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句的意思是,誰會來問:廉頗老了,還能吃飯嗎?這是詞人到老而愛國之心不衰的明證,還有希望能為國效力,耿耿忠心由此可見。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出處
宋?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原文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尚能飯否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注釋
廉頗:趙國將軍,他雖老還想為趙王所用,在使者面前吃了一斗米的飯、十斤肉,又披甲上馬,表示自己尚有余勇。辛棄疾在詞中以廉頗自比。
賞析
詞句的意思是,誰會來問:廉頗老了,還能吃飯嗎?這是詞人到老而愛國之心不衰的明證,還有希望能為國效力,耿耿忠心由此可見。
辛棄疾(公元1140年-1207年),南宋愛國詞人,文學家。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曾任耿京軍的掌書記,不久投歸南宋。歷任江陰簽判,建康通判,江西提點刑獄,湖南、湖北轉運使,湖南、江西安撫使等職。四十二歲遭讒落職,退居江西信州,長達二十年之久,其間一度起為福建提點刑獄、福建安撫使。六十四歲再起為浙東安撫使、鎮江知府,不久罷歸。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關方略,均未被采納。其詞熱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愛國感情。在晚年時寫的《清平樂·村居》這首流傳千古的詞。有《稼軒長短句》以及今人輯本《辛稼軒詩文鈔存》。
《尚能飯否》古詩詞素材
上一篇:描寫桂花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