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媽媽跟爸爸打賭,說第二天準會下雨。我勸媽媽小心點兒,媽媽很有把握地說:“沒有那么大的腳,就不穿那么大的鞋。”(廣東·韶關)
【第2句】:大雪落在海里頭——看得見,摸不著
【第3句】:【滿肚子墨汁】(慣)形容人書讀得多,非常有學問。
【第4句】:【一手掩盡天下耳目】個人憑借權勢,企圖封鎖消息,掩蓋 真相。《民國通俗演義》:“思以強暴污人,以一手掩天下耳 目。”
【第5句】:【許愿在前,還愿在后】(諺)許愿:迷信者向神佛求福,許下某種酬答。還愿:向神佛實踐自己的諾言。指許下的愿,要等見到實效,再去實踐諾言。
【第6句】:【褲兜子里的跳蚤,亂咬】釋義:比喻不顧事實,毫無根據地隨便供認別人干了壞事或說了壞話。例句:高百尺反駁說:“得!工農干部就這樣——褲兜子里的跳蚤,亂皎……像你們知識分子,一套一套的?”
【第7句】:【挖好肉,補爛瘡】(慣)比喻用有害的辦法臨時解救危急。
【第8句】:【碰到南墻不回頭】見“撞倒南墻不回頭”。
【第9句】:【未窮先窮不窮,未富先富不富】(諺)家業將窮時,趕緊作過窮日子的打算,便不至于窮倒;家業未富時,就按富家的排場過活,肯定富不起來。指早作窮打算不受窮,早作富打算必不富。
【第10句】:南天門上長大樹——頂天立地
【第11句】:晚上,做完作業我感到有點餓,就跟媽媽要求到外面買點好吃的。媽媽說:“外面很冷,穿厚點兒。”我說:“沒事兒。”媽媽笑著說:“為了嘴饞,不怕受寒。”(河南·衛輝)
【第12句】:【人眼是秤,人心是鏡】眾人對待事物能衡量出輕重,分清 是非。類似的:人眼是尺,人心是秤。古華《姐姐寨》:“眾人 的眼是秤,心是鏡,人家當了你的面不敢說,背你的面就什 么都數落出來。”
【第13句】:【一家不知一家事】(諺)各人家里的事,別家不知道。指各家、各人都有自己的難處,而別人往往不理解。
【第14句】:【初生牛犢不怕虎】小牛不識虎,不怕。指缺少經驗不知 道危險,魯莽。又指青年人沒有顧慮,勇敢。馬南邨《燕山 夜話》:“最近在人們談論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和其他成就的 時候,常常引用初生之犢不怕虎這句成語,來形容中國青少 年隊伍里不斷涌現的新生力量。”
【第15句】:【拉關系】(慣)指為了某種目的而有意和一些人親近。
【第16句】:草帽當鈸——沒有音
【第17句】:不叫的黃蜂——暗里叮人
【第18句】:【人有當日之災,馬有轉韁之癥】見“馬有轉綆之病,人有旦夕禍福”。
【第19句】:爺爺批評那些做官當老爺的村干部:“你們吃濕的,拿干的,嘴里還銜著冒煙的,就是不為群眾辦事!”(寧夏·中寧)
【第20句】:【透口風】見“露口風”。
【第21句】:【懼法朝朝樂】(諺)朝朝(zha。 zha。):天天。指知法畏法,不會犯法,自然就天天過著心安理得的和樂日子。
【第22句】:【說溜了嘴】(慣)指不加思考順嘴就說出來了。
【第23句】:【撐門面】(慣)指勉強維持外表的體面。 也作“撐面子”。
【第24句】:【有麝自然香,何必當風立】(諺)麝(she):又名香獐,似鹿而小,無角,腹部有香腺,分泌物名麝香,可入藥。麝自然帶有香味,不必借助風力張揚。比喻人的德才名聲貴在深孚眾望,不在于自我炫耀。
【第25句】:【黃連水里泡苦瓜】釋義:把苦瓜泡在黃連水里。比喻苦上加苦。例句:龍北斗嘆息道:“這哪里是你一家的事?來這里的人,哪一個沒有一段苦事,誰不是黃連水里泡苦瓜的?但我不相信世道總是這個樣兒。”
【第26句】:【同燒一爐香】(慣)比喻有共同的心愿。
【第27句】:【吃小虧占大便宜】釋義:受一點小的損失,卻得到很大的利益。例句:“楊吉利搶走了于芝秀,我來嫁給你!”天香粗野而又嬌媚,“丟了一個殘花敗柳,得到一個清白女兒身,你吃小虧占了大便宜。”
【第28句】:【拳頭硬的是大哥】(諺)誰的拳頭硬,誰就是老大。比喻在競爭中,誰的實力最雄厚,誰就是強者,誰就是霸主。 也作拳頭大,做大哥。 拳頭大是大哥,個頭壯是強梁。
【第29句】:星期天的上午,爸爸去樓下打籃球,我也連忙跟著去。下午,爸爸在電視機前看足球賽,我又在旁邊喊“加油”。媽媽看了笑著說:“大的做什么,小的跟著學什么;真是甘蔗荸薺——師傅徒弟。”(浙江·嵊州)
【第30句】:【假馬賣了個真馬的價兒】(慣)比喻把差的當好的來用。
【第31句】:【不是東風壓了西風,就是西風壓了東風】釋義:不是我降伏你,就是你降伏我。例句:但凡家庭之事,不是東風壓了西風,就是西風壓了東風。
【第32句】:龜兔賽跑——驕者必敗
【第33句】:【打破沙鍋璺(問)到底】璺,是發生裂紋的意思。此字當是 “紋”字讀去聲轉成的動詞。沙鍋破,則裂紋到底。問、璺同 音借用,指仔細追問。成語:刨根問底。海外聶華苓《失去 的金鈴子》:“打破沙鍋問到底,小姑娘問這些干什么?”
