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語人生】有沒有這么一個人,你無數次說著要放棄,但終究還是舍不得。
【第2句】:【太陽與父母,君子與小人太陽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氣大。
【第3句】:【禪心佛語】當我們開始每一天的生活時,面對未知的人生,我們需要更多的“覺悟”,更需要去認識自己,以生活為依據,從佛法中找到一點兒簡單的真理。
【第4句】:唯有罪福業,若人已作者,是則己之有,彼則常持去。生死未曾舍,如影之隨形。《雜阿含經》卷四十六,第1233經
【第5句】:【禪心佛語】此心明凈,猶如虛空無一點相貌,舉心動念即乖法體,即為著相。
【第6句】:【禪心佛語】圣者,所以生活在真善美世界,并不是一定要離開這個娑婆世界到另外一個凈土,主要是空慧禪觀一轉,剎那是永恒,污穢是清凈,煩惱是菩提,生死是涅盤了。
【第7句】:【圣經文案】65天天背負我們重擔的主,就是拯救我們的神,是應當稱頌的!(詩68:19)
【第8句】:【佛心禪語】不可輕視任何人,當我們心中對某人涌現出惡劣的情感,或可恥的猜疑之時,要立刻消除它。別人的言行,我們必須以善意、率直的心來解釋。
【第9句】:【禪心佛語】事實上,你不能依靠父母、兄弟、朋友、愛人才能活下去,即便和最深愛的人同床共枕,你們也無法做著同一個夢。每個人都孤獨地降臨于世,孤獨地離開。
【第10句】:戒律中罪雖復微細,懺悔則清凈。犯十善戒雖復懺悔,三惡道罪不除。(古印度)龍樹《大智度論》卷四十六
【第11句】:“相爭”并不是一件壞事,關鍵要抓住其有利的一面而盡量避免其不利的一面。最聰明的相爭是對事不對人,將重點放在解決問題、達成目標,而不是打擊、征服別人。
【第12句】:【禪語人生】欲望—實力=痛苦程度。當欲望遠遠超過實力,無論如何不能實現時,就是一個人最痛苦的時候,就容易走火入魔。
【第13句】:【禪語人生】在一個寂寞的秋日黃昏,無盡廣闊的荒野中,有一位旅人步履蹣跚地趕著路。突然,旅人發現薄暗的野道中散落著一塊塊白白的東西,定睛一看,原來是人的白骨。
【第14句】:為他人著想就是在為自己著想佛說,是非的原則是將心比心,要經常設身處地地為他人想一想。
【第15句】:【佛心禪語】‘我們的快樂源于我們一直都祈望他人得到快樂,我們的痛苦源于我們一直只祈望自己得到快樂。
【第16句】:【禪心佛語】上等人安心于道,中等人安心于事,下等人安心于名利物欲。
【第17句】:【禪心佛語】除非能在原地建造出更好的成品,否則絕對不要拆毀任何東西。
【第18句】:【禪語人生】疑心生暗鬼。凡是對自已有懷疑時,要培養自我的信心;別人懷疑你時,你要給別人足夠的誠信之心,只有誠信之心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第19句】:佛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即使是一個殺人犯,當他放下惡念一心向善時,也會最終得到善報。
【第20句】:欲望過多,不加控制,人的心便會發生病態的畸變。少一些欲望,就少一些殫精竭慮,幸福感也會油然而生。
【第21句】:【禪語感悟】曾經有多少人感嘆:難得有幾天清凈的日子。工作太忙了、事情太多了、應酬太多了,妨礙了清凈心。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一直保持清凈心?
【第22句】:【禪心佛語】時光滅處命光微,到眼繁華轉眼非。莫在險途貪五欲,彌陀日夜望汝歸。
【第23句】:【禪語人生】在爭取正義的奮斗中,我們唯一的報賞只是一個機會。你不必指望你明天即將會有這個機會,而是必須努力不懈。
【第24句】:【經典佛語】好人不寂寞,善人最快樂,時時處處助人利己,時時處處你最幸福.
