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佛教認為,心是一切的基礎,一個人如果想要修行,想要真正地人定,必須先從修心開始。
【第2句】:故城舊巷,指間生香。于這薄涼的世界里,定要做一個靜婉且柔情的女人,綰上一巷云煙,身著一季素香,捧一硯清墨,了悟這一片云水禪心。獨自,在巷末的轉角處,捻一方歲月靜好,溫婉成舊日的念想。
【第3句】:【禪心佛語】沒有一種獲利,能及得上我們擁有的一切之中,所節省下來的那樣確切可靠。
【第4句】:【佛心禪語】方丈什么話也沒有說,用一只手搬起一塊磚頭,說道:“這樣的事一只手也能做得到,你為何不愿去做呢?”
【第5句】:人人做自己的警察,也做社會的警察,共同來維持秩序。(當代)星云《如何建設人間凈土》
【第6句】:【禪心佛語】來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須,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愚癡的人,一直想要別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卻努力的了解自己。
【第7句】:【禪語人生】有時,當事人眼中的缺憾,在別人眼中可能并非如此;眼下看來是缺憾的事情,可能隔一段時間之后,會不以為然。當然,也有在甲處被認定的缺憾,到了乙處竟成了優點的情況。
【第8句】:【禪心佛語】懶云:哦,其實五戒是一切戒的根本,如果說到修行本質,一條戒就夠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第9句】:【禪語人生】修行要在動用中修,不一定要坐下來閉起眼才算修行,要在四威儀中,以戒定慧三學,除貪嗔癡三毒,收攝六根如牧牛一樣,不許它犯人苗稼。
【第10句】:【禪心佛語】人們通常在緊急的時候才會發下重誓,等事情一過,就把誓言忘得一干二凈。
【第11句】:【禪心佛語】人與人之間相處,要學會包容,若總是想著改變對方,結果將會是對方不快樂,自己也不開心,彼此可能會陷進一個水火不容的境地。
【第12句】:房屋,只要把根基保養好,就不怕傾倒;樹木,只要把樹根保養好,就不至于枯萎。我們如能善自珍重,就不怕任何寒流侵襲了。
【第13句】:人的一生中,難免會有灰蒙蒙、氣冷冷的時候,只要能將最終目標穩定住,就能像冬天的太陽一樣,感覺很溫暖。
【第14句】:【禪心佛語】人生應擁有的七情:蓬勃的激情,雄壯的豪情,執著的熱情,甜美的愛情,灑脫的表情,爽朗的神情,愉快的心情。裝點世界;人生要求知,以知識帶動文明;人生要求善,以寬容豐富生命。
【第15句】:越長大,越知道做事不容易,越知道每個人都有難處,也就越不敢隨隨便便的瞧不起誰,以免不小心傷害了誰。這當然不是粉飾,更不是虛偽,而是懂得了體諒和溫柔,溫柔的和這個世界相處。
【第16句】:別人的幸福總是容易看到,痛苦卻是少有人知道。藏在心里的苦楚更是無人知曉了。世上沒缺憾的婚姻少之又少,只是程度不同罷了。多數人是婚前睜著大大的眼睛找對象,婚后則半睜半閉過日子。
【第17句】:【禪語人生】我們看看當今社會上,父母親因意見不合而吵架,兄弟之間因小事而紛爭,同學因對事情看法不同而起爭執,同事間會斗爭,這是為什么?你有沒有想想癥結在那里?該找找根本解決的辦法。
【第18句】:不可為了自身的利益,而用甜蜜的口舌迷惑他人,以免到頭來落得傷身敗德,害了他人也害了自己。
【第19句】:【禪心佛語】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事深,機械亦深。故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不若疏狂。
【第20句】:【禪心佛語】生活在五濁惡世,不必逃避,只要在心田存養佛法,即如同污泥中的蓮花,能吐露芬芳的香氣。
【第21句】:心累的時候,換個角度看世界;壓抑的時侯,換個環境深呼吸;困惑的時候,換個位置去思考;猶豫的時候,換個思路去選擇;郁悶的時候,換個環境找快樂;煩惱的時候,換個思維去
【第22句】:【禪心佛語】懂得回避,這是人生的藝術。人與人,人與社會,隨時都會有可能出現不協調的時候,學會為別人想一想,退一步天海闊天空,讓回避的藝術展示出人的美德。
【第23句】:【禪心佛語】三是念無失。佛善修甚深禪定,因禪定而善于攝持各種心念。由于長時間修習四念處等禪定,佛的一切意業都已完全隨順智慧,對已過去久遠的善法都能記憶不忘,所以稱為念無失。
【第24句】:【禪心佛語】好好珍惜此刻健康的自己,一輩子真的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么長;好好善待今生有緣相見的人,因為下個輪回中很難再次遇見。
【第25句】:【哲理禪語】我們不管是做一件事,還是修一個法,最好能善始善終,不要像蝌蚪一樣頭大尾小;也不要開頭、結尾只做個儀式,中間過程如何卻毫不關心,就像螞蟻一樣頭尾大、腰很細。
