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廢話的人很值得欣賞人生哲理
(一)
我特別欣賞的一種人:不說廢話的人。
生活里,有些人說話總是摻雜很多水分?!八?,不是指作假,而是指話語凝練程度極低。
比如,喜歡加很多無關痛癢的詞,尤其是宏大詞匯。
“規模”、“模式”、“規劃”……
比如,喜歡用轉述口吻或夸張來表達事實層的東西,添油加醋。
“我就說,當時我就特別XXXX呢,果然,XXXXX,就知道!”
比如,一次次重復地描述一件事,使用一些詞。
“我覺得”“你知道嗎?”“你能懂嗎?”
還有一種,說一堆繞來繞去,核心意思要聽半天才能搞清楚。
……
(故意拐彎抹角的話術不在此文范圍內,此文只討論表達習慣和能力)
(二)
為什么自己會欣賞不說廢話的人呢?
因為,人的能力和性格,和話語之間,有一種準確的對應關系。
從能力方面說,一個人說話,本質是一個抵達目的的過程。
當說話要經過很多彎路,能反應兩個能力缺失:
【第1句】:目的性弱:想不清楚到底想表達什么。
【第2句】:邏輯性差:分解目標,辨識含義層次、高效組合言語的能力太差。
當一個人說話精準明確時,能反映出以下能力:
【第1句】:抓得住重點:蹩腳的說話者,總在做加法,越描越黑。精練的說話者,大多是在做減法,只把最核心的東西拎出來。
【第2句】:深思熟慮:習慣撈“干貨”的說的人,早就在心里把旁枝末節剔除得差不多,他們習慣先想清楚再張口,腦子一般轉得也很快。
【第3句】:情商不低:人的注意力有限,如果鋪墊太多,聽話者是沒有耐心聽下去的。所以不說廢話的人,大多深諳聽者心理,知道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吸引注意力,不耽誤彼此時間。
(三)
在一個人的能力之下,更深一層,是性格。
【第1句】:克制力:自己曾在《沉默,比說出口更讓人無法忘記》里說過,說話做事懂得“留白”的人,其實很少。
過度地描述和表達,其實說到底,是一種貪。
和貪吃、貪財、貪性一樣,貪圖表達,也是一種貪。人對于對想要達到的意義,總是貪圖描述。
但話語,是一個過猶不及的東西,它和一般努力不一樣,說出的話是不可逆的,很多東西講太多,反倒毀了。
所以,當一個人原希望達到的狀態被欲望壓倒時,他的性格根基是柔弱的,克制力不足,意志薄弱。
【第2句】:務實:人在世界上,跟說話對應的,是行動。不是說話多之人,做得一定少;只是相對而言,務實之人,一般不會花太多時間在無效率表達上。
以事情結果為導向的'人,往往廢話很少。在評價事情時,也較客觀具體,不在空洞的理念上來回玩弄。
這背后其實是一種世界觀在“作祟”,有些人喜歡將世界從抽象往具體過渡、落實;有些人則喜歡將具體和瑣碎,往抽象化上去歸納,評判。前者更為實干和唯物,后者較為學院和唯心。
【第3句】:內強:演講場合,不同人有不同的面相:有些人廢話多,有些人則從容不紊……這跟一個人是否內強有很大的關系。
一個人,心里越是發虛,就越像溺水者,試圖抓住能想到的所有辭藻,來填補和掩飾準備不足或內心不安的尷尬。
而一個準備充分,經驗豐富,或是依靠實干起來的人,會更有底氣。
TA與所說的話,不是對抗的不信任關系,而是十足的受控關系:我說的話,每個字眼都是親身經歷的,它們是事實。
這就是一個人內強的意涵:真實的實力。
【第4句】:果斷:人的所思、所說和所做常常是一根直線上的三個點,彼此互相映照。
多余的話,反映在思考上,就是在盤算更多的可能;反映在做事上,就是在給自己留后路。
不夠堅定。
而一個割舍了廢話的人,正是帶著一種破釜沉舟的決心:沒那么多借口,沒那么多其他可能。
這樣的人在工作中:小到一件事,是什么,能不能做,怎么做,幾點能做完,干脆利落。大到一番事業,開不開干,怎么干,一條路走到黑。