【第25句】:【以眾人為重】學佛要注重道與理,關心人及事。以眾人為重,不計個人得失,在日常人事中自我磨練,以毅力、勇氣突破障礙,才是真正學佛的精神。
【第26句】:我們能夠安分,就能發揮生命力,創造人生的意義與價值,也才能提升自己的角色。如果扮演不好現在的角色,那也就無法扮演更高的角色了。——耕云先生
【第27句】:【禪心佛語】上當不是別人太狡猾,而是自己太貪,是因為自己才會上當。
【第28句】:七情六欲是人之常情,人們因此生出愛與恨、悲與苦,于是眾生之間便產生了聯系,或和睦相處,或相互斗爭。情就是人與人之間糾結的根源。
【第29句】: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乃至夢中,尚不忘失菩提之心,況復覺時。《勝天王般若經》卷二
【第30句】:【禪心佛語】人的一生都要經歷生、老、病、死等諸多的痛苦,要能真正離苦得樂,就必須了解生命之真相,了然因緣果報的道理,而開啟這把人生智慧之鑰就在--禪修。
【第31句】:【禪心佛語】那時,我會守候在蓮花盛開的地方,等你歸來。哪怕,你不在愛我,哪怕,只能遠遠的看你一眼。我,亦不悔。
【第32句】:【禪語】接納是一種恩典,使我們能夠看清楚生活中每一個經歷其實都是在教導我們成長。接納可以加速我們的個人成長,以及加深每一個體驗的美好品質。
【第33句】:【禪語人生】我們不要以功利的心來做好事,更不要以功利的心來發慈悲心,實際上,那種慈悲是很狹隘的。
【第34句】:【禪心佛語】順境不是喜,逆境不是悲。能有幸不遭受一點挫折的人很少。逆境不過是人生道路的一道“坎兒”,一處小小的“彎道”。
【第35句】:【禪語人生】要從工作中得到樂趣,首先不要讓自己變成工作的奴隸,而要讓自己變成工作的主人。無止境的日夜工作,正如無止境的追逐玩樂一樣不可取。
【第36句】:【圣經文案】236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路16:10)
【第37句】:【經典佛語】騙你一次的人絕不會放棄第二次騙你的機會,對騙子不要抱任何幻想.
【第38句】:學習是一生的事,所謂活到老,學到老,要永續學習。學習最重要的是:學習奉獻,學習利人,學習尊重異己,學習共生和諧。(當代)星云《人間佛教的戒定慧》
【第39句】:【佛心禪語】做好人,靠的是一顆善良的心。做老好人,靠的是一張善變的臉。
【第40句】:同樣,覺醒之道也是如此,它具備增長眾善和凈化煩惱的功德,并不斷地引領行者朝著佛果的大海邁進。增長眾善的功德,是愛心;凈化煩惱的功德,是智慧。
【第41句】:【禪心佛語】三寶是世間上最為高貴且圣潔的寶,因有三寶智慧光明的攝受,芒芒長夜充滿著無量的溫馨。
【第42句】:【人生箴言】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許多委屈。而一個人越是成功,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
【第43句】:【禪心佛語】哪怕再渺小,也要勇敢面對這個世界,讓所有人為自己歡呼。
【第44句】:【禪語人生】諸有為法皆由本身相順無常的因緣所生,并非無因生,也非創世主心動意想而生。
【第45句】:【禪語人生】義凈大師所記載的求法高僧大都廣聞多參,義凈大師本人也是如此。他21歲受具足戒,此后四年間精求律典,并生起西行求法的愿望。
【第46句】:【禪心佛語】生氣定律:生氣,就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然后再讓別人感染你的肝痛。
【第47句】:【禪心佛語】上世紀80年代掙錢靠勇氣,90年代靠關系,現在必須靠知識能力。
【第48句】:人命不停,過于山水,今日雖存,明亦難保,云何縱心令住惡法!壯色不停,猶如奔馬,云何恃怙而生僑慢!《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三,高貴德王菩薩品
