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組織“五個基本建設”是什么
黨組織“五個基本建設”是指健全基本組織、建強基本隊伍、開展基本活動、完善基本制度、落實基本保障。
要很好地解決基層組織建設中仍然存在的一些“不適應”、“不符合”和“不完善”問題,必須結合實際,突出基層基礎這個重點,抓實做硬“五個基本建設”。
(一)抓好基本隊伍建設。
一是加強基層班子建設。
選好配強基層黨組織書記,及時整頓軟弱渙散、不起作用的基層黨組織,大力加強理論和業務培訓,不斷提高基層領導班子整體素質,提高班子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二是加強黨員隊伍建設。
做好發展黨員工作,注意在生產一線發展黨員,注意發展年輕黨員,加強對黨員的教育、管理、監督和服務,認真做好處置不合格黨員工作,引導黨員自覺履行義務,保障黨員充分行使權利。
三是加強黨員教育管理隊伍建設。
選好配齊黨員教育職能機構工作人員和基層黨務工作者,充分發揮他們在黨員經常性教育中的骨干作用。
按照素質較高、數量適當、結構合理和專兼職相結合的要求,建立一支黨員教育師資隊伍,有計劃地組織他們深入基層開展黨員教育培訓工作。
同時加強對黨員教育隊伍的培訓和管理,幫助他們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
四是加強后備干部隊伍建設。
對農村后備干部隊伍要實行“遞進培養”,注重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致富帶頭人培養成農村基層干部。
廣泛吸納各類優秀人才,儲備一支年紀輕、素質高、潛力大的后備基層干部人才隊伍。
五是加強入黨積極分子隊伍建設。
做好入黨積極分子隊伍的培養、教育和管理工作,著力解決農村黨員“青黃不接”和年齡老化的問題。
(二)抓好基本陣地建設。
一是建立固定的黨員學習教育場所。
每個基層黨組織至少要有一個管理規范、功能綜合的黨員活動室。
同時要充分發揮各級黨校在黨員經常性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縣市黨校要把黨員教育培訓作為主要任務。
利用各類院校、培訓機構、革命紀念地和科技示范基地等方面的教育資源,建立黨員教育基地。
二是建立黨員發揮先進性作用的實踐陣地。
要建立黨員責任區、示范崗和教育實踐基地,建立黨員聯系困難群眾、老黨員和老模范的聯系點,建立下崗職工黨員“雙建雙帶”、黨員互動、結對幫扶、技能培訓等基地。
三是建立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宣傳陣地。
每個黨組織要建立宣傳欄,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弘揚先進文化和先進典型。
(三)抓好基本活動建設。
除常規性活動外,各基層黨組織還要開展崗位練兵、技能比武、自主創新、結對幫扶、雙培雙帶、雙為雙爭、設崗創星、黨員干部“心聯戶”等各有特色的、與黨員和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主題實踐活動,力爭一個類別一個主題,一個地方一個特色,提高基層黨員參與的積極性和群眾的支持度,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
(四)抓好基本制度建設。
推行村民自治、村委會“直選”或“海選”之后,農村黨支部在行政村的核心領導地位受到了一定的沖擊和挑戰。
一些村級“兩委”關系出現了錯位、推諉,甚至對立等不協調的新矛盾,導致農村基層班子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下降。
一些村干部作風不民主,習慣于“家長制”、搞一言堂,有的甚至落實政策“缺斤少兩”,群眾埋怨情緒、抵觸情緒大,導致村民集體上訪事件時有發生。
有的則因村務不公開、公開不真實、不完全、村級管理不規范而導致群眾怨聲載道或集體上訪。
村級管理亟需民主化、制度化、規范化。
要結合基層黨建示范點創建和新農村建設,著重抓好村級組織的“三化十二制”建設,即在村黨支部工作中,建立支委會工作、兩委聯席會、村級重大事項聯章聯簽、村委會向黨支部報告等四項制度,推進黨支部工作規范化;通過建立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村委會工作和村民管理等四項制度,推進村民自治法制化;通過建立村務公開、民情懇談會、民主評議村干部和村級財務委托代理等四項制度,推進民主監督程序化。
(五)抓好基本保障建設。
一是經費保障。
采取財政撥一點、鄉鎮支一點、黨費出一點、聯系單位幫一點、自己籌一點的“五個一點”的辦法,保障基層組織建設活動經費,落實黨務工作者的報酬。
二是政策保障。
有關部門對黨員的就業、再就業與創業要提供政策扶持,對基層黨員干部的工作、生活、家庭困難等給予支持和扶持。
三是組織保障。
進一步推行黨員“三卡”管理,對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實行目標管理,對黨員干部和無職黨員科學地設崗定責。