他們就像一只豹,盯住一個獵物,就錨定了往死里追,目的意識極強,專注力很高,沒有太多中間狀態。
以上,在我看來,是男人很重要的幾個特質。
對男人來說,做,永遠比說來得重要;實力,永遠比浮夸來的重要;理性,永遠比感性重要。
你很值得我的欣賞作文
作為一個初中生,說欣賞可能有些滑稽,可我不得不說,你,很值得我的“欣賞”。
我是一個男生,自以“過客”居于教室,可我卻對你欣賞,不為其他,單單是你的聰慧,就令我驚訝。
我的`同桌用你的紙畫了幅畫,這本沒什么大不了的,我就隨手在上面寫了一句“風景過客,命相隔”。同桌把畫給你,你看了看,很是生氣。同桌迷茫了,他畫的他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你為什么生氣?我見你的反應,也是一怔,而后失笑。
我也沒先到,那一句話,會讓你有如此反應,其實,我只是隨意提筆,也沒有什么其他的意思。但是,我不得不說:你是一個聰慧的女子,聰慧的初中生。你或許不知道,但在我心中,以留下了一顆,欣賞的種子。
當天下午,同桌拿了你的筆,
你不生氣,為了以防萬一,我還是提醒同桌,別鬧過了。你畢竟是個女生。他回頭看你,卻見你在笑,然后苦笑,“這怎么會過呢?”我愕然,對你的評價再度抬高。
有一次,同桌拿了你的書,你們之間口角不斷,可你始終是上風,女生本就弱勢,在你身上,卻是反轉,我啞然。聽你言辭,卻是驚訝,那話語,太凌厲。我同桌根本招架不住。我幫他對你,卻把一件小小的事,弄成勾心斗角,我們對視,而后一笑。這時,對你的欣賞,已到頂峰。
我欣賞你,你是唯一一個然我欣賞的人,到目前為止。即便,老師,混混,都沒有。
我雖是一個初中生,但我敬佩的人不多,欣賞的只有一個。
那一個,就是你。
情話廢話人生哲理文章
那天晚上,我在北京至上海的火車上。相鄰的下鋪,一對小情侶正竊竊私語。女孩說:我困了,想上去睡覺。男孩答:困了就睡吧。女孩又說:那我是不是要脫了鞋上去?男孩又答:當然要脫鞋子。女孩接著說:那你幫我看好鞋,不要被人偷走。男孩接著答:好的,你放心睡吧。女孩道:我躺好了。男孩:那就閉上眼睛睡吧。
我不禁愕然。細細想來,這對情侶的每一言每一語其實都是廢話,簡直句句多余,句句無聊。可是,人家卻說得有滋有味,有情有趣呢。想來,所謂情話,就是情人之間所說的廢話吧?
很多年以前,當我和他們一樣年輕、一樣沉浸在愛河之中的時候,也曾經說過這樣的廢話。那時,花前月下,我總是愛撒嬌地問他:月亮美還是我美?他一本正經且一往情深地回答:當然是你最美。現在想起,真是肉麻到酸掉大牙。如今,我們基本上是一句廢話都沒有了,每一句話都目標明確,直奔主題。比如,我問他:晚飯想吃米飯還是面條?他常常是頭都不抬地翻著報紙答:隨便。于是,我便去廚房準備“隨便”。等一起用完“隨便”,便各干各的事情,絕不多說一句話。如果說10年的婚姻教會了我們什么,我想,不再說廢話,應當是其中重要的'一項吧?可是,說句真心話,我真的很懷念那些廢話連連的日子,那么甜,那么回味久遠。
上鋪的女孩安靜地睡著了。真的希望她能夠懂得珍惜和享受當下每一寸可以盡情說廢話的好時光。想來,這樣的日子是不會太久的。粗糙現實的生活是沒有那么多閑情滋養廢話的。如果,一個女人,到了白發蒼蒼的時候,還能有一個人安靜微笑地陪著她說著長長短短的廢話,那么,她實在是有福了。
說還是不說的人生哲理
說話是一種簡單易懂的表達方式,同時也是促進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種溝通交流行為。所以,每當我們煩惱、有心事、遇到困難、痛苦、失望、無助、甚至無聊、寂寞的時候,我們總是會問自己,該找誰說,又該怎么說,說還是不說?一大串的問題等待我們的選擇,如果你有選擇困難癥,那我無話可說,不過,可以看看我給你的分析?,F在針對主要矛盾,說還是不說?
