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美天安門廣場的詩句
(一)
晨曦微露,旭日東升。
放眼物象莊重,聚焦人流履匆。
摩肩而立,恭迎儀仗方隊(duì);
翹首而望,矚目廣場旗紅。
中外游人,匯聚勝地;
中華之窗,祝福安寧。
旗神圣,國之魂,
五星閃耀天地德;
旗鮮艷,血染成,
九州凝聚華夏情。
國因旗而偉大,軍戍旗乃強(qiáng)盛。
城樓巍巍,中華古今驕傲;
英姿颯颯,軍威中外聞名。
至若觀升旗而流淚,
駐現(xiàn)場而生情者,
實(shí)乃體物而明史,觸景則生情也。
凝視于畫像之前,肅然于碑文之下,
心生敬仰,人之常情。
豐功偉業(yè),歷千秋而永垂;
中華圖騰,越萬代而彤紅。
浩浩人流,長龍列隊(duì)無首;
默默心緒,人群拋淚有情。
世界誕之偉人,原鄉(xiāng)愛之情濃。
謳歌則撼動,勒碑而恒銘。
至若人民大會堂,國家博物館,
乃首都之見證,歷史之明窗。
人流之多,寰球罕見;
廣場之大,舉世無雙。
秋高氣爽,贊北京之旺季;
游興而至,好古都之華章。
漫步于長安大道,感悟于國家隆昌。
中秋在即,臨斯地則神思于天;
國慶乃近,見花籃而耀眼中央.
(二)
偉哉廣場,華夏之窗,
壯哉廣場,民族之祥。
各族人民之圣地,偉大祖國之心臟,
宏偉磅礴恢弘,浩瀚深邃無疆。
城樓國徽高懸,金碧輝煌;
廣場國旗鮮艷,迎風(fēng)閃漾;
人民大會堂群英聚會,國是共商;
國家博物館文物薈萃,見證滄桑;
主席紀(jì)念堂莊嚴(yán)肅穆,世代景仰;
英雄紀(jì)念碑巍然聳立,氣宇軒昂。
金水河碧波蕩漾,領(lǐng)袖像神圣端莊;
石獅雄健威武,華表挺秀吉祥。
展民族浩然之正氣,聚中華國運(yùn)之隆昌。
回首廣場兮,聆聽開國大典之音響,
感懷重大事件之國殤。
毛主席莊嚴(yán)宣告:
“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這聲音劃破時空,勢貫穹蒼;
這聲音激蕩天宇,久久回響。
中國舒展了胸臆,人民挺直了脊梁!
華夏崛起國旗高揚(yáng),四海升平九州呈祥。
回首廣場兮,
“五四”吶喊,“四五”反抗,
如咆哮之黃河,似洶涌之長江;
歷史畢竟由人民書寫,
人民終歸把陰霾掃光;
民心不能辱,民意不可傷,
時代車輪滾滾向前,歷史潮流浩浩蕩蕩。
落后就要挨打,發(fā)展才是要綱,
撥亂利劍斬麻,經(jīng)建巨輪啟航。
數(shù)十年,趕上西方幾百年的'速度,
新時代,超越民族幾千載的輝煌;
速度讓世界瞠目,變化讓國人激昂!
巨龍騰飛虎添翼,睡獅醒來鐵成鋼;
合舟共濟(jì),發(fā)憤圖強(qiáng),
國運(yùn)乘勢,基根牢夯;
九州共圖千秋大業(yè),華夏同筑萬代安康!
