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二心不可超三界,一腳何能踏兩船?直指人心無異念,宜添祖位續前賢。
【第2句】:人一旦失去了安詳,同時便會褪失了生命的華彩。是女孩子,不會再容光照人;是男孩子,就面目可曾。用通俗的話說:這個人就現出衰相,就顯得倒霉。一一耕云先生
【第3句】:慎獨:修學佛法,實非三五天的事,應學茲在茲,時刻不離修心養性、端正行為。
【第4句】:【佛心禪語】以金相交,金耗則忘;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去則傾;以權相交,權失則棄;以情相交,情逝人傷;唯心相交,靜行致遠。——星云大師
【第5句】:追隨好人學做好人,便是上乘佛道怎樣經營有價值的人際關系?佛日:擇其善者從之,惡者遠離之。我與善知識相隨,自致成佛?!斗鹫f尸迦羅越六方禮經》
【第6句】:【禪心佛語】其實萬物都在變。事情都在發展。今天已經和昨天不一樣了,明天還要變。該做的事情要做。有的時候等也是在做。
【第7句】:人的心靈,若能如蓮花與日月,超然平淡,無分別心、取舍心、愛憎心、得失心,便能獲得快樂與祥和。
【第8句】:【佛心禪語】最快的腳步不是跨越,而是持續;最慢的步伐不是小步,而是徘徊。?三、寧愿保持沉默讓人看起來像個傻子,也不要一開口就證明確實是個傻子。
【第9句】:【知難忍苦好處世】天下有兩難:登天難,求人更難。地上有兩苦:黃連苦,無錢更苦。世界有兩險:江湖險,人心更險。人間有兩?。捍罕。饲楦?。
【第10句】:【禪語人生】無俗情之濃膩,如水月之淡遠。雖時空之隔阻而心心相印,歷世事之遷移而息息相依。相忘于江湖而若對咫尺,相照于肝膽而渾然不覺。此無它,信之力也。
【第11句】:自性若悟,眾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眾生。自性平等,眾生是佛;自性邪險,佛是眾生?!秹洝じ秶诘谑?/p>
【第12句】:進云:“如何是境中人?”師云:“貧家女子攜籃去,牧童橫笛望源歸∥’——《楊岐方會和尚文案》
【第13句】:心存善念:“揚善”是提倡善良風氣,鼓勵人人向善,勸導大家學做好人、多做好事。
【第14句】:【禪心佛語】忍,仁智養福;忠,仁德養祿;樂,仁道養壽;動,仁者養身;學,仁行養識;靜,仁愛養心;勤,仁布養財;愛,仁和養家;誠,仁義養友;善,仁慈養德。
【第15句】:【圣經文案】357所以無論是住在身內,離開身外,我們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悅。(林后5:9)
【第16句】:【禪心佛語】如何對自己,對他人?佛曰:對自己好點,因為一輩子不長;對身邊的人好點,因為下輩子不一定能夠遇見。
【第17句】:只要心中的燈火不曾熄滅,即使道路再崎嶇難行,那片光明也會孜孜引路,令你如愿而歸!如果找到了心靈的方向,你可要牢牢守住,怎樣都不要放棄。
【第18句】:山中住萬疊,千重誰伴侶?縱使知音特地來,云深必定無尋處。——《法演禪師文案》
【第19句】:愛欲之于人,猶執炬火逆風而行,愚者不釋炬,必有燒手之患。《四十二章經》
【第20句】:該做的事,排除萬難也要完成;不該做的事,無論任何困難,也要堅持立場。
【第21句】:【禪心佛語】若于一切處,行住坐臥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真成凈土,此名一行三昧。
【第22句】:【禪語人生】治心治身,理不必太多,知不必太雜,切身日日用得著的,不過一兩句,所謂「守約」。
【第23句】:【禪心佛語】人們最好在運籌帷幄時膽小一點,并想及所有不良后果;但在必須行動的時候,便要大膽敢為。
【第24句】:眾生諸貪諍,皆因諸根起,若能攝諸根,疾得于解脫?!短摽詹仄兴_經》
【第25句】:一切凡夫若想修凈業,應當修此三種正因,以明心見性、去除凡夫心而入圣人清凈本性。
【第26句】:我們不必疑惑,不必分別,不必揀擇,不必把禪定的體與用分開,定是體,禪是用,體用一如,禪定一致,這就是外禪內定。
【第27句】:【禪心佛語】若解時法逐人,若不解時人逐法。若法逐于人,則非法成法;若人逐于法,則法成非法。若人逐于法,則法皆妄;若法逐于人,則法皆真。
【第28句】:恩宜自淡而濃,先濃而后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嚴而寬,先寬而后嚴者,人怨其酷。
