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忍苦捍勞,繁興大用,雖粗淺中皆為至實,惟貴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踐將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第2句】:【禪心佛語】求解脫者,能轉三毒為三聚凈戒,轉六賊為六波羅蜜,自然永離一切諸苦。
【第3句】:【經典佛語】“您該放心就是,您的妻子不是害了什么病,而是在誦讀般若波羅蜜經,她懷的必是佛家弟子?!闭f得長者心花怒放,急忙告訴全家人,大家都高興得不得了。
【第4句】:【禪心佛語】且貪現世之小慈,豈覺當來之大苦。此之修學,徒自疲勞,背正歸邪,誑言獲福。
【第5句】:【經典佛語】“三寶對我們有極大的恩德,施予我們最大恩德的是三寶?!薄赃@樣的意樂心去修供養,得到的福報無量無邊。
【第6句】:愿生彼安樂凈土者,要發無上菩提心也,若人不發無上菩提心,但聞彼國土受樂無間,為樂故愿生,亦當不得往生也。(北魏)曇鸞《往生論注》
【第7句】:【禪心佛語】你的身體是壇城,你要愛護你的壇城、莊嚴你的壇城,讓眾生能生起歡喜心。
【第8句】:【禪心佛語】佛說:寧靜來自內心,千萬不要向外去追求,愈追求,苦惱就愈多。
【第9句】:【禪心佛語】人只有學會收斂自己,才能無論處于何境,都能過風輕云淡的日子。這是一種人生歷練,更是一種人生智慧。
【第10句】:【禪語人生】我們的人生,如果太計較會很苦的。有時,浪費就是浪漫。
【第11句】:用智慧探討人生真義,用毅力安排人生時間。圣人與凡夫的境界,最大的差異在于圣人可以自我掌握時空。
【第12句】:在生意場上,守信是一種基本道德;而謹慎則能避免因對方的失信給你造成巨大的損失。
【第13句】:哭會哭出淚水,笑會笑出淚水。據科學家檢測,哭出的淚水與笑出的淚水,其成分相同,性質相同。
【第14句】:有許多東西,應該遺忘,比如仇恨和嫉妒;有許多事情應該銘記,比如愛和關懷。
【第15句】:【禪心佛語】經是對機說法,這個經跟那個經是沒有連貫起來的。論是把經條理化、系統化,把經里說的東西,用理論性的東西貫穿起來,所以學論解經是一個十分好的辦法。
【第16句】:【佛心禪語】在失去時后悔,為什么沒有抓住。其實等待本身就是一種可笑的錯誤。明知道等待著一份不知能否到來的幸福···
【第17句】:【禪心佛語】佛與眾生,唯止一心,更無差別。此心無始以來、無形無相,不曾生,不曾滅,當下便是,動念即乖,猶如虛空,無有邊際。
【第18句】:【圣經文案】309律法的總結就是基督,使凡信他的都得著義。(羅10:4)
【第19句】:【禪語人生】因緣有四種:因緣第一;次第緣第二;緣緣,也稱為所緣緣第三;增上緣第四。四緣生諸法,更無第五緣。
【第20句】:當知若諸眾生所有苦生,一切皆以愛欲為本。《雜阿含經》卷三十二,第913經
【第21句】:【禪心佛語】你看,馬沙就很聰明,銘記著朋友的救命之恩,卻忘了對方的一耳光之仇。當他這么做了以后,在他的內心深處,就只有美好的回憶,而沒有痛苦的糾葛。
【第22句】:【禪語人生】在人生的道路上,起點低并不可怕,只要能夠循序漸進,堅持不懈,日積月累地做下去,終究會從低洼的平地攀登上理想彼岸的。
【第23句】:【禪心佛語】你本身有罪業,先把罪業逼出來。有時候我們做了一個善法,它不是先表現善法,它先進入阿賴耶識,先把惡法逼出來,就是你本來有三惡道的果報…重報輕受。
【第24句】:【禪語人生】一個常??磩e人缺點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夠好,因為他沒有時間檢討他自己。
【第25句】:【禪語人生】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安樂與和諧的生活,那么只有好好修滿足的心,才能得到安樂。
