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 天上有,地下無】仙境中所有,人間所無,極言美妙。清 代《玉嬌梨》:“只說他這位小姐,名喚玉嬌,今年才十七歲, 真生得天上有地下無,就畫也畫不出的標致。”
【第2句】:【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原為佛教用語,謂回心轉意皈依佛 教,就能脫離苦難。借用來勸人改過自新。劉紹棠《二度 梅》:“她的發言也遭到其他發言者的批駁,說她對洛文看似 無情卻有情,勸告她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第3句】:【披麻戴孝】舊俗子女為父母居喪,要服重孝,身穿粗麻布孝服,腰系麻繩等,叫披麻戴孝。它的由來,有個傳說。從前,一位老婆婆有兩個兒子,兒子成家后都不孝敬老娘,為了讓他們知道什么叫反哺之情,老婆婆想出了一個辦法。她把兩個兒子叫到床前說:“我死后,不需要你們花什么錢,用破草席把我一卷,埋了就行。不過你們要從今日開始,天天看看屋后的槐樹上的烏鴉和山林里的貓頭鷹是怎么過日子的,直到我閉上眼睛為止。兄弟倆經老娘_提醒,出工收工時便不由自主地注意起來。原來烏鴉與貓頭鷹都是很細心地喂養自己的孩子,這些小家伙兒總是張大嘴巴,嗷嗷待哺。當小烏鴉長大后,媽媽飛不動了,就讓她待在家,銜來吃的填在她的嘴里。等小烏鴉老了,又有自己的孩子喂養她,反哺之情,代代相傳。而貓頭鷹卻不一樣,媽媽老了,不中用了,就把媽媽吃掉。兄弟倆越看越內疚,漸漸地改變了對老母親的態度。可偏偏在這時候,老母親過世了,兄弟倆后悔莫及。為了記取烏鴉與貓頭鷹善惡孝逆的教訓,安葬那天,他們模仿烏鴉羽毛的顏色,穿一身黑衣服,模仿貓頭鷹的毛色,披一件麻衣,并下跪拜路。從此以后,這個風俗就逐漸流傳開來。漸漸地黑孝衣變成了白孝衣。
【第4句】:【鳳不離窠,龍不離窩】釋義:窠:鳥的窩。比喻君王不宜離開京城,離開皇宮。例句:寇準之言,未可深恃,望陛下詳察。切勿輕舉。諺云:“鳳不離窠,龍不離窩。”今陛下離廊廟而履疆場險地,豈不危乎!
【第5句】:【調書擔】見“掉書袋”。
【第6句】:【無心人說話,只怕有心人來聽】(諺)說話人是無心說的,聽話人卻是有心聽的。指無意中說的話,到有心人的耳里,卻當作了真實。
【第7句】:【入深水者得蛟龍,入淺水者得魚蝦】(諺)比喻敢冒風險、下大苦的,才有可能獲得大的成就;怕付出大的代價,就只能有小收獲。
【第8句】:【趁熱好打鐵】釋義:比喻做事要抓住時機。例句:“趁熱好打鐵,把剩下的這些崗樓都他媽的一掃光吧!”
