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六祖說:“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參禪?”我請問你的心已平直沒有?有個月里嫦娥赤身露體抱著你,你能不動心嗎?有人無理辱罵痛打你,你能不生嗔恨心嗎?你能夠不分別冤親憎愛、人我是非嗎?統統做到,才好開大口,否則不要說空話。
【第2句】:【佛家放下的禪語】只有在人生的低谷,我們才會發現是誰陪在身邊,不離不棄,才會發現那些不曾在意的感動,是那樣溫暖。許多事情,總是在經歷過后才會懂得,痛過,才會懂得保護自己,傻過,才會懂得適時的堅持與放棄,在得到和失去中,我們慢慢認識了自己。人生沒有永遠的痛,懂得放下是人生最優雅的轉身。
【第3句】:種花須知百花異,育人要懂百人心。種田不勤收獲少,養兒不教禍害多。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涂。豬圈豈生千里馬,花盆難養萬年松。
【第4句】:人生要學會不抱怨,不等待,不盲從;身安,不如心安,屋寬,不如心寬;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身;以喜悅之身,養喜悅之神;有所畏懼,是做人最基本的良心準則;所謂快樂,不是財富多而是欲望少;做人,人品為先,才能為次;做事,明理為先,勤奮為次。
【第5句】:人生百相,世態萬千,生活中,有一種無言的愛,叫自愛。它,是一條靜靜的溪流,不需要別人懂得,是獨自的流淌;它,是一曲曼妙的音樂,不需要刻意雕飾,是獨自的聆聽;它,是一朵清麗的閑花,不需要所謂的追逐,所謂的奢望,是獨自的微笑,獨自的世界。
【第6句】:【禪語人生】在輪回中要混得好,福報是不可缺少了,但如果缺乏人生正見及相應德行,福報就會成為做惡的助緣,不僅給社會造成傷害,同時也給自己帶來惡報。
【第7句】:現代人生活很忙碌,理應感到充實,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生活的重心在哪里,內心常常覺得空虛無聊,忙碌的工作、多樣化的娛樂方式便成了暫時的麻醉劑,麻醉時間一過,空虛感又會襲來。
【第8句】:【禪語人生】因此,我們應當了解,找回自己內心的寧靜,念念觀照一切皆是無常。這樣,遇到任何逆境,就自然放得下,而能解脫自在,遠離煩惱,這樣才是懂得享受生命的人。
【第9句】:舍得的人最富有;放下的人最輕松;感恩的人最幸福;修行的人最可敬;持戒的人最解脫;忍辱的人最端正;禪定的人最不亂;精進的人最迅速;皈依的人最不迷;行善的人最可愛;奉獻的人最美麗;慈悲的人最有力;智慧的人最靈光;虔誠的人最靈感;念佛的人最順利;念經的人最明理。阿彌陀佛。
【第10句】:中國古代著名的得道高僧慧能有一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人本是赤條條來,赤條條去,卻始終難以看破因緣,洞穿生死,超脫愛恨情仇。所謂人有百歲壽,卻有千歲憂。千憂萬憂到頭來都是一個“空”字。不如付之一笑,坐看云淡風輕。
【第11句】:【跳蚤試驗①】將一群跳蚤放入玻璃杯,上面蓋上透明玻璃。跳蚤愛跳,于是很多跳蚤都會撞上蓋上的玻璃。過段時間將玻璃片拿開,發現所有跳蚤依然在跳,只是跳的高度保持在接近玻璃即止,以免撞到頭,竟然沒有一只跳蚤能跳出來。——它們的能力不是跳不出來,只是它們已經適應了環境。