【第26句】:【禪心佛語】日常應以取舍業果為本,盡力結合所學行持,將所學法義結合在生活中,令自身行為盡量與法相應。倘能如此,應不至荒廢暇滿,成辦二利亦有希望。
【第27句】:君子與小人君子的心量很大,能夠包容普天下的眾生;小人則只在乎自己。
【第28句】:【禪心佛語】人生的含義是什么,是奮斗。奮斗的動力是什么,是成功。成功的秘訣是什么,是改變。
【第29句】:滿壅金,滿堂玉,何曾買得時常喜;臨危終覺一場空,只有孤身無伴束。
【第30句】:【最有禪意的文案】以家庭和睦讓讓安定的心穩同,以善待以回避仇人讓的心穩同,以充滿愛心讓穩同的心發揮功用。
【第31句】:【生命五度】時間是生命的長度,越用越短;視野是生命的寬度,越看越寬;理想是生命的高度,越想越高;胸懷是生命的厚度,越堆越厚;積淀是生命的密度,越積越密。
【第32句】:為了擺脫煩惱而參禪,這樣不會成功。因為當他煩惱的時候,就想到了禪;當他快樂、不煩惱的時候,便把禪忘掉了?!葡壬?/p>
【第33句】:人生的苦與樂如同一個硬幣的兩面,一面是苦,一面是樂,失落時是苦,希望時是樂;經歷時是苦,回味時是樂;今日以為苦之事,卻為明天回味之樂。
【第34句】:【禪心佛語】積極者相信只有推動自己才能推動世界,只要推動自己就能推動世界。
【第35句】:一切諸法皆是佛法,以于諸法能善了知,名為佛法。諸法本性與佛法等,是故諸法皆是佛法?!洞髮毞e經》卷四,無邊莊嚴會
【第36句】:【禪心佛語】生活中有句話,見人之過易,見己之過難,能夠在心平氣和中找到和生活的差距,觀察世間,也別輕描淡寫了自己的錯誤,不憂心重重,也不過分自戀。
【第37句】:【禪語人生】再肥沃的土地福田,不勤勞精進去耕種,還是會荒蕪沒有收成;再興隆的祖業家產,不能節儉樸實持家,終有揮霍殆盡的一天。
【第38句】:【禪心佛語】什么事情,都是成也在人、敗也在人。失敗者并不是天生就比成功者差,而是在逆境或者絕境中,成功者比失敗者多堅持一分鐘,多走一步路,多思考了一個問題。
【第39句】:此心即是佛,佛即是眾生。為眾生時此心不滅,為諸佛時此心不添,乃至六度萬行,河沙功德,本自具足,不假修添?!扼拗蔹S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第40句】:修行,要修、要行。修就是不斷地改正自己,行就是要把正確的理念、法門付諸實踐。
【第41句】:愛的長久之道是相互依靠,擁有一份互相扶持的愛才能在漫長的歲月里走下去,盡管磕磕絆絆,仍有一份平常安然、韻味無窮的幸福。
【第42句】:【禪心佛語】寡欲不是無欲。正因為人類有對光明的渴望,才有了電燈。寡欲是懂得適可而止。
【第43句】:【禪心佛語】兩個人之間的感情就像織毛衣,建立的時候一針一線,小心而漫長,拆除的時候卻只需輕輕一拉。
【第44句】:【禪語人生】這個婆羅門又告訴了死者的妻子,誰知她的回答也是如此。
【第45句】:【業精于勤荒于嬉,小流能積成江海】1.持之以恒才能成就事業。2.腳踏實地打好事業的地基。3.工作著的人是最幸福的。4.做擅長的事才容易成功。
【第46句】:【圣經文案】238到了一個地方,名叫髑髏地,就在那里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又釘了兩個犯人:一個在左邊,一個在右邊。(路23:33)
【第47句】:【禪語人生】在行走時,保持持續地覺知禪修業處,這是在修止;持續地觀照行走的名色法,或觀照名色法的無常、苦、無我,這是在修觀。
【第48句】:【圣經文案】393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弗6:4)
【第49句】:口頭說法喋喋不休,身心卻毫無行持和體驗,這種說教,就象是鸚鵡學舌一樣,實在毫無意義。(宋)岡波巴《寶鬘集》
