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以波羅蜜船,于生死流中,不依此岸,不著彼岸,不住中流,而度眾生,無有休息。《華嚴經》卷七十三,入法界品
【第2句】:【佛家靜心禪語】心素如簡,淡雅一世,一杯香茗體悟人生的得失,榮辱,苦樂,炎涼。茶苦如生命,茶香如愛情,茶淡如清風,一杯清茶,三味一生,驀然回首中感悟。
【第3句】:【禪語人生】我們必須接受有限的失望,但是不可以失去無限的希望。我相信這世間總會有不期而遇的溫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在不經意間出現在我們的生命里。
【第4句】:【佛心禪語】做人像水。水,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一切都是因為它柔美、滋潤。
【第5句】:真該妄本,行無不修;妄徹真源,相無不寂。(唐)法藏《修華嚴妄盡還源觀》
【第6句】:遇到挫折和失敗,最有價值的事是挽回損失和調整心情,而不是追究責任。在沒有明確的責任人的時候,不妨將自己當第一責任人,然后迅速原諒自己。
【第7句】:【禪心佛語】佛教把構成生命的因素分為五類,稱為五蘊:色、受、想、行、識。
【第8句】:【禪心佛語】煩惱的性質:心中產生使心境變得不平靜、不自在的一種情緒狀態。
【第9句】:如果我們毫不懷疑地去相信一個人,那結果只有兩種,要不就得到一生的知己,要不就得到一生的教訓。
【第10句】:【禪心佛語】覺悟人生是智慧解脫,奉獻人生是慈悲關懷。二者的融合無間就是菩薩的人生,是大乘佛法的真精神。
【第11句】:【禪心佛語】為何我們如此汲汲于名利,如果一個人和他的同伴保持不一樣的速度,或許他耳中聽到的是不同的旋律,讓他隨他所聽到的旋律走,無論快慢或遠近。
【第12句】:【禪語人生】我們僅僅放下對今生的貪欲,還不叫生起真正的出離心,生起真正的出離心要放下對所有后世世間安樂的貪欲。
【第13句】:【禪語人生】要對誰特別好,也不要對誰特別不好,永遠不要被少數人所利用。
【第14句】:【經典佛語】“覺悟人生,奉獻人生”,要不離覺悟來講奉獻,既要有大慈悲,也要有大智慧,才不會偏于一面。
【第15句】:【禪心佛語】當責備別人的過錯時,不可過于嚴厲,要顧及對方是否能承受。當教誨別人行善時,不可期望太高,要顧及對方能否做得到。
【第16句】:【禪心佛語】快樂,是精神和肉體的朝氣,是希望和信念,是對自己的現在和未來的信心,是一切都該如此進行的信心。
【第17句】:【禪語人生】有生必滅是世間萬物的必然規律,即使被認為是永恒的太陽、月亮、山河大地,也終究會有毀滅的一天。
【第18句】:若時時自以為是,處處只為自己著想,則對良師益友的忠言勸告,便覺逆耳難受;反而對諂媚迎合的花言巧語,聽得神魂顛倒,以致誤入邪途而不自知,這是迷信的一種。
【第19句】:如就刑戮,若在狴牢,怨賊所追,水火所逼。一心求救,愿脫苦輪。(天如禪師)
【第20句】:【禪心佛語】自性如虛空,真妄在其中,三心若已了,體相即是用。心清水現月,意定蓋蒼穹。
【第21句】:【禪語人生】喜歡作事的人,能因完成一件事而喜悅,這種人是最幸福的。然而改正缺點,補償了錯誤,則是最高的幸福。
【第22句】:【佛心禪語】因為過于追逐此生的名利,所以往往忽略了修行,于是對死亡既沒有作好任何準備,對來生也毫無把握正確的方向。
【第23句】:【佛心禪語】“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如果能在這個問題上,不存任何疑惑,直下承當,然后念茲在茲地保任,人生的問題就解決了。
