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佛心禪語】“自我”平時不顯露,只有當受到刺激對抗時,“自我”便會立刻顯現,而當外境是順境時,自我很順服,它暫時蟄伏,享受。這時其實是自我在補養,在鞏固。等到外境是逆境時,“自我”便開始工作。
【第2句】:【禪語人生】要解決生存問題,要正確面對生活問題,就一定要積極解決安身立命的問題。把安身立命的問題解決好了,初步有一個明確的目標,生存問題就可以比較正確地面對,生活問題就可以比較積極地面對。
【第3句】:【禪語人生】心中有愛,看世界的眼睛才會純凈,感覺世界很溫暖;心中有恨,看世界的眼睛也會有雜質,世界也會變丑惡。心態變了,世界也跟著變。生活的好與壞;人生的幸與不幸;環境的好與劣,一切都取決于你的心態。以良好的心態面對生活,你的生活才美好。
【第4句】:無相之相,名為實相。一切法無自相、無他相及自他相;無無因相、無著相、無受相、無作者相。無菩提相、無得菩提者相;無業相、無業主相;無煩惱相、無煩惱主相。善男子,如是等相,隨所滅處,名真實相。《大般涅槃經》卷四十
【第5句】:【禪語人生每日一禪】人生難得一知己,若是紅顏,那將是怎樣的絢麗多姿?她淡淡地從你的身邊經過,淺淺地回眸,足以讓你此生難忘,再放她不下。用不著朝朝暮暮,也無所謂長相廝守。
【第6句】:念念有如臨敵日,心心常似過橋時。鳥靠翅膀獸靠腿,人靠智慧魚靠尾。鳥隨鸞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行高。寧可忍胯下之辱,不可失丈夫之志。寧使人訝其不來,勿令人厭其不去。
【第7句】:其實所謂的成長,不是去努力把自己變得更好,這只是成長的一個表象,真正的成長是看到自己的陰暗面,包容它、接納它,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完整的人,才能積極欣賞和享受生活,才能擁有正向的生命能量,一輩子與幸福結緣。
【第8句】:眼不著色,眼為禪門。耳不著聲,耳為禪門。見色有見色性不著,常解脫,見色固者,常系縛。不為煩惱所系縛者,即名解脫,更無別解脫。——《達摩大師悟性論》
【第9句】:【佛心禪語】不管怎樣“守護”,我們所愛的一切都會改變、消失,“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月有陰晴月缺,此事古難全”,這是鐵的規律。
【第10句】:自己吃飯自己飽,自己穿衣自己暖,自己喝藥自己好。同樣的,自己的因果要自己了,才能出離輪回;自己的罪業要自己消,才能超越三界;自己的煩惱要自己斷,才能獲得解脫;自己的佛性要自己悟,才能成就佛果。
【第11句】:【禪心佛語】六和文化:【慈悲心】慈悲心是化解怨恨、解脫痛苦最好的辦法。你覺得別人不好,想傷害他,他不一定不知道,心的感應誰都有。你有好的感,就會有好的應;你有不好的感,就會有不好的應。所以一定要發慈悲心,以慈悲心對待一切人、一切物,可以化解一切災難,一切痛苦,慈悲心能改變一切。
【第12句】:拋擲了往事繽紛的戲臺,將自己從梨園的夢境隔開。自此后,慵懶是我的姿態,優雅是我的情懷。說什么孽緣情債,唱什么相思成災,戲里戲外,誰又將誰主宰。洗去了胭脂粉黛,卸下了濃妝艷彩,客往客來,誰又將誰倦怠。誰說戲子注定悲哀,看我將清涼的過往深埋,獨倚在禪寂的長榻上,等一場梨花的寂寞,重來。
【第13句】:金逢火煉方知色,人用錢交始見心。雪里送炭真君子,錦上添花虛殷勤。敗身多因得志狂,成功每每在困窘。乘時投隙非謂才,茍得未必為幸運。
【第14句】:【凈化心靈禪語】有時候,過不去的不是一個坎,而是心中的執迷。天空的雨,從不曾為任何心情,而感動而灑落;蹉跎歲月,從不會為任何傷痛,而停留而眷顧;生命,也從不因人的脆弱人的不舍,而留戀而激活。一些心情,適合藏在心底;一些痛苦,適合無聲無息的忘記;一些經歷,不需要別人懂得,只要自己清楚。
【第15句】:【禪心佛語】人生需要放下的⑦樣東西:①放下狹隘——心寬,天地就寬;②放下懶惰——奮斗改變命運;③放下自卑——把自卑從你的字典里刪去;④放下煩惱——快樂其實很簡單;⑤放下壓力——累與不累,取決于自己的心態;⑥放下抱怨——與其抱怨,不如努力;⑦放下猶豫——立即行動,成功無限。
【第16句】:【禪語人生】我以為終有一天,我會徹底將愛情忘記,將你忘記,可是,忽然有一天,我聽到了一首舊歌,我的眼淚就下來了,因為這首歌,我們一起聽過。
