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花生的殼,大豆的皮——層管一層
【第2句】:【趁渾水摸魚】釋義:比喻趁混亂之機撈取好處。例句:我剛才了解了一下:有些人是怕“自由借貸”,以攻為守;有些人想趁渾水摸魚,多少撈幾個。
【第3句】:【雞皮鼓能經幾敲】釋義:用雞皮做成的鼓面,經不住敲打。比喻人體質衰弱,經不住折磨。例句:笑君王儀容衰老,沒來由將精神消耗,連宵摟著如花貌,糴的糴糶的要糶,而今看看瘦了,笑你雞皮鼓能經幾敲。
【第4句】:【天冷不凍下力人】(諺)下力人:賣苦力的人。指干體力活的,出力越大,體內熱力越充沛,因此天氣再冷也不怕。
【第5句】:【蜻蜓撼石柱——越撼越堅牢】(歇)形容對方武藝高強,神通廣大,根本無法動搖。 也作蜻蜒撼石柱——動也不動。 蜻蜒搖石柱——休想動得分毫。 蜻蜒撼石柱——不動分毫。
【第6句】:【軟的欺,硬的怕】(慣)指欺負老實的、軟弱的,害怕厲害的、強硬的。 也作“軟的欺負硬的怕”。
【第7句】:【撞了一鼻子灰】見“碰了一鼻子灰”。
【第8句】:【露水見不得太陽】釋義:比喻存在不會長久。例句:“嗨,小鬼子是露水見不得太陽,就要完蛋了!”
【第9句】:【嘆氣一口,宅低三尺】(諺)哀嘆上一口氣,就會使院宅陷低三尺。 指人在生活中要充滿樂觀精神,積極向上;如果悲觀憂郁,必定走向衰落。
【第10句】:【人不要臉,百事可做】(諺)人要是不顧臉面,不知廉恥,那就什么樣低級下流的事都能做出來。指人必須知恥,然后才能做到行為有格。
【第11句】:【貴人多忘事】身份高貴的人記不住小事情。用于恭維或 諷刺,現多用于開玩笑。清代《紅樓夢》:“你老是貴人多忘 事了,哪里還記得我們?”
【第12句】:【過的橋比你走的路多】釋義:比喻有社會經驗。類似的有,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還多。例句:“哼,我過的橋倒比你們走的路多呢,什么世事我看不透?”
【第13句】:阿明哥大學畢業后堅持要到山區工作,家人都反對,他爸爸更是生氣。我爸爸勸他說:“樹大樹開權,兒大兒說話。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咱們就甭攙和了!”(廣東·化州)
【第14句】:【丑婦免不得見公婆】(諺)指再丑陋的媳婦,終究要見公婆的面,這是免不了的事。泛指無論怎樣為難的事,總得要出面解決。 也作丑婦終須見姑嫜。姑嫜:公婆。 丑媳婦總躲不過公婆的面。
【第15句】:【嫁得雞,逐雞飛;嫁得狗,逐狗走】(諺)嫁給雞,就得跟著雞飛;嫁給狗,就得跟著狗跑。舊指女子不論嫁給什么樣的漢子,都得順從地跟人家過一輩子。 也作“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第16句】:【 推出午門問斬】北京故宮有午門,皇帝賜死的人在午門 外問斬。借指不分青紅皂白,一律排斥。浩然《艷陽天》: “不論人家進步不進步,只要是成分不好,就推出午門問 斬!”
