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父母過分愛子女的心力會反射成子女的煩惱,對子女放心,他們才能安心。——《佛陀的格言》
【第2句】:在家菩薩能多度人,出家菩薩則不如是。《優(yōu)婆塞戒經(jīng)》卷二,自利利他品
【第3句】:【禪語人生】想要用思想和聰明來了解佛法而不去實證實修的人是永遠(yuǎn)無法體會佛法的真義。
【第4句】:【佛心禪語】做人要五有:有強(qiáng)健的身體;有正當(dāng)?shù)穆殬I(yè);有精湛的技能;有豐富的知識;有公道愛人的熱心。
【第5句】:【禪心佛語】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知過能改,善莫大焉。我們穿的衣服臟了,可用水洗干凈,當(dāng)我們的心被污泥染了,也可用懺悔的法水來清凈。
【第6句】:【禪心佛語】若執(zhí)有修,即是無修,無修而修,即是真修。若言修成,即是邪見,但除妄想莫求真,若言求真還會壞。
【第7句】:【禪心佛語】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在我們的工作、生活中,過失是很難避免的事,關(guān)鍵要學(xué)會正確對待過失,開動腦筋思考過失,從過失中得到啟迪。
【第8句】:【禪心佛語】生命中有許多經(jīng)驗是無始以來的積累,而這些經(jīng)驗又會影響著未來的生命,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業(yè)力。
【第9句】:【禪心佛語】突然不加思索的想起死,是不必要的,重要的是正視它、認(rèn)識它,并接受死在一步一步接近我們的事實,卻又能平安、喜悅地活下去。
【第10句】:【佛心禪語】禪定這種攝持力量就象是一位守護(hù)智慧大寶藏的人,它使功德和福田不停地增長。
【第11句】:【禪語人生】在實際生活中老實做人,認(rèn)真做事;在家孝順父母,在外尊敬師長,樂于助人,時時向善。
【第12句】:眾生皆有佛性,念佛是眾生本能,人人皆會,不用教。饑餓的人,遇到美食,自然會吃,不用人教。恐懼輪回的人,聽聞念佛,也自然會念。
【第13句】:【禪語人生】用簡單的心境,對待復(fù)雜的人生,方能淡看得失,從容入世,瀟灑自如,撥開迷霧,擁抱晴天。
【第14句】:大凡簡單而直爽的人常有幸福的人生。因為簡單,才能在紛亂錯雜中找到幸福的身影;因為簡單,才能腳踏實地過好每一天。
【第15句】:【禪心佛語】人生道路,進(jìn)進(jìn)退退,不知何去何從的情況經(jīng)常困擾著很多人的心靈。
【第16句】:【禪心佛語】佛法,就是教導(dǎo)人們遠(yuǎn)離貪愛、執(zhí)著。那怕是行善的功德,或成佛得道的渴望,都不可貪愛執(zhí)著。你行善不為人知,不求回報,就是菩薩布施,就是最高的智慧呀。
【第17句】:【圣經(jīng)文案】409不但如此,我也將萬事都當(dāng)有損的,因我以認(rèn)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腓3:8)
【第18句】:當(dāng)今時代的人們?nèi)狈Φ牟⒉皇欠鸾痰闹R和理論,而真正缺乏的是對i寶的無偽信心和對因果的深信不疑。這才是我們無法成就的根本原因。
【第19句】:【禪心佛語】人活了數(shù)十載,往往做人不得其分,處事不得其法。盡管有很多的道理告訴我們?nèi)绾巫鋈耍鯓犹幨拢粑覀冎恢碚摚荒芷鸲校彩峭絼跓o功。
【第20句】:【佛心禪語】自古以來,禪者都重視生活,離開了生活,因然沒有禪,離開了工作,更無法深入禪心。
【第21句】:【禪語人生】在科技如此發(fā)達(dá)的今天,人類心靈上存在的困惑及煩惱絲毫沒有減少,反而變本加厲,愈演愈烈。
【第22句】:要感謝被救的人,讓我們有行菩薩道的機(jī)會,因為他們示現(xiàn)了“苦空無常”的人生。所以,生活安穩(wěn)、四肢健全的我們,怎能不好好把握人生,充分發(fā)揮生命的良能?