【第17句】:愛情不是轟轟烈烈的誓言,而是平平淡淡的陪伴。學會欣賞自己,才能把自己變得更加強大。生活本不苦,苦的是欲望過多;心本無累,累的是放不下的太多。人生就是欲望和所求的不斷減少的過程;命運的深層次意義,就是要學會放棄和回歸,放棄一切浮躁喧囂,回歸內心的安寧。
【第18句】:【禪心佛語】外在的人,事,物都是您的“果”,是您自己“奉獻”的一部分,這一部分不過發生了方向的改變,好比力的作用,好比是回聲,出發點的“因”都是您自己。無論外在的佛也好,鬼也罷,實際上都是您一個人的靈魂,所以不要畏懼外在的一切,他們是您的內在精神。
【第19句】:【禪心佛語】鐵眼和尚答道:“這是貧僧靠行乞修佛的第一天,如果不能化到一文錢,或許貧僧的心志就會產生動搖,所以感到無限欣喜。”說完,便引身告退,按照原路回去繼續化緣。
【第20句】:【禪心佛語】人生處世四寶:對眾人而言,惟一的權力是法律;對別人而言,惟一的權力是寬容;對自己而言,惟一的權力是善良;對身體而言,惟一的權力是健康。
【第21句】:佛日:“真正的修行人應具備的心態、真正健康的人生態度,是不執著也不逃避。”堅持該堅持的是執著,堅持不該堅持的就是執拗。執拗在一角的人看不到更遠更寬闊的地方,如同井底之蛙。只要放下執拗,學會變通,隨著環境的改變來改變自己,我們就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繽紛的世界。
【第22句】:心清水現月,意定天無云。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我們生活在人世間,就要學一種豁達,學一種灑脫,學一種開心,看人間花開,賞天高云淡。
【第23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第1句】: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長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朧又是誰。【第2句】: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
【第24句】:一切都有規則,自然界有自然界的規則,人心有人心的規則,這個規則不是用來被打破的,若一定要打破,隨之而來的是必然的懲罰。自然生態的平衡是一種規則,你若非要讓它不平衡,它就要地震,它就要海嘯;心態平衡是一種規則,你若非要它不平衡,它就要謾罵,它就要暴力。是不是這么個理呢?
【第25句】:不管我們所用的法門是禪思、誦經或念佛,只要動的念頭是為了能利益一切眾生,那怕僅是誦一部經或念一句佛號,所造的功德就是像所關心的眾生的數量那樣大。假定這種隨時要利益一切有情的心態能夠維持,那么就連穿衣、吃飯等行為,都不會造惡業,因為它的基礎就是利益一切眾生的念頭。
【第26句】:【禪語人生】一件心事情的發生,衡量不出一顆心的淡定,而一顆心的淡定,卻能影響一件事的解決結果。一個人的深度,衡量不了一顆的從容,而一顆心的從容,卻能彰顯一個人的深度。
【第27句】:與一切眾生為依、為救、為歸、為趣、為炬、為明、為照、為導、為勝導、為普導。于一切眾生中為第一、為大、為勝、為最勝,為妙、為極妙,為上、為無上,為無等、為無等等。《華嚴經》卷十四,凈行品
【第28句】:【佛心禪語】裝缸現場禁止女眾入內,由彌光老和尚生前比丘弟子十余人參加。由于時間倉促,條件簡陋,裝缸過程在彩條布搭建的臨時棚內進行。
【第29句】:【圣經文案】370弟兄們,若有人偶然被過犯所勝,你們屬靈的人,就應當用溫柔的心,把他挽回過來;又當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誘。(加6:1)
【第30句】:一般人遇到病人或死人,都不免產生畏避的心理;若能將病人當作自己的親人,便知道自己該如何對待;若能體會到往生者也是自己“同體大悲”的親人時,難道還會堅持不肯接近死去的人?
【第31句】:【佛心禪語】如果連自己的心是什么都不知道,那就無從著手了,你又從何修起呢?心是什么都不清楚,說修心那豈不是謊話嗎?所以,首先要認識自己的心。古人說‘人貴自知。’連自己都不知道,侈言了解別人,豈非謊言?要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心呢?