【第9句】:趕雞下河——往死里逼
【第10句】:【病不瞞醫】(諺)指病人對醫生不隱瞞真實病情,以便醫生對癥下藥。
【第11句】:【打鐵要趁熱,治病要趁早】(諺)泛指辦事要抓緊時機,及時采取行動。 也作“趁熱打鐵,趁早治病”。
【第12句】:【打平火】(慣)指大家湊在一起吃喝,費用分攤。 也作打平和兒。 打平伙。 打并伙。
【第13句】:【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諺)先射倒敵將的馬,敵將自然被擒;先捉拿敵軍的領頭人物,敵軍自然不戰而潰。指對敵斗爭要擊中要害。 也作射人先射馬,擒賊必擒王。 射人先射馬,擒賊須擒王。 射入射馬,擒賊擒王。
【第14句】:我問爸爸媽媽我長得怎么沒有別人好看,爸爸說:“馬好不在叫,人美不在貌。”(河南·信陽)
【第15句】:【人沒傷虎心,虎沒傷人意】(諺)指人如果不存心傷害老虎,老虎也就不會無端傷害人。借指存心害人的人,往往招來別人對自己報復性的傷害。 也作人無害虎心,虎無傷人意。 人無傷虎心,虎無殺人意。 人無傷虎意,虎無殺人心。
【第16句】:【看人下菜碟兒】根據人的身份,用不同的菜肴招待。謂 看人行事,態度不一。韓志君等《籬笆·女人和狗》:“你就是 看人下菜碟兒唄,也不能這樣啊!我和香草,人再不濟,可 也有臉皮。”
【第17句】:高桿上敲瓷瓶——站得高,響(想)得遠
【第18句】:八只腳的螃蟹——橫行
【第19句】:【大雁過頂想拔翎,泥像臉上刮層金】釋義:翎:鳥的翅膀或尾巴上的長而硬的羽毛。比喻貪得無厭,設法榨取。例句:怪不得人說,越是有錢,越是大雁過頂想拔翎,泥像臉上刮層金呢。我看穿了你,快留下你的臭扇子扇你的臭汗吧!
【第20句】:海里的浪花——不是吹的
【第21句】:【茄子不開虛花,真人不說假話】(諺)虛花:不結果實的花。就像茄子不開虛花一樣,心口如一的人不會說假話。指誠實的人說一是一,說二是二,絕不摻假。 也作茄子不開虛花,老實人不講假話。 茄子不開謊花,孩子不說謊話。
【第22句】:圈里豬兒——有日數的
【第23句】:下午放學,我走得最遲。第二天,王飛說他的自動鉛筆不見了,一部分同學懷疑是我拿走的,我很苦惱。奶奶知道后對我說:“不吃魚,口不腥;不做賊,心不驚,事情總會有個下落的。”(山西·平陸)
【第24句】:【八戒】提到豬八戒,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那么,他為什么叫“八戒”?因為豬八戒也是文學作品中描寫的佛教人物,他是唐僧的徒弟,取名自然和佛教有關。其實“八戒”是佛教名詞,全稱“八關齋戒”、“八齋戒”,指佛教為在家的男女信徒制定的八條戒條: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欲;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眠坐高廣華麗之床;七不裝扮、打扮及觀聽歌舞;八不食非時食(正午過后不吃飯)。
【第25句】:草帽子端水——滴滴答答;七零八落
【第26句】:水牛掉井里——有力使不出
【第27句】:【 螢火之光,照人不亮】力量小,幫助不了別人。明代《水 滸》:“小人家螢火之光,照人不亮,恐后誤了足下。我轉薦 足下與小蘇學士處,久后也得個出身。足下意內如何?”
【第28句】:今年與去年相比是一個豐收年。爸爸說:“這就像小禿長個臉面胡——缺處有補。”我建議把一部分糧食賣掉,可爺爺說:“莊稼佬生得怪,東西越貴越不賣。”(河南·新野)
【第29句】:八哥學舌——人云亦云;裝人腔
【第30句】:【老虎屁股——摸不得】(歇)比喻人自以為了不起,惹不得。也指人很蠻橫,冒犯不得。常含譏諷意味。
【第31句】:【在刀刃上試脖子軟硬】(慣)比喻拿生命去冒險。
【第32句】:小明的爸爸把白菜收回家后,自語道:“這菜都被凍壞了。”小明媽聽見后埋怨說:“誰叫你不早收呢?立冬不起菜,凍了不要怪!”(河北·獻縣)
【第33句】:【豬不吃狗不啃】(慣)形容人模樣難看,誰都不喜歡。也比喻誰也不愿理睬。
【第34句】:半夜里吃螢火蟲——心里明
【第35句】:【瞎子磨鐮刀——快了】(歇)快:本指刀刃鋒利,轉指不要多長時間。指事情快有結果了。
【第36句】:《百家姓》少了第二姓——缺錢
【第37句】:【不嚴不成器,過嚴防不虞】(諺)不虞:不測。對子女的教育要從嚴,不嚴不能成材;但過嚴又會出問題。
【第38句】:扶著欄桿上樓梯——穩步上升
【第39句】:手心手背都是肉。