【第17句】:【官人、死鬼】“官人”怎么能和“死鬼”放在一塊相提并論呢?而且都是指古代女子的丈夫或相好。直到現在有的女人對丈夫或相好既愛又恨時還會說:“你個死鬼。”那么,這種奇怪的稱呼是怎么形成的呢?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古人常有通假字之說,“官”同“管”,古代是種男尊女卑的社會形態,男人在外要管財,在內要管好家中的妻妾,這個“管”字就諧音而來了,“官人”就是“管人”之人。另一種說法是:這種稱呼源自陰陽五行。根據五行理論,生我者為父母,我生者為子孫,比我者為兄弟,克我者為官鬼,我克者為妻財。古人由于男尊女卑觀念,把嫁后女子列入“我克者”,相對于男人是“妻財”(妻子和財物);娶后男人處于支配地位,相對于女人是“克我者”,是“官鬼”。所以女人為了表示接受“支配”,通常稱丈夫為“官人”;有些比較厲害的女人稱丈夫為“死鬼”。意為丈夫在生前是妻子的“官”,死后是妻子的“鬼”。所以“官人”、“死鬼”都是對丈夫的稱呼,其根源是“克我者為官鬼”。“死鬼”多在女人與丈夫或相好打情罵俏時使用。
【第18句】:每天早晨我總要在被窩里磨蹭著多睡一會兒,眼看著上學的時間到了,媽媽急了:“你這是肥豬鉆在案板下,躲得了時辰躲不了挨刀,還不快起床?”(陜西·戶縣)
【第19句】:【一日官司十日打】(諺)十日:泛指多日。只要進了衙門打官司,就不會干干脆脆結束的。指打官司是耗時間的事。
【第20句】:【口服千句,不如心應一聲】(諺)口服:口頭上表示信服。指口服遠比不上心服。
【第21句】:【屋漏更遭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慣)打頭風:逆風。比喻境遇本來就不好,偏又遭到更大的打擊或不幸,處境越發艱難。 也作屋漏更遭連夜雨,行船又撞打頭風。 屋漏更遭連夜雨,船遲又被打頭風。被:遭遇。 屋漏偏逢連夜雨,船破又遇頂頭風。
【第22句】:【畫虎不成反類犬】這一俗語形容某些人愛耍小聰明,做事情弄巧成拙,被人恥笑。它源自漢朝的一個真實故事。 “畫虎不成反類犬”是馬援勸教兩個侄子信中的一句話,具有很好的教育意義。馬援,字文淵,東漢名將,伏波將軍,就是誓要“馬革裹尸還”的大英雄。他的兩個侄兒馬嚴、馬敦,性格好議論時政,又喜歡行俠仗義,馬援在前線不放心他們倆,專門給他們寫了一封信,告誡他們說:“我希望你們聽說了別人的過失,像聽見了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聽見,但嘴中不可以議論。喜歡議論別人的長處和短處,胡亂評論朝廷的法度,這些都是我深惡痛絕的。我寧可死,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孫有這種行為。你們知道我非常厭惡這種行徑,所以我是一再強調的。就像女兒在出嫁前,父母一再告誡的一樣,我希望你們牢牢記住。龍伯高這個人敦厚誠實,說出的話沒有什么可以指責的,謙約節儉,待人又不失威嚴。我愛護他,敬重他,希望你們向他學習。杜季良這個人豪俠好義,有正義感,把別人的憂愁作為自己的憂愁,把別人的快樂作為自己的快樂,無論什么人都結交。他的父親去世時,來了很多人。我愛護他,敬重他,但不希望你們向他學習。(因為)學習龍伯高不成功,還可以成為謹慎謙虛的人,就是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而一旦學習杜季良不成功,那你們就成了紈绔子弟,就成了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犬’。到現今杜季良還不知曉的是,每次新的太守到任就會為他頭痛,百姓們的意見也很大。我常常為他寒心,這就是我不希望子孫向他學習的原因了。”馬援不僅是大英雄,還是循循善誘的長輩。
【第23句】:看到我們一家人生活得很有規律,村里一位大嫂羨慕地說:“俺家做飯常是照時不照晌,少長無短的。你們家一年吃的應時飯,四季穿的變色衣,干啥都行是行,趟是趟的,真好。”(河南·郟縣)
【第24句】:我愛說話,爸爸媽媽不喜歡我話多。爸爸說:“你知道人為什么長兩只耳朵、兩只眼睛、兩只手,而只有一張嘴?”我回答不上來。后來,在爸爸媽媽啟發下,我明白了:要多聽,多看,多干,少說話。(甘肅·華亭)
【第25句】:我的表哥整天不愛說話,但學習很好。媽媽說:“他是一肚子加減乘除,心中有數啊!”(河南·許昌)
【第26句】:【羊上狼不上,馬跳猴不跳】釋義:比喻你動他不動,行動不協調。例句:“咱們打仗一靠官帶,二靠弟兄們敢拼。要是大家氣不順,羊上狼不上,馬跳猴不跳,這仗永遠也打不勝。”
【第27句】:狗急了——要跳墻
【第28句】:崔鶯鶯患病——心病還得心藥醫
【第29句】:【房頂開門,灶炕打并】不與周圍環境發生關系,自顧自。 或說:屋地下打井,房頂上開門。韓志君等《古船·女人和 網》:“我這個壞人跟你這個好人再不來往,行吧?咱們兩 家,都屋地打井,房頂扒門兒,行吧?”
