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穿蓑衣救火——引火上身;自惹麻煩
【第2句】:【一個蘿卜一個坑】實實在在,沒有空缺。多指每人有一 個崗位。類似的:一個鉆眼一個釘。諶容《關于豬仔過冬問 題》:“現在人浮于事_哪個局不局不是七八個局長?群眾說,不 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兒,是八個蘿卜擠一個坑兒!”
【第3句】:【有麝自然香,何必當風立】(諺)麝(she):又名香獐,似鹿而小,無角,腹部有香腺,分泌物名麝香,可入藥。麝自然帶有香味,不必借助風力張揚。比喻人的德才名聲貴在深孚眾望,不在于自我炫耀。
【第4句】:【 留情不舉手,舉手不留情】謂不打則已,打起來就很重。 明代《西游記》:“常言道:留情不舉手,舉手不留情。你外公 手兒重重的,只怕你捱不起這一棒。”
【第5句】:夢中吞象——野心勃勃;野心太大
【第6句】:【 不蒸包子蒸口氣】蒸、爭同音借用,謂要爭氣。包子,也 說:饅頭。浩然《艷陽天》:“就這樣干下去吧!不蒸包子蒸 (爭)口氣,給咱們婦女爭口氣。”
【第7句】:扁擔搗雞籠——雞飛蛋打
【第8句】:爺爺給我和幾個堂兄妹買了些果子,我們都爭先恐后地去要。奶奶見了說:“有吃自然到,不用跳上灶。”(廣西·柳州)
【第9句】:兔子雖多——駕不了轅
【第10句】:空頭支票——難兌現
【第11句】:中午忽然下起雨來,可是下了一會兒就不下了。爸爸說:“真是亮一亮,下一丈;人怕猛一窮,天怕猛一晴。”(河南·濮陽)
【第12句】:近日商店來了一車化肥,一夜之間分了個精光。某人問隔壁鄰居:“昨夜分化肥,你也得了一包吧?”那位鄰居說:“老鼠夜間行竊,與人何干?”(甘肅·臨洮)
【第13句】:小紅和小麗不知為什么事吵起架來,越吵聲越大,同學們怎么也勸不住。這時,老師來了,她和藹地對小紅和小麗說:“謙,可平人怒;讓,可息人爭。同學們在一起,難免會有磕磕絆絆的,每個人都要學會互相謙讓才行啊!”(廣東·龍門)
【第14句】:【大懶推小懶】不想負責,互相推委。周立波《山鄉巨變》: “你自己沒有腳呀?大懶使小懶,還罵人呢。”
【第15句】:飛機的屁股——尾巴翹上了天
【第16句】:【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釋義:廖化:三國時蜀國將軍,武藝不太出眾。三國后期,蜀國名將相繼死亡,廖化就成了突出的人物。比喻當地沒有出色人物或主事者,個別一般人物就擔當了重任或出了名。例句:“好比何來?”亭面糊學著鄉里說書的人的口氣。“好比無牛捉了馬耕田:好比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第17句】:【東說向東,西說向西】釋義:比喻沒有主見。例句:那國王著實昏亂,東說向東,西說向西,真個收了關文。
【第18句】:【 雞腳高,鴨腳低】雞鴨腿腳長短不一,借指不一致,不整 齊,不齊心。王杏元《綠竹村風云》:“綠竹村這一陣風搭起 來的互助組,合上沒多久,雞腳高來鴨腳低,組里就發生矛 盾了。”
【第19句】:【隨風倒】(慣)形容沒有自己的主見,哪邊勢力大就倒向哪邊。
【第20句】:【東場搬到西場,也要三日飯糧】(諺)從東邊場地搬家到西邊場地,也得要耗費幾天的飯糧。指凡搬動一次,總得有不少的耗費。勸人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損耗。
【第21句】:在班上舉行的“小巧手”自助餐比賽中,小明打的燒餅以色香味俱全獲一等獎。他自豪地介紹經驗:“近山識鳥意,近水識魚性,因為我爸媽是打燒餅的。”(河南·輝縣)
【第22句】:【不打勤的,不打懶的,就打不長眼的】機靈人會取巧,不機 靈的則倒霉。袁靜《淮上人家》:“走吧。不打勤,不打懶,就 打不長眼。小心點!”
【第23句】:表弟為姥姥掃地,掃了一半就不掃了。姥姥說:“你這孩子,起床,起得不早;吃飯,吃得不飽。叫人拿你沒辦法。”(河南·博愛)
【第24句】:無病天天困,沒病困成病。
【第25句】:【孔夫子打呵欠——滿嘴文氣】(歇)指說話文縐縐的,書生氣十足。常含責罵或譏諷意味。
【第26句】:【披著羊皮的狼】兇惡者偽裝成溫順者。香港阮朗《香港 風情》:“碧姬是瞎了眼睛,連披著羊皮的狼——她都愛!”