【第40句】:【馬一活,踏八方】原指象棋路數,借指采取帶動全局的步 驟。《光明日報》( 1988,1,12):“高明的棋手都知道:馬一 活,踏八方。沿海地區實行外向型發展戰略,在國際市場爭 得一席之地,必然引起各行各業在這一席之地上有所建樹, 加快沿海地區經濟發展的步伐。”
【第41句】:口含黃連——苦到心
【第42句】:【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釋義:意為不可錯過時機。例句:今天梵梵暗暗下了決心,曉易不說,我說!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飯桌上的氣氛最適合拉家常了。
【第43句】:扁擔做槳用——劃不來
【第44句】:小軍吃飯時,把飯弄得滿桌子都是。他奶奶心疼地說:“看你,天一半,地一半的,真作孽!”(江蘇·蘇州)
【第45句】:【無事不登三寶殿】(諺)三寶殿:佛殿,借指前往拜訪的人家。指專程來訪,總有緊要的事情。
【第46句】:【貴人多忘事】(諺)原指地位高權勢大的人最容易忘卻故舊的交情,后泛指人善忘。也用作對人健忘的安慰或戲謔語。 也作貴人多健忘。 貴人愛忘事。
【第47句】:【猴不鉆圈多敲鑼】釋義:比喻加緊引誘人上圈套。“敲鑼”又作“篩幾遍鑼”。篩:敲。例句:丁世宗很有把握地說:“猴不鉆圈多敲鑼。謬德俊那小子是個汽油桶,只要把蓋揭開了,點火就炸。”
【第48句】:【順風行舟船易翻】(諺)比喻人在順境中行事,往往多的是得意,少的是警惕,失敗就很難免。
【第49句】:吃了靈芝草——長生不老
【第50句】:【老鴰飛到豬腚上,看見別人黑,看不見自己黑】釋義:老鴰:烏鴉,全身羽毛均為黑色。比喻只看見別人的缺點錯誤,卻看不見自己的。例句:羅桂芬呼天扯地地大聲嚷:“黃家洼光興你們宰巴人,就不許這人們哼一聲吶!你們自個走資本,反倒豬八戒爬城墻倒撈一把,老鴰飛到豬腚上,看見別人黑,看不見自己黑!”
【第51句】:【隨你奸似鬼,也吃洗腳水】見“饒你奸似鬼,吃了洗腳水”。
【第52句】:【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釋義:比喻壞人本性不會改變。也比喻本事強的人到哪里都吃香,無能的人到哪里都吃虧。“行”又作“走”。例句:馮貴堂滿心歡喜,心里想:“可見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認識金子的人,漫沙荒野里會拾到金子;不認識金子的人.滿地黃金走,兩眼黑糊糊,我這算碰上朋友了!”
【第53句】:【三公后,出死狗】(諺)三公:朝廷最高官位的合稱。死狗:借指人群中的敗類。三公的后代,往往出敗類。指養尊處優的環境容易使人墮落。
【第54句】:【舌頭長在人家嘴里】謂不能阻止別人說話。短篇小說: “閑話由人說,舌頭在人家嘴里長著,有什么辦法。”
【第55句】:【 打虎不成,反被虎傷】打不死老虎,要被老虎吃掉。對方 危險,斗爭中不可疏忽大意。姚雪垠《李自成》:“除掉寨內 的禍根刻不容緩,還必須將活兒做得干凈利索,決不能打虎 不成反被虎傷。”
【第56句】:荷包里鬼叫——腰(妖)精
【第57句】:【隱疾難為醫】(諺)指生于幽隱處的疾病難以治療。也指隱瞞真實病情就難以下藥。
【第58句】:強盜拍照片——賊頭賊腦
【第59句】:【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諺)徒:同類,同伙。水過于清澈,會使魚失去生存的條件;人過于苛察,會使自己孤孤單單,失去群眾。 指為人處世貴在寬厚,切忌苛求。 也作水清無魚,人察無徒。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清則無徒。
【第60句】:船老大的犁頭——沒用處;無用;沒得用
【第61句】:【一人作罪一人當】(諺)自己犯下的罪行,由他自己承擔。指刑罰只處分直接犯罪的人,不得株連他人。 也作一人有罪一人當。 一人犯法一人當。
【第62句】:【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劉備,三國時期蜀主。趙云在長 坂坡救了劉備的兒子阿斗,來見他時,他故意將阿斗摔在地 上,說,為了救你,差點喪了我一員大將。事出《三國演義》。 借指那些虛假的籠絡人心的行為。申躍中《掛紅燈》:“再 說,朱家歷來是見財眼開,他弄出來的化肥平價賣給你,為 什么?這是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哪!”
