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語人生】真正的朋友不是在一起有聊不完的話,而是即使不說一句話也不覺得尷尬。
【第2句】: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業,是為魔業。《華嚴經》卷五十八,離世間品
【第3句】:【禪心佛語】生命的價值在于你所給予的,而不是你所積聚的。
【第4句】:【佛心禪語】最高明的管理原則,是讓團體能產生共識,是能讓上下打成一片。
【第5句】:身體有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心有病;物質缺乏不可怕,可怕的是心靈貧窮。
【第6句】:【禪心佛語】三教圣賢,本乎一理,若離心性,盡是魔說。
【第7句】:【佛語摘抄精選】掩鼻偷香,空招罪犯。(《五燈會元》卷五)
【第8句】:【禪心佛語】困境可以成就偉人,苦澀可以醞釀甘甜,煩惱可以轉為菩提。
【第9句】:【禪心佛語】春芽,青翠欲滴的小不點兒,卻孕育著一個偌大的綠色世界。
【第10句】:【禪語人生】欲望淡泊的人比較快樂,不必家藏萬卷丹青,門外有幅巨畫,名叫自然。
【第11句】:【禪心佛語】侍者還沒反應過來,只覺得臉上一陣火辣辣的。
【第12句】:【佛語摘抄精選】擊人得擊,行怨得怨,罵人得罵,施怒得怒。(《法句經》)
【第13句】:【佛心禪語】抓不住你的手,因為我矮小。留不住你的心,因為你狠心。
【第14句】:【禪心佛語】靠行善,是不能解決生死問題的。因為著相行善,是生死法故。
【第15句】:【禪語人生】開口不說他人非,閉目心中生蓮花。能吃苦乃為志士,肯吃虧不是癡人。
【第16句】:佛說:“人往高處走,其實高處不勝寒;水往低處流,其實低處納百川。”
【第17句】:【圣經文案】166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太5:9)
【第18句】:一切諸法以智所知,是智皆從文字建立而得生起。《大寶積經》卷四,無邊莊嚴會
【第19句】:一路行走一路歌是一種人人向往的境界,一路行走一路愁卻是大多數現代人的常態。
【第20句】:【禪語人生】贊美使一些人變得謙遜,使另一些人變得無禮。
【第21句】:【禪語人生】學會珍惜眼前你所擁有的,在歲月教你痛惜已失去之前。
【第22句】:【禪心佛語】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學佛。人生最大的快樂是念佛。
【第23句】:【禪心佛語】善用其心就是用大智慧覺悟人生;善待一切就是用大慈悲奉獻人生。
【第24句】:若也用功間斷,才作還休,求悟怪自難期。(唐)法順《華嚴五教止觀》
【第25句】:歡喜悅樂,離諸憂惱。心意柔軟,諸根清涼。《華嚴經》卷二十四,十回向品
【第26句】:【禪語人生】與你有緣的人,你的存在就能驚醒他所有的感覺。
【第27句】:【最有禪意的文案】遇事,若能平心面對,很快就會度過。
【第28句】:【禪語人生】真正可笑的不是對牛彈琴,而是一群牛對著你彈琴。
【第29句】:【禪心佛語】謙和,溫順且自持的生活,不亂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去。
【第30句】:【禪語人生】因緣說是佛教的特質,也是釋迦牟尼佛成佛之時所悟出的最大法門。
【第31句】:【禪心佛語】此心即是佛,佛即是眾生。為眾生時此心不減,為諸佛時此心不添。
【第32句】:從付出中收獲心靈的富足生活中占有再多的金錢、名譽、權力,也不能換來幸福。
【第33句】:【佛心禪語】賺錢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賺錢的種子,便成不了事業家。
【第34句】:【禪心佛語】當別人真正需要你幫忙時,應當不吝地伸出你的手。
【第35句】:【禪心佛語】佛教跟外道不一樣的東西、不一樣的差別就在這個空的思想。
【第36句】:禪是一種方法,是一條道路,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受用。
【第37句】:【佛心禪語】不論誰見到事物的無常,就是見到它們不變的真理。
【第38句】:學佛要學得心地純凈,如明鏡鑒物——能辨別是非善惡的才是真正的智慧,而非聰明。
【第39句】:【佛心禪語】不是標形虛事持,如來寶杖親蹤跡。不求真,不斷妄,了知二法空無相。
【第40句】:【禪心佛語】同樣一瓶飲料,便利店里3塊,酒店30塊。人的價值取決于所在位置。
【第41句】:【禪心佛語】經云“一切法因緣生”,是說世間萬物皆有緣起。
【第42句】:【禪心佛語】孔子說: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第43句】:【禪心佛語】但由于我們感覺它太恐怖了、太不吉利了,平時根本不想去思考這個問題。
【第44句】:不要因貪求清閑,而希求減輕責任;應該增強自己的力量,擔當更重大的責任。
【第45句】:【佛語禪話】資源回收的目的,在于提倡與教育人人懂得惜福。
【第46句】:吉祥月:農歷七月是佛教中的“吉祥月”,也是佛的“歡喜月”,更是眾生的“報恩月”。
【第47句】:【禪語人生】永遠別浪費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歡的人。
【第48句】:【禪語人生】一切妄念統統放下,老實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勸人念阿彌陀佛,這就報佛恩了。
【第49句】:【禪心佛語】能夠把自己壓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貴。
【第50句】:【禪心佛語】心邪眼睛歪,看啥都不正。立志學山,行道學水,學山堅定,學水曲達。
【第51句】:學佛修行的人,千萬不能逃避責任。逃避責任就等于退失菩提心。
【第52句】:動靜一如:浮動的世界里有涅槃寂靜,寂靜的世界里又有無數生命在欣欣向榮。
【第53句】:【禪心佛語】好好地發慈悲心,看每個眾生都那么可親可愛,然后你才會輕松自在。
【第54句】:【禪心佛語】窮釋子,口稱貧,實是身貧道不貧。貧則身常披縷褐,道則心藏無價珍。
【第55句】:【經典佛語】幻身雖小配周天,說與知音仔細參.三藏歸來十二部,盡在人身內外安.