【第27句】:【寧少路邊錢,莫少路邊拳】(諺)離家出遠門,寧可身邊少帶盤費,也不可少了防身的武功。舊指出門在外,總得有護身拳術,以防吃虧受欺。
【第28句】: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第29句】:【交華蓋運】(慣)華蓋:古星名。 華蓋運:迷信的人認為是不好的運氣。比喻交了厄運。
【第30句】:【想治瘡不能怕挖肉】(諺)想要把身上的惡瘡治好,就要忍痛挖去周邊的肉。比喻要想辦成一件大事,就不能不付出大的代價。
【第31句】:【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這句俗語形容自私自利、少管閑事、明哲保身的為人處世的消極態度。此語出自宋代陳元靚《事林廣記·警世格言》:“自家掃取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此語誕生以來,流傳甚廣。要說對此語有獨到見解的,還是非魯迅莫屬:這乃是“教人要奉公、納稅、輸捐、安分,不可怠慢,不可不平,尤其是不要管閑事。”而對于壓迫者來說,這句格言另有一番含義:“所以被壓制時,信奉著‘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格言的人物,一旦得勢,足以凌人的時候,他的行為就截然不同,變為‘各人不掃門前雪,卻管他人瓦上霜’了。”
【第32句】:媽媽回家晚了,我問她是怎么回事。她說:“隔壁王大媽說話真是狗扯羊腸,越扯越長,讓我聽也不是走也不是。”外婆聽到了,接過話茬兒:“你說話倒是三下五除二,挺干脆利落的。”(江西·樂平)
【第33句】:爸爸與一位干部的親戚一起找工作,那人找到了,爸爸卻沒找到。爸爸悻悻地說:“交情有厚薄,磚頭有缺角。”(江蘇·揚州)
【第34句】:【把送殯的埋在墳里】(慣)送殯的:送葬時陪送靈柩到墳地的人。 比喻傷害了好心幫忙的人。
【第35句】:【~碗豆腐,豆腐一碗】(慣)比喻沒有差別,都是一回事。
【第36句】:【上轎扎耳朵眼兒】見“臨上轎再扎耳朵眼兒”。
【第37句】:【老要癲狂少要穩】老人要癲狂些,以防保守;青年要穩重 些,以防急躁。清代《兒女英雄傳》:“老要癲狂少要穩,我不 像你們小人兒家,那么不出繡房大閨女似的。姑太太,等你 到了我這歲數兒,也就像我這么個樣兒了。”
【第38句】:【丁是丁,鉚是鉚】甲乙丙丁,子丑寅卯,丁、 卯同在第四位,但一是天干,一是地支,不能相混。釘鉚與 丁卯同音,釘子跟鉚錯了,不好安裝,謂做事不馬虎,分得清 楚。古華《相思樹女子客家》:“各式各樣收支千項,她管得 丁是丁,卯是卯,不差分文。”
【第39句】:【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釋義:比喻事物小而齊全,可以作為典型代表。例句:那小飯館可以說是北京市最基層最不起眼,甚而會被某些自命高雅的人視為最低級最不屑一顧的社會細胞。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其實整個北京城的陰睛風雨、喜怒悲樂,都能從那小小的飯館中找到清晰而深刻的回響。
【第40句】:【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豬八戒為豬頭人身。借指里 外不落好,被大家指責。浩然《艷陽天》:“瞧,我忙了半天, 勞而無功,還鬧個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了。”
【第41句】:【無祀鬼神壇——憑你自來自去】(歇)無祀鬼:不享有固定祭祀的鬼神。神壇:祭祀鬼神的高臺。指可以任憑人自由來去。
【第42句】:【添個蛤蟆四兩力】(諺)添上個蛤蟆也能多出四兩力來。比喻力量雖小,總能幫上一把勁。
【第43句】:【騎馬吃豆包——撒了餡兒】(歇)比喻泄露了機密。
【第44句】:【有情那怕隔年期】(諺)感情深厚的男女,即使相約來年再見,也會耐心等待。指真正的情愛經得住時間考驗。 也作“有情不怕隔年約”。
【第45句】:【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釋義:指人要有進取心,要追求進步。也指官職地位、生活水平等的提高。例句:“……要是農村富起來,手工匠人將來歸到工廠,變成正經八百的工人階級,誰不樂意,誰愿意一輩子抱風箱掄錘。人往高處走,水往低下流!爹,對不?”