【第24句】:沙鍋不打不漏,朋友不交不透。干姜扭不出汁,老糠榨不出油。各師傅各傳授,各把戲各變手。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第25句】:【禪心佛語】懂得了佛法的道理,回歸到自身的當下,就是要學會好好地吃飯、好好地睡覺、好好地工作、好好地去面對一切應該做的事情。
【第26句】:【禪語人生】以淡字交友,以聾字止謗,以刻字責己。以弱字御侮。居安,慮危。處治,思亂。
【第27句】:【禪語人生】有了煩惱,就會造作各種各樣的行為,這些行為在道德上稱為“業”。
【第28句】:【禪語人生】我們每天都要檢查自己,要牢記《溈山警策文》中的諄諄教導,“舉措看他上流,切莫隨于庸鄙”。
【第29句】:覺性形之于語言,必然是清凈語、慈愛語、柔軟語,由此而達至我們的口業清凈;覺性見之于行動,必然是慈悲奉獻、助人為樂、與人為善,由此而達至我們身業的清凈。
【第30句】:【禪心佛語】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名「大雄」,故名「大雄寶殿」。即佛也。
【第31句】:【禪心佛語】生活在山坡上的石頭,羨慕山下繁華大道,便自己滾下去,結果受盡踐踏與玷污。
【第32句】:【禪心佛語】目光長遠一些不失為一件好事,能吃虧、善吃虧的人終究不會吃大虧,初涉職場,吃虧是福,你好,我好,才能一起好,投機生意,總是賺少賠多。
【第33句】:塵相虛無,從心所生,了無自性,名為無相。(唐)法藏《華嚴義海百門》
【第34句】:覺性圓明無相身,莫將知見妄疏親。念異便于玄體昧,心差不與道為鄰。情分萬法沈前境,識鑒多端喪本真。如是句中全曉會,了然無事昔時人。——《曹山本寂禪師》
【第35句】:諸佛有沒有老師呢?有,佛的老師就是法寶。這里的法是指真如,是一切事物的本性。
【第36句】:凈土極則事,無念外之佛為念所念,無佛外之念能念于佛。正下手時,便不落四句百非,通身拶人。(明)澫益《靈峰宗論》卷四之一,《答卓左車茶話》
【第37句】:心正,人就正,哪怕身子是歪的;心歪,人就必歪,哪怕身子再挺。沒有一塊骨頭是錚錚鐵骨,心骨軟,身子骨再硬也是軟的;心骨硬,身子骨再弱也是硬的。
【第38句】:【禪語人生】真正的修行不僅僅是念佛,最重要的還在于生活當中的修行。
【第39句】:【禪心佛語】人的身體就像一個小宇宙,身體的每一個小部分里生活著很多其他生命體,“你”只不過是這些生命體的國王,因為你福報大,掌握著這個身體。
【第40句】:禪非意想,以意想參禪,則乖;道絕功勛,以功勛學道,則失。——《圓悟佛果禪師文案》
【第41句】:此心經常浸潤在慈悲里,才能生起利他的情懷。(宋)岡波巴《寶鬘集》
【第42句】:見他瞋恚盛,但能行默忍,彼瞋自然滅,不煩刀杖力。彼此得大利,自利亦利他。《別譯雜阿含經》卷二
【第43句】:金錢可以帶來優渥的生活,可以開拓事業,實現夢想,它的作用不可忽視,愛財之心也并非過錯,然而,對待金錢必須拿得起放得下。
【第44句】:【禪語人生】這世上,有時笑笑人家,有時給別人笑笑自己,放輕松,給自己快樂,也給別人快樂。
【第45句】:三千世界,掠影浮光,我們看到的就只是一粒微塵、一瓢秋水、一彎清月。
【第46句】:【禪心佛語】人一生的努力,就在于用你手里所擁有的一半去獲取命運所掌握的另一半。
【第47句】:【佛心禪語】自卑定律:說三句話不忘帶一句自我肯定的人,往往自卑感最強。
【第48句】:如諸眾生及草木,一切生長咸依地,世及出世諸善根,皆依最勝尸羅地。“四十華嚴”卷十七
【第49句】:小參僧問:“卷簾目對千峰秀,掩室時聞百鳥聲。正恁幺時,還有佛法也無?”師云:“透過聲色了無依,一切法中常自在。”——《宏智禪師廣錄》
【第50句】:【圣經文案】400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腓1:21)
