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法界一相,系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文殊說般若經》
【第2句】:法無有吾我,亦復無我所,我既非當有,我所何由生?《雜阿含經》卷三
【第3句】:修行就是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
【第4句】:【最有禪意的文案】守誠行正,立信篤實。
【第5句】:【禪語悟道】.出有所求,求不得,苦不堪言;若求得,歡喜也短暫。
【第6句】:充滿愛的付出而沒煩惱、很灑脫,是修行的目標。
【第7句】:【天天禪語】沒有苦,就無法體悟樂的真諦,重要的是如何轉苦為樂。
【第8句】:【天天禪語】要活得健康,重要的是心理健康,人生才會幸福。
【第9句】:真誠的愛最動人,無私付出最可貴。
【第10句】: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第11句】:心生懊惱,會囤積煩惱;心甘情愿,則能歡喜付出。
【第12句】:【天天禪語】若要明日平安,就要將今日做好。
【第13句】:業力不可轉,但是緣可造;應廣結善緣。
【第14句】:【平常心】以平常心觀不平常事,則事事平常。
【第15句】:感恩,是世間最美的語言,也是人與人之間最真誠的對待。
【第16句】:放逸生死本,謹慎是勝道。《正法念處經》卷三十
【第17句】:大道縱橫,觸事現成;云開日出,水綠山青。——《泐潭文準禪師》
【第18句】:【天天禪語】談生死,應了解如何去除煩惱。
【第19句】: 一言禪 世間萬般好,難敵少年情;獨羨人之初,愿為老頑童。
【第20句】:【大徹大悟的佛學智慧】自愛是報恩,付出是感恩。
【第21句】: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楞嚴經》卷一
【第22句】:【生活禪語】做人不要爭“一口氣”,而是多“一點志”。
【第23句】:【天天禪語】縮小自己,則海闊天空;擴大自己,則無路可走。
【第24句】:月可令熱,日可令冷,佛說四諦,不可令異。《佛遺教經》
【第25句】:是非無聊是人的游戲,圣者唯有寂寞無言。
【第26句】:【天天禪語】從做中得歡喜,慧從善解得自在。
【第27句】:造福人間、庇護地球,都需從自己做起。
【第28句】:人生無常!社會需要你,就必須趕快付出;今天走得動,就趕快起步走。
【第29句】:一粒在荒田,不耘苗自秀。——《宏智禪師廣錄》
【第30句】:【天天禪語】人人發揮心中的愛,能凝聚善的福業,形成善的循環。
【第31句】:世間萬事,從新開始。吾人一心,依舊念佛。
【第32句】:【天天禪語】將心照顧好,社會祥與;把心安住好,人間有福。
【第33句】:貪婪而無節制,只會徒增煩惱。
【第34句】:諸法畢竟不生,但有假名,都無自性。《大般若經》卷四二一,無邊際品
【第35句】:用善解過濾是非,讓濁流化成清流。
【第36句】:聞教便行,奚待更勸。(妙葉禪師)
【第37句】:游戲人間,煩惱要放下,做事要用心。
【第38句】:成就一切智,入于深法海。《華嚴經》卷六,如來現相品
【第39句】:【天天禪語】“忍而無忍”是真修行;“忍無可忍”而以牙還牙是凡夫。
【第40句】:能讀無字之書,方可得驚人妙句;能會難通之解,方可參最上禪機。
【第41句】:真誠的愛,是天下和平、亮麗的力量。
【第42句】:修行要消除內心的障礙,克服內心的對立面。
【第43句】:勇氣不可失,信心不可無,世間沒有不能與無能的事,只怕——不肯。
【第44句】:借助于正念,我們就能夠改變世界,并給很多人帶來幸福。
【第45句】:在生活中體認佛法,在人群中體會世間法。
【第46句】:學習佛法,一個最根本的途徑就是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
【第47句】:報冤行,即人必須承擔和接納一切不如意的果報。
【第48句】:【天天禪語】有愛心,就能成為他人生命中的貴人。
【第49句】:【天天禪語】做環保,除了凈山、凈海、凈大地之外,也要凈心田。
【第50句】:【小事與大事】 小事不做,大事難成。
【第51句】:《金剛經》里說得很清楚,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第52句】:本性、佛性的含義都必須親自體驗而無法言說。