【第46句】:【有石頭在,火種不會絕】石頭能打出火來。借指不會絕 滅,仍然有希望。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實在,火種是不 會絕的。但我要重申九年前的主張:不要再請愿。”
【第47句】:【上與王公同坐,下與乞丐同眠】能夠與任何人相處交談。 清代《平山冷燕》:“才人游戲,無所不可。古人說:上可與玉 皇同居,下可與乞兒共飯。此正是吾輩所為。”
【第48句】:【親戚不共財,共財再不來】(諺)指親戚間不可在錢財上糾纏不清,不然就會破壞彼此之間的關系。
【第49句】:掉下樹葉怕打破頭一一膽小鬼;膽小怕事
【第50句】:【不知哪頭炕熱】(慣)指不知做什么事情得利大。
【第51句】:孩子望過年——常盼那一天
【第52句】:小雞下蛋——憋紅了臉
【第53句】:小孩坐蹺蹺板——有起有落
【第54句】:飛機上扭秧歌——載歌載舞
【第55句】:【英雄何論出身低】見“好漢不怕出身低”。
【第56句】:【當地螻蛄當地拱】(諺)螻蛄:昆蟲,善拱土,吃農作物嫩莖。指螻蛄只在它生長的地面上拱土。比喻作案的壞人總離不開本鄉本土。
【第57句】:【上坡路吃力,下坡路好走】(諺)比喻人進取向上艱難,消沉墮落卻十分容易。
【第58句】:【是藥能治病,當今無死人】(諺)如果說,只要是藥就能把病治好,世上就沒有死人了。指服藥不能包治百病。
【第59句】:【撓頭不知癢處】(慣)形容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第60句】:老鼠集合——愉糧大隊
【第61句】:【抓把柄】(慣)比喻抓住可以對人進行要挾、攻擊的過失、錯誤等。
【第62句】:【觸霉頭】(慣)指倒霉,遇上令人不快的事。
【第63句】:【一個釘子一個眼】(慣)形容對事情非常認真。也形容盤算得很緊,沒有剩余。 也作一口釘子一個眼。 一個竹眼釘一條釘。
【第64句】:小明媽媽是個稅務員。她的一個開食雜店的親戚不想繳稅,求她說:“俗話說,姑舅親,折斷骨頭連著筋。咱兩家這么親,你就給我免了吧!”小明媽媽說:“我也聽說有句話:親是親,公私也得分。該繳的稅你還得繳。”(黑龍江·富裕)
【第65句】:【 掉在漿糊盆里】糊涂,弄不清楚。類似的:一盆漿糊。成 語:糊里糊涂。明代《金瓶梅》:“恰掉在面糊盆里一般,乞那 廝局騙了:說你家中有事,上東京去了。”
【第66句】:水池里長草——荒塘(唐)
【第67句】:【肩膀頭子扛著一張嘴】(慣)指只知道吃。
【第68句】:【一頭抹了,一頭脫了】(慣)形容兩頭落空,一無所獲。
【第69句】:【上臺容易下臺難】(諺)指受任官職,有職有權,自然容易;罷免丟官,無職無權,自然難堪。
【第70句】:【羊在山坡曬不黑,豬在圈里捂不白】(諺)捂:封閉,悶著。比喻人與事物的本質難以改變。
【第71句】:【鄭板橋的竹子能碰死家雀】(諺)鄭板橋:名燮,字克柔,號板橋,清代乾隆年間進士,揚州八怪之一,擅長畫蘭竹。指鄭板橋畫的竹子可以亂真。
【第72句】:【臉紅脖子粗】(慣)形容人激動或發怒的樣子。 也作“臉紅脖子脹”。
【第73句】:我的鄰居有位老奶奶,年近六十,兩個兒子均已成家,弟兄兩人常因為嫌老人偏這家向那家而吵鬧不休。熱心的媽媽常去勸和兄弟倆:“天下老人偏小的,不偏小的偏好的。”(河南·林州)
【第74句】:見了蚊子就拔劍——大驚小怪;小題大做
【第75句】:弟弟因為一件小事和同學吵起架來,媽媽見了,批評他說:“應忍且忍,該耐則耐,省事免災。你可不要學麻雀吃不下二兩谷二小肚量啊!”(浙江·余姚)
【第76句】:【當墊腳石】(慣)比喻充當別人借以向上爬的工具。
【第77句】:【吃寬心丸】(慣)指聽到舒心寬慰的話。
【第78句】:剛備鞍的馬駒子——挨鞭子的日子到了
【第79句】:大戲小戲一個唱法。
