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慢走跌不倒,小心錯不了】(諺)走路步子放緩點,就不會被絆倒;做事從容謹慎,就不會出差錯。指做事出錯,往往都由于粗疏大意。
【第2句】:【因禍得福,只在人為】(諺)本來是災禍臨頭,卻轉而獲得好運,這只靠著人為的努力。指人經過主觀努力,可以變被動力主動,變不利為有利。
【第3句】:【碟大碗小,經常磕碰】家庭內部,難免發生爭吵。類似的: 鍋碗勺子,哪能不碰撞/鍋碗勺子常碰撞/勺子免不了碰鍋 臺。張賢亮《肖爾布拉克》:“有的家庭,你別看他們碟子碗 經常磕碰,要仔細觀察他們相互之間的眼睛神態,興許還是 有情有意的一對哩。”
【第4句】:千斤擔子眾人挑。
【第5句】:【八個人也抬不走一個“理”字】(諺)理:公理。指凡事只要遵循公理,任憑他人多勢眾也不能改動。
【第6句】:【小姐】“小姐”現在一般指未婚女子。《現代漢語詞典》解釋是:“對未婚女子的一種尊稱,多用于外交場合”。然而“小姐”這個稱呼原非美稱,更沒有尊敬的意思。據清代學者趙翼《陔余叢考》稱:宋時閨閣女稱小娘子,而小姐乃賤者之稱。又據錢惟演《玉堂逢辰錄》中說:小姐之稱起于茶酒宮人韓小姐,是宮婢人名也。而蘇東坡則有《成伯席上贈妓人小姐》詩,可見,宋代妓女也稱“小姐”。小姐作為尊稱,始于明代,當時朱有敦《元宮詞》中有“簾前三寸弓鞋露,知是腰腰小姐來”的詩句。從此便把“小姐”作為深閨女子的代稱了。不過,當今黃、賭、毒又沉渣泛起,人們又習稱“三陪女”為小姐了,弄得正經的“小姐”一詞名聲掃地,良家閨秀避之不及,歷史兜了個圈又回到原地。
【第7句】:【路上說話,草里有人】說話時走漏消息。或說:只知路上 說話,不知草里有人。類似的:燈光里說話,暗里有人聽。 香港宋喬《侍衛官雜記》:“你說話可得留神些,從前不是有 句老話:路上說話,草里有人?”
【第8句】:【海枯終見底,人死不知心】(諺)海干涸了,還可以見到海底;人至死也難知道他的心是什么樣的。 指認識任何事物都比較容易,惟獨人心難測。
【第9句】:【為五斗米折腰】(慣)折腰:彎腰向人鞠躬。原指為了微薄的俸祿而侍奉上司,后也指為了些許小利而向人低頭。
【第10句】:【敬酒不吃吃罰酒】(慣)比喻對別人好言相勸或抬舉不理睬,被逼迫或受到懲罰時才肯答應。 也作賞酒不吃吃罰酒。 請酒不吃吃罰酒。
【第11句】:【 刀刀要見血/拉口子要見血】做事要有實效。成語:刺刀 見紅。清代《L女英雄傳》:“這姑娘是天生半分不認錯,一 字不饒人,拉口子要見血,刨樹要搜根兒的脾氣。”
【第12句】:【跑江湖】見“走江湖”。
【第13句】:單人不成陣,獨木不成林。
【第14句】:牛皮飯碗——打不破
【第15句】:老鼠跟貓——背地里恨得要死,見面又怕得要死
【第16句】:【東家種竹,西家治地】(諺)東邊的人家種了竹子,西邊的人家只要整好地,竹子就會長出來。指竹子愛向西南方向滋長,只要東邊種竹,西邊自然長出。
【第17句】:【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諺)畫出虎的皮毛容易,要把虎的風骨畫出很難;認識人的外貌容易,要看清人的內心很難。指世間最難的事莫過于識透人心。 也作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畫虎難畫骨,知人難知心。
【第18句】:【地無一垅,房無一間】見“房無一間,地無一垅”。
【第19句】:【江河不滿漏卮】見“滄海不能實漏卮”。
【第20句】:【拉不下臉來】(慣)指不好意思,難為情,或礙于情面。 也作拉不開臉來。 拉不下臉皮。
【第21句】:爸爸教給我一個看天氣的口訣:“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江蘇·海安)
【第22句】:【牛頭不對馬嘴】(慣)比喻胡言亂語、所答非所問或所說的兩件事對不上茬兒。 也作牛頭不對馬面。 驢唇不對馬嘴。
【第23句】:【俏眉眼做給瞎子看】(慣)比喻說話做事不選擇合適的對象,再好也不會受賞識。
【第24句】:光頭上面長虱子一無處藏身
【第25句】:【有腿沒褲子】(慣)形容人非常窮困。
【第26句】:【救急不救窮】對于緊急的困難,應該幫助;對于貧窮,無 力幫助。《天怒》:“再說,救急不救窮,你光著屁股跑,在人 屋檐下,怎能不低頭?”