【第51句】:【佛心禪語】善怒者必多怨,善與者必善奪,唯隨天地之自然而能勝理。
【第52句】:【禪心佛語】科學只知往外求,忘卻本性不自由,從生至死無暇日,忙忙碌碌白了頭。
【第53句】:世上的人各有各的專長,各有各的短板,均衡起來,大致都差不多。勿為一專長喜,勿為一短板悲,是我們應取的人生態度。
【第54句】:【禪心佛語】看上一個人要一分鐘,喜歡一個人要一個小時,愛上一個人要一天,忘掉一個人要一輩子。
【第55句】:【禪語人生】我們永遠不要放棄增長智慧,它是帶領我們脫離黑暗的善知識。
【第56句】:【禪心佛語】佛曰:緣起即滅,緣生已空。你們只有思之苦,無姻之緣,未看破紅塵方為上岸。
【第57句】:【禪語悟道】如果內心不夠堅強,沒有堅定的毅力,那么再小的違緣也會阻礙你,再小的困境也傷害你。所以大家要增長自己的信心,強化自己的毅力,自信起來,堅定起來。
【第58句】:【禪心佛語】大自然是我們人類惟一、永遠的依靠,是我們真正的朋友,我們應當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愛惜大自然,只有這樣才能感受到大自然對人類的恩寵。
【第59句】:【禪心佛語】大義是說學佛之人從五湖四海聚集在寺院,為的是學佛成佛,成就的標準是心要空,無有妄念。
【第60句】:【呂祖勸世歌】一毫之善,與人方便,一毫之惡,勸人莫作。衣食隨緣,自然快樂。算什么命,問什么卜。欺人是禍,饒人是福,天網恢恢,報應甚速,力行此言,神欽鬼伏。
【第61句】:【禪心佛語】每天看點文學名著:寂寞是心靈的慎獨,若開放在高山之巔上的雪蓮花,美麗、靜肅。在獨處的歲月流中,悄然綻放在自然界的天地間,孤寂,傲然。
【第62句】:悲即是同情心。能互相寬諒、容忍,表現一分寬心、愛心,即是悲心。最幸福的人生,就是能寬容與悲憫一切眾生的人生。
【第63句】:【佛心禪語】貪婪是餓鬼的心理,嗔恨是地獄的心理,愚癡是畜生的心理。只要我們內心有貪嗔癡,就離不開三惡道。因此,在人道中也有三惡道。——濟群法師
【第64句】:【佛心禪語】不開心睡一覺,就讓它過去吧。傷心還好,傷胃就不好了。——《麥兜》
【第65句】:【佛心禪語】全場學生哄然大笑,這一笑,使他釋然了,因為心想:“再也不會有比跌跤更糟的事了。”
【第66句】:【禪心佛語】對待你的商業對手犯錯誤經常會出現是: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跟不上。
【第67句】:【圣經文案】117他必象牧人牧養自己的羊群,用膀臂聚集羊羔抱在懷中,慢慢引導那乳養小羊的。(塞40:11)
【第68句】:若有尊敬佛,念報于佛恩,彼人終不離,一切諸佛住。《華嚴經》卷二十三,兜率宮中偈贊品
【第69句】:知晝則知夜,知始則知終,如若先悟未生以前面目,便知末后安身立命之處。
【第70句】:【禪語人生】在公司內部找到能夠超過你自己的人,這就是你發現人才的辦法。
【第71句】:【禪語人生】在一個寂寞的秋日黃昏,無盡廣闊的荒野中,有一位旅人步履蹣跚地趕著路。突然,旅人發現薄暗的野道中散落著一塊塊白白的東西,定睛一看,原來是人的白骨。
【第72句】:“取諸社會,用諸社會”是人生價值的發揮。以良知良能為人群服務,才不枉費此生。
【第73句】:“因果報應”說不是佛家獨有,無論哪個國家、哪個民族,必然都存此說。好萊塢的大片,最后總是壞蛋遭殃;二十集的電視連續劇,壞蛋可以得意十九集,最后準得遭報應。
【第74句】:【禪心佛語】當別人對我們有所要求時,不要輕易拒絕,要具有慈悲喜舍心給予布施與協助,且不求回報。
【第75句】:【禪心佛語】凡夫一向生心,名為有;小乘一向滅心,名為無;菩薩與佛未曾生心,未曾滅心,名為非有非無心;非有非無心,此名為中道。