【第49句】:人生最不幸處,是偶一失言,而禍不及;偶一失謀,而事俸成;偶一恣行,而獲小利。后乃視為故常,而恬不為意。則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第50句】:若論此事,是著即差,非著即錯。不是不非,如蟻循環,如蠶作繭。一《黃龍晦堂心和尚文案》
【第51句】:【禪心佛語】人生在世何為貴。概括起來四個字:對心而言,“善良”;對身而言,“健康”。
【第52句】:白牛常在白云中,人自無心牛亦同;月透白云云影白,白云明月任西東。——普明禪師
【第53句】:【禪心佛語】如果你很有錢,別忘了你畢竟還是個人,當一個人的話,你和那些窮人也沒有兩樣。你們都需要那種內心喜悅所帶來的富足,而這樣的喜悅是買不到的。
【第54句】:【禪語人生】陰火性人,急躁、爭理、喜虛榮、愛面子、好恨人。恨人傷心,心熱心跳、失眠顛狂、音啞疔瘡。
【第55句】:【禪心佛語】即使生活有一千個理由讓你哭,你也要找到一個理由讓自己笑,因為這就是人生。
【第56句】:【禪心佛語】禪心生,道乃正;禪心定,人自在。悟禪,是人生清醒的開始。
【第57句】:有些事,不是不在意,而是在意了又能怎樣。人生沒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結果。成熟,就是用微笑來面對一切小事。
【第58句】:【禪心佛語】菩薩心閑身不閑,凡夫身閑心不閑;做人應如羊,做事應如狼;負重必須忍辱,求全先得委屈。
【第59句】:【佛心禪語】辦:想做成事,光用“力”不行,還得左右都有“點”表示。
【第60句】:【禪心佛語】恨,就是怨恨。由忿為先,懷惡不舍,怨結不解,耿耿于懷,甚至一輩子不忘。
【第61句】:若有菩薩心堅固,久處生死無疲厭,彼當具足普賢行,得佛功德無能壞。“四十華嚴”卷四
【第62句】:【禪心佛語】日本兵用刺刀瘋狂地刺殺,老百姓尸體遍布整條整條的街道,鮮紅的血匯成一條血河。日本兵喪心病狂地奸淫殺戮,南京城一下子變成了一座死亡之城。
【第63句】:【禪心佛語】但這是兩個概念,佛家的道德除了指善良正直外,還要持戒清靜,不生嗔念。而這種品質,就需要跟定力和智慧一樣,通過止觀禪修來獲得圓滿。
【第64句】:太用力的愛情,讓人看不清內心。用力過度就是不自信,不信任,怕來不及表達自己的情緒,怕沒有時間耐心等待。但其實,細水長流,平靜而深刻,才更容易看到內心。
【第65句】:【禪心佛語】反對與質疑很簡單,大要說來,只不過是兩方面:一是因誤會而有疑,一是出于偏邪的故意攻擊。對于誤會,吾人應當解釋,對于故意,吾人應當正辭以破解之。
【第66句】:【禪心佛語】佛教徒的三必須佛法的傳播必須適應國情、尊重民族感情;必須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必須接受和服從政府的領導。
【第67句】:【禪心佛語】艱難給我成長,信任給我責任,愛心給我奉獻,無私給我魅力,無我給我幸福,誠信給我成功,無戰給我不敗。
【第68句】:人不管他是處在什么樣的地位,過著什么形式的生活,如果心里紊亂不安,這種生活就無異是對生命的一種煎熬。——耕云先生
【第69句】:【禪語人生】有時候,選擇與某人保持距離,不是因為不在乎,而是因為清楚的知道,他不屬于你。
【第70句】:【禪心佛語】生活在五濁惡世,不必逃避,只要在心田存養佛法,即如同污泥中的蓮花,能吐露芬芳的香氣。
【第71句】:【禪語人生】心境簡單了,就有心思經營生活;生活簡單了,就有時間享受人生。塵世中有太多的喜怒,太多的悲歡,太多的煩惱和痛苦。惟其如此,要活得簡單才快樂。
【第72句】:【禪心佛語】其實沒有人是真正窮的,只要能夠自我覺知,知道如何開展自己的潛能,規劃自己的生涯,修養自己的身行、口說、意念,修得一份心境美,一切處境都是美。