【第50句】:【禪心佛語】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第51句】:【佛語摘抄精選】惡徒摧毀自己的靠山,賢哲保護自己的靠山;蟲子把自己的周圍吃凈,獅子保護自己的地盤。(《薩迦格言》)
【第52句】:【禪心佛語】任何人都渴望成功,渴望過上幸福的生活。然而“臨事抱佛腳,不如平時燒香”,只有在提高自身素質的基礎上友愛與競爭,這才是明智的做法。
【第53句】:【禪心佛語】事在人為,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隨遇而安,是一種樂觀的處世妙方,順其自然,是一種豁達的生存之道,水到渠成,是一種高超的入世智慧。
【第54句】:未發道心、不立志念雖然可惜,既能發心立志,卻又廢失,尤其可憫,復又可悲。
【第55句】:學會寬容,便因知道人生殘缺的本質而豁達,它會令你體諒人性弱點,走出生命固有的盲區,由此你將成為生活的智者。
【第56句】:順境心不動,不喜而忘形,仍是佛念當前;逆境煩惱時,也不憂忿嗔恚,還是佛念當前。
【第57句】:【佛心禪語】忍需要理智,更需要肚量。世上沒有不能忍之事,只有不想忍之事。
【第58句】:【佛心禪語】第二是攝持一切善法。因為靜慮有凝聚的力用,所以能使所造的一切善法功德毫不散失。經典曾經這樣說:“禪為守智藏,功德之福田?!?/p>
【第59句】:【禪心佛語】吃了就定要拉,人定要學會隨緣放下,否則就會便秘。常以為別人在注意你,或希望別人注意你的人,會生活的比較煩惱。
【第60句】:【佛心禪語】不能將心待悟。將心待悟,永無悟期。要把全部心力放在做功夫上,不管悟與不悟,功夫照做不誤。這樣才是參禪人的本色。
【第61句】:生命之所以是人最貴重的財富,是因為生命不能重來。浪費一天或一小時,一分一秒,都是浪費了最寶貴的“當下”的生命。
【第62句】:老人不講古,后生會失譜。老牛肉有嚼頭,老人言有聽頭。老姜辣味大,老人經驗多。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干。
【第63句】:【禪心佛語】所謂心事,不過是不如己意,那就是我執,執著于自己描畫的理想,一有落差,即生煩惱。
【第64句】:【禪心佛語】凡事別過分,沒什么好處的,中庸是一種智慧,強制留人是一種愚蠢的雙輸行為,別用“高標準”折磨自己,更不要為難別人。
【第65句】:【佛心禪語】《維摩經》上面講,“從無住本,立一切法”。一切法本的根本是什么?一切法的根本就是無住。所以,無住是一切法的一個總的規律、總的形態。
【第66句】:【禪心佛語】生命的本質超越時空之外,「死」只不過是此世他生形式的改變,但生命卻不因此而消失。
【第67句】:【佛心禪語】“不是,不是,”默雷禪師說道,“那并不是只手之聲,只手之聲你根本就沒有聽到?!?/p>
【第68句】: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日真如。(古印度)護法等《成唯識論》卷九
【第69句】:【佛心禪語】自是心底起風波,何勞苦尋他人過。茫茫人海東西客,道說東西非自己。
【第70句】:蕓蕓眾生,又有多少人放不下手中的“筷子”,放不下手中的權力、金錢和美色,而活活地給“撐死”啊!
【第71句】:【禪語人生】心住無住處;心不住一切處;心不住善惡有無內外中間,不住空不住不空,不住定不住不定;如是名無住心也。
【第72句】:【佛家禪語】悟而不度,眾生就在那里,或父或母,于你恩重如山,不孝不敬。
【第73句】:年輕佛子常耽于文字般若中,若能將所學的文字應用于實相般若,以聲音呼出千眼,以行動引出千手,事理圓融,方是學佛的真諦。
【第74句】:人在平安的時候,很容易迷失自己。偶爾有小挫折或坎坷,反而能喚醒良知、長養善根,這何嘗不也是福?