【第12句】:【禪心佛語】每一位佛都在放光,何以眾生看不見呢?因為被自己的業力蓋住了,所以看不見佛光。等定慧到了,只要一定,自身光明隨時都可以跟佛的光明相接。打起坐來,不管開眼也好,閉眼也好,黑漆一團,這就證明地獄在面前。因為自己內心污染得厲害,光明就被遮蓋住了。
【第13句】:喜歡,一個人的時光,不喧嘩,不張揚,就如一瓣荷,淡雅的顏色沒有浮夸的影像,馨香的味道摒退流年的感傷,可以依著行云流水的自在與安逸,在山野間靜靜的綻放。
【第14句】:【禪心佛語】人生大部分都在黑暗中摸索,有人眼睛雪亮,但心靈黑暗,有人雖然眼盲卻心地明亮,當然有人心盲眼也盲,那就很苦了。其實,心盲比眼盲更苦,這樣的人生總在無明中,茫然不知前途。
【第15句】:空者,謂二十五有及諸煩惱、一切苦、一切相、一切有為行,如瓶無酪,則名為空。不空者,謂真實善色,常樂我凈,不動不變,猶如彼瓶色香味觸,故名不空。《大般涅槃經》卷五,如來性品
【第16句】:以財物惠施,獲八功德,云何為八?一者隨時惠施,非為非時;二者鮮潔惠施非為穢濁;三者手自斟酌,不使他人;四者誓愿惠施,無僑恣心;五者解脫惠施,不望其報;六者惠施求滅,不求生天;七者施求良田,不施荒地;八者持此功德,施惠眾生,不自為己。《增一阿含經》卷三十七,八難品
【第17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生活里的那些傷痛的憂傷,是非的瓜葛,都經不起這歲月流逝,多少妄念,增添了多少隔閡,多少固執,造就了多少悲喜,人生活到最后,卻會發現,縱然不是物我兩忘,也能品味到安寧平和的可貴,這一呼一吸之間,才明白,活得是一種態度,守本分,知深淺。
【第18句】:【禪心佛語】恒光法師:生活的活潑,不是逗誰玩,而是實實在在的教化與啟迪,心地的規范才是幸福的自在,用一份積極的信念去激勵生活,運用生活,讓生活趨向好轉,讓那些所有的努力得償所愿,走過那些艱難的環境,如果和內心的希望還存在差距和距離,這只能說明自己活得很有潛力,并沒有在生活里冷眼旁觀。
【第19句】:當我們為生活中的一些小挫折彼此爭論意義的時候,那些大苦難往住在找不到意義的沉默的深淵里。認識到生命中的這種無奈,我看自己、看別人的眼光便寬容多了,不會再被喧鬧的表面現象所迷惑。這樣,你就會從迷惑的此岸渡達到覺悟的彼岸。
【第20句】:【佛心禪語】不攀不比,心淡然;不怒不嗔,心隨和。不艾,不怨,心坦然。生活,有苦樂,人生,有起落。學會揮袖從容。樂觀,那不是沒煩惱,而是要懂得知足;人生無完美,曲折亦風景,看開,想通,就是完美。
【第21句】:【佛心禪語】不要把生活過的那么復雜,生活本身也不是復雜的代名詞,歲月可以從身邊走過,那么我們既然什么也挽留不下,就讓他得過且過。誰的對,誰的錯,誰的恩,誰的仇,該記住的記住,該忘記的忘記,支起耳朵聽世界,閉起眼睛忘世界。
【第22句】:佛家禪語:鄰里團結,家庭美滿,職業安定,環境優美,這是眾生應求的愉悅。能慷慨地施舍,能誠心地服務,無怨無悔,這是最大的愉悅。
【第23句】:面對他人,自然而然流露出的微笑既能展現自己的友好、熱情,更能顯示一個人的自信、教養,以及積極的人生態度,從而在對方心靈中投射下一束溫暖的陽光。
【第24句】:【禪心佛語】留一片清靜天地在心里:對于城市中的人來說,置身滾滾紅塵浪滔天,每天面對無數欲望顛沛,若能保持自持修行的堅忍,遵循品德和良知,潔凈恩慈,并以此化成心里一朵清香簡單的蘭花,即使不置身于幽深僻靜的山谷,也能自留出一片清凈天地。
【第25句】:【佛心禪語】幫助別人就等于幫助自己。人的一生,誰身上都難免會有缺陷,誰都難免會有失誤,誰都難免會遇上尷尬的處境。有的人喜歡諷刺不幸的人,越是譏諷別人的人,心理越失衡。當別人遇到不幸的時候,人們要學會伸出友愛之手去幫助他人。這樣,當自己遭受不幸的時候。別人才會幫助自己。