【第32句】:【圣人不積】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已愈有,既以與人已愈多。(老子·第八十一章》)☆圣人不為自己積攢什么:既然一切都是為了世人,自己就愈發擁有了;既然一切都已給了世人,自己就愈發豐富了。
【第33句】:有人說:愛上一座城,是因為城里住著某個人,能夠與所愛的人在一起,連光陰都是美的。即便粗茶淡飯,修籬種田,只要有你陪伴就好。那么,找一個青山綠水的地方,找一處幽靜的茅舍,或是云水禪心的庭院,那里有晴朗的陽光與靜謐的悠然,還有你明媚的笑臉。
【第34句】:面對復雜的人情世故、人際網絡,處理問題的核心不外是運用佛法時要能調和清理,以免落入重情者的鄉愿,或偏理者的剛愎。在我們漫長路程中,當大家都還是凡夫,尚一路跌跌撞撞來互相體諒,并不斷提醒自己,回到人的本位來看事情,在慈悲柔軟的身心狀態下,時時安定自我的身心,事事以開闊的心量來對待。
【第35句】:【靜的禪語】正確看待自己的擁有,以一顆平常心看待人生的得與失,就能享受充實而幸福的人生。清閑有清閑的寂寞,也有清閑的快樂;繁忙有繁忙的熱鬧,也有繁忙的煩惱。任何東西都是禍福相依的。因此,得到了別驕傲,要珍惜自己擁有的;沒有的別失望,要對未來充滿信心。
【第36句】:【禪語人生】無極大師對世人的教誨曰:“白鷺立雪/遇人看鷺/聰明見雪/知者觀白。”這里精辟地指明了人類審美的三層境界:看鷺——愚人;見雪——聰明;觀白——智者。無疑,作為智者的佛家,已經進入了視野的最高層次卻禪境。
【第37句】:【禪心佛語】當我們習慣了冷漠,遇到事情只想保護自己,對身邊的人不聞不問,對社會也沒有責任感,那終究會為此而付出代價。其實,每個人的心中都潛藏著慈悲,只是它被覆蓋了而已,若能將其挖掘出來,這一定會成為你人生中的無價之寶,于人、于己都將受益無窮。
【第38句】:【禪心佛語】大千世界,放眼望去,只見:虛心過度就是虛偽;自信過度就是自負;禮讓過度就是迂腐;舒展過度就是放縱;威嚴過度就是傲慢;謙卑過度就是自卑;隨和過度就是媚俗;自強過度就是狂妄;精明過度就是奸詐;率真過度就是魯莽。故,行走天下,能審時度勢,乃是大智慧,真本事。
【第39句】:【禪心佛語】雖然絕大多數人都渴求得到世人尊重,但從最起碼的角度來講,我們每個人對生命的尊重都是很缺乏的,不但不懂得尊重別人的生命,還不懂得尊重自己的生命。
【第40句】:【禪語人生】心簡單,世界就簡單,幸福才會生長;心自由,生活就自由,到哪都有快樂。得意時要看淡,失意時要看開。人生有許多東西是可以放下的。只有放得下,才能拿得起。多一些寬容,多一些大度,揮揮手,笑一笑,一切的不愉快都會成為過去。
【第41句】:【窮人的10大口頭禪】①你講的我知道。是我;②我沒辦法;③這是不可能的;④我個性不是這樣;⑤不要給我壓力;⑥那是你。辦不到;⑦你放棄我吧;⑧人各有志;⑨我沒辦法一心二用;⑩這是我的命吧。
【第42句】:【佛心禪語】表面上缺的是金錢,本質上缺的是觀念,命運里缺的是選擇,骨子里缺的是勇氣,肚子里缺的是知識,事業上缺的是毅力,行動上缺的是改變。
【第43句】:人沒有不想維護自己的尊嚴的,但往往不知道,不侵犯他人的尊嚴,就是最大地維護了自己的尊嚴,沒有一個不想爭強的,但大多不解“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的人間古訓。沒有一個愿意在對手面前示弱的,但又多不知“天下惟至柔者至剛”,沒有不好勝的,但多不知“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的大道理。
【第44句】:【人生五大投資】【第1句】:人生最大的投資,是人,跟什么人交往、跟隨什么人,決定了你的價值觀;【第2句】:第二大投資,時間,花時間去做你認為值得做的事情。【第3句】:第三大投資,身心健康,沒有健康一切歸零;【第4句】:第四大投資,選對行業跟對人;【第5句】:第五大的投資,選對伴侶。你選對了嗎?
【第45句】:【禪心佛語】人的生命,實際上就是心對境,對外在的一個事物,內心會起一個反應、判斷、感受,這個內心的感受就是我們所謂的“痛苦”或“快樂”。
【第46句】:【佛心禪語】做人貴在三慎:慎微,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慎隱,在無人知曉情況下,不做虧心事。慎恒,鍥而不舍,始終保持高遠的志向。
【第47句】:【禪心佛語】死是一件大事,事先做好準備非常有用。我們要好好地想一想它那種沒有辦法避免的特性,要承認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因為生命一定有個開頭、有個結束,想要逃避它是白費力氣。
【第48句】:【佛善良禪語】讓心緩一緩,能讓人生變得更加睿智。心緩了,氣平了,人就會進入一種寧靜的狀態。此時回首走過的路,總結經驗,分析得失,吾日三省吾身,日積月累,既是修為,更是添智。正所謂寧靜方能致遠。
【第49句】:宴安怠惰,不可學道;顧是惜非,不可謀道;自信己意,不可問道;舍動求靜,不可養道;棄教參禪,不可得道;依文解義,不可會道;欲速喜近,不可悟道;。將就茍且,不可修道;得少為足,不可證道。(明)澫益《靈峰宗論》卷二之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