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歲月是一首無言淚流的歌。歲月無情也有情,更多的讓人難以訴說,難于回味,難以擱置。歲月無聲也有聲,更多的讓人幾度感慨,幾度憂傷,幾度徘徊。
【第2句】:【禪語人生】我們到現今的教育,都是執著的教育,只有佛陀的教育,是破除執著的教育。
【第3句】:【禪語人生】因為人都有自我的一面、自私的一面,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容易,站在別人的立場看問題卻很難,所以與人相處不易,了解別人更難。
【第4句】:沉浮動靜皆人生,體悟每種境遇,認真對待每一天的生活,保持著生命的自覺與自省,大干世界之中,佛法充盈其間,禪意無處不在,翠竹黃花皆藏般若,世間一切皆是佛法。
【第5句】:一切罪障都是自造的,我們應以佛心來包容一切,對人不怨、對事無尤;不生怨尤之心,則能心存感恩接受人事,而且能常??鞓纷栽?,時時精進,不受外境所障礙。
【第6句】:學佛而能以般若智慧求覺悟,即是從生活禪進入禪生活的過程;學佛而能以慈悲精神度眾生,即是從禪生活回到生活禪的過程。
【第7句】:我此道場如帝珠,十方諸佛影現中。我身影現諸佛前,頭面接足歸命禮。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日本)空?!赌畛终嫜岳碛^啟白文》
【第8句】:自性清明,一般人卻常被外境所轉,受習氣遮染,慧光無法徹照。唯有反觀內心本地風光,系緣修心、藉事練心、隨處養心,才能明凈湛然,離苦得樂。
【第9句】:【禪心佛語】人格的可貴,是在功名富貴之外;物質的可愛,是在贈者情意深長。
【第10句】:【禪心佛語】人說佛門空空,凡人難以一窺它的真面貌。佛說紅塵深似海,蒼生難度。其實佛門無門,你我都在其中。
【第11句】:心能平等,名之為理;理照能明,名之為心;心理平等,名之為佛。——《楞伽師資記》
【第12句】:佛要教化一切眾生、慈愛一切眾生,對好人要慈悲,對壞人更要慈悲;好人要度,壞人更要教化。
【第13句】:【禪語人生】一切惡法,本是虛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虛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第14句】:【禪語人生】一已之愛,有利于家庭的和睦;眾生之愛,有益于社會的和諧。
【第15句】:【禪心佛語】人生是海洋,希望是舵手的羅盤,使人們在暴風雨中不致迷失方向。
【第16句】:【禪語人生】擁有財富的人,通常只能做一件事:不停地擔心會失去財富。
【第17句】:【禪語人生】在你的內心里,有一塊磁鐵,可以吸引真正的朋友,那塊磁鐵就是「無私」,也就是處處先為別人著想。
【第18句】:【禪心佛語】認同別人,就是肯定自己。做營銷是從不斷讓別人認同開始的。
【第19句】:【佛心禪語】彼尊者瞿曇為金色。彼尊者瞿曇有擬似黃色之皮膚,肌理甚細。肌理細則塵埃不著身。
【第20句】:能善意掩蓋他人的不良習氣,弘揚其良好德性,且不評論他人是非,這樣的人一定可愛又可敬。
【第21句】:自心是菩提,自心是涅槃,若言心外有佛及菩提可得,無有是處。佛及菩提皆在何處?譬如有人以手提虛空,得否?心外覓佛,終不得也?!渡偈伊T》
【第22句】:【禪心佛語】交朋友要真心相待,不要背后捅刀;想競爭就拿實力說話,千萬不要搞陰謀軌跡;找對象要真心相愛,不要參雜金錢交易。
【第23句】:人之“心思”如鏡。欲求得智慧、明辨事理,必須遠離人我是非煩惱,此即“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道理。
【第24句】:【禪心佛語】局部的失敗是肯定的,但要相信今后會獲得更大的成功,不因一次小小的失誤而低頭,而意志消沉。
【第25句】:【禪心佛語】少氣多閑,身忙心閑。真正做到這八個字不容易,關鍵是個“閑”字。一定要有閑心,當然干點家務事也好,但是不要身忙心亂,要身忙心閑。
【第26句】:【佛家禪語】學佛是否成功的標準不在于你掌握了多少佛教知識,也不在于你在山洞里閉關多少年,而在于佛陀教導我們的人格標準你能做到多少。
【第27句】:竹春生筍,不離于春,即與母齊,等無有異,何以故?為心空故。修頓悟者,亦復如是。為頓除妄念,永絕我人,畢竟空寂,即與佛齊,等無有異。
【第28句】:無力飲池河,詎能吞大海?不習二乘法,何能學大乘!《地藏十輪經》卷六