【第63句】:【財帛動入心】(諺)財帛:錢財(古時以布帛為貨幣)。謂錢財能打動人的心。
【第64句】:【走背字兒】(慣)指遇事不順,倒霉。 也作“走背運”。
【第65句】:半江中蓋房子——從何做起
【第66句】:【老實的終須在】(諺)為人老實厚道,最終會有個好結局。指人要老實,才能長久。 也作“老實常常在,奸狡是禍害”。 奸狡:為人奸詐狡猾。
【第67句】:銀線穿金線一兩相配
【第68句】:【借著中秋買月餅】(慣)指趁著某種機會為自己撈取好處。
【第69句】:頭上穿襪子一能出腳來了
【第70句】:吃了一包回形針——肚子委屈(曲)
【第71句】:【牢門口的匾——后悔遲】(歇)舊時監獄門口的匾上常題“后悔遲”三字。指等到犯了罪或做錯了事才悔悟,已經來不及了。
【第72句】:【娘勤女不懶】(諺)指母親勤勞,女兒受到熏陶,就不會懶惰。
【第73句】:【魚幫水,水幫魚】(慣)比喻人與人互相幫助。
【第74句】:【十個指頭和一個指頭】喻全體和局部的關系。劉紹棠《鷓 鴣天》:“我工作上也不是沒有缺點,可是也不該十根手指只 抓一個小手指頭。”
【第75句】:【送君千里,終須一別】見“千里相送,歸于一別”。
【第76句】:【馬后炮】“馬后炮”常被人們用來比喻和形容事后采取措施、行動遲緩。它源自中國象棋術語。最初,馬后炮的詞義并不消極,它指的是在象棋的對陣中,炮位于馬之后,隔山將殺的一種招式。說起它的詞義色彩,甚至偏向積極,因古時候下象棋時,“馬后炮”常常是克敵制勝的法寶之一。在下象棋時“馬后炮”是比較常用的招數。這時,只要把馬放在對方的將上隔一格,用于控制將的移動,再用炮“將軍”,如果對方沒有棋子可墊,往往形成絕殺。可見,“馬后炮”是置對手于死地的很厲害的一招,詞義并不消極。 “馬后炮”之所以反其意而用之,有兩種語境可以說得通。其一,馬后炮雖然是絕殺,馬的功勞是第一位的,馬死死控制住了老將,炮才能起作用,不然還是放空炮。從這個棋講,馬先炮后,不是正好應了“馬后炮”的比喻或引申意義了嗎?其二,馬后炮雖然厲害,但中國詞匯不能望文生義,因為它是豐富多彩、魅力無窮的,在許多情況下與原意不同。如“高高在上”一詞,說風箏是好,說干部作風是壞,這就是反其意而用之。
【第77句】:【一剎那】“一剎那”表示時間極短,它是梵語的音譯,是古印度最小的時間單位。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中提到:“時間極短者,謂剎那也,百二十剎那為咀剎那,六十咀剎那為一臘縛,三十臘縛為一牟呼栗多,五牟呼栗多為一時,六時合成一日一夜。”這樣算來,一剎那約合現在的0.013秒,比一念0.018秒還少了0.005秒,真是夠短的。從目前這些時間稱呼看,一剎那是最短的。
【第78句】:【人看起小,馬看起蹄】人的秉性,從小時候的表現就可看 出。周立波《暴風驟雨》:“郭全海真不錯,起小我就看出來 了。人看起小,馬看起蹄。”
【第79句】:【莫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直中直,過分的直;仁不仁,假 仁。謂要識別假象,不要輕信于人。海外張愛玲《連環套》: “誰知她那小姐妹,一口賴得干干凈凈,咬準了說不曾有什 物/事寄在她那里。正是莫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
【第80句】:【死了王屠,連毛吃豬】見“沒了王屠,連毛吃豬”。
【第81句】:【 一個媳婦,十個婆】婆謂指揮者太多,下面人無所適從。 杜鵬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現在你們又叫返工!一個媳婦 十個婆婆,哪個婆婆說了算?”
