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記》是一部諷刺小說,講述了主人公格列佛的奇幻旅程和他在不同國度遇到的荒謬景象。這部小說被譽為英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喜劇之一。
以下是本文選取的幾個片段摘抄,展現了作者喬納森·斯威夫特對社會、政治和人性的批判。
1.拓荒島
格列佛來到一個拓荒島,發現居民們用嘴巴把土壤吐出來,然后再用腳踏實。這種方式非常費時費力,但是居民們卻認為這是最好的辦法。當地人告訴格列佛,在他們的國家里,“沒有比嘴巴更好用的工具了”,因為他們相信“知識越多就越貧窮、越愚昧就越富有”。
這段描述暗示了當時英國貴族對于勞動階層缺乏尊重和理解,并揭示了當時社會中存在著盲目信仰和無知愚昧等問題。
2.布羅布麗格
格列佛來到布羅布麗格國,這里的人民都十分高大。他們以身高來衡量一個人的地位和聲望,因此被稱為“大頭人”。但是,對于那些比較矮小的人來說,生活卻非常艱難。這些人必須彎著腰走路、低頭進門、睡在床下等等。
這段描述揭示了社會中存在的一些不公平現象和歧視問題。作者通過夸張手法來諷刺那些只看重外表和身份的人,并呼吁讀者應該更加關心那些處于劣勢地位的群體。
3.獨裁國
格列佛到了一個由法利納王統治的國家。在這個國家里,任何自己覺得有價值的東西都可以當做真理宣傳出去。法利納王還制定了一系列荒謬無理的法律和規定,如禁止用左手吃飯、禁止穿黑色衣服等等。
這段描寫揭示了獨裁政權對言論自由和個人權利進行限制和打壓的現象,并警示讀者要警惕權力濫用的危害。
4.獅身人面像國
格列佛來到一個國家,這里的城墻上刻著“誰若能把我們看懂,我們就把他吃掉”。這個國家內部充滿了敵對派別和互相攻擊的場景,使得人們生活在恐懼中。在格列佛離開的時候,這個國家正在進行一次大規模屠殺。
這段描寫反映了當時英國社會中存在著種族歧視、仇恨和暴力等問題,并警示讀者要保持關注社會公正和人類愛好和平的價值觀。
總之,《格列佛游記》通過夸張、諷刺等手法,揭示了當時社會中存在著的各種弊端和問題。讀者可以從中看到作者對于人性、政治和社會現象的深刻思考和批判精神。該書至今仍然被廣泛閱讀,并且在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上一篇:校園文明文案(校園文明文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