【第27句】:【君子之交淡如水】釋義:形容君子之間的友誼高雅純潔。例句:石祥捂著酒杯說:“這是我近幾年新立的規矩,什么高貴賓客,我都是用水陪酒。”魏華抬眼瞅瞅石祥:“你這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第28句】:【嗑瓜子兒嗑出個臭蟲來——什么仁兒都有】(歇)仁兒:諧“人兒”。指形形色色的人都有。 也作瓜子里出臭蟲——啥仁都有。 吃瓜子吃出個臭蟲來——啥仁都有。
【第29句】:風吹頭毛——齊發動
【第30句】:帶刺的鮮花——好看又扎手
【第31句】:【一人向隅,滿座不歡】某一人悶悶不樂,影響眾人情緒。 清代《兒女英雄傳》:“久之,那些同寅,也覺得他一人向隅, 滿座不歡,漸漸的就有些聲氣不通起來。”
【第32句】:【搞鬼把戲】(慣)指暗中使用陰險的手段或計策。 也作“搞鬼名堂”。
【第33句】:行船靠舵,趕車靠鞭。
【第34句】:【母慈悲,兒孝順】(諺)母親對兒子慈愛,兒子就對母親孝順。指母慈子孝,不是單方面的,母親的慈愛會激發兒子的孝順行為。
【第35句】:【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釋義:鴻儒:學問淵博的人。白丁:普通百姓。形容交往的都是上層人物。例句:九媽道:“我家美兒,往來都是王孫公子,富室豪家,真個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第36句】:鬼兒爺拍胸口——沒心沒肺
【第37句】:【強迫不成買賣,強求不成夫妻】(諺)買賣要愿買愿賣,不能強迫;婚姻要兩相情愿,不能強求。指使用強迫手段,任何事情都難以辦成。 也作“強迫不成買賣,捆綁不成夫妻”。
【第38句】:合唱隊的演出——異口同聲
【第39句】:【屬蛐蛐兒的——土里生土里長】(歇)土:本指泥土,轉指本地。指人生在當地又在當地長大。
【第40句】:【丈夫人前走,帶著老婆的手】見“男人往外走,帶著娘們手”。
【第41句】:山上的黃麋——專走老路
【第42句】:【油瓶倒了不扶】見“推倒油瓶不扶”。
【第43句】:【唐胖子掉在醋缸里——撅酸了】(歇)唐胖子:泛指游手好閑之徒。 撅酸:吃醋。指在男女關系上產生嫉妒心。
【第44句】:秋后的蟈蟈——沒幾天吱吱了
【第45句】:【餓死不做賊,屈死不告狀】釋義:餓死也不偷盜,屈死也不告狀。舊日寸打官司告狀沒有錢不行,所以窮人冤屈再大也只能忍受,不去告狀。例句:讓你心甘情愿地給他當牛做馬,所謂“餓死不做賊,屈死不告狀”,就是讓你認輸。
【第46句】:【喂腦袋】(慣)指吃飯。
【第47句】:【百戰百勝,不如不戰】釋義:即使常打勝仗也不如不打仗好。例句:古人云:百戰百勝,不如不戰,又道是加兵者不祥之兆。當初堯舜之時,不知看甚兵書而得平治天下。
【第48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釋義:佛:佛教修行圓滿的人。放下手里的屠刀,馬上就能成佛。原為佛教語,勸人改惡從善,后用來比喻壞人停止作惡,也會變成好人。例句:佛家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只要你好好改造,政府會對你進行寬大處理的。
【第49句】:【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慣)二十四史:指舊時被稱為正史的二十四部紀傳體史書。指事情太多太雜,理不出頭緒,不知該從哪里開始說。