(三)
京師重地,咫尺萬方。
皇城紫禁,拱腹衛(wèi)央。
端午之屏障,正陽之箭囊。
明肇承天昭郭彩,清易天安益堂皇。
雅號天安,實(shí)祈地旺。
天安兮,粲然哉!溢彩流光。
闊門納瑞,臺樓多陽。
金瓦熠穹幕,畫棟輝雕梁。
白玉須彌固基座,朱漆墩臺擁門墻。
重樓九楹,楹托疊檐飛翹;
城門五闕,闕藏洞天神廊。
九五至尊,縱橫馳曠。
縱觀兮,連修阡之子午軸;
橫顧兮,貫闊陌之左右?guī)?/p>
參天匝地,眺千年曉月,
永一橋之定遠(yuǎn);揮西斥東,
挾兩路春風(fēng),長雙翼之安翔。
玉泉注金水,金橋眠玉漾。
華表挺秀秀民本,御獅揚(yáng)威威君綱。
天安兮,禁然哉!
鎖斷帝章。承天問鼎,
璽安闔閶。道寡稱孤,
皇權(quán)浩蕩。
東安、西安、左安、
右安,門門沐天瑞;
君綱、臣綱、人綱、神綱,
條條宣紫常。
嘆綸音銅版外,每重懿旨;
聞楓宸玉牒間,紛爭椒房。
層出假仁戾帝,但窮真德賢王。
天安乎,曷曾須臾安;
門昌乎,敢問幾度昌?
紫禁難禁宮闈亂,
君王豈王天下康?
龍爭虎斗,此興彼亡。
神器大寶,暮雨晨霜。
天安兮,煥然哉!
竟易新裝。
紫微泯,紅日亮。
義勇亢,五星揚(yáng)。
揚(yáng)笑顏千萬億張,
慶華夏之解放;
放禮炮二十八響,
賀共和之濫觴。
徽尊額頂,幟命肩扛。
樓殿四壁碧四海,
楹燈八籠隆八方。
內(nèi)睦百族,紫禁歸黔首;
外和諸邦,天安肇廣場。
東列史館,西排會堂,
南矗豐碑緬先烈,
心花億萬綻場央。
莽莽乎,星垂天際,
顯幅員之博大;
巍巍乎,霞映幟腰,
凸邦運(yùn)之軒昂。
天安兮,豁然哉!
光被遐疆。四海由茲升平,
九州自此靖康。
國運(yùn)勃興門益燦,
民情逸樂樓彌光。
萬眾歸心,普天共仰。
船衡舵應(yīng),時助世襄。
道治民無疾,門端國永強(qiáng)。
勿忘殷憂啟圣,須記大難興邦。
天人合,舟水傍。
倚門暖,憶樓涼。
戊戌而庚子,御倭而討蔣;
五四而四五,賽德而革放:
首當(dāng)其沖,史海旋浪;
目擊其證,寶鑒滄桑。
察國是近在腳下,
醒警鐘恒鳴耳旁。
偉哉!
天安者,神闔圣閶也!
古之閶,今之閶:
鑒古觀今,開來繼往。
國之閶,民之閶:
祖國心臟,吾民脊梁。
山之閶,海之閶:
山繁而盛,海涵以泱。
天之閶,地之閶:
如日月之經(jīng)天,
似江河之行地——地久天長!
贊美竹的詩句
竹,大家都知道竹子是生活在山林里面的一種一節(jié)一節(jié)的特別的樹,它長得很高,春天時葉子和軀干都是十分的綠意怏然,成為了森林中的一大美景,而在今古時代,許多的詩人也寫下了不少關(guān)于贊美竹子的精美詩句。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贊美竹的詩句,歡迎大家閱讀!