【第73句】:【禪心佛語】三千大世界,一切眾生他都視如己出,心生慈悲,哪怕再十惡不赦的人,都愿度化;佛規勸人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第74句】:【禪心佛語】人生一夢,白云蒼狗。錯錯對對,恩恩怨怨。終不過日月無聲,水過無痕。所為棄者,一點癡念而已。
【第75句】:女人似水,男人似山,女人的愛柔情似水,綿長靈動;男人的愛卻是堅韌不拔,穩定如磐石。
【第76句】:心是佛,不用將心求佛;心是法,不用將法求心。佛法無二,和合為僧,即是一體三寶。一《大珠禪師文案》
【第77句】:【禪心佛語】當用名利去支撐生命的時候,有得就有失,失掉的時候,整個兒生命就垮了。用佛法來滋潤我們的心田,生命才會變得活潑自在。
【第78句】:【禪語人生】在朋友基礎上做生意,那朋友就會失去。在生意的基礎上交朋友,那會沒有生意做。
【第79句】:【佛心禪語】不管一個人是孩子、是父母、是老板、是員工、是男是女、是貧是富,在這些身份以外,他都是一個人,一個希望快樂、不想要痛苦的人。
【第80句】:貪愛一百件事物,就有一百個苦惱,貪愛九十件、十件、五件、兩件事物,就有九十個、十個、五個、兩個煩惱。——《佛陀的格言》
【第81句】:【禪語人生】喜好嫉妒的人,與其說從自己的事物中尋找快樂,無寧說從別人的事物上尋找痛苦。
【第82句】:【禪心佛語】大多數時候,我們太熱中于別人身上發生的事,也就是熱中從別人而來的支持、名聲,它意味了熱中世俗法,不是真實法——不是真理。
【第83句】:【禪心佛語】懺悔不是懺完就完了,懺悔最重要的就是“未來之惡更不敢造”,沒有這個心不能稱其為懺悔。
【第84句】:我向前溪照碧流,或向巖邊坐盤石。心似孤云無所依,悠悠世事何須覓。——寒山
【第85句】:眾生不解修道,便欲斷除煩惱。煩惱本來空寂,將道更欲覓道。一念之心即是,何須別處尋討。大道只在目前,愚倒迷人不了。——《寶志公》
【第86句】:【禪語人生】我們喜歡把家里的燈點得很亮,卻不愿意把自己內心的智慧點亮。
【第87句】:【禪心佛語】佛說:「修行須你們自己去行,因為如來只能教你們該走的路。」佛陀是發現以及指點我們解脫之道的人,這道還是須要我們自己去踐履的。
【第88句】:【禪心佛語】成功需要才氣、銳氣、朝氣、靈氣,當然最好再來點運氣。
【第89句】:菩薩不以欲因緣故,惱一眾生,寧舍身命,而終不作惱眾生事。《華嚴經》卷十九,十行品
【第90句】:【禪語人生】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內在安詳」,才是下手之處。
【第91句】:【圣經文案】493所以應當回想你是從哪里墜落的,并要悔改,行起初所行的事。你若不悔改,我就臨到你那里,把你的燈臺從原處挪去。(啟2:5)
【第92句】:【禪心佛語】如果你想要生命中真實的真理和至善,你必須依靠你自己——教導你自己、訓練你自己,各方面依靠你自己。
【第93句】:【佛心禪語】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不增不減自金剛——《壇經》
【第94句】:【佛心禪語】把生命當作是一連串奇特和美妙事件的展示,并以這種態度去體驗生命。
【第95句】:【禪心佛語】如堅固的巖石不為風所搖動,賢人被誹謗或稱贊都不動心。
【第96句】:最初如果沒有在聞思上下功夫,就會流人黑暗迷蒙之禪定。(宋)岡波巴《寶蔓集》
【第97句】:【禪心佛語】過去無法重寫,但它卻讓我更加堅強。感謝每一次改變,每一次心碎,每一塊傷疤。
【第98句】:【禪語人生】因此,要擁有一顆安閑自在的心,一切隨緣,不急進,不怠惰,不強求,不悲觀,不慌亂,不忘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隨遇而安重在安心,心安則一切無所礙。
【第99句】:【禪心佛語】從家是說了再做,我卻是做了再說。人家是說了也不一定做,我卻是做了也不一定說。
上一篇:廣告宣傳視頻(艾灸廣告宣傳視頻)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