【第34句】:狗戴串鈴——假充大牲口
【第35句】:我們村的小剛發了財,以前看不起小剛不來往的親朋好友,現在都來攀親。叔叔感嘆地說:“富居深山有遠親。人,眼皮薄啊!”(河南·西華)
【第36句】:【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諺)指一個娘胎里出生的幾個兒子,各有各的長相,各有各的脾性和志趣。也泛指人與人、事物與事物都是相類而不盡相同的。 也作一娘生九種。 一娘生九子,九子九般形。
【第37句】:螞蟥見血——叮(盯)住不放
【第38句】:【新媳婦兒坐在花轎里——任人擺布】(歇)指自己的事情自己不能做主,由別人支配。
【第39句】:【從來好事天生儉,自古瓜兒苦后甜】(諺)指世間的一切好事,從來很難順利實現,就像瓜一樣,成長期間一直很苦,到熟時才會甜。
【第40句】:【撅撅尾巴就知道他拉什么屎】(慣)比喻對某人的底細了解得非常清楚,他一有舉功就知道他要干什么事情。 也作“撅屁股就知道拉什么屎”。
【第41句】:【又抱西瓜,又揀芝麻】(慣)比喻大事小事全都抓。
【第42句】:【毒蛇黃鱔分不清】釋義:黃鱔:鱔魚,像蛇而無鱗。比喻分不清真假好壞。例句:武斌呀!你可不能毒蛇黃鱔分不清,好人壞人辨不明呀!你要看看清,想想明,不要把敵人的砒霜當冰糖吃,受騙上當啊!
【第43句】:【黃鼠狼娶媳婦兒——小吹小打】(歇)譏諷人辦事小里小氣,不大方。也指小打小鬧,氣派、規模小。 也作“黃鼠狼娶媳婦兒——小打小鬧”。
【第44句】:【頭上長角,身上長刺】長角,好斗。長刺,碰不得。指在十 年動亂中專事打砸搶的一些青年人。劉心武《班主任》:“不 要僅僅注意到“四人幫”培養出了一小撮頭上長角、渾身長 刺的張鐵生式丑類,還要注意到,有多少宋寶琦式的畸形兒 已經出現!”
【第45句】:【招貓遞狗兒】(慣)比喻不務正業,招惹是非。
【第46句】:爸爸聽說我考試不及格,就說:“這真是笑人前,落人后啊!上次你還笑話人家小軍呢。”(湖南·保靖)
【第47句】:【人不親行親】(諺)行(hang):行業。指同一行業的人,在情感上總是相親的。
【第48句】:【—個巴掌拍不響】發生糾紛,雙方都有責任。又指力量 孤單,沒有配合。成語:孤掌難鳴。清代《紅樓夢》:“一個巴 掌拍不響,老的也太不公些,小的也太可惡些。”
【第49句】:三天前,老姑在我家時,不知因為一件什么事讓我奶奶把她好一頓批評。這天,老姑一進屋,我問她怕不怕批評,咋又來了。奶奶笑著說:“這真是家雞一打團團轉,野雞不打滿天飛呀!”(黑龍江·哈爾濱)
【第50句】:畫里的燒餅——不充饑
【第51句】:【打著燈籠也難找】釋義:形容極好或少有,難找到。“難找”又作“難尋”、“碰不著”、“尋不到”、“沒地方找”、“沒處找去”、“找不著”等。例句:我就會對她說:“丫頭!這樣好心腸的小伙子,打著燈籠也難找,他越是冷淡你,你越該熱他。丫頭!你就跟定了這個小伙子吧!沒錯!”