【第26句】:【禪心佛語】假如,你正為某件外在事物所苦,事實上,使你痛苦的,并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你對這件事物的觀感。
【第27句】:【圣經文案】8神對摩西說:“我是自有永有的。”又說:“你要對以色列人這樣說:'那自有的打發我到你們這里來。'"(出3:14)
【第28句】:【禪語人生】學佛修行之可貴,在于常涌慈悲心,視萬物與我一體,同體大慈力,同懷大悲心,即使在境界現前時,亦能超脫凡情、俗念,拂逆困厄,而不變道心。
【第29句】:【用智慧和贊美的眼看世界】不要用貪婪、嗔怒、愚癡的眼光看這個世界,別忘了你還有美麗、智慧、悲憫、寬恕的另一雙眼。
【第30句】:【禪心佛語】今天修道,明天成佛,一橇就想挖成井,沒有這種道理,修行是“鐵桿磨繡針,功到自然成”。
【第31句】:【佛心禪語】走走荊棘之路。生活是不容易的,尤其是你想有所成就的話。不要拈輕怕重,做點不尋常的。
【第32句】:生命是無常的,這給我們提供一個改造生命、解脫生命的機會;如果生命是常的,它就是不可改變的東西了。
【第33句】:【禪心佛語】你知道嗎?光榮的成功者與可悲的失敗者之間,其實只差一點點。一個球的比分是以輸掉一場球賽,百分之一的次品足以毀掉一個名牌。所以決不能忽視微弱的劣勢,而要力爭那決定性的優勢。
【第34句】:或有人來截手足,不起瞋恚忍力強,如海含容無增減,此名忍度不應棄。《增一阿含經》卷一,序品
【第35句】:過著粗衣淡飯的生活,節制你的欲望,減少你的需要,在這種沒有煩慮的適度生活中,你將可以發現滿足。——《佛陀的格言》
【第36句】: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法界一相,無所不遍。《曼殊師利千臂千缽大教王經》卷八
【第37句】:究竟解脫之決心是否堅固,就在于立志者對于煩惱魔路是否有深切之警醒。生命之本質既非煩惱亦非享樂,對逆順之境的執著,將成為我們究竟解脫的束縛,于境上無著,信心方可稱為恒如。
【第38句】:【禪心佛語】沒有人能打倒您,除非你您自己。只有您心中有顆信念的太陽,無論走到哪里,那里都會有燦爛的陽光。積極樂觀、自由奔放,生活就應該明明朗朗。
【第39句】:【佛心禪語】富而不貪是一種布施,塵而不染是一種持戒,痛而不恨是一種忍辱,累而不懈是一種精進,思而不亂是一種禪定,顯而不著是一種智慧。
【第40句】:【佛心禪語】做老師的,這樣想:讓每一個我教的孩子,都廣種善根,惡業消滅,因果成熟,見佛聞法,離苦得樂,成就佛道。
【第41句】:【禪心佛語】見與不見,心之所見。念與不念,鏡花水月。食色性也,虛惘紅塵。靜觀如是,塵起緣滅。
【第42句】:以上兩者的對話,雖然看似不著邊際,沒有所指,但每一句都是從自性中流出,都含有很深的見地,包含著相應的禪機,無一句沒有落處、沒有所指。
【第43句】:【禪語人生】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云變態中。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第44句】:【禪心佛語】人生之晨是工作,人生之午是評議,人生之夜是祈禱。人生只要知道負責任的苦處,生活就會體驗盡責任的樂處。
【第45句】:【禪語人生】我們往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就可以看到親戚朋友們的生活情況,甚至他們死了以后去哪里。但是,最好也讓他到極樂世界比較好。不能到極樂世界的話,一般下三惡道的比例極高。
【第46句】:【禪心佛語】上天給了我們強壯的肉體,給了我們堅強的靈魂,給了我們生存的環境,給了我們空氣、水、事物,給了我們一切,對此,在一生當中我們都懷著最深厚的敬意。
【第47句】:是的,過于執著,是一種執著。而一味加求放下執著,也是一種執著。這就象是冥想、禪修時,一味追求空的思想,空的心,空的狀態一樣。追求空也成了執著。
【第48句】:【佛心禪語】不因高興而得意忘形,不因氣憤而暴跳如雷,不因悲傷而悲痛欲絕,不因幸運而故步自封,不因失去而心灰意冷,不因挫折而一蹶不振。
【第49句】:有誰被人斥責,而不斥責對方,他得到大勝利,為自己與對方。你受到傷害,而你又去傷害別人,只會使痛苦繼續。修行正念呼吸,你將制造一個雙贏局面。-----一行禪師
【第50句】:【禪心佛語】經營自己的長處等于得到一筆高利率存款,它使人生不斷增值;經營自己的短處等于借了一筆高息貸款,它使生命不斷貶值。勝出者皆是懂得揚長避短的人。
【第51句】:【禪語人生】運這個東西有點奇怪,你要求地越多它滿足你越少,等有一天,你把它忘記,它卻像忠實的看家狗一樣追隨著你,寸步不離。
【第52句】:佛是為人,魔是為己。雖事事皆為人者未必成佛,但事事皆為己者必定成魔。修行者與人為善,具備一顆佛心,誰又會不去稱贊他的善良呢?