贊美竹的詩句
東巖富松竹,歲暮幸同歸。——王勃《送盧主簿》
功名不早著,竹帛將何宣。——李白《長歌行》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李頎《望秦川》
雪聲偏傍竹,寒夢不離家。——戎昱《桂州臘夜》
窗前竹葉,凜凜狂風(fēng)折。——張淑芳《滿路花·冬》
霜戟列丹陛,絲竹韻長廊。——李世民《元日》
砌花含露兩三枝。——顧敻《臨江仙·月色穿簾風(fēng)入竹》
竹根流水帶溪云。——辛棄疾《臨江仙·探梅》
五兩如竹林,何處相尋博。——釋寶月《估客樂四首》
竹柏皆凍死,況彼無衣民。——白居易《村居苦寒》
淇澳春云碧,瀟湘夜雨寒。——憨山德清《詠竹五首》
湘娥竹上淚痕濃。——辛棄疾《浪淘沙·賦虞美人草》
此君志欲擎天碧,聳出云頭高百尺。——際智《詠新竹》
生盆火烈轟鳴竹,守歲筳開聽頌椒。——戴復(fù)古《除夜》
會須上番看成竹,客至從嗔不出迎。——杜甫《詠春筍》
見碧水丹山,黃蘆苦竹。——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大雪北風(fēng)催,家家貧白屋。——環(huán)山樵《薛寶釵·雪竹》
寒飛千尺玉,清灑一林霜。——憨山德清《詠竹五首》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鄭燮《新竹》
君子本虛心,甘自低頭伏。——環(huán)山樵《薛寶釵·雪竹》
南國辛居士,言歸舊竹林。——孟浩然《都下送辛大之鄂》
蜀魂飛繞百鳥臣,夜半一聲山竹裂。——林景熙《冬青花》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fēng)里賣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詞》
井灶有遺處,桑竹殘圬株。——陶淵明《歸園田居·其四》
翠葆參差竹徑成。——周邦彥《浣沙溪·翠葆參差竹徑成》
愛向竹欄騎竹馬,懶于金地聚金沙。——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孫郎微笑,坐來聲噴霜竹。——黃庭堅(jiān)《念奴嬌·斷虹霽雨》
危橋?qū)儆膹剑澙@穿疏林。——柳宗元《巽公院五詠·苦竹橋》
擢擢當(dāng)軒竹,青青重歲寒。——呂太一《詠院中叢竹》
新荷跳雨淚珠傾。——周邦彥《浣沙溪·翠葆參差竹徑成》
君看蕭蕭只數(shù)葉,滿堂風(fēng)雨不勝寒。——李東陽《柯敬仲墨竹》
竹籬茅舍,淡煙衰草孤村。——白樸《天凈沙·冬》
柳梢殘日弄微晴。——周邦彥《浣沙溪·翠葆參差竹徑成》
瀟湘一夜雨,滴碎客中心。——憨山德清《詠竹五首》
迸籜分苦節(jié),輕筠抱虛心。——柳宗元《巽公院五詠·苦竹橋》
瀟灑江梅,向竹梢疏處,橫兩三枝。——李邴《漢宮春·梅》
湘淚淺深滋竹色,楚歌重疊怨蘭叢。——李商隱《潭州》
俯瞰涓涓流,仰聆蕭蕭吟。——柳宗元《巽公院五詠·苦竹橋》
蓼岸荻花中,隱映竹籬茅舍。——張昪《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
莫將畫竹論難易,剛道繁難簡更難。——李東陽《柯敬仲墨竹》
西風(fēng)稍急喧窗竹,停又續(xù),膩臉懸雙玉。——閻選《河傳·秋雨》
差池下煙日,嘲哳鳴山禽。——柳宗元《巽公院五詠·苦竹橋》
負(fù)草堂春綠,竹溪空翠。——張輯《疏簾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風(fēng)動仙人鳴佩遂,雨余凈女添膏沐。——陸容《滿江紅·詠竹》
聞?wù)f東風(fēng)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史達(dá)祖《留春令·詠梅花》
澗影見松竹,潭香聞芰荷。——孟浩然《夏日浮舟過陳大水亭》
倚竹不勝愁,暗想江頭歸路。——王之道《如夢令·一晌凝情無語》
南山截竹為觱篥,此樂本自龜茲出。——李頎《聽安萬善吹觱篥歌》