【第26句】:我每天早七起床后,晚L睡覺前,最不忘念誦的四句非常重要的佛法,就是頂果法王寫的:“不要忘記上師,時刻至誠祈禱;不要忘記自心,時刻觀照本性;不要忘記死亡,時刻觀修無常;不要忘記眾生,時刻回向祈愿。”
【第27句】:生活的禪法,在于努力去肯定,不斷去否定,突破固執去創新的一個過程。浮云從來不糾結,明月何曾落誰家,找合適的心態去做合適的事情,用自己的努力走過自己的存在。
【第28句】:佛教微博經典: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一個人行善,惟有內心沒有善心才是不能關愛別人的起因。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一個人真誠,惟有內心的虛榮才是不能真誠的起因。不能行善之人,必缺少真誠與關愛。不能懺悔和慚愧之人,必難覺醒和渡過福劫。
【第29句】:把自己放在最低處時,其實你在最高處,因為你內心的智慧、德行在最高處;把自己放在最高處時,其實你在最低處,因為你內心的智慧、德行已落在最低處。把自己放在最低處時,心就像大地一樣,無論是踩踏、挖掘還是蓋房子都可以,這叫沒有傲慢。總是分別好壞,計較對錯,這叫傲慢。
【第30句】:【每日一句禪語】恒月法師:生命中有許多自己不想做卻不能不做的事,這就是責任;生命中有許多自己想做卻難做到的事,這就是命運。真正的成熟,不是被習俗磨去了棱角,變得世故、圓滑且實際,而是獨特個性的形成,真實自我的發現,精神上的豐富和圓融。無論已有多么偉大的事業,擁有并保持一顆平常心最為難得。
【第31句】:人心的散亂有兩種:一是昏沉,一是浮動。昏沉是糊里糊涂空過時日,無所事事渙散體力,懈怠、懶惰、昏睡、不肯精進。浮動是心念不定、見異思遷、搖擺不止、浮沉、動蕩、放逸、無法安靜。
【第32句】:有句老話說得好:“人叫不走,鬼叫飛跑。”意思是,當一個人身上陽氣不足,邪氣有余時,周圍就盡是小鬼打攪、小人來找。即使偶爾有君子來規勸,他們也是熟視無睹。
【第33句】:近來學得烏龜法,得縮頭時且縮頭。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精神到處文章老,學問深時意氣平。精神樂觀身自健,夜里愁多夢不香。井淘三遍吃水甜,人從三師武藝強。九州有路休為客,百歲無愁即是仙。
【第34句】:真正的愛,是能忍受他人的一切缺點,對他們的軟弱毫不見怪,對他們的小善小行,卻要感恩取法,尤其是,愛不應埋藏在心底,因為沒有人把燈點在水里,都是他放在燈臺上,使進來的人得見光明。這燈代表著愛,愛不能僅僅施予我們所愛的人,它必須光芒四射,讓人人都感到快樂。
【第35句】:一個人心靈的困窘,是人生中最可怕的貧窮。真正的富有,是讓自己的心靈得到滿足,不攀比,不張望,專注自己,用心鉆研,用心生活。因為只有心靈的不懈和滿足,才能使我們感受到活著幸福的意義。從今開始,由己及彼,從心著手,靜化靈魂,笑看人生,坦蕩心靈,放松自我,找到屬于自己心靈的平靜和自在。
【第36句】:佛教認為,宇宙萬物流遷變動,永無休止。生與死都不是絕對的,生不會永生,死不會永死。舊的死去,新的又生,生死相續,永無窮盡,恰似沿著圓環轉動。因此生不足喜,死不足懼,只求此心光明正大。
【第37句】:【成敗與父母】成功人士都很孝敬父母,因為父母是成功人士的第一良師;事業失敗者都能得到父母的關心,因為父母永遠都是人們心靈和身體的照護。
【第38句】:攜一片綠葉,讓心如花般充滿淡淡的,靜靜的人生況味。生活中,不言苦,因為幸福;不言累,因為有陽光,有微笑,有溫暖。沒有感情也許就沒有疼痛;沒有經歷也許就不懂珍惜;沒有思念也許就不知道深深的愛。走過歲月,才有閱盡塵事的從容和智慧,才有對生活深刻的理解,才有對世界嶄新的感悟。