【第53句】:【天天禪語】.出有所求,求不得,苦不堪言;若求得,歡喜也短暫。
【第54句】:見諸行無常是斷見非正見,見涅槃是常是常見非正見。《勝鬘經》
【第55句】:【天天禪語】以“慈悲”為原點,用“喜舍”為推動力向前進步。
【第56句】:貧窮是一時,能啟發出愛心,才是永恒的富有。
【第57句】:“布施”的形式多種多樣,歸結起來,不外乎三種:財施、法施、無畏施。
【第58句】:設身有苦,念惡趣眾生,起大悲心。《維摩經》卷中,問疾品
【第59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不真不實而相信,是迷信;人云亦云,是無知。
【第60句】:【天天禪語】用感恩心疼惜大地萬物,生活簡單就無缺。
【第61句】:坐禪時人會通過冥想而達到入定的境界。
【第62句】:世間的海可以填平,但是人的鼻下橫——小小一個嘴巴,卻永遠填不滿。
【第63句】:人的心地就像一畝田,若沒有播下好的種子,也長不出好的果實來。
【第64句】:把慈悲形象化,付諸具體的行動。
【第65句】:【生活禪語】資源回收的目的,在于提倡與教育人人懂得惜福。
【第66句】:稱己智者,皆非智也;自處明者,其迷甚矣。《法律三昧經》
【第67句】:若敬愛于他,以德自稱贊,他德既稱贊,乃是自敬愛。《菩提行經》卷三
【第68句】:人人有情,人人都可以是菩薩;只是佛、菩薩與人的
【第69句】:【知足者富】 知足者雖貧而富,不知足者雖富而貧。
【第70句】:如何面對這些外物,佛教大師的觀點是從“舍”中尋得更寬廣的精神境界。
【第71句】:【天天禪語】充滿愛的付出而沒煩惱、很灑脫,是修行的目標。
【第72句】:所謂見道,就是要見因緣生滅當下的無生亦無滅。
【第73句】:取勝的人,一定要和人家結仇。南傳《佛教格言·勝利品第八》
【第74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心若能融會貫通道理,人生的方向就不會走錯。
【第75句】:不能低頭的人,是因為一再回顧過去的成就。
【第76句】: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梵網經》)
【第77句】:既要有所作為,又不要為名利心所障。
【第78句】:不可忽視學習,同時不要只學表面、學形式,而忽略了學習的內在神韻。
【第79句】:并非有錢就是快樂,問心無愧心最安。能付出、助人、救人,最是快樂。
【第80句】:【天天禪語】只要有愛心,地獄也可以改造成天堂。
【第81句】:誰能知死時,所趣從何道?譬如風中燈,不知滅時節。《坐禪三昧經》
【第82句】:心歡喜,則樂觀;心理怨,則生憎恨。
【第83句】:【天天禪語】心合、齊力,力量就大。
【第84句】:天遣幽花兩度開,黃昏梵放此徘徊。不教居士臥禪榻,喚出西廂共看來。
【第85句】:【天天禪語】人生無法掌握生命的長度,卻能自我拓寬生命寬度與厚度。
【第86句】:若常常受到挫折,也要感謝天意的磨練。
【第87句】:人在誦經時,心也應在誦經;人在打坐時,心也要在打坐。
【第88句】:【天天禪語】人緣是付出的結果,得到他人的歡喜、信任與佩服。
【第89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付出無所求,是最大的成就。
【第90句】:大愛無貴賤,眾生皆平等,不分他你我,心善即氣與。
【第91句】:倫理道德是人類的希望,也是幸福的基礎。
【第92句】:【天天禪語】能指引正路,是良師;能同行正道,是益友。
【第93句】:無欲無求、少煩少惱,就容易開啟心門擁有智慧。
【第94句】:以為自己最好或不如人,都是內心的障礙;能去我執,才能輕安自在。
【第95句】: 許多人正在死去,我們還活著,這是一種多大的幸福?
【第96句】: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一《壇經》
【第97句】:【害人與幫人】 害人之心不可有,幫人之心不可無。
【第98句】:【天天禪語】知道,是知而行道;能“行道”才是真“知道”。
【第99句】:逆水行舟,越能感知水的存在。越是苦惱,越有可能契人佛性慈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