【第29句】:【禪心佛語】如果不讓念頭固化,如果能夠認清念頭的空性,那么每一個在心中生起和消失的念頭,都能夠讓我們對空性的體現愈來愈清晰。
【第30句】:【禪心佛語】生命,只是風雨中的油燈。不要那樣不停地狂奔。那樣,可憐的燈火,只會提前熄滅于風和雨。
【第31句】:【禪心佛語】狼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要加強橫向聯系,官場上要多結交像狽這樣的鐵哥兒們。
【第32句】:【禪心佛語】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的修行不夠,別人的毛病都是你挑出來的,你不挑哪有那么多毛病。
【第33句】:【佛心禪語】不要讓邪惡的意念、不良的情緒在你心中生根,你應該把他們當成「癌」一樣,小心防范它們的感染。
【第34句】:【禪心佛語】命運加給人的不幸,還有避開的可能,但自己加給自己的不幸,卻無挽救之路。
【第35句】:【佛心禪語】一切眾生,禍從口出,惡語傷人,有如矛刺心,若能話到口邊留半句,則是積口德。
【第36句】:尤其有些人在日常生活中時常自我詛咒,不知惜緣感恩;詛咒毀謗他人者,更如逆風揚塵,自作自受。
【第37句】:慮而后言,辭不強梁,法說義說,言而莫違?!斗ň浣洝肪砩?,教學品話到口邊想一想,講話之前慢半拍。當代)圣嚴《108自在語》
【第38句】:【禪心佛語】人既要順任自然規律各歸其位,又要洞見自己的短長,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善于做什么。只有給自己找到一個準確的定位以后,才能真正明白自己人生的使命何在。
【第39句】:悟之乃煩惱即菩提,迷之則北轅而適楚。其漸也,積僧祗之劫數,猶如輪回;其頓也,如屈身之臂頃,旋登妙覺?!洞蟪祟D教頌并序》
【第40句】:【禪心佛語】人生六耐,缺一不可;臨危應耐,耐以生存;緩:事緩乃圓,好從慢得;從緩待變,應對自如。
【第41句】:【禪心佛語】看它落向何處,但曾經你我也在枝頭翹望,千年古剎之中,誰曾斷絲絲紅塵之戀;對錯只為是非,好壞只為分別,如實修何時能照見自性。
【第42句】:【禪心佛語】古人說,一寸長一寸強,一寸小一寸巧——我有時候強,有時候巧。
【第43句】:【佛家經典禪語文案】偉大的夢想讓成就隨之成長,渺小的希望讓你永落人群之后。相信自己,就必然會做到,一切都由意識掌控。如果自認高人一等,就一定出類拔萃。
【第44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得惜緣的人,能與人結好緣;懂得惜福懂的人,能積極再造福。
【第45句】:若能看透人生“無我”、只有“大我”,就會將“小我”的生命與時間多付出,奉獻給“大地”眾生。
【第46句】:無論你看與不看,花都在那里,不悲,不喜。做人如蘭,煩惱和憂愁就會隨風飄散,幸福和快樂就會到處彌漫。
【第47句】:有些人參禪,覺得禪很玄、很妙,他要做一個很玄、很妙的人,所以去參禪,像這樣的人,因地便不正確?!葡壬?/p>
【第48句】:一心向善,心存善念,一念之善,一念成禪,品自然之道,而深悟人生善之根本。
【第49句】:“是非止于智者”,有智慧的人,能成人之美、揚他人之善,因此心量寬廣,足以包容天下眾生,普利天下皆得安樂。
【第50句】:【禪心佛語】人體最軟的是舌頭,最硬的是牙齒,但這兩個看似矛盾的東西,卻相處得很好、很久。為什么?對立中往往存在著統一。禍福、好壞、陰陽、黑白等也是如此。
【第51句】:【禪心佛語】敢想好事是改變的開始,立即行動是改善的發生。也許這個世界上改善自己就是最好走最效率最捷徑的路。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第52句】:【禪心佛語】人生最可貴的事就是“結善緣”,佛法所說的“緣”是很微妙的東西,有時候一句好話就能給我們的人生廣結善緣,成就大好的功德。
【第53句】:夫一體三寶者,只是一心:心性自能覺照即佛寶,心體本自性離為法寶,心體無二即僧寶。(五代)延壽《宗鏡錄》卷六十二
【第54句】:【禪語人生】只有放手你握不住的沙,那樣你才可給予自己海闊天空的幸福。
【第55句】:人的生命,要永遠保持像春天一樣,不斷涌出生命力,不斷發揮它的功能,才是活著的人生!