【第30句】:姑姑來我們家,我想留她多住幾天。爺爺聽了說:“親戚常轉,不能常站。”(甘肅·臨澤)
【第31句】:【硬著頭皮】(慣)比喻迫不得已,勉強去做某事。
【第32句】:兔子看人——紅眼了
【第33句】:【一富敗三村】(諺)一家升官發財或暴富,周圍村莊人家都會因為受到剝削而貧窮衰敗。指舊時富人的發家是建筑在窮人破產的基礎之上。
【第34句】:【墻里的柱子——捶使勁不顯身】(歇)指暗中不露聲色地出力。也指不吭聲地埋頭苦干。
【第35句】:豺狼露出笑臉——多加小心
【第36句】:廚師炒菜——添油加醋
【第37句】:【順竿兒爬】(慣)比喻順著別人的意思說話、行事。 也作順桿子往上爬。 順梯子往上爬。
【第38句】:【狀元】“狀元”指古代科舉考試殿試第一名。它源于隋代。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在隋煬帝統治時期便已開始,在當時,并沒有殿試,但參加科考的各地士子到達京城后,在應試前需要向有關部門遞送“投狀”,考試結束后,成績最優異者的“投狀”便被放在全部“投狀”最前面,稱作“狀頭”。因古代以魁為首,以元為開始,故也以“魁甲”和“狀元”的名號稱呼第一名。從唐代開始,有了殿試,殿試的第一名仍舊稱狀元。到了宋代,殿試制度化之后,發榜之時,狀元總是排在首位,故又稱榜首。“狀元”稱號伴隨著科舉制度的始終,使用時間最長。若從殿試開始,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狀元是唐武德五年(622年)壬午科狀元孫伏咖,最后一位狀元是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狀元劉春霖。中國的科舉考試延續了一千多年,共產生狀元551人,’其中唐139人,五代十國11人,宋118人,遼18人,金15人,元32人,明89人,清114人。另外,張獻忠的大順政權狀元1人,太平天國有狀元14人。
【第39句】:過了冬至種小麥——趕不上節氣
【第40句】:海綿打鐘——不響(想)
【第41句】:【有利一家得,有害眾人攤】事情做成,一個人得利;出了問 題,大家受害。指不公平,或被人利用。馬烽《村仇》:“哼! 反正是有利一家得,有害眾人攤,我算看穿了!”
【第42句】:【福從贊嘆生】(諺)贊嘆:發自內心的贊美與感激。指得到人們普遍的、由衷的贊嘆,這才是真正的福氣。
【第43句】:【聽傳言,失江山】(諺)傳言:毫無根據的流言蜚語。江山:國家大業。指輕信流言蜚語,會失掉江山。多泛指輕易相信傳言,必定會誤大事。 也作聽傳言,失落江山。 聽信閑言,失落江山。
【第44句】:【弓弦拉得太緊】事情做到極限,或做得過了頭,適得其 反。類似的:力大使翻了船。羅廣斌等《紅巖》:“我不喜歡 你這種怪脾氣,老是無休止地干,弓弦拉得太緊,也會斷 的。”
【第45句】:【多一事不如省一事】(諺)舊指凡事以少管為好,沾手就不免要惹麻煩。 也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沒一事”。
【第46句】:【兩國交鋒,各為其主】(諺)指雙方爭斗交戰,都是為了各自的國君。 也作兩國相爭,各為其主。 兩國相爭,各保其主。
【第47句】:【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遇到困難,得到公眾的幫助。類似 的:一人有難,萬人出力。姚雪垠《李自成》:“看看,你老大 公子一人有難,萬人出力。謝天謝地,你出獄了,我的這出 戲也唱完了。”
【第48句】:【當面抹蜜,背后扎刀】(慣)比喻當面給甜頭,背地里下毒手。
【第49句】:前有狼后有虎——進退兩難