獨(dú)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湯顯祖《午日處州禁競渡》
歡宴良宵好月,佳人修竹清風(fēng)。——吳文英《風(fēng)入松·麓翁園堂宴客》
奈南墻冷落,竹煙槐雨。——吳文英《惜秋華·七夕前一日送人歸鹽官》
月色穿簾風(fēng)入竹,倚屏雙黛愁時。——顧敻《臨江仙·月色穿簾風(fēng)入竹》
憑欄久,黃蘆苦竹,擬泛九江船。——周邦彥《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
風(fēng)約簾衣歸燕急,水搖扇影戲魚驚。——周邦彥《浣沙溪·翠葆參差竹徑成》
片帆西去,一聲誰噴霜竹。——辛棄疾《念奴嬌·登建康賞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殘雪庭陰,輕寒簾影,霏霏玉管春葭。——王沂孫《高陽臺·和周草窗寄越中諸友韻》
不是誠齋無月,隔一林修竹。——楊萬里《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萬花川谷望月作》
十里西疇熟稻香,槿花籬落竹絲長,垂垂山果掛青黃。——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
疏梅帶雨開,瘦竹隨風(fēng)擺,雨和風(fēng)著意好,為我安排。——沈自晉《玉芙蓉·雨窗小詠》
并竹尋泉,和云種樹,喚做真閑客,此心閑處,不應(yīng)長藉邱壑。——辛棄疾《念奴嬌·賦雨巖》
【篇一:贊美竹子】
有人喜歡花,喜歡花的嬌艷;有人喜歡柳,喜歡柳的婀娜多姿;而我雖喜歡花,也喜歡柳,但更喜歡那一枝枝欲滴,亭亭玉立的竹子。
竹子既沒有花兒嬌艷,也沒有柳樹婀娜,卻有著自己獨(dú)特的韻味。它流動著生命的綠色,一年四季總是給予人一種賞心悅目的綠意,一派生機(jī)勃勃的景象;它身姿細(xì)長而又英挺,高貴而又典雅。在微風(fēng)輕拂下,像一位少女在翩翩起舞,舞姿柔美,又像一個綠色的精靈在搖頭晃腦。
我喜歡竹子,不僅因?yàn)樗硎菍殻驗(yàn)樗哂袕牟凰魅。粫o私奉獻(xiàn)的品質(zhì)。它為了人類默默地奉獻(xiàn)了自己的一切:嫩嫩的竹筍用來制作各種美食佳肴、翠綠的竹葉既是大熊貓的美味食物有時人們用來做扇子的好材料。竹皮被削成竹條,用來編織成了各種各樣堅(jiān)固耐用的竹器、精美別致的工藝品……
我喜歡竹子,因?yàn)樗麩o論遇到狂風(fēng)還是暴雨,寒冬還是酷暑,也無論它生長在平地還是山間…那飽經(jīng)風(fēng)霜而又瘦弱的身軀依然是本色不改,臨風(fēng)傲雪,寧折不彎,不屈不撓。鄭板橋詩人曾用詩句稱贊竹子:千磨萬擊還堅(jiān)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就是形容竹子像巖石般堅(jiān)強(qiáng)。
啊!多么令人贊嘆的竹子!我喜歡竹子,喜歡它的樸實(shí);喜歡它無私的品質(zhì);喜歡它堅(jiān)強(qiáng)不屈的精神。我希望在生活中,人人都能有竹子般的性靈,竹子般的品質(zhì),竹子般的精神。
【篇二:贊美竹子】
“植類之中,有物曰竹,不剛不柔,非草非木。”古人戴凱之說。——題記
我愛菊花的樸素,也愛胡楊堅(jiān)韌不拔的毅力,但更愛這漂亮又樸素的竹子。
身穿綠色盛裝,高高挺立著,這就是我最愛的--竹。
竹子是一種常見的植物,它的枝桿雖然不是很粗,但韌性很好,折也折不斷。所以,竹子自古以來都深受人們的喜愛。有人稱贊竹子是“虛心竹有千千竹”;還有人專為竹子寫了一首詩“咬定青山不放松……”而且竹子還是“歲寒三友”中重要的.一員呢!因?yàn)橹褡拥耐庑头浅F痢R粋€一個的竹節(jié),細(xì)細(xì)長長的竹葉,一年四季常綠,充滿了勃勃生機(jī),給人們帶來了一種美的享受。所以,竹子不但是詩人與作家所稱贊的對象,也是許多畫家的筆下之物。
竹子不但美,而且還很有用途呢!