【第29句】:佛教的真正精神在于不為自己,一切只為眾生求安樂,寧可舍己,以自己的犧牲使他人得到安樂。
【第30句】:【禪心佛語】人類所作所為與幸福人生背道而馳,所以盡管人們拼命追求幸福,但卻總是得不到人生的幸福。
【第31句】:【禪心佛語】人生哪里重要,把心叫醒,閑下來,活下去。念佛無非念自心,念念自在便自在。
【第32句】:講道德、守法律、做好事,不僅是社會對個體的外在要求,同時也是個體追求自由和幸福的內在需要,是自覺自愿的,而非外在強制的。
【第33句】:【禪心佛語】其實俄知道,只是不想揭穿而已,更不想破壞的是這美麗的假象。
【第34句】:以從容的心態,微笑面對人生;以樂觀的心態,感悟云起雨落;以隨和的心境,靜觀花開花謝。用苦澀眼淚沖刷生活的酸楚,用時光沉淀情感的碎片!
【第35句】:【佛心禪語】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面臨壓力或者挫折時,一定要向家人或是好朋友傾訴,把想法說出來,這樣可以讓你心情松弛、思想活躍,重新振奮起來。
【第36句】:學誠法師: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今生賺多少錢,帶不到來世;今生幫助過多少人,這份善業可以帶到來世。把自己的福報儲存在善業的“銀行”里,是聰明人的做法。
【第37句】:為了愿心與歡喜心而服務人群的人,能不惜承擔重任,不畏辛苦地勇往直前!只要眾生能離苦得救,就滿心歡喜,別無所求。
【第38句】:能讓自己快樂、自在,這是真聰明、真能干;能讓自己和他人解脫煩惱與痛苦,這是真智慧、真慈悲。
【第39句】:【禪語人生】誘惑是一條不歸路,表面上得到了好處,但「后門」一旦打開,你便要往陷阱中走去,哪怕只有一次。
【第40句】:【禪心佛語】生活中,諒解可以產生奇跡。諒解可以挽回上的損失;諒解猶如個火把,能照亮由焦躁怨恨和復仇鋪就的道路。
【第41句】:責己要嚴,待人要寬。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當要責備人的時候,先要檢討自己。(當代)星云《人間佛教的戒定慧》
【第42句】:【成敗與父母】成功人士都很孝敬父母,因為父母是成功人士的第一良師;事業失敗者都能得到父母的關心,因為父母永遠都是人們心靈和身體的照護。
【第43句】:掙出愛欲纏索:我們應在平實的生活中,安分守己,量力而為;不可盲目、空洞地追求欲念。
【第44句】:知戒、非戒無二相,如是名為佛法。若有菩薩住無相,受持不離名持戒?!斗鹉笇毜虏匕闳艚洝?/p>
【第45句】:病人愉悅的笑容最美麗動人,猶似烏云散盡后的熙日陽光,那分燦然,能使家屬親人、醫師、護士安心寬懷。
【第46句】:在別人的優勢中挺直脊背,堅持自我,任何時候都不驕傲自大,也不妄自菲薄,才是一種正確的肯定自我的方式。
【第47句】:【禪語人生】一念善,則圣,一念惡,則魔,一年正,則修行人,一念邪,則損道人。
【第48句】:【禪心佛語】金錢要布施方得快樂,愛情要肯奉獻便達快樂,名譽要用來服務大眾才為快樂。
【第49句】:【禪語人生】我并不失落,我也沒有受傷,沒有生氣,我只是有點累了,我厭倦了付出太多,回報太少。
【第50句】: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類,死死生生,互來相啖,惡業俱生,窮未來際。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楞嚴經》卷四
【第51句】:正確對待環境,才能不為外物所動;正確對待內心,才能體味快樂境界?;蛟S我們會像這位比丘一樣寂寥,這時請記住,我們的自心便是那大慈大悲的,佛陀。
【第52句】:【佛心禪語】般若體畢竟清凈,無有一物可得,是名無法可說;即于般若空寂體中,具恒沙之用,即無事不知,是名說法。
【第53句】:【禪語人生】享有的觀念,可以擴展我們的生活領域,讓我們感覺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第54句】:佛教常說“放下”,這里面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放下,絕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放下過分的貪求。要知道,世間的一切都是生不帶來、死不帶走,過分貪求有什么意義呢?