【第82句】:【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釋義:父母在世,兒女不出遠門,如果出遠門,必須有一定的去處。例句:圣人云:“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你既有父母在堂,……怎么自家在山行走?
【第83句】:【航船不載無錢客】(諺)航船上不搭載沒錢的客人。指凡乘船就得交渡船錢,過路就得交過路錢,這是往來交通的規矩。
【第84句】:【人有三分怕虎,虎有七分怕人】(諺)人怕虎只有三分,虎怕人卻有七分。指人怕老虎,其實老虎更怕人。也比喻善良的人害怕惡人,惡人更怕善良的人。
【第85句】:玉米秸稈扎籬笆——不算墻(強)
【第86句】:我做作業時,總是粗心做錯題。媽媽提醒我好多次,就是改不掉。媽媽批評我說:“牛教三次都知道打轉。”(四川·達川)
【第87句】:【交桃花運】(慣)比喻被異性喜歡或看重。 也作“走桃花運”。
【第88句】:我在家里是老小,總是穿哥哥、姐姐穿舊的衣服。有一次我哭著讓媽媽給我買新衣服,媽媽點了點我的眉頭說:“不怕衣衫破,就怕肚里沒有貨。”(河南·輝縣)
【第89句】:【拔了蘿卜帶出泥】(慣)比喻在查處某一問題的過程中,也順帶發現了其他問題。也比喻由于辦事不當而惹了麻煩或連累了他人。
【第90句】:【赤腳的趕鹿,著靴的吃肉】(諺)赤腳的:光著腳板的窮苦人。著靴的:穿著官靴的權勢者。指窮苦人辛辛苦苦勞作,權勢者則坐享其成。 也作“赤腳攆兔,穿靴吃肉”。
【第91句】:兩手托刺猬——棘手;扔出去舍不得,托著刺得疼
【第92句】:【多磕頭,少說話】指恭敬謹慎。鄧友梅《那五》:“你去了 多磕頭少說話,他見你服了軟,也未必會怎么樣。”
【第93句】:牛角尖對牛角尖——尖對尖(奸對奸)
【第94句】:老母豬進菜地——拉下臉就啃
【第95句】:晚上,媽媽不讓我看電視,我裝著去睡覺,就躺在被窩里偷偷地看。媽媽發現了,又帶氣又帶笑地說:“明人不做暗事。想看,就爬出來正大光明地看!”(河北·張家口)
【第96句】:【瘦駱駝強似象】(諺)駱駝再瘦,負重遠行,頂個大象。比喻富家衰落,家底也比平常人家厚實。也比喻世家破敗,威勢也還不可輕視。 也作瘦駱駝尚有千斤肉。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第97句】:【石臼里的泥鰍——無路鉆】(歇)比喻人陷入困境,逃脫不了。
【第98句】:【刀砍的不如旋的圓】釋義:旋:用車床切削或用刀子轉著圈地削。用刀砍的不如用旋子旋的圓。比喻方法不同,效果不一樣,好壞分明。也指不會說話,或胡編瞎話,說不圓全。例句:會說的不如會聽的,刀砍的不如楦(旋)的圓。我看老遲私心太重了,這樣的黨員給墾荒隊掌舵,弄得不好,非把船開得翻個兒不可。
【第99句】:【端公盆,說公理】(慣)指主持公道,說公平合理的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