竹子喜歡生活在南方,它不需要肥沃的土地。在高山峻嶺有土的地方就可以茁壯成長了。不用澆水、施肥、除草,而且竹子的生長速度很快,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可以實(shí)用了。所以,竹子是一種很好的經(jīng)濟(jì)作物,自古以來人們都喜歡用竹子來做家具。有做竹筏的、有做筷子的、有做椅子的、有做桌子的、有做毛筆的、還有做牙簽的……真是多得數(shù)不勝數(shù)呀。在我國云南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用竹子做的東西可多了;有房子、有床、有背籮、有杯子、還有竹席……竹子不僅可以用來做家具,還可以用竹子來做樂器;有竹笛、有笙、還有葫蘆絲……竹筍還是一種既好吃又有營養(yǎng)的蔬菜。過年過節(jié),人們總是忘不了來一碟肉炒竹筍。竹子還是做紙的上等材料。
竹子的種類也很多,有楠竹、斑竹、羅漢竹、毛竹、紫竹、方竹……真是五花八門,數(shù)不勝數(shù)啊!
竹子全身上下都是寶,是一種很有價值的植物。它的生命力頑強(qiáng),外型美觀,生長速度非常快。我喜歡竹子的美觀的外型,更欽佩它那頑強(qiáng)的生命力和它那飛快的生長速度。
贊美山的古詩句
詩詞,是指以古體詩、近體詩和格律詞為代表的中國古代傳統(tǒng)詩歌。亦是漢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下面就是小編分享的贊美山的古詩句,一起來看一下吧。
贊美山的古詩句篇一
【第1句】: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____杜甫《望岳》
【第2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____蘇軾《題西林壁》
【第3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____李白《望廬山瀑布》
【第4句】:人間萬事,毫發(fā)常重泰山輕。____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壬子三山被召陳端仁給事飲餞席上作》
【第5句】:泰山不要欺毫末,顏?zhàn)訜o心羨老彭。____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第6句】: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____杜甫《望岳》
【第7句】: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____杜甫《望岳》
【第8句】: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____張九齡《湖口望廬山瀑布泉/湖口望廬山瀑布水》
【第9句】:掛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____孟浩然《晚泊潯陽望廬山》
【第10句】: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fēng)九疊云錦張。____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第11句】: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____徐凝《廬山瀑布》
【第12句】:去年上巳洛橋邊,今年寒食廬山曲。____宋之問《寒食江州滿塘驛》
【第13句】: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銀臺。____李白《游泰山六首》
【第14句】:笑別廬山遠(yuǎn),何煩過虎溪。____李白《別東林寺僧》
【第15句】: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漲東海。____李白《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第16句】:歸裝漸理君知否?笑指廬山古澗藤。____陸游《自詠示客》
【第17句】:晝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____謝靈運(yùn)《登廬山絕頂望諸嶠》
【第18句】:香爐初上日,瀑水噴成虹。____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廬山》
【第19句】: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____李白《望廬山瀑布水二首》