【第52句】:法場上的麻雀——膽子早嚇大了
【第53句】:在一次聊天中,父親說現在只要有錢,啥事都好辦。接著還舉了一個例子:某人以前家里窮,三十歲了還沒人提親;后來有錢了,登門說媒求親的,拿著小鞭打成群。媽媽說:“這是高人一頭.得到萬人之敬。”(河南·平輿)
【第54句】:【紡絲吊面——布里兒】(歇)吊面:用絲綢做衣裳的面。布里:用棉布做衣裳的里,諧“不理”。指不予理睬。
【第55句】:【內行看功夫,外行看熱鬧】見“行家看門道,力把看熱鬧”。
【第56句】:見了駱駝不說牛——啥大說啥
【第57句】:臭蟲鉆進花生殼——硬充好仁(人)
【第58句】:【上氣不接下氣】(慣)形容呼吸急促或喘不上氣來。 也作上氣兒接不著下氣兒。 上氣接不上下氣。
【第59句】:我把做好的家庭作業拿給爸爸看,爸爸看了夸獎說:“豇豆莢子下面條——清清爽爽的,做得真好!”(江蘇·泰興)
【第60句】:【人串門子惹是非,狗串門子挨棒棰】(諺)串門子:到別人家走動游串。人愛串門,總不免要招惹是非;狗愛串門,總不免要受棍棒苦。 指串門閑游沒有好處。
【第61句】:【秤桿不離秤砣】經常在一起,形影相隨。類似的:砣不離 秤,影不離身/針不離線,線不離針。成語:形影不離。駱賓 基《罪證》:“金三天天和雅亭混,秤錘不離秤桿,人家誰不笑 話。”
【第62句】:【過五關斬六將】(慣)小說《三國演義》描寫,蜀國大將關羽單騎連闖五道關口,斬殺曹操六員守關將領而沖出曹營。比喻克服重重困難,建立卓越功勛。也比喻不平凡的經歷。
【第63句】:【一個半斤,一個八兩】見“半斤對八兩”。
【第64句】:死榆木頭——不通電;不通氣
【第65句】:蝎子敲門——毒到家了
【第66句】:飛機上放炮仗——天花亂墜
【第67句】:【鳥為食死,人為財亡】見“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第68句】:【丑話說在頭里】釋義:把不好聽的話說在事前。例句:“不!”花四季沉著臉,“萬事一個理兒,丑話說在頭里,免得日后鬧一脖子狗蠅,翻臉無情不香甜。”
【第69句】:火柴頭碰磷片——觸即發
【第70句】:聽媽媽說,他們單位有人收養了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沒過一個月,這孩子拿了家里五十元錢跑了。在一旁聽話的人插了一句:“真是飯碗下面養惡蛇啊!”(湖南·保靖)
【第71句】:【海枯終見底,人死不知心】釋義:形容人心難測,不可了解。例句:尤渾奏臼:“自古人心難測,面從背違,知外而不知內,知內而不知心,正所謂‘海枯終見底,人死不知心’。”
【第72句】:【成事不足,敗事有余】這句俗語形容干成事的時候不多,壞了事情的時候卻不少,或好事到了他手里也會干成壞事。它源自一則民間傳說。傳說從前一個秀才,發奮苦讀,終其一生都不曾中舉,到了晚年,老秀才心灰意冷,放棄了追求功名,這時候卻喜得雙丁。秀才回想一生成敗,給兩個兒子起名,一個叫“成事”,一個叫“敗事”。一日,秀才要去集市上閑逛,囑咐妻子督促二子寫字,大的要寫三百,小的要寫二百。秀才回來之后,詢問二子在家用功如何。妻子回答道:“寫是寫了,不過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竟成了干不了好事,一干就壞事的意思了。為后世所引用。
【第73句】:【長處掏,短處捏】(慣)形容人貪婪吝嗇,處處占便宜。
【第74句】:【犄角旮旯】“犄角旮旯”指的是房間中窄小的角落或狹窄偏僻的地方。它源自北京方言。犄角旮旯是個合成詞,合在一起能用,分開也能用,而且意義不變。 “犄角”指的是牛、羊、鹿等動物頭上生出的堅硬角質物,亦即“角”。由于牛角里邊逐漸收窄,犄角漸成窄小角落之意常指房間中窄小的角落,也可形容人的思想不會轉彎,思路越來越窄,常說他“鉆牛角尖”。 “旮旯”這兩個字成詞歷史不久。“旮”字在《康熙字典》里說與“旭”字通用。而“旯”字在《康熙字典》里根本沒有收入。因此,“旮旯”合起來也表示“角落”應是近百年左右北京人的創造。犄角和旮旯意同,北京人一撮合,合成了“犄角旮旯”。
【第75句】:不怕風大閃了舌頭——就怕風大栽了跟頭
【第76句】:【一手遮天,一手蓋地】掩蓋真情,包辦一切。袁靜孔厥《新 兒女英雄傳》:“人成了這樣子,這可怎么說?咱們也不能一 手遮天,一手蓋地啊!”