【第55句】:心若能無造作的安住,則無論是持咒、繞塔、禪修或行持任何善法,都能成就最殊勝的功德。
【第56句】:【禪心佛語】分手后,不要再回頭。不要感覺很失敗,更不要覺得自己浪費了幾年生命。如果這讓你學到了一些東西,那么這份感情就不是失敗的。
【第57句】:定業不可轉,唯有修得“正見”,四諦分明,始能舍離貪嗔癡造作的身口意業。
【第58句】:【禪語人生】相反地,如果你明知此人能力不足,品德也有問題,還是勉強讓他做,等于是把一只羊放到虎口里去,而羊本來就會被老虎吃掉,這就是你的責任了。
【第59句】:【佛心禪語】對于這樣失望的畢業生,我要貢獻第四個方子:“你得先自己反省,不可專責備別人,更不必責備社會。”
【第60句】:【禪心佛語】損失了財物不要緊,千萬不要喪失聞思修,因為有了聞思修就有發展福報的因緣。
【第61句】:【禪心佛語】創業路上需要激情,執著和謙虛,激情和執著是油門,謙虛是剎車,一個都不能缺少。
【第62句】:諸佛法身,湛然不動猶如虛空,如虛空故,所以遍滿一切,以便滿故,所以空即無量,無量即空。
【第63句】:學佛者一定要圓融人事道理,聯系雙方情誼,化解是非沖突,弘揚他人良好德性,不評論他人長短。
【第64句】:【佛心禪語】自卑感是人格的泥沼,一旦你身陷在里面,便會失去上進的勇氣。
【第65句】:【禪心佛語】該放下時且放下,寬容別人,其實就是給自己留下一片海闊天空。
【第66句】:【禪心佛語】放生,即是人類于其它生命面臨凌虐、苦迫,甚至于死亡時的及時救援的悲憫。
【第67句】:【佛心禪語】★寵辱不驚,去留無意。天使能夠飛翔,是因為把自己看得很輕。走一程驀然回首,你會發現,其實幸福離你只有一個轉身的距離。
【第68句】:心持世間去,心拘引世間,其心為一法,能制御世間?!峨s阿含經》卷三十六,第1()()9經
【第69句】:【佛家禪語】齋是素食,戒是規矩;珍惜自我生命,更要尊重萬物生靈。
【第70句】:【禪語人生】向著目標奔跑,何必在意折翼的翅膀,只要信心不死,就看的見方向,順風適合行走,逆風更適合飛翔,人生路上什么都不怕,就怕自己投降。
【第71句】:【佛心禪語】你們一定要把《楞嚴咒》學會,如此不但可以了生死,還可以免除魔難災禍,救度眾生?!先?/p>
【第72句】:無去無來本湛然,不居內外及中間。一顆水精(晶)絕瑕翳,光明透滿出人間。——拾得
【第73句】:【禪心佛語】煩惱是因執著而起,若你認清它的本性,煩惱即是菩提。放下了,失去的永遠是痛苦;放不下,留住的只有煩惱而已。
【第74句】:不要以為目前很富有,財產很多,福已經足夠了,不必急著再造福,要造福也須等到自己沒有責任負擔的時候。
【第75句】:不實之法,是從緣生;真實之法,不從緣起;如來法身,體是真實,名為涅槃。《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一
【第76句】:【禪語人生】心的開放程度越大,可以接納的人就越多。如果只是活在自己的感覺中,就會注意不到他人的存在,結果成了孤家寡人。
【第77句】:離此二邊,處于中道而說法,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峨s阿含經》卷二,第35經
【第78句】:藝術并非起源于貴族,而是起源于大眾?!肮病笔撬囆g的固有屬性,藝術如果失去了“公共”,就很難成為最優秀的藝術。
【第79句】:【禪心佛語】德行修逾八百,陰功積滿三千。均齊物我與親冤,始合神仙本愿。