【第23句】:【禪心佛語】記住給我們生命、愛的人,記住給過我們幫助、歡樂的人,忘掉仇視、傷害過我們的人,我們的生命就會充滿陽光,我們的生活才會充滿快樂。
【第24句】:【禪心佛語】對一個人好不難,難的是始終如一的好;陪伴一段路很簡單,相守一生情不容易。
【第25句】:【禪心佛語】思慧,是指經(jīng)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再加上修行的體會,得到領(lǐng)悟,把道理完全弄清楚了,變成自己的一種哲學(xué)觀、世界觀、人生觀。
【第26句】:【圣經(jīng)文案】503我聽見有大聲音從寶座出來說:“看哪!神的帳幕在人間。他要與人同住,他們要作他的子民;神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神。”(啟21:3)
【第27句】:慈悲心是希望所有眾生都能獲得快樂,希望所有眾生都能脫離痛苦,這樣的心愿就是慈悲心。
【第28句】:受貪欲的影響,只見眼前的利益,有損人格不說,長遠(yuǎn)的利益也同樣會失掉。
【第29句】:真正的大徹大悟是一切皆空。人若悟得自性,任自性做主,天地將頓時開闊,“菩提本無樹”正是將束縛自性的一切外在形式去除,只留下了本性自由徜徉。
【第30句】:不滿足的愛就是缺愛癥。唯有以宗教精神——用慈施悲來凈化人心,洗凈社會病態(tài),讓眾生多得福報。
【第31句】:【禪心佛語】他看著她的車子走遠(yuǎn)。他的這一天其實并不如意,但是現(xiàn)在他幫助了一個需要幫助的人,他一路開車回家的心情卻變得很好。
【第32句】:禪師所提這首詩只是求認(rèn)得聲音,但詩的深意,卻是小姐要聽到聲音的情郎,能體會一聲聲呼叫中掩藏著的那顆心,知道他在這里,進(jìn)而能彼此兩心相惜。
【第33句】:【禪語人生】義凈大師所記載的求法高僧大都廣聞多參,義凈大師本人也是如此。他21歲受具足戒,此后四年間精求律典,并生起西行求法的愿望。
【第34句】: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yīng)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華嚴(yán)經(jīng)》卷十九,夜摩宮中偈贊品
【第35句】:【禪心佛語】人應(yīng)該與自己的主見,堅信自己是正確的,做一個自信自主自尊的人,不要人云亦云,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第36句】:【禪心佛語】六和文化:處事須精明,待人要糊涂。有福而不驕,則無禍;有禍而不懼,自是福。
【第37句】:【禪心佛語】您可知道:“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氣是下山虎豹,財是惹禍根苗。”清心寡欲,靜心為要。
【第38句】:【禪心佛語】天上掉餡餅的事也許只有童話小說里才有,所以優(yōu)秀的人不會等待機(jī)會的到來,而是尋找并抓住機(jī)會,把握機(jī)會,征服機(jī)會,讓機(jī)會成為服務(wù)于他的奴仆。
【第39句】:【禪心佛語】產(chǎn)生靈感的基礎(chǔ)是知識的積累,是豐富的想象力和對新奇事物的不懈追求。
【第40句】:【禪心佛語】你每想到一次就記下你的答案,直到有一天你的答案不再變動,那就是你成熟了。
【第41句】:【禪語人生】我的意思是,對于缺憾,我們應(yīng)當(dāng)理性地看待,冷靜地辨別,進(jìn)而有效地掌控。
【第42句】:【禪心佛語】活著的氣度則是要剛?cè)岵?jì),胸中有天地。要堅韌不拔,頑強(qiáng)不屈。要傲骨俠腸,正直勇敢。
【第43句】:【禪心佛語】任何一種真誠而博大的愛都會在現(xiàn)實中得到應(yīng)有的回報。善待別人,即是善待自己。
【第44句】:【心靈禪語】這是“報應(yīng)說”的觀點。如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果真能夠像自然界的規(guī)律一樣成為“鐵的法則”,那么千百萬善良的人們是最為高興的。
【第45句】:單單愚癡只是可憐,并不可怕。愚癡加驕慢,則不僅可憐,更為可怕,而且是雙倍的可憐,雙倍的可怕。
【第46句】:涅槃境界中,無地水火風(fēng),無日月星光,無暗亦無明。婆羅門牟尼,以智自覺醒,離色離無色,離樂離苦痛。《即興自說·婆希經(jīng)》
【第47句】:【禪心佛語】念佛、持咒,嘴上念,心里不念,有什么用呢?修行的圓滿不在于表相的改變,不在于形式,主要是心的改變。
【第48句】:【禪心佛語】對于習(xí)慣、欲望和情緒,控制它們不如領(lǐng)導(dǎo)它們;要做它們的主人,而不是奴隸或?qū)κ帧_@樣既有戰(zhàn)略高度,又不易出偏差。
【第49句】:清凈信樂心,名士夫勝財;修行于正法,能招安樂果;真諦之妙說,是則味之上;賢圣智慧命,是為壽中最。《雜阿含經(jīng)》卷三十六,第1013經(jīng)
【第50句】:你要想未來擁有什么樣的世界,你不妨現(xiàn)在就生活在未來的心智模式中,當(dāng)下你就能體悟那種心智模式給你帶來的快樂和幸福!