【第75句】:【佛心禪語】愛一個人的時候,不要埋怨他不能給你什么,應該珍惜他給了你什么。
【第76句】:【心靈禪語】在生活面前,有三件事情不能做:第一,不能用小聰明,會辜負很多善意;第二,不能用小心眼,將會錯過許多幸福;第三,不能用小固執,會讓煩惱占了心窩。
【第77句】:【佛心禪語】不該聽的事不要去打聽,不該說的話不要說出口,不該想的事不要去胡思亂想。
【第78句】:【禪心佛語】洞穴內的寂靜安祥是某些人為了想要寂靜而坐著不動,坐到像石頭一樣,所以他們不能看見自心,不能看見念頭生起。
【第79句】:世態炎涼,無需迎合,人情冷暖,不必在意,身在萬物中,心在萬物上。
【第80句】:【禪心佛語】佛曰:佛前有花,名優曇花,一千年出芽,一千年生苞,一千年開花,彈指即謝,剎那芳華。
【第81句】:一般人的心念常常變幻不定,有時生歡喜之念,有時起怨怒之意,有時則萌仇恨之心;原因在于面對各種不同外境時受到了的影響。
【第82句】:【禪語人生】信仰不是空口說空話、而是體現在行為上,否則就是在說謊。
【第83句】:人生如果不能忍辱,就無法成就事業、學業與道業。修行必定要能堪忍無量的苦,無忍決不會有所成就,是故“忍”為修學佛法的重心。
【第84句】:因果:“千里之路始于初步,合抱之木發于毫芒”——“因”能生“果”,果乃因成,從因到果,需要時間的累積。
【第85句】:【禪心佛語】堅毅與圓融是人生的兩條腿,缺一個都無法正常走路。職務不僅僅是權力,更應該看做是一種責任。
【第86句】:【禪心佛語】所有的有分別的善行中,救護生命是最重要的。約束自己不從事任何殺生活動,譬如可以做一個素食者或加入素食宣傳活動中去。
【第87句】:令彼一切人,修行于十善,率土常豐樂,國土得安寧?!督鸸饷髯顒偻踅洝肪戆?,王法正論品
【第88句】:父子親而家不退,兄弟和而家不分;夫賢婦惠家和順,父慈子孝樂天倫。
【第89句】:【禪心佛語】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
【第90句】:【禪語人生】一切事提得起放得下,心就無掛礙;一切事提不起放不下,心就有掛礙。
【第91句】:【佛心禪語】做人如行船。逆行者,慮其逆難而力求安,則事事小心;順水者,喜其順未慮其危,則疏忽大意。故:逆水者失事少,順水者失事多。
【第92句】:人世間,唯有“包容”的世界,才能是和諧美麗的,一個人,只有做到了包容,成熟于寬容,才能具有那種“容納萬事萬物”的高尚胸懷。
【第93句】:自己的苦只能自己承擔,生活中的一切也只能自己去體驗,依靠他人總是有限的,因為他人不可能替你活著。
【第94句】:【禪心佛語】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愿解如來真實義。
【第95句】:更多的時候,只有在我們看慣那種種人生險境,領略過各種綺麗風景后,才會明白一個最簡單的道理:遠方的景色走近了,就是自己現在的生活。
【第96句】:【禪心佛語】歲月不會被忘記,但是會忘記你。人間流傳許多事,但是唯獨沒有你的事情。歷一遍人生路,獨來獨往。冷暖悲歡,自己不說,別人不猜,也就罷了。
【第97句】:一個人的心靈能夠不隨外物而轉,就已經達到心智的自由了,就能夠在行住坐臥中體悟禪定的微妙。
【第98句】:【禪心佛語】如果一個人太在乎別人,就是沒有「信心」的人,因太在乎別人的「肯定」,就會讓快樂掌握在別人的手里。
【第99句】:【圣經文案】316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羅12:19)
上一篇:小學生描寫心情好的唯美句子(關于心情好的句子適合小學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