【第50句】:臨死蹬棺材蓋兒——沒幾下蹬頭了
【第51句】:【 紅口白牙跑舌頭】謂好好的人卻昧良心胡說八道。或 說:滿嘴跑舌頭/舌頭跑出了牙關。成語:信口雌黃、信口開 河。劉紹棠《蒲柳人家》:“什么鐵嘴?你紅口白牙跑舌頭, 馬勺兒上的蒼蠅混飯吃。”
【第52句】:【地球照樣轉】一切事情照樣進行,沒有什么妨礙。海外 陳若曦《二胡》:“走了他們,沒有人在意,地球照樣轉。”
【第53句】:【一不沾親,二不帶故】(慣)故:朋友。指既不是親戚,又不是朋友,沒有親友關系。
【第54句】:【冷手抓熱饅頭】(慣)比喻不熟悉情況的人去解決復雜難辦的事情。 也比喻沒費勁兒就得到好處。
【第55句】:一根鐵絲容易折,十根筷子拗不彎。
【第56句】:弟弟原來很調皮,常惹老師生氣,可他改正后,老師還愛用老眼光看他。弟弟很生氣,媽媽鼓勵弟弟說:“孩子,樹要鋸開看,人要行動看。你要用實際行動來贏得老師的信任。”(廣東·龍門)
【第57句】:我第一次用糖兌水做冰磚,先放進冰箱,沒過一會兒,就要拿出看看凍沒凍。奶奶說:“不到時候。你可真是猴洗孩子不等毛干。”(黑龍江·哈爾濱)
【第58句】:【四大喜事、三大悲、三急】人生有四大喜事,三大悲,還有人的三急,它們分別是: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三大悲:少年喪母,中年喪妻,老年喪子。人的三急:上廁所,人洞房,生孩子。上述“四、三、三”源自人們的常識積累。人的一大優勢是善于總結,歸納類推,找出規律性的東西。對人本身也是一樣,你總結一條,他總結一條;今年總結一條,明年再總結一條,久而久之,最終形成大家公認的、流行很廣泛的諺語性格言。以上四喜、三悲、三急就是如此。
【第59句】:【引虎入羊群】(慣)比喻把壞人招引來禍害百姓。
【第60句】:【時不再來,機不可失】見“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第61句】:【屎憋到屁股門邊才解褲帶】(慣)比喻事情逼到頭上才想辦法解決。 也作“屎到了門口才來挖毛廁”。
【第62句】:看戲有哭有笑——動了心
【第63句】:木魚命——輩子挨打
【第64句】:【教奢易,教儉難】(諺)指教人奢侈浪費容易,教人儉樸節約卻很難。
【第65句】:【洗臉盆里扎猛子——不知深淺】(歇)扎猛子:游泳時頭朝下扎到水里。譏諷人缺乏自知之明,不曉得風險有多大。
【第66句】:我吃雞蛋老是過敏,滿身都起癢疙瘩,可還光想吃。我對姥姥說我吃著什么東西都沒有雞蛋好吃,姥姥說:“你呀,寧叫身受疼,不叫嘴受窮。”(河南·蘭考)
【第67句】:【龍居淺水遭蝦戲,虎落平原被犬欺】(諺)戲:戲弄。指龍一旦離開大海落入淺水灘,就要遭受蝦的戲弄;虎一旦離開深山跑到平川地,就會遭受狗的欺侮。比喻強者失勢,會受小人的凌辱。 也作龍離滄海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 龍游溝壑遭蝦戲,鳳入牢籠受鳥欺。
【第68句】:麻雀和老鷹斗嘴——拿性命開玩笑
【第69句】:【人隨王法草隨風】(諺)王法:國家的法律。指在法律面前,人人必須知法畏法,遵守法度,就像草順著風勢一樣,違抗不得。
【第70句】:爸爸想買臺彩電,妹妹急忙把積攢下來的買零食的錢交給爸爸。我不屑一顧地嘲笑道:“就你那點錢夠買什么?”爸爸嚴肅地說:“積土成山,積水成淵,沒有一分哪有百元啊!”(河北·巨鹿)
【第71句】:千年鐵樹開了花——枯木逢春
【第72句】:燒香惹鬼叫——好心沒好報
【第73句】:【戳壁腳】(慣)指在背后說壞話挑唆。
【第74句】:【竹籃子打水一場空】什么也沒撈著,一無所獲,希望落空。 成語:鏡花水月。浩然《山水情》:“可別是我害了單相思,最 后鬧個竹籃打水一場空呀!”