【第53句】:我們在處事時,切不可半途起心動念,也不要投機取巧,那是很危險的行徑。而且,“待人要退一步,愛人要寬一寸”。若能夠時時寬心待人,凡事都能讓一步,在人生道路上就可以過得很快樂、自在!
【第54句】:汝等應當守護根門,善攝其心,若眼見色時,莫取隨形好,。當受持眼律儀。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亦復如是。《雜阿含經》卷四十二,第1165經
【第55句】:【禪語人生】一生中,有人在乎,有人心疼,就是最好的得到;一輩子,有人陪伴,有人可依,就是最美的誓言。所謂真情,就是可以相互取暖;所謂真心,就是始終不離左右。
【第56句】:佛家禪語:生活在山坡上的石頭,羨慕山下繁華大道,便自己滾下去,結果受盡蹂躪與玷污。禪師:知足常樂,不要這山望著那山高。
【第57句】:【禪心佛語】生活是一位睿智的長者,生活是一位博學的老師,它常常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地為我們指點迷津,給我們人生的啟迪。
【第58句】:【圣經文案】391要孝敬父母,使你們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弗6:2-3)
【第59句】:【禪心佛語】取舍合理的經濟:僧團注重“利和同均”的經濟生活,希望沒有經濟的壟斷、貧富的懸殊、勞資的對立等等社會問題,人人皆能得其應得,把國家建設成繁榮富強,人民富有、幸福安康的社會。
【第60句】:【禪語人生】有的人說:“我心定不下來。”“我觀想觀不出來。”那是肯定的。你不去修煉,心怎么能定下來呢?禪定或內心的專注都是通過修煉修出來的,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做到的。
【第61句】:【佛心禪語】。學會放下,坦然面對世事,世事不過一盤棋;知曉從容,瀟灑漫步人生,人生百年夢幻間。
【第62句】:佛法不在經書中。求佛法猶如問月,以手指月,其實月不在手指,手指不過指月的工具,若認指為月,則永遠看不到月。經書如同手指,佛法乃是月亮。
【第63句】:當我們處于厄運,面對失敗和重大災難的時候,只要仍能在自己的生命之杯中盛滿希望之水,那么,無論遭遇怎樣的坎坷與不幸,我們都能永葆快樂心情,生命也不會因為打擊而枯萎。
【第64句】: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諱的就是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圓滿了,馬上就要虧厭;樹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馬上就要墜落。凡事總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第65句】:【圣經文案】239當下耶穌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兵丁就拈鬮分他的衣服。(路23:34)
【第66句】:【經典佛語】一個人的善行決定了今生、也決定了來世的解脫與快樂。莫嫌小善而不為,莫嫌善大而恐懼,大小全在一念間。善行是解脫痛苦、獲得快樂的惟一途徑.