【第56句】:【禪語人生】一佛名為“大無畏”,其渡人也,曰“施無畏”.無畏有五,曰:無死畏,無惡名畏,無不活畏,無惡道畏,乃至無大眾威德畏。
【第57句】:【禪心佛語】很多人在說,現在年輕人不容易。你說,哪一代人的青春容易?沒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
【第58句】:【佛家禪語】貪念生,就會善解;惡念消,就不會作惡,則災難自然遠離。
【第59句】:【珍惜】人人都應該惜命、惜身、惜福、惜緣、惜光陰,因為這樣才符合佛理佛法。
【第60句】:在解決問題時,不要被問題的表面現象所迷惑,要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只有抓住了問題的關鍵,才能從問題的根本上解決問題。
【第61句】:【禪語人生】要經常鞭策自己,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記生命的短暫與無常,這樣就會把修行的動力保持下去。
【第62句】:動靜一如:浮動的世界里有涅槃寂靜,寂靜的世界里又有無數生命在欣欣向榮。
【第63句】:【禪心佛語】人生的重大決定,是由心規劃的,像預先計算好的框架,等待著你的星座運行。如期待改變我們的命運,首先要改變心的軌跡。
【第64句】:【佛家禪語】要周“修”,不要周“休”;要福慧雙“修”,不要福慧雙“休”。
【第65句】:寧以熱鐵挑其兩目,不以染心視他好色。寧以利斧斬斫其身,不以染心貪著諸觸?!洞蟀隳鶚劷洝肪硎?,圣行品
【第66句】:【禪心佛語】如果因為你思念上師,而掉了一滴眼淚。這一滴眼淚是所有的善中,非常大的一種善。
【第67句】:【佛心禪語】蠶——吃的是苦澀的桑葉,吐出的是雪白的絲,這就是奉獻。
【第68句】:【禪心佛語】面湖而立,沒有什么比觸摸自己的心音更動魄的了。誰會等待,誰會如約而至,誰會陪我地老天荒。
【第69句】:佛陀的教育不只是教我們如何了生脫死,更是教我們如何去包容人,不生計較。一證嚴法師
【第70句】:人常說:“施恩于人共享?!薄八腿嗣倒?,手留余香?!比松谑?,要學會分享給予,養成互愛互助行為。給予越多,人生就越豐富;奉獻越多,生命才更有意義。
【第71句】:【禪心佛語】清清楚楚看昨天,扎扎實實抓今天,高高興興看明天。向昨天要經驗,向明天要動力,向今天要成果。記住昨天,思索明天,善待今天。
【第72句】:世間雜五色,彼非為愛欲,貪欲覺想者,是則士夫欲。眾色常住世,行者斷心欲?!峨s阿含經》卷二十八,第752經
【第73句】:怎么才能得到快樂?只要放棄滿腹的牢騷,摒棄虛偽的喬裝,放棄對金錢的渴望,放棄對權勢的窺探,你會發現快樂隨之而來,懂得放棄才能收獲快樂!