贊美山的古詩句篇二
1:重重疊疊的高山,看不見一個村莊,看不見一塊稻田,這些山就像一些喝醉了酒的老翁,一個靠著一個,沉睡著不知幾千萬年了,從來有驚醒它們的夢,從來沒有人敢深入它們的心臟,就是那最愛冒險的獵人,也只到它們的腳下,追逐那些從山上跑下來的山羊、野豬和飛鳥,從不攀登它的峰頂。
2:風(fēng)撫弄著莊稼,時而把它吹彎,時而把它揚(yáng)起,仿佛大地在進(jìn)行有節(jié)奏的呼吸,那一檔檔成熟的小麥也都有了生命,風(fēng)從那邊來,傳來麥穗與麥穗間的細(xì)語。
3: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
4:水之美,在于其煙波浩渺,澄凈如練,瀑流飛逝,濤疊浪涌;在于清泉汩汩,小溪潺潺,濺玉飛珠,光影如幻;在于水草搖曳其中,條魚穿梭其間,穩(wěn)靜中那一份含蓄,激越中那一種飛揚(yáng)。
5: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6: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7:看,那就是桂林鼎鼎有名的象山。象山中間有個大溶洞,恰好把鼻子和身體分開,一頭活生生的大象展現(xiàn)在眼前。它的鼻子伸向水里,好像在喝水似的。前面還有一處叫做“羅漢曬肚”的山景,像一個敞胸露肚的羅漢坐在江邊休息,真是千姿百態(tài),奇妙無比。
8:水的流動,卻更像是智慧的追求,個性并且張揚(yáng),流動便是它惟一地宿命。它并不會思索著怎樣直面擋路的頑石,而是輕柔的繞開,只讓幾縷青苔去教會頑石流水的意義贊美山水的詩句60句贊美山水的詩句60句。它也從不化解,任由飄零的.樹葉,人類的污穢隨著水流逝,卻從不允許它們在水面上發(fā)芽,只叫無盡的孤獨(dú)告訴他們水流的意義。在水的心中,無彼無此,遇曲遇直,一顆痛苦的小石子,就會換來水的澎湃。
9: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10: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11:漠漠重云暗,蕭蕭密雨垂。為霖淹古道,積日滿荒陂贊美山水的詩句。五稼何時獲,孤村幾戶炊。亂流發(fā)通圃,腐葉著秋枝。
12:白云風(fēng)中飄,靜靜常含笑,點(diǎn)點(diǎn)細(xì)雨落香草。風(fēng)中白鴿飛,輕輕落樹梢,雨滴晶瑩似珠玉,淋濕了江南柳。愛江南,一曲輕歌唱醒了桃花妹。問君幾時歸,真情若江水,青山隱隱問玉湖,愛的是哪一位。山青水秀云淡淡,風(fēng)中細(xì)雨一滴滴,柔情系江南,幾回念故里,縷縷真情謝桃花,思念的是阿妹。
13: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14: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15:它是那么巍峨而高聳,有多少人想到那峰巔觀賞那美麗的風(fēng)光啊!但要想到達(dá)那峰巔,必須得通過高山的考驗(yàn),它是一名精神的考驗(yàn)師,它身上蘊(yùn)藏著各國的沙石,它是那樣的陡峭.崎嶇,它只讓不怕艱辛,有頑強(qiáng)毅力的人到山頂上觀光;而那些半途而廢的人們永遠(yuǎn)看不到山頂?shù)拿利愶L(fēng)景。
16:孤舟蓑笠翁,獨(dú)釣寒江雪。
17: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18:我攀登過峰巒雄偉的泰山,跋涉過連綿起伏的燕山,卻從沒有看見過桂林這樣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呀,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tài)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哇,像翠屏,像芙蓉,像玉筍,重巒疊彩,綺麗清秀;桂林的山真險哪,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它就會栽倒下來似的。
19: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20:它蘊(yùn)藏著祖國大地的水資源。他胸懷廣大,為了讓它的孩子們――水娃娃,能夠得到自由,能夠健健康康的成長,于是讓它們自己獨(dú)自奔流,現(xiàn)在成了江河湖泊,它把自己所擁有的和人類分享。
贊美的蓮詩句
【虞美人】宋·陳與義
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
病夫因病得來游,更值滿川微雨、
洗清秋。去年長恨拏舟晚,
空見殘荷滿。今年何以報君恩?