【第67句】:【人心禪語】一生要經過很多驛站,只要心是安靜的,無論是站在紅塵外,靜賞繁華,還是正在塵世煙火中,百味嘗盡,都會多了一份淡定與從容。塵世間的一切,來了開懷擁抱,走了揮手作別。
【第68句】:世間之樂,無非是苦。眾魔境界,愚人所貪,諸佛所訶。一切苦患,因之而起。《華嚴經》卷二十三,十回向品
【第69句】:真正的英雄,并不是能打敗敵人的人,而是能降伏煩惱的行者。打敗敵人,只是一時的戰勝。降伏煩惱,才是永恒的勝利。打敗敵人其實會制造更多的敵人,降伏煩惱等于徹滅一切,也戰勝一切。
【第70句】:【禪心佛語】觀念改變并未改變事物本身,改變的只是對事物的認識,但觀念可以改變人,人可以改變世界。做人最重要的是品格、態度、思想觀念和人生價值觀。
【第71句】:文殊菩薩,佩智慧劍,不為制伏煩惱小敵,但在劍封“我”喉。一切煩惱以“我”為根。擒賊擒王,能斃“我”命,煩惱自消。
【第72句】:【禪語人生】已成人身,又作邪惡行,為是比在鑲有珠寶的金器之中,存放惡臭嘔吐穢物的人,更加愚蠢。
【第73句】:【禪語人生】由“無常”,可悟緣起緣滅,必能精進;由“無我”,可知性真性實,必得自在。
【第74句】:【佛心禪語】《問佛》中言:“笑著面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注定讓一生改變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開的時間。”
【第75句】:生命的實現與生活的開展,需要寬廣的心理生活空間,因此,“放下”和“空”是每個人所必需的生活藝術和智慧。——鄭石巖
【第76句】:【禪心佛語】對于“至善”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儒家要成圣成賢,佛教認為成佛是至善,道家則覺得要虛靜無為、返璞歸真。
【第77句】:不接受謬論,有德,有見識,不貪戀愛欲,那就肯定不會再投胎。《經集》第青樹林,第八章《仁慈經》
【第78句】:【禪心佛語】王者與強者的區別就在于,強者只擁有強大的力量,而王者則兼具力量與智慧,凡事都準備充分,強大的力量不如萬全的準備。
【第79句】:真誠地感恩逆境,它是一次人生的淬火,讓我們得到錘煉;它是一個課堂,讓我們學會了刻苦、忍耐、淡?白和寬容;它是一塊“試金石”,使我們體味真正的友誼,真正的朋友,體味一個冷暖人生;
【第80句】:父母生我、養我、育我,若能真正利用這個身體來愛一切眾生、救一切眾生,發揮服務社會人生的功能,則在現世中更能使我們的父母得到一分心靈上的安慰以及無限的快樂。
【第81句】:發心容易,恒心難持;光說不練,無法體悟真理,實踐道法。惟有學佛如初,始能證悟成佛。
【第82句】:內心平和,才能在心里裝下滿滿的幸福。平和的人,看得開,放得下,想得明白,過得灑脫。
【第83句】:【禪心佛語】涅盤之道,空有不住,生死不望,幻化不離,智愚不破,好壞不分,能所不求,真假不辨,凡圣不看,染凈一體,苦樂一樣。安住空性,隨塵亦然。
【第84句】:【禪心佛語】從愛生憂患,從愛生怖畏;離愛無憂患,何處有怖畏?是故莫愛著,愛別離為苦。若無愛與憎,彼即無羈縛。
【第85句】:當最絕望的時候來臨,你還是有選擇的機會,你可以選擇變得浮躁,也可以選擇想辦法改變現狀。我們可以選擇互相鼓勵嘗試走出困境,也可以選擇一起抱怨、摧毀旁人的希望,讓大家一起毀滅。
【第86句】:【禪心佛語】如果你總是因為只看到這個世界上消極的事而不敢邁出第一步,那你永遠也不會擁有這種關系。
【第87句】:其實,懺悔是一日三省吾身的堅毅,是放下屠刀的睿智,是對過去丑陋行為的訣別。如果一個人有了懺悔的需要,也正是因為他已然發現美好而光明的東西。
【第88句】:【禪心佛語】犢子言。瞿曇。火尚可爾。人則不然。所以者何。身死于此。意生于彼。于其中間。誰為其取。
【第89句】:如河駛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逝者不還。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法句經》卷上,無常品
【第90句】:境隨心轉,人心不好,災難就多,人心好了,災難必少。大震是天譴,小震是警告。世人要早日破迷開悟。
【第91句】:【禪心佛語】人應當“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如果不能防微杜漸,小惡可以積成大惡,終必釀成大害。
【第92句】:【禪語人生】相處時需要包容,相愛時需要真心,快樂時需要分享,爭吵時需要溝通,孤單時需要陪伴,難過時需要安慰,生氣時需要冷靜,幸福時貴在珍惜。
【第93句】:【佛心禪語】問你自己有沒有愚癡?是不是一通一切通,無所障礙?“真空無人我,大道無形相。”
【第94句】:百年如同一場夢,不知生從何來,更不知道死往何去,與其思索生死課題,探知天堂地獄在何處,不如把眼前的日子過好。
【第95句】:【禪語人生】夜里黑暗覆蓋著左手,左手覆蓋著右手。曾經牽手的手指,夜里獨自合十。風吹沙吹成沙漠,你等我,等成十年漫長的打坐。
【第96句】:假如一個人本著污穢的心去言談舉止,那么苦惱便會立刻跟隨他,宛如車輪緊隨著挽牛的足蹄。——《佛陀的格言》
【第97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生活在山坡上的石頭,羨慕山下繁華大道,便自己滾下去,結果受盡踐踏與玷污。禪師:知足常樂,不要這山望著那山高。
【第98句】:不要自卑,也不要太狂妄一切惡法,本是虛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虛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第99句】:【禪心佛語】你要想:我掙這個錢,要找到它的意義,幫助很多人做善事啊。這才是生活的意義,生命的意義。
上一篇:朋友圈語句摘抄【100】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