【第39句】:【一日禪】要有一個平與的心態。壞心情是想不開時折磨出來的,其實現實并沒有你想的那樣糟糕。生命有高峰也有低谷,根本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要拿得起,放得下,拿得起是一種膽量,放得下就需要一種勇氣。
【第40句】:【佛心禪語】有的時候,我們以為的無路可走,其實是生命另一段旅程的開端。沒能力看穿全局的我們會心慌,會焦慮、不知所措。然而,只要我們再撐一下,我們自然就能見識到更寬廣的世界。——《我與這個世界溫柔相處》
【第41句】:【禪語人生】與山水親近,受自然洗禮,像梅水初放,似水滴輕賤;此情此境,以分不清那是山水那是人心,山水就是我,我就是山水;心底唇邊微笑中發出愿望:愿將山色供生佛,修到梅花伴醉翁。
【第42句】:心中有愛、心存感恩;無論環境多惡劣,不管人事多險阻,也要憑借信心、毅力,化解困厄障礙。自古雅士愛寒梅!即因:“未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第43句】:【禪語人生】眼前的一切都是我們過去種因所結下的果。看待得失應該這樣,得到了是你該得到的,用不著得意。失去了是你該失去的,用不著懊惱。得失是緣,何不淡定斯然。達摩祖師云:若得榮譽好事等,是我過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隨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定在慈悲,自然吉祥如意。
【第44句】:【佛心禪語】走在這世界,原本的孤單,成為一種理解,相逢多少目光,成就了自己內心的淡然,隨它世態如何變幻,一份初心,從未改變,對這世界不再厭倦,也不再奢求,還有什么風雨過不去,用好這顆踏青的心,愿人生平安喜樂,讓生命更慈悲,這是對生命最高的致敬。
【第45句】:【禪心佛語】隨緣含義:有人將隨緣理解為什么也不干,被動地看著事情發生,這是個錯誤。隨緣只是看淡結果,而不是放棄個人努力。種因才有果,你必須種才行。種下大豆而希望得西瓜,不是隨緣。什么也不種而望有收成,更不是隨緣。隨緣是不留戀過去,不為過去哭泣,眼前最要緊的是安排解決。不急功近利,做該做的事。
【第46句】:【佛心禪語】做自己的貴人。我們所求的貴人在哪里?真正的貴人就是自己。做自己的貴人,必須要有道德,有人格,把自己變得更好。自己健全了,不僅是自己的貴人,也是別人的貴人。所以,做人先要求自己,不斷地把自己的缺點改正了,這樣自然就會幸福。——星云大師
【第47句】:【佛心禪語】做人當君子,君子有四:——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蘭,空谷幽香,孤芳自賞;竹,篩風弄月,瀟灑一生;菊,凌霜自行,不趨炎勢。
【第48句】:【佛心禪語】不要總認為自己年輕、漂亮就可以肆意地揮霍青春。沒有誰的青春可以持續一輩子,盡管有人在辛辛苦苦研究駐顏術,但最終還是抵擋不住歲月的紋路就會爬上你的額頭。
【第49句】:恒東法師:人生經歷的美很多,走過春夏秋冬,看遍春花秋草,不管你是從繁華處走來,還是在寂靜處走來。只要你帶著心情,轉山轉水,經過耐人尋味的過程,美的東西會升華成最美,明暗山水之間,也只有心間能滋生出最美的風景,最美的風景在心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