同時要健全基層黨建工作機制,配齊配強黨務工作人員,建立黨建工作的評比、督查、考核機制。
對推進“五個基本建設”,可以采取先試點后推開的方式,辦好農村、機關、事業單位、企業、社區5類示范點,特別是新農村建設的試點村要結合“三級聯創”、“五個好”的要求,先走一步、搞好示范、積累經驗,然后逐步在全州基層黨組織中推開,真正把黨的基層基礎工作做到位,進一步夯實我們黨的執政基礎。
黨的三會一課最少多長時間召開一次啊
關于村正常正職生活補助申請: 補助對象條件 享受離職村干部生活補助的對象須同時具備如下條件:
【第1句】:連續擔任一般村干部滿9年及以上的定工干部;
【第2句】:男年滿60周歲及以上,女年滿55周歲及以上(現仍健在的);
【第3句】:鎮村(街)逐級審查并公示無異議。
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得享受一般離職村干部生活補助:
【第1句】:因觸犯法律被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2句】:離職后不支持鎮村(街)工作,有違法、或參加的 二、補助標準
【第1句】:以擔任一般村干部的職務和任職年限為依據,確定年補助標準。
凡是年滿三屆(九年)的定工干部每年補助360元,每增加一年增加40元,最高不超過760元。
【第2句】:間斷任職的,以最長連續任職時間為任職年限,不作累加計算。
【第3句】:連續任正職不足9年的,又擔任過其他職務的,按副職累加計算年限。
【第4句】:連續任職8年以下正、副職,未辦理,家庭困難的黨員村干部鎮黨委、政府在黨內溫暖工程中給予一定的照顧。
【第5句】:補助對象在任職期間已辦理村干部,現領取的養老金達到或超過本辦法規定的補助標準不再享受一般離職村干部生活補助,不足的可以補齊,但不得重復享受;參加低保的以此類推。
【第6句】:曾經享受過一次性生活補助的離職村干部,其當時補助抵消后,依據本辦法繼續享受。
【第7句】:補助對象去世的,停止發放生活補助。
三、資金來源及發放辦法
【第1句】:生活補助資金每年發放一次,由鎮政府統一在次年的春節前打卡發放到位。
【第2句】:一般離職村干部生活補助資金,由鎮、村按1:2的比例共同承擔,其中鎮財政承擔1\\\/3,村級轉移支付承擔2\\\/3。
四、審批程序
【第1句】:個人申請。
符合享受補助條件的一般離職村干部向所在村“兩委”提出書面申請,任職簡歷、任職文件或其他機關證明材料。
【第2句】:離職村干部、黨員及村民代表評議。
村(街)成立一般離職村干部評議小組,對提出申請的一般離職村干部所任職務、任職年限及離職原因進行評議,在此基礎上,村“兩委”組織黨員議事會成員、村民代表進行。
【第3句】:村“兩委”初審。
評議會議后,結合評議情況,村“兩委”會對申請人的具體情況進行初審并將審查結果在黨務、村務公開欄及申請人所在的村民組公示,公示時間為7天,公示無異議后上報鎮黨委。
【第4句】:鎮集中審核。
鎮成立由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組織委員、黨政辦和農組辦工作人員組成的審核小組,對補助對象逐人進行審核,提出明確意見。
【第5句】:鎮黨委政府審批。
召開鎮黨委擴大會議審批,將補助對象的姓名、性別、年齡、擔任職務、任職年限及享受補助標準等分別在鎮村(街)公開欄內同時進行公示,公示時間不少于7天,廣泛接受群眾監督,公示無異議后,報鎮黨委、政府審批。
公示期間接受群眾舉報,并及時復核,并將復核結果予以公布。
五、相關要求
【第1句】:村(街)黨總支書記是第一責任人,文書是具體責任人,對享受生活補助的人要逐人檢查,嚴格把關,確保補助對象全部符合條件。
享受生活補助的一般離職村干部,須帶頭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思想上,行動上與鎮黨委、政府保持一致,今后,凡違法亂紀以及違反等規定參與串聯活動,聚眾上訪的一經發現,立即停發其生活補助。
【第2句】:精心操作,規范程序。
各村(街)要結合自身實際,嚴格按照程序進行操作,做到“四不準”:即:不準簡化程序走捷徑;不準隨意擴大補助對象和范圍;不準擅自提高或降低補助標準;不準弄虛作假。
否則,一經發現,將嚴肅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對群眾舉報補助對象年齡、職務、任職年限不實等問題,鎮黨委在接到舉報后一個月內,認真調查、核實,并根據情況妥善處理。
【第3句】:建立檔案,完善資料,以村(街)為單位,將一般離任村干部個人申請、簡歷、戶口本和身份證復印件、黨員議事會成員和村民代表材料、生活補助審批表、一般離任村干部摸底登記表及證明材料分類歸檔,作為村干部檔案管理的內容之一,逐步規范完善。
武漢七一中學和七一華源是什么關系
不是的,七一華源和七一中學名義上是一個學校,但是已經分開了.華源是華源,七一是七一,初一在哪讀就在哪里讀了.華源是民辦學校,七一是公辦的,共建生和對口的在本部.自己考得,在華源.我也是七一華源的,望采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