群猴子。
Themonkeyscouldunderstandwhathesaid.
這些猴子能夠聽懂主人說的話。
Asthemanbecamepoor,hewantedtoreducethemonkeys'food.
過了一段時間,主人家里窮了,想限制一下猴子每天吃的糧食。
Hefirstsuggestedthathegivethemthreeacornsinthemorningandfouracornsintheevening.
于是對猴子說:“每天給你們吃的橡子,早上三個,晚上四個,夠了嗎?”
Thereupon,themonkeysprotestedangrily.
猴子們聽了,都怒氣沖沖地站立起來。
Thentheirownersaid,'Howaboutfourinthemorningandthreeintheevening?'
主人又說:“早上四個,晚上三個,夠了嗎?”
Themonkeysweresatisfiedwiththat.
猴子么聽了,都趴在地上表示滿意。
朝三暮四的成語故事新編
有一個動物園,養了二百五十只猴子,特成立一飼猴室,并任命侯老大為室主任。
侯老大召集眾猴開會,說:“我們的食物是桃子,每猴每日定量七枚,每天早晨各吃三枚,下午各吃四枚……”
話沒說完,眾猴就喊起了口號:“我們要吃桃!”“反對朝三暮四!”“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打開動物園,砸爛飼猴室!”
侯老大給眾猴解釋,朝三暮四完全符合營養的需要,再說,今年風災,桃子歉收,人吃都不夠,每猴每日七枚是最高限額。眾猴根本不聽,侯老大想起莊子當年的啟示,便說:“這樣好不好,每天早上四枚,晚上……”
一聽到早上吃四枚,眾猴鼓起掌來。便喊口號:“侯老大好!”、“堅決贊成朝四暮四!”
侯老大糾正說:“不是朝四暮四,是朝四暮三!”
眾猴沒有注意他的話,反正都很高興。
最難管理的猴子們都踏實了,動物園園長獎給侯老大二百塊錢“管理有方獎”。
侯老二妒火中燒,便伺機去找猴子,說是如果侯老二管飼養,他每天早晨給各位吃五枚桃子,晚上吃……
不等他說完,眾猴鬧將起來,他們高呼:“要老二,老二好!”把侯老大轟走,接受了侯老二。
侯老三不服氣,便來搞朝六暮一。弄了一段。侯老四不服氣,便提出一早就把七枚桃子分下去,愛怎么吃怎么吃。眾猴非常高興。侯老四終于當上了主任。眾猴狂歡三天。
不久,便亂了。有的`猴一上午就把七枚桃子吃光,下午又叫又打又鬧,搶別的猴的桃子。
……只好從飼虎室調來了侯老五,侯老五帶著一只老虎來到了飼猴室。他對眾猴說:
“轉了一圈,咱們還是早上吃三枚,晚上吃四枚吧。夜長肚餓,晚上多吃一點是對的。而且各位猴先生猴女士莫忘,反正每猴每日七枚,不可能多呀!”
眾猴很不滿意。正要鬧,只聽虎說:“雖說我是餓虎,朝三暮四我可吃不了。像這樣的猴子,早晨吃一個,晚上吃二個我也就夠了。”
猴子一聽,面面相覷,魂飛天外,一聲不響了。
侯老五見問題已解決,便要求老虎回洞。偏偏老虎不肯回洞,表示愿意協理飼猴。惹得侯老五掏出靜電棒來,才把老虎請了回去。
侯老五問:“各位猴君。一天七枚桃子,到底夠不夠,到底缺額是多少?明年我們可以向游客申請贊助嘛!”
眾猴各說各的。侯老五便請人寫了一個“缺桃告示”。這張告示打動了許多樂善好施的游客的心,并且引起了國際動物保護協會的重視,一位大國的總統夫人親自來捐贈桃子。夫人眼淚汪汪地抱著猴子親嘴。第二年,桃子富富有余,吃得眾猴得了腸炎,仍然吃不了。便附設了一個小賣部,把游客捐贈的桃子的一部分再賣給游客。不久,因為經濟上賬目不清的問題,侯老五又換掉了。
朝三暮四兒童成語故事
朝三暮四是一個成語,源于莊周《莊子·齊物論》,原來比喻用詐術欺騙人,后來用以比喻常常變卦,反復無常,變化多端,捉摸不定。
宋朝有一個人在他家養了一大批的猴子,大家都叫他狙公。狙公懂得猴子的心理,猴子也了解他的話,因此,他更加的疼愛這些能通人語的小動物,經常縮減家中的口糧,來滿足猴子的食欲。有一年,村子里鬧了饑荒,狙公不得不縮減猴子的'食糧,但他怕猴子們不高興,就先和猴子們商量,他說:“從明天開始,我每天早上給你們三顆果子,晚上再給你們四顆,好嗎?”猴子們聽說他們的食糧減少,都咧嘴露牙的站了起來,表現出非常生氣的樣子。
狙公看了,馬上就改口說:“這樣好了,我每天早上給你們四顆,晚上再給你們三顆,夠吃了吧!”猴子們聽說早上己經從三顆變成了四顆,以為食糧已經增加了,都高興的一起趴在地上,不再鬧了。
以后的人就從這則的寓言說,狙公所說的話,加以引申,凡是見到有人反復不定,剛才說過的話不算數;或是做事的時候常變更,剛決定的事情,不一會兒又改變了,我們就說他是“朝三暮四”。
上一篇:美到心痛的句子說說聚集200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