【第74句】:嗔恨別人,氣壞自己;貪戀別人,憂惱自己;抱怨別人,糟蹋自己;嫉妒別人,作踐自己;障礙別人,陷害自己;羨慕別人,浪費自己。
【第75句】:用凈土的眼睛看世界,世界才美。如同陽光照耀大地,大地一片金色。念佛人的世界是美好的;但這并不會讓我們貪著這個世間,反而更加向往凈土。
【第76句】:【禪心佛語】倒會因為胃承受不了而帶來痛苦??梢?,得到未必就是享受。不要和別人攀比,學會不貪婪,不奢求,平和寧靜,知足常樂。
【第77句】:【禪心佛語】今天自己不太好,是過去別人對我們太好。要想未來變得更好,就不要奢求別人對自己太好。
【第78句】:在自我反省中能夠比較客觀地認識自己,那就能夠確定自己生命行為的方向,或者說生命行為的取向。
【第79句】:良心即是一種仁心,也就是利他的慈悲心;同時它又是一種覺照的心,它時刻警覺自己的(身、口、意)三業,使之向善、向上。
【第80句】:【禪心佛語】求生西方凈土是當下的行為,當下建立這樣的愿心,是盡形壽不間斷。
【第81句】:【禪心佛語】人生的最高境界,并非遙不可及、高不可攀,它不是高官厚祿、錦衣玉食,而是四個醒目的大字:問心無愧。人的一生,平平安安才是福,平平淡淡才是真。
【第82句】:【佛家禪語】待人處事,在原則中有方便,在方正中有圓融,才能與諧。
【第83句】:【禪語人生】只需拈花一笑,萬千心事盡在其中。往事的腳步輕了,悄悄地走過歲月。一笑于休閑處,坐看時光著地成灰。生活仍是一片寧靜。禪在心中,悟自心生。
【第84句】:【將智慧落實到生活中】我們要過上智慧的生活,光知道智慧是什么還不夠。知道智慧是什么,只走出了“知”的第一步,還需要邁出“行”的第二步。
【第85句】:【雪竇山彌勒大佛】大佛坐北朝南,銅質坐姿,左手提布袋,右手握佛珠,慈眉善目,笑容可掬,袒胸露腹。佛居高臨下,氣勢非凡,寶相莊重,做工精美,栩栩如生。
【第86句】:【禪語人生】正果——做自由的人,要有一顆平常心,自然處事,淡然為人,超然物外,方能泰然自若,坦然無懼。佛以無我之心來普度眾生,故,般若波羅蜜。
【第87句】:【禪心佛語】當樂境而不能享者,畢竟是薄福之人;當苦境而反覺甘者,方才是真修之士。
【第88句】:【禪語人生】一般來說,自殺的人同時讓所有可以解決問題的辦法也消失了。就算到目前為止,他碰到的統統都是困難,但是這也不能證明將來他就找不到解決的辦法。
【第89句】:【禪心佛語】若一直追逐境界,則會引導自己走向迷惑與混亂,然而,若你清楚的去觀照世間,真實的智慧就會顯現出來。
【第90句】:【佛心禪語】“不是,不是,”默雷禪師說道,“那并不是只手之聲,只手之聲你根本就沒有聽到?!?/p>
【第91句】:【禪語人生】這時,老和尚又面帶笑容地回頭招呼他,并將行李拿去自己背,請小沙彌走在前面。
【第92句】:【禪心佛語】人生,就是一段或長或短的旅途。在這段旅途中,自我們哭著來到這個世界的那個時候起,就已經注定要走過太多汗淚相伴、悲喜交集的時光。
【第93句】:【禪心佛語】每次都和上海的雨不期而遇,仿佛這樣的天更能提醒雨中的行者,人生的路需要心來走,心靈的路需要愛來相伴。
【第94句】:【禪心佛語】世界上本來就沒有非怎樣不可的事情,世界上最好的東西,給誰都不算過分,世界上最差的東西,給誰都別覺得委屈。
【第95句】:【禪心佛語】佛前,你靜立一旁,我黯然神傷。佛微微一笑:緣已散,可還執迷。
【第96句】:一個人,平時多積陰德,多做善事,將自己打造成一道風景,自然會引來貴人。
【第97句】:【禪心佛語】戀愛不是慈善事業,不能隨便施舍的。感情是沒有公式,沒有原則,沒有道理可循的??墒侨藗冎了蓝歼€在執著與追求。
【第98句】:【禪語人生】心靈的慈悲如果沒有虔誠的信仰,就會隨時而變。生命的種子如果沒有德水澆灌,就開不出智慧的花果;生命的水杯如果沒有德水注入,就會干涸。
【第99句】:貪心也好,嗔心也好,癡心也好,都是從本能出發,然后衍生成為生命墮落的催化劑;超越了一定的界限、超越了一定的道德規范,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煩惱。
上一篇:經典歇后語文案大全【503】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