【第51句】:【佛語摘抄精選】能善行禮節(jié),常敬長老者,四福自然增:色、力、壽而安。(《法句經(jīng)》)
【第52句】:有人點燈求光明,其實真正的光明在我們心里。佛前的燈不必刻意去點,要緊的是點燃我們的心燈。
【第53句】:世間人,大多執(zhí)著于情與愛、財與利,這是凡夫的觀念。為了名利而計較,時時憂煩苦惱,如此,不僅毀了自己,也毀了他人,這是社會上常發(fā)生的事。
【第54句】:【禪心佛語】風(fēng)再大,也會停;雨再大,也會歇;喜再狂,也會散;悲再痛,也會淡。日子雖不盡如人意,終究還是要過,既然哭著也是過,笑著也是過,何不笑著過呢。
【第55句】:看經(jīng)若不向自己上做工夫,雖看盡萬藏,猶無益也。(明)曹溪退隱《禪家龜鑒》
【第56句】:【圣經(jīng)文案】98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飯吃。若渴了就給他水喝。(箴25:21)
【第57句】:如果在活著的時候能夠認(rèn)識死亡的真諦,認(rèn)識到死亡的來臨并不是失敗而是勝利、是生命中最高貴和光明的時刻,心靈就擁有了無邊無際的自由。
【第58句】:【佛心禪語】不因高興而得意忘形,不因氣憤而暴跳如雷,不因悲傷而悲痛欲絕,不因幸運而故步自封,不因失去而心灰意冷,不因挫折而一蹶不振。
【第59句】:【禪心佛語】當(dāng)大家都已經(jīng)知道他做的惡事,或者他的惡名已經(jīng)遠(yuǎn)播了,我們就引以為戒,用他的例子來告誡朋友或晚輩。我們豈不也有福了。
【第60句】:【大貧與大富】大貧亦是大富,一無所有、了無牽掛,寧靜淡泊、怡然自得。
【第61句】:【禪心佛語】古人的公案多得很,后來專講看話頭,有的“看拖死尸的是誰”,有的“看父母未生之前,如何是我本來面目”,晚近諸方多用“看念佛是誰”這一話頭。
【第62句】:【禪心佛語】認(rèn)認(rèn)真真老老實實地做一切事,修一切法,這才是真正的修行。
【第63句】:【佛心禪語】不執(zhí)著我,不分別法,便能調(diào)伏其心,若能調(diào)伏其心,便能徹明諸法緣起,洞悉緣起法性空無。
【第64句】:【禪心佛語】當(dāng)我們感到痛苦的時候,與其到哭吧去哭,到發(fā)泄吧去發(fā)泄,到酒吧去喝酒,都不如到禪堂去修一座禪。嘗嘗禪的滋味兒,寧靜和喜悅將不請自來。
【第65句】:【禪心佛語】世界上大部分的麻煩,都是想成為偉大人物的人惹出來的。
【第66句】:【禪心佛語】當(dāng)死亡襲擊我們的時候,無論子女、父母、親戚或朋友,都幫不上一點忙。有信仰、有智慧的人,深知死亡的意義,而能立即掃凈安心立命的道路。
【第67句】:【佛心禪語】看一切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看一切處都是好處,這才是解脫。
【第68句】:【禪心佛語】俗話說: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可俗話又說:交淺勿言深,沉默是金。
【第69句】:【禪心佛語】為人老實不誑夸,待人接物眾歡喜;學(xué)佛慈悲無你我,善行功德如恒沙。
【第70句】:應(yīng)知自己之心,與天地鬼神佛菩薩之心息息相通,起一不正念,行一不正事,早被天地鬼神、佛菩薩悉知悉見,如對明鏡,無可逃避。
【第71句】:世俗人常常會彼此爭執(zhí),以為“我是他非”而據(jù)理力爭,每個人都認(rèn)為自己的道理比對方充足,于是互相爭斗不已。為了私我而競爭,這就是一般凡夫。
【第72句】:一切處無心是凈;得凈之時不得作凈想,名無凈;得無凈時,亦不得作無凈想,是無無凈。(無凈無無凈,即是畢竟凈。)
【第73句】:【禪心佛語】身上事少,自然苦少。口中言少,自然禍少。腹中食少,自然病少。心中欲少,自然憂少。
【第74句】:你我相識皆有緣,面帶笑容結(jié)人緣,布施歡喜種善緣,你對我錯相惜緣,順我逆我消孽緣,生老病死了塵緣,果報好壞皆因緣,慈悲喜舍修佛緣。愿我們心中有佛,與佛結(jié)緣。
【第75句】:【禪心佛語】堅持正行;以三學(xué)為修學(xué)的總綱,以四攝為利他的方便,以六度為修學(xué)的正行,以老實做人為修學(xué)的起點,以輕安明凈為修學(xué)的驗證。
【第76句】:【禪心佛語】逃避不一定躲得過,面對不一定最難受,孤單不一定不快樂,得到不一定能常久,失去不一定不再有,轉(zhuǎn)身不一定最軟弱。