【第75句】:包公斷案——六親不認;明察秋毫;向理不向人:鐵面無私
【第76句】:【媳婦多了,婆婆做飯】媳婦多了,都等別人做飯。借指人 多了,互相推委。《橋隆飆》:“俗話說:人多亂,龍多旱,母雞 多了不下蛋,媳婦多了婆婆做飯。”
【第77句】:【唱白臉】(慣)白臉:中國傳統戲曲中奸臣的臉譜,象征奸詐,泛指反面人物。比喻在矛盾和爭斗中充當強硬、蠻橫的角色。
【第78句】:【騎馬尋馬】釋義:比喻暫時做某一工作,同時尋找更好的工作。也比喻先取小利,再謀大利。例句:“如果收了我的實收,他自然照應我。彼時間騎馬尋馬,只要弄到一筆大大的銀款,賺上百十兩扣頭,就有在里頭了。”
【第79句】:電風扇的腦袋——專吹冷風;吹冷風
【第80句】:麻線上扯電燈——搞錯了路線
【第81句】:二十九天不出雞——壞蛋
【第82句】:小姨是個列車員,每天五點鐘上班。可這天上班前她突然病倒了,姨父要去給她請假。姥姥說:“一個捻兒一個燈,一個蘿卜一個坑。現在去請假,領導找誰替班?”(河北·石家莊)
【第83句】:【好莊稼長不到好土上】(慣)比喻好孩子沒有生在條件好的家庭。
【第84句】:【新媳婦兒坐在花轎里——任人擺布】(歇)指自己的事情自己不能做主,由別人支配。
【第85句】:【聽話聽音,鑼鼓聽聲】(諺)指聽人說話,要善于聆聽他的弦外之音,明白話里的真正意思,就像聽鑼鼓一樣,要聽出它的節奏和音響。 也作聽鼓聽聲,聽話聽音。 聽話聽聲,鑼鼓聽音。
【第86句】:【船頭怕鬼,船尾怕賊】(慣)形容膽小怕事,顧慮重重。
【第87句】:【 寒門將才】指武將多出身在貧寒之家。類似的:將相 出寒門。劉紹棠《蒲柳人家》:“寒門出將才,草莽出豪杰,蒲 柳人家出英才,我看那小子注定是個大命人,不稀罕這二畝 地。”
【第88句】:【相馬以輿,相士以居】(諺)輿(yu):車。居:平素待人接物及生活表現。指相馬要從它拉車的表現上判斷它的耐力,相士要從他的平素為人處世上判定他的品行。
【第89句】:【網兜舀水】釋義:用疏網兜舀水,一下子就漏光了。比喻計劃或努力完全落空。例句:眼瞅著今年果松是豐年,皮子稠,一茬收入說不定能頂兩三年。一搬家,豈不成了網兜舀水。
【第90句】:【陳谷子,爛芝麻】釋義:比喻陳舊的無用的話語或事情。例句:可是我糊涂了,正經說的話且不說,且說陳谷子,爛芝麻的混搗亂。
【第91句】:【無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常志】(諺)沒志氣的人,經常立志,卻不能實行;有志氣的人,一次立志,終身實行。指立志不在次數多,在于堅定不移。
【第92句】:【雞也飛了蛋也打了】(慣)雞飛走了,蛋也打破了。比喻兩頭落了空。
【第93句】:【君子不跟牛致氣】釋義:品格高尚的人不同莽撞粗野的人斗氣。致氣:又作“治氣”。例句:“算了算了!君子不跟牛致氣!”常景春白了辛鳳鳴一眼,忙掏出一包撕破口的大雞牌香煙,只抽出一支來,送到賈正手里。
【第94句】:高明的謊言——算卦
【第95句】:【賠本賺吆喝】(慣)吆喝:叫賣。 做生意折了本,只賺得幾聲吆喝,白忙碌一場。比喻吃了虧又受了累,什么也沒得到。
【第96句】:【鹽緊好賣,賊緊好偷】(諺)鹽在緊缺時容易賣出,賊在人們緊張忙亂中容易行竊。偏指人應當從容謹慎做事,不要匆忙慌亂,給竊賊留下可乘之機。
【第97句】:【臟唐亂宋,都怪朝廷老兒不正】(諺)臟唐:唐王朝統治階級生活奢侈糜爛。亂宋:宋朝戰爭不斷,朝政混亂,忠奸不辨。指唐、宋臟亂,都怨皇帝自身不正。
【第98句】:吃進狼嘴的羊肉——吐不出來
【第99句】:隔山摘李子一難得
上一篇:賣鍋的順口溜(賣鍋的經典廣告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