首先,第一種觀點,說。當說話對象和表達方式確定之后,你一定會糾結,要不要說呢,說完他/她會怎么想,能不能達到預期想要的效果?實際上這些問題都是雜念,既然一切都已經確定,那就說吧。不管你想要說的事情是好事還是壞事,是喜事還是囧事,是分手還是表白,是發泄還是尋求安慰,只要你說了,其實,你的目的就已經達到了。人類是一種感情動物,當你在把自己的遭遇或者心事吐露給別人的時候,別人已經就在思考,或者通過自身的想法給你一個參考,或者更為理性的`進行判斷給予你一個答案。當然,還是要實事求是。這里有兩個例子:例一,比方說你有心事,需要一個宣泄口,那么你的說話對象一定在你心目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并且你明確的知道這個人一定會給你想要的安慰,所以,效果很明顯,既增進了兩人之間的友誼或感情,又放下了心中的那塊石頭,何樂而不為呢?例二,如果你是要表白,表白的對象是你心儀很久的人,糾結了很久終于決定一探究竟,那么,當你說完以后,暫且不論結果如何,內心壓抑許久的事情是不是終于有了答案?
第二種觀點,當然是不說。我們都知道,有些話一旦說出口,就再也收不回來了,俗稱覆水難收就是這個道理。這個時候,你所要表達的事情就成了關鍵,至于說話對象一定是單一或者唯一的,所以,說還是不說就一定要考慮到你說完之后的后果。有時候,我們所要說的話很有目的性,那么,我們想要的結果就一定要對我們有利,然而對于事件本身而言,又對我們自身不利,所以,我決定暫且不說,看看事件發展形勢再說。有時候,當我們正在向對方宣布一種答案或者結果,如果這種結果又對對方相當不利,并且會造成一定的打擊或者傷害,那么我們就要權衡利弊,暫且把這個結果隱藏,然后換一種結果或者答案暫時回應對方,我們稱之為善意的謊言。比如,你正在向你喜歡的人表白,那么你想要的答案一定是喜歡你,并且希望兩人成功地成為情侶,可是如果對方不喜歡你呢?你是希望對方說不喜歡你,還是暫時避重就輕的回避你?如果我們的內心善意依存,我想說還是不說也就有了答案。
最后一種觀點,就是可說可不說了。我們結合以上兩種觀點,得到了這個結果。肯定有人會說,那你說的不是廢話嗎,可以說的不可以說的都被你說了。是不是廢話你自己體會,畢竟特定的環境,特定的事件,選擇對象還是你自己,沒有人會給你一個明確的答案。我們試著想一下,當你內心孤獨時,是不是需要一個人跟你說話聊天,陪伴在你身邊呢?當你面臨難題,需要別人的幫助時,是不是要跟你選擇的人說出你的困難呢?當你按耐不住內心的渴望,非常希望與對方在一起的時候,又是不是必須向他/她表達你的心意呢?當然,如果你想說的事情又不是對方能夠承受的,你是不是還要繼續說呢?如果你發現說完以后,結果并不是你想要的,那么說還是不說呢?是不是感覺繞了一大圈之后,我們又回到了當初的那個問題,說還是不說?其實,我想告訴你的并不是簡單的說還是不說,而是告訴你,你應該學會理性的分析這個問題,對于事件本身的考慮,以及結果的預判,才是直接決定說還是不說的關鍵性行為。
很多人的成功并不是偶然,而說話又是成功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種行為,所以,說與不說不只是情商的問題,還是體現智商與心理狀態的高低強弱所在,那么,你決定好了嗎?
上一篇:為一個人付出的說說匯編100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