【第50句】:【護家之狗,盜賊所惡】(諺)惡:憎惡。指盜賊最憎惡忠實護家的狗。比喻陰謀作惡的奸詐之徒,最忌恨忠貞正直之士。
【第51句】:【超市】“超市”在我國起步比較晚,不過,超市的優越性很快顯現,大大方便了顧客,人們現在已經離不開超市了。 “超市”是“超級市場”的簡稱,它指大型的商品銷售市場。這個概念最先產生于西方國家,世界上第一家真正的超級市場于1930年8月在美國的紐約誕生。超市經營的商品主要是食品以及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用品,外面有停車場,免費為遠來的顧客提供方便。超市門口有推車和提籃,供顧客選購商品使用。超市的特點是貨物齊全,購物方便,出門集中收款,因此深受顧客歡迎。在我國,不僅引進了大超市的經營模式,獨具創意又開辦了許多小超市,使“超市”概念擴展,凡進店自由選購的都自稱超市。
【第52句】:兵糊涂一個,將糊涂一群。
【第53句】:二伯見東院大爺在縣城開飯館發了財,也趕緊到縣城賃了房子開上餃子鋪。誰知人們吃飯走熟道,東院大爺的飯館里吃飯的人排長隊,二伯的餃子館卻冷冷清清,半年下來二伯賠了許多錢。他嘆息說:“咱是背了運喝口涼水也塞牙,人家是走了運栽個跟頭也拾錢。真是有同行,沒同利。”(河北·石家莊)
【第54句】:爸爸讓哥哥去噴農藥,哥哥說:“我不會。”爸爸說:“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就能當師傅了。”(河南·內鄉)
【第55句】:鬧鐘報時辰——自雞得意
【第56句】:【狼多肉少,神仙也苦惱】(諺)比喻人多物少,供不應求,事情很難辦。
【第57句】:【踩著鼻子上臉】見“登鼻子上臉”。
【第58句】:【 土命人心實】謂人心地誠實,不會用心眼,不會耍花招。 浩然《艷陽天》:“你往后別跟五嬸逗著玩了,五嬸是土命人 心實,遇著不順眼的事兒,愛著急、上火,我要沒輕沒重地給 你一頓,多讓人瞧不起你。”
【第59句】:兔死狐悲——物傷其類
【第60句】:【能找到一,就能找到二】(諺)能找到第一個,就會順著線索找到第二個。指在摸索中,能初步發現線索十分重要。
【第61句】:大年初一翻日歷——頭一回
【第62句】:前浪;無窮無盡;一瀉千里
【第63句】:【一把屎一把尿】(慣)形容撫養孩子十分辛勞。 也作一把尿一把屎。 屎一把,尿一把。
【第64句】:我十歲生日那天,親戚們給我買了許多禮物。媽媽說:“真是人情不隔年,一錢還一錢。”(江蘇·寶應)
【第65句】:早上起床后,我推開門一看:啊!好大一場雪呀!房屋、樹木都變成了白色的,路也被白雪覆蓋著,我好像進入到一個童話世界,可媽媽說:“干凈猛雨,邋遢雪。”(河南·新野)
【第66句】:【撒迷魂藥】(慣)迷魂藥:迷信指能迷失人本性的藥物。比喻用花言巧語迷惑人。
【第67句】:甘草心——甜中有苦
【第68句】:【 歇人不歇馬/歇驢不歇磨】人休息,工具、設備不停。劉云 若《小揚州志》:“我不理你們,反正歇驢不歇磨,敞開樂吧, 王八小子們!”
【第69句】:【臘雪是被,春雪是鬼】(諺)臘月下雪,像被子一樣覆蓋著麥田;春天下雪,像鬼魅一樣損害著麥田。 指立春前下雪,對麥田有利;立春后下雪,對麥田有害。
【第70句】:登太行望運河——遠水不解近渴
【第71句】:肚臍眼上掛鑰匙——開胃(味)
【第72句】:我們班有一個同學在跳繩比賽中獲得了區運動會的第一名,老師號召我們大家向他學習時說:“體育鍛煉記心上,生龍活虎身體棒。”(河南·三門峽)
【第73句】:【 有家難奔,有國難投】不得安身,無處效勞。成語:走投無 路。明代《警世通言》:“今日不想我閃得有家難奔,有國難 投,如何是好?”