【第77句】: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第78句】:我有個表妹,吃飯很慢。我媽媽說她:“你每頓飯總是從開花吃到敗園。”(江蘇·沭陽)
【第79句】:【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諺)秀才:明、清稱府、州、縣學的生員,后泛指讀書人。舊指讀書人閉門苦讀,足不出戶就可知道天下大事。 也作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 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
【第80句】:就是祖國的炊煙,也使人感到香甜。
【第81句】:【風聲鶴唳,草木皆兵】釋義:聽見風吹鷦叫就嚇得心驚膽戰,看見一草一木都當作是敵兵。形容驚慌恐懼,疑神疑鬼,自相驚擾。例句:有的說鬼子到了盤龍山西南,有的說已到了郭家集;有的說有五六百人,有的說有兩三千。這幾天,特別是夜里,真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第82句】:【黑饃多包菜,丑人多作怪】(諺)越是黑面饃,越要多包菜才可下咽;越是人樣丑,越愛裝模作樣來掩蓋。指人俊不拿捏,越丑越作怪。 也作“丑人多作怪,黑饃多就菜”。
【第83句】:拙婦人,巧舌頭。
【第84句】:【有錢難買自主張】(諺)指遇事可貴的是有自己的看法和主見。
【第85句】:【見怪不怪,其怪自敗】釋義:遇到怪異之事,不理會它,它自己就會消失。例句:“見怪不怪,其怪自敗。”不用砍他,隨他去就是了。
【第86句】:【滿盤車馬炮士相,沒有保住一個老將】釋義:車、馬、炮、士、相、將:都是象棋棋子名稱。比喻人雖多,卻都無能、無用,連一個人都保護不住。例句:唉,滿盤車馬炮士相,沒有保住一個老將!但過了一段時間,他那緊張的心理漸漸松弛了,沒啥了不起的,只不過抓了幾個人嘛。
【第87句】:【留后手】(慣)指為避免以后發生困難而采取留有余地的措施。
【第88句】:媽媽出差回家,看到了雜亂的廚房,埋怨我們說:“衛生好,病人少;鍋灶凈,少生病。這幾天我不在家,你們怎么也不收拾收拾廚房啊?”(廣東·龍門)
【第89句】:表哥每個月領到工資后,往往過不了半個月就口袋底朝天。姨媽對他說:“大吃大喝眼前香,細水長流幸福長。過日子,要精打細算,千萬不可鋪張浪費。”(廣東·龍門)
【第90句】:【 花枝葉下猶藏刺】暗中傷人。明代《金瓶梅》:“這個郎君 也早合當倒運,就吐實話泄機與他,倒吃婆娘哄賺了。正 是:花枝葉下猶藏型 ,人心難保不懷毒。”
【第91句】:【有冤報冤,有仇報仇】徹底報仇,人人報仇,成語:報仇雪 恨。明代《醒世恒言》:“有冤報冤,有仇報仇,只殺知縣,不 傷百姓。”
【第92句】:【驅羊入虎口】(慣)把羊往老虎嘴里趕。比喻讓人白白去送死。
【第93句】:我本來已經穿了很厚的衣服,還總是圍著個火爐子。媽媽說我:“無毛的小鳥是嘰嘰,有毛的小鳥也是嘰嘰。”(安徽·旌德)
【第94句】:我的一位鄰居叔叔長得很高,他的孩子也很高。奶奶說:“這有啥稀罕,啥大人,啥孩子,啥樹發個啥芽子。”(河南·虞城)
【第95句】:張小泉的剪刀——名牌
【第96句】:【 三日不彈,手生荊棘】技藝要經常練習。不堅持練習,感 到手生,容易荒廢。類似的: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做手生。 清代《紅樓夢》:“我在揚州,也聽得講究過,也曾學過,只是 不弄了,就沒有了,這果真是三日不彈,手生荊棘。”
【第97句】:【老太婆擤鼻涕——把里攥】(歇)攥:握。本指成把攥在手里,轉喻事情很有把握。
【第98句】:烏龜進灶門——爬灰
【第99句】:【有鹽同咸,無鹽同淡】大家待遇都一樣。金近邁《歐陽海 之歌》:“有鹽同咸,無鹽同淡。在山上我早有安排,囤了好 些糧食。”
上一篇:聲音的句子(關于聲音的句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