一路繁花相送、過青墩。
【怨王孫】宋·李清照
湖上風(fēng)來波浩渺,秋已暮,紅稀香少。
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
蓮子已成荷葉老,清露洗,蘋花汀草。眠沙鷗鷺不回頭,似也恨,人歸早。
【荷花媚荷花】宋·蘇軾
霞苞電荷碧。天然地、別是風(fēng)流標(biāo)格。
重重青蓋下,千嬌照水,好紅紅白白。
每悵望、明月清風(fēng)夜,甚低迷不語,
妖邪無力。終須放、船兒去,
清香深處住,看伊顏色。
【詠芙蓉詩】南朝梁·沈約
微風(fēng)搖紫葉,輕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綠,待我泛紅光。
【衰荷】唐·白居易
白露凋花花不殘,涼風(fēng)吹葉葉初干。
無人解愛蕭條境,更繞衰叢一匝看。
【階下蓮】唐·白居易
葉展影翻當(dāng)砌月,花開香散入簾風(fēng)。
不如種在天池上,猶勝生于野水中。
【殘蓮花】唐·崔櫓
倚風(fēng)無力減香時,涵露如啼臥翠池。
金谷樓前馬嵬下,世間殊色一般悲。
【蓮花】唐·溫庭筠
綠塘搖滟接星津,軋軋?zhí)m橈入白萍。
應(yīng)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
【黃子陂荷花】唐·唐彥謙
十頃狂風(fēng)撼麴塵,緣堤照水露紅新。
世間花氣皆愁絕,恰是蓮香更惱人。
【秋池一枝蓮】唐·郭恭
秋至皆零落,凌波獨(dú)吐紅。
托根方得所,未肯即隨風(fēng)。
【蓮花】宋·杜衍
鑿破蒼苔作小池,芰荷分得綠差差。
曉來一朵煙波上,似畫真妃出浴時。
【雞叫子荷花】宋·張耒
平池碧玉秋波瑩,綠云擁扇青搖柄。
水宮仙子斗紅妝,輕步凌波踏明鏡。
【池蓮】金·完顏疇
輕輕姿質(zhì)淡娟娟,點(diǎn)綴池園亦可憐。
數(shù)點(diǎn)飛來荷花雨,暮香分得小江天。
【夏歌】南朝·梁·蕭衍
江南蓮花開,紅光照碧水。
色同心復(fù)同,藕異心無異。
【蓮曲二首(其二)】唐·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采蓮曲】催園輔
玉溆花爭發(fā),金塘水亂流。
相逢畏相失,并著木蘭舟
【蓮花塢】唐·王維
日日采蓮去,洲長多暮歸。
開篙莫濺水,畏濕紅蓮衣。
【白蓮】唐·陸龜蒙
素花多蒙別艷欺,此花端合在瑤池。
無情有恨何人見,月曉風(fēng)清欲墮時。
【采蓮曲】劉方平
落日清江里,荊歌艷楚腰。
采蓮從小慣,十五即乘潮。
【采蓮曲】陳去疾
粉光花色葉中開,荷氣衣香水上來。
棹響清潭見斜領(lǐng),雙鴛何事亦相猜。
【采蓮】五代·孫光憲
菡萏香銷十頃陂,小姑貪戲采蓮遲。
晚來弄水船頭濕,更脫紅裙裹鴨兒。
【雨中荷花】宋·杜衍
翠蓋佳人臨水立,檀粉不勻香汗?jié)瘛?/p>
一陣風(fēng)來碧浪翻,真珠零落難收拾。
【題敗荷】元·王翰
曾向西湖載酒歸,香風(fēng)十里弄晴暉。
芳菲今日凋零盡,卻送秋聲到客衣。
【采蓮歌】清·王鴻緒
采蓮江水濱,荷花照臉新。
莫愁西日晚,明月解留人。
【采蓮貢(其二)】皇甫松
船動湖光滟滟秋,貪看年少信船流。
無端隔水拋蓮子,遙被人知半日羞。
【秋池一株蓮】隋·弘執(zhí)恭
秋至皆空落,凌波獨(dú)吐紅。
托根方得所,未肯即從風(fēng)。
【芙蕖】晉·陸云
綠房含青實(shí),金條懸白璆。
俯仰隨風(fēng)傾,煒曄照清流。
上一篇:生病無人照顧的說說匯聚200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