【第77句】:【禪心佛語】如果我能夠看到自己的背影,我想它一定很憂傷,因為我把快樂都留在了前面。
【第78句】:菩薩在家,當(dāng)愿眾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妻子集會,當(dāng)愿眾生,冤親平等,永離貪著。伎樂聚會,當(dāng)愿眾生,以法自娛,了妓非實。《華嚴(yán)經(jīng)》卷十四,凈行品
【第79句】:【禪心佛語】理直氣壯、得理不饒人者,不僅惹是生非、傷人傷己,甚至永遠(yuǎn)無法化解仇恨、圓融人事。
【第80句】:理解你的人,不需要解釋;不理解你的人,不配你解釋。因為日久不一定生情,但一定見人心。人貴在大氣,請相信,真正懂你的人,絕不會因為那些有的、沒有的而否定你。
【第81句】:云何人心?謂思念利他。《大日經(jīng)》卷一,住心品常助一切人生福生樂。《梵網(wǎng)經(jīng)》卷下,心地戒品
【第82句】:【佛心禪語】幫別人做事既是成全別人、也是成就自己。堵別人的路,最終是堵自己的路。
【第83句】: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圣,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金剛經(jīng)》
【第84句】:若能正住空平等者,是則名為真住戒學(xué)。《大寶積經(jīng)》卷-。四,善住意天子會
【第85句】:【經(jīng)典佛語】“來世不可待,往事不可追。”我們能把握的只有現(xiàn)在,只有當(dāng)下。不必為逝去的青春感慨,不必為凋零的鮮花惋惜,更不必為曾經(jīng)的不悅生氣。
【第86句】:【圣經(jīng)文案】115主說:因為這百姓親近我,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yuǎn)離我;他們敬畏我,不過是領(lǐng)受人的吩咐。(塞29:13)
【第87句】:【佛語摘抄精選】不當(dāng)粗言,言當(dāng)畏報,惡往禍來,刀杖歸軀。(《法句經(jīng)》)
【第88句】:墮俗生世苦,命速如電光。老病死時至,對來無豪強(qiáng)。無親可恃怙,無處可隱藏。天福尚有盡,人命豈久長?《佛說尸迦羅越六方禮經(jīng)》
【第89句】:【禪心佛語】老和尚生前非常明確發(fā)愿留下肉身,與十方眾生永結(jié)菩提緣,如今所愿圓滿,有緣見聞?wù)邿o不深信禪門之修行,真實不虛。
【第90句】:【圣經(jīng)文案】69住在至高者隱密處的,必住在全能者的蔭下。(詩91:1)
【第91句】:不要把你的快樂寄托在他人身上,不要把你的幸福傾注在物質(zhì)上。世間萬物,悲歡離合總無情,緣起緣滅終歸空。只有找到你自己幸福的源泉,才能獲得真正快樂。
【第92句】:【禪心佛語】圣人看到空性,花擺在這個地方,它不是每天在變,它是每一秒鐘都在變,變化,每一秒鐘都在變化,每一秒鐘都在變化。
【第93句】:何謂菩薩能持智慧?佛言:于一切法無有戲論。《思益梵天所問經(jīng)》卷一
【第94句】:做人要像做水一樣,水無色無形無味。它因器而變,遇圓則圓,逢方則方,直如刻線,曲可盤龍。水因機(jī)而動,因動而活,因活而進(jìn),故有無限生機(jī)。
【第95句】:【禪心佛語】人生有三樣?xùn)|西是無法隱瞞的:咳嗽、貧窮和愛;你想隱瞞,卻欲蓋禰彰。
【第96句】:有些人一到生日就大宴親友,鋪張慶祝。仔細(xì)想想,我們在人間如果不會為人群付出,我們的人生與其他動物有何差別?
【第97句】:【禪語人生】一個人只要充滿信心,就會對自己的前途充滿希望,對自己的生活充滿熱愛,對自己所從事的每一份工作都會兢兢業(yè)業(yè)地去做。
【第98句】:【禪心佛語】俗話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俗話又說: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第99句】:【禪心佛語】犢子言。瞿曇。火尚可爾。人則不然。所以者何。身死于此。意生于彼。于其中間。誰為其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