【第80句】:【處事圓融,可助成功】懂得順應各種對象、不同環境來改變自己的態度,以最恰當的方法讓對方接受自己的主張,就可能助你成功。
【第81句】:心中眾生,所謂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心,盡是眾生,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六祖壇經.懺悔品》
【第82句】:【圣經文案】103求你使虛假和謊言遠離我。使我也不貧窮,也不富足,賜給我需用的飲食。(箴30:8)
【第83句】:佛家禪語:鄰里團結,家庭美滿,職業安定,環境優美,這是眾生應求的愉悅。能慷慨地施舍,能誠心地服務,無怨無悔,這是最大的愉悅。
【第84句】:一片葉,落在哪里都是歸宿。一朵花,開在哪里都是芳香。一個人,走到哪里都是生命。一顆心,想到什么都是情愫。佛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第85句】:利己與利他并不總是處于對立的位置,很多時候,二者完全可以統一起來。
【第86句】:【禪心佛語】痛苦和快樂就像硬幣的兩面,痛苦在正面,快樂就會被轉到反面;當你把快樂放在正面的時候,痛苦也就離開了你的視線。
【第87句】:【禪心佛語】那些我抗拒不了的無法改變的,卻又讓我潰不成軍的東西就是命運。
【第88句】:【佛心禪語】閉上眼睛,清理你的心,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用心甘情愿的態度,過隨遇而安的生活。
【第89句】:【禪心佛語】如果一個團體背離社會責人,這個團體無法立足于社會之中。如果一個人背離團體責任,這個人也無法立足于團體之中。
【第90句】:【禪語人生】學道人只怕一念有。即與道隔矣。念念無相。念念無為。即是佛。
【第91句】:【佛心禪語】自由是一種保障無心犯錯的權利,并非拿來故意犯錯的權利。
【第92句】:【禪心佛語】所謂眾生者,眾因緣和合而生。眾生之間互為存在的前提,真正個體、獨立的生命是不存在的。
【第93句】:【禪語人生】一切諸法。本不自言??詹蛔匝浴I嗖谎?。是非垢凈。亦無心系縛人。但為人自生虛妄系著。作若干種解會。
【第94句】:【禪心佛語】三世諸佛,皆從心性中生,先守真心,妄念不生,妄念不生,我所心滅,后得成佛,故知守本真心,是三世諸佛之祖也。
【第95句】:【禪心佛語】人之所以快樂,并不是因為得到的多,而是因為計較的少。
【第96句】: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于醒,了無所得;如眾空華,滅于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牛處故?!秷A覺經》卷上
【第97句】:【圣經文案】208然而有許多在前的,將要在后;在后的,將要在前。(太19:30)
【第98句】:【禪心佛語】記住給我們生命、愛的人,記住給過我們幫助、歡樂的人,忘掉仇視、傷害過我們的人,我們的生命就會充滿陽光,我們的生活才會充滿快樂。
【第99句】:見有機緣宜把握,沒有機緣要營造,機緣未熟不強求。(當代)圣產《108自在語》
上一篇:愛國者治港心得體會四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