【第80句】:【九重天】古人常說九重天,來代表天之高遠,不可莫測。天到底有多遠呢?《淮南子·天文訓》中說天“去地五億萬里”。古代人說的九重天,雖然含有玄遠之意,可這并不是指天有九層,而是依據方位將天劃分為九個部分。秦《呂氏春秋》中記載:“天有九野,地有九州,土有九山,山有九塞,澤有九藪,風有八等,水有六川。”將天分成九部分,這九部分最中央是鈞天,東方是蒼天,東北是變天,北方是玄天,西北是幽天,西方日顥天,西南日朱天,南方日炎天,東南日陽天,每一層天,都有其代表的星象。古人認為皇帝是天帝之子,秉承上天旨意來治理天下,所以,常把皇帝稱為天子。皇帝本人也被稱為“九重天”或“九重天子”。唐代文學家韓愈的名詩《左遷到藍關示侄孫湘》云:“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 當時皇帝派遣使者迎佛骨入京,韓愈反對此舉,故而向皇帝上《諫佛骨表》一篇,可是卻被貶到八千里之遙的潮州,這里的九重天即指皇帝。
【第81句】:【小米加步槍】(慣)指較差的后勤供應和落后的武器裝備。
【第82句】:【魚知三日水,水知三日風】(諺)發大水之前,魚有反應;起大風之前,水有反應。指水災、風災的到來,在自然界都能觀察到征兆。
【第83句】:躲過棒槌挨榔頭——禍不單行
【第84句】:老鼠給貓刮胡子——溜須不顧命
【第85句】:【鏡子】“鏡子”,人們天天在使用,它是怎么被發現的呢?當然,水是天然的鏡子,有詩曰:投石刺破水中天;有寓言日:猴子撈月亮。講的都是水的照影作用。那么,作為實物的鏡子,是怎么來的呢?它經歷了石鏡、銅鏡、玻璃鏡三種形態。據傳說,女媧補天時得到一種黑曜石,經打磨而成石鏡,這便是最早的鏡子。這種上古時期傳說的石鏡,被現代技術所證實,裝修用的大理石、花崗巖經過拋光后都光亮如鏡。第二種形態金屬鏡隨著青銅器的發明而產生,有出土實物為證。從出土的銅鏡來看,唐代較多。當時,銅鏡已較普及。史書有載,魏征諫唐太宗李世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文物和史料記載相印證,那時銅鏡已經相當普及。直到近代玻璃的發明,取代了金屬鏡。
【第86句】:騎馬上獨木橋——回不得頭
【第87句】:【里外不是人】(慣)指把所有的人都得罪了。
【第88句】:【照方吃炒肉】(慣)比喻按慣例行事。
【第89句】:龜兒吃秤砣——鐵心王八
【第90句】:崔鶯鶯患病——心病還得心藥醫
【第91句】:【交情是交情,買賣是買賣】釋義:做生意不能講個人交情。例句:老棒子要跟他在賬上找齊!——賬可是一筆一筆都記得清清楚楚的。交情是交情,買賣是買賣。何況他跟這個“黃毛”算什么交情?簡直是他身上的一塊牛皮癬,想起來就癢。
【第92句】:小林鬧著要媽媽給他做件新衣服,說自己的衣服短得都快遮不住束腰帶了。他媽媽聽了笑著說:“不見人長,總見衣短。”(甘肅·蘭州)
【第93句】:我削蘋果時不小心劃破了手,從此再也不敢用小刀了。媽媽笑我說:“你真是‘一日被蛇咬,百日怕草繩’。”(江蘇·濱海)
【第94句】:天高皇帝遠——管不著;有冤無處申
【第95句】:【 真金不怕火煉】謂經得起考驗。西戎《糾紛》:“我說你們 呀,不要管人們說長道短的,只要把活兒做好,任務完成,擺 出成績來,叫他們盡管說,真金不怕火煉,到那陣,叫他們想 挑毛病也沒嘴說了!”
【第96句】:【舌頭帶鉤子】(慣)譏諷人說話帶刺或話里帶著不滿、挑拔的意味。 也作舌尖帶刺兒。 舌尖子蜇人。
【第97句】:【逮著旋風就是鬼】(慣)旋風:螺旋狀運動的風。比喻聽到一點風聲,就信以為真。
【第98句】:【瞎子放驢——不撒手兒】(歇)本指怕驢跑掉,不敢松手,轉指緊緊抓住某人或某事物不放。
【第99句】:【背靠背】(慣)指不當著有關人員的面檢舉揭發問題或提出批評意見。
上一篇:友誼的排比句(關于友誼的排比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