【第74句】:【千金之子,不死于市】(諺)市:古時處決死囚的場所。古時富貴人家的子弟犯了死罪,可用錢財贖命。指在金錢萬能的社會里,連死罪也可用錢贖免。
【第75句】:【人生何處不相逢】今后仍有相逢的可能,應保持友好關 系。明代《醒世恒言》:“彼此睜眼一認,雖然隔了六年,面貌 依然。正是昔年還銀義士。正是:一葉浮萍歸大海,人生何 處不相逢。”
【第76句】:爸爸和爺爺一樣性情暴躁,稍有不順心的事,就大發雷霆。奶奶常無可奈何地說:“唉,真是什么谷子碾什么米,什么老子有什么樣的兒啊!”(河北·行唐)
【第77句】:班主任老師常說:“學習要一步一個腳印,知識才會牢固,不要‘雨下地皮濕,風吹塵又起’。”(江蘇·鹽城)
【第78句】:地球安把——大梨一個(大梨:吹牛或指吹牛的人)
【第79句】:【林大哥——木木的】(歇)“林”字由兩個“木”組成。形容人遲鈍、死板。
【第80句】:【裹腳布圍脖子——臭一圈兒】(歇)裹腳布:舊時女子纏足用的布條。臭:本指氣味難聞,轉指壞的(名聲)。形容人名聲不好,讓周圍一帶的人都厭惡。
【第81句】:【開口見喉嚨】(慣)指一張口就知道他想說什么,或一說話就暴露了他的真實意圖。
【第82句】:心里生起一盆火——渾身熱乎乎
【第83句】:【破磨對瘸驢】見“瘸驢配破磨”。
【第84句】:鴨子聽雷——不知所云;茫然不懂
【第85句】:媽媽問爸爸是怎樣感冒的,爸爸說:“下午背了兩筐蘿卜,到學校門口把外衣脫了。”媽媽說:“你真是,拿不輕,馱不重,推車擔筐不能用。”(河南·博愛)
【第86句】:【洞小不補,洞大叫苦】要及時補救。《北京日報》(1982,4, 2):“今日偷根針,明日敢偷金;千里之堤,潰于螻蟻之穴;洞 小不補,洞大叫苦……有不少這樣的警句格言、民諺俗語告 誡人們:要自覺防微杜漸,勿以小惡而為之。”
【第87句】:眼睛下貼鈔票——認錢不認人
【第88句】:【吃了迷魂藥/喝了迷魂湯】指被迷惑。浩然《山水情》:“兩 性之愛怪得很,掉落情網里的人,就如同吃到迷魂藥一般, 十有八九不顧前后。
【第89句】:【茂林之下無豐草】釋義:茂密的樹林里,草長不旺盛。例句:地上除了雜生的一些小蘆箕草外,什么也看不到,光溜溜的。好似才打掃過一樣。走到這里,梅梅不禁想起了一句俗語:茂林之下無豐草。
【第90句】:【節約油,油滿罐;節約錢,錢滿串】(諺)串:也作貫,舊時錢制,干錢為一串。在油上節約,油罐常滿;在錢上節約,錢柜常有積蓄。 指節約是致富的條件。
【第91句】:【老母雞下出鳳凰蛋】(慣)比喻根本不可能有的事情。
【第92句】:船到碼頭車到站——停止不前
【第93句】:【慷他人之慨】用別人的財物做人情,自己并無愧色,卻顯 得很慷慨大方。明代《二刻拍案驚奇》:“滿生總是慷他人之 慨,落得快活。”
【第94句】:【反說反有理,正說正有理】(慣)反面正面都有理。指人狡辯,無論怎么說,自己都有理。
【第95句】:【慈母有敗子,嚴家無格虜】(諺)格虜:強悍、桀驁不馴的奴仆。慈母的寵愛,往往慣成敗家子弟;嚴厲的家法自不容有強橫的奴仆。 指治家貴在從嚴。 也作“慈母多敗兒”。
【第96句】:【螞蟻撼泰山】謂力量不夠,推不動。明代《醒世恒言》: “琴娘無計奈何,坐在和尚身邊,用尖尖玉手去搖那和尚時, 一似蜻蜓搖石柱,螻蟻撼泰山。”
【第97句】:屈死鬼進衙門——鳴冤叫屈
【第98句】:閻王爺照鏡子一鬼樣子;鬼相
【第99句】:【屎殼郎掉在磨道里——充大耳朵驢】(歇)磨道:牲口拉磨時繞磨盤四周走的圓形小道。大耳朵驢:即驢,因耳朵較大而稱。比喻品行低劣或無能之輩冒充體面的人物。 常含譏諷意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