【第56句】:【禪心佛語】生命如草芥,脆弱時候不堪一擊,任人踐踏。
【第57句】:【禪語人生】我和別的女人說話的話,你要被嫉妒蒙蔽雙眼,想要撞車。
【第58句】:【禪語人生】正念的下手處,是要先學會降伏我慢,學會吃虧及退步。
【第59句】:【佛家禪語】修而不悟,輪回就在那里,或生或死,與你痛苦伴隨,不解不脫。
【第60句】:【佛家禪語】該做的事,排除萬難也要完成;不該做的事,無論任何困難,也要堅持立場。
【第61句】:【禪心佛語】世間生死之為最,其余一切可商量。生是死的開始,是生的開端。
【第62句】:【禪語人生】一切都有因果,真正念佛有這個功夫在里頭。
【第63句】:【禪心佛語】如果存心時刻都想利益大眾,則不但眾人可得利益,即自己也可以得到利益。
【第64句】:若一切所求都是為了利他,就不必尋求自利了。(宋)岡波巴《寶鬘集》
【第65句】:【禪心佛語】健康的身體是幸福人生的基礎,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名利地位可能變成零。
【第66句】:知足的人,即使只有一分力量,也可以發揮一分功能,為人群奉獻愛心。
【第67句】:【禪語人生】修法可以是很短很清楚的,而且次數頻繁,有持續性。
【第68句】:【禪語人生】心不厭細,功不厭繁,事不厭周,法不厭備。
【第69句】:【禪語人生】珍珠,忍受著蚌中的陰暗與苦難,最終以絢爛孕育了生命的輝煌。
【第70句】:于眾伎樂現自娛樂,而內不舍念佛三昧。《首楞嚴三昧經》
【第71句】:【什么是快樂】世界上的每個人都在追求快樂,但卻沒有人真正了解什么是快樂。
【第72句】:一切諸佛身,唯是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華嚴經》卷十三,菩薩問明品
【第73句】:【禪心佛語】慈悲定律:慈悲就是用你的好心,去對待他的壞心。
【第74句】:【禪語人生】幸福定律:沒有的時候,不需要;需要的時候,別沒有。
【第75句】:【禪語人生】一個人在絕境時,還能保有感恩的心是很難得的。
【第76句】:【禪心佛語】用心付出是為成功打下基礎,誠心待人是為自己創造機會。
【第77句】:【禪心佛語】每個人都是無知的,只是無知的方面有別而已。
【第78句】:佛言:我身生于人間,長于人間,于人間得佛。《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八,聽法品
【第79句】:【禪心佛語】當令心如虛空,超然塵表。虛如空者,不住相是也。
【第80句】:【佛語禪話】預防心靈災難,需要教育,培養出耐磨、抗壓的健康心靈。
【第81句】:【禪心佛語】俗話說:后生可畏;可俗話又說:嘴上**、辦事不牢。
【第82句】:多一分努力,自然少一分挫敗。(當代)星云《佛光菜根譚》
【第83句】:【佛家禪語】人人一善,點滴付出,可以讓人人心地滋潤到愛的甘露。
【第84句】:【禪心佛語】佛說:別人永遠對,我永遠錯,這樣子比較沒煩惱。
【第85句】:【禪心佛語】理智定律:人類最理智的時候,往往是別無選擇的時候。
【第86句】:慈悲心是希望所有眾生都能獲得快樂,希望所有眾生都能脫離痛苦,這樣的心愿就是慈悲心。
【第87句】:癥結出在自己的身上,因為“我”不會忍耐,不知吞下這口氣,更不懂消化掉這口氣。
【第88句】:【佛心禪語】第二條:在人之上時,要視別人為人;在人之下時,要視自己為人
【第89句】:老來有“三好”:經驗豐富好、健康長壽好、走入社會當志工更好。
【第90句】:【禪心佛語】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第91句】:【禪心佛語】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懂得如何主宰自己。
【第92句】:六波羅蜜,應具足修,執一非余,是為魔業。《大方廣總持經》
【第93句】:【佛心禪語】人能造業,也能造福;造業是迷信,造福是正信。
【第94句】:常者皆盡,高者亦墮,合會有離,生者有死。《法句經》卷上,無常品
【第95句】:【禪語人生】有時候為一個人赴湯蹈火,傾盡所有,卻比不上人家什么都不做。
【第96句】:【禪心佛語】錢多了會壓死你,你承受得了嗎?帶,帶不走,放,放不下。
【第97句】:培養好自己的氣質,不要爭面子,爭來的是假的,培養來的才是真的。
【第98句】:【禪心佛語】女人用友情來拒絕愛情,男人用友情來換取愛情。
【第99句】:吾若言有法與人,即為誑汝,但隨方解縛,假名三昧。《六祖壇經·頓漸品》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