【第76句】:【禪心佛語】每人每天多說一句好話,多做一件好事,所有小小的好,就會成為一個大大的好。
【第77句】:親愛的朋友們,讓我們學會發現問題及時回頭,一切都還來的及。不要等到大限將至,讓自己后悔終生。
【第78句】:如法得財利,不負得安隱,施與得歡喜,二俱皆獲利。《中阿含經》卷二十九,《貧窮經》
【第79句】:【禪心佛語】堅定的意志最重要,有了它,外在的束縛就不會放在心上,掛念和憂慮就不會占據內心,自然會在宇宙中找到自己安身立命所在。
【第80句】:佛經中謂“菩薩十地”云:歡喜地——謂菩薩智理與佛同齊,徹見大道,盡佛境界而得法喜,登于初地,名歡喜地。
【第81句】:【佛心禪語】別人不明白的時候你明白了,別人明白的時候你行動了,別人行動的時候你成功了,別人成功的時候你富有了。這就是:超常思維,先見之明。
【第82句】:人生的意義與價值,不在于生命的長短,而在于自己為世間付出多少。只要克盡做人的本分,在工作中得到快樂喜悅,就是最踏實、最幸福的人生!
【第83句】:【禪語人生】只有內心清凈,才能得到幸福,遇到任何逆境,就自然放得下,而能解脫自在,遠離煩惱,這樣才真正懂得幸福的人生。
【第84句】:【禪語人生】有自尊心而無自信心的人,等于一座房屋有棟無梁,它的維系力必然很脆弱。
【第85句】:我們要時常靜觀自己的內心,真正的財富、真正的悠閑、真正的風景,只在人的內心里。
【第86句】:當我們總抱怨世界陰暗時,恰恰是自己內心蒙了很厚的灰塵。有智慧的人,從來不活在別人的嘴里,也不活在別人的眼里。
【第87句】:零業障重、貪瞋盛、體弱心怯,但能一心念佛,久之自可諸疾咸愈。(印光法師)
【第88句】:【佛心禪語】這真的是“末法時代”的信號?漢傳佛教真的要埋身于滾滾紅塵之中?
【第89句】:【禪語人生】性自賢善,善調善住,不惱、不怖諸梵行者——能夠團結大眾,與諸同道和睦相處。
【第90句】:【禪心佛語】其實萬物都在變。事情都在發展。今天已經和昨天不一樣了,明天還要變。該做的事情要做。有的時候等也是在做。
【第91句】:【圣經文案】507證明這事的說:“是了。我必快來。”阿們!主耶穌啊,我愿你來!(啟22:20)
【第92句】:【禪語人生】學佛,不是僅僅學道理,更不是給人講道理,而是要把佛法與自己的身心結合,通過實踐佛法,提升心靈。只有內心改變了,生命狀態才能改變。
【第93句】:【禪心佛語】謹慎不惟諾,善良不懦弱,練達不草率,穩重不寡斷,誠實不虛偽,忠厚不愚蠢,自謙不自卑,自信不自負,剛毅不固執,果斷不冒失。
【第94句】:【佛語摘抄精選】知為政者,棄一惡人,以成一家;棄一惡家,以成一方。(《孛經》)
【第95句】:【禪心佛語】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這叫內圣,修身,這是根本,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叫外王。
【第96句】:【佛家禪語】當我們以正面心態去修行,即使做世間瑣事,也會成為獲得解脫的緣;當我們以負面心態去修行,即使行佛教事業,也會成為墮落惡趣的因。
【第97句】:【禪語人生】宣傳凈土法門,普遍為眾生介紹這個法門,才能報佛恩于少許,才能報一點佛恩,不這樣做不能報佛恩。
【第98句】:吸煙是一種習慣,微博也是一種習慣,習慣一旦成為無法克服的固習,就是一種麻煩。
【第99句】:業果若不定,便成無因果;業果若決定,眾生不成佛。當知業可轉,如二水相投:熱多冷從熱,冷多熱從冷。(明)宗喀巴《顯密次第修行科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