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摒棄陋習,文明祭掃感想
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清明節即將來臨。
清明節作為我國傳統節日,是祭奠逝者、悼念先人、緬懷英烈、寄托哀思的重要日子。
每到清明祭掃時節,人們就會上墳燒紙、燒冥物、燃放鞭炮,祭奠逝去的親人,表達思念之情。
這種祭掃方式不僅污染環境,還容易引發火災,給社會公共安全帶來隱患。
傳統的清明祭掃方式,沖擊了正常的社會公共秩序。
其實,每到清明節,就會引發大家對祭奠方式的探討。
有的人主張摒棄上墳燒紙的傳統,有人說,鮮花祭奠、網上祭奠,表達不了心情。
這些討論歸結到一點,就是如何將清明這個傳統節日和現代生活接軌,清明節同中國其他節日一樣,遇到了如何“轉型”的問題。
毋庸置疑,清明節也要與時俱進。
上墳燒紙的傳統祭奠方式,是與土葬結合在一起的。
而現如今,城市墓地的價格已經高過了房價,有多少人能夠葬得起
何況,現代陵園的環境已經和燒紙、磕頭格格不入,一束鮮花、鞠躬致禮祭奠的更文明,更合適。
即使在郊區,我們也不提倡上墳燒紙。
每年到了清明這個節點,總有新聞報道,群眾在山上上墳引發了山火。
本來祭掃是為了緬懷先人,表達悼念之意,如果因為燒紙燒出了事,豈不是自找麻煩
所以,無論城市還是郊區,燒紙祭奠的方式似乎真的不合時宜了。
如果您很難割舍這種情結,還是建議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免得“引火上身”。
其實想想,掃墓、上墳畢竟只是一種形式,對于“緬懷先人”這一清明節的永恒主題而言,恐怕最重要也最關鍵的還是心懷感念。
只要心中懷有對于親人的牽掛和思念,又何嘗不是對于他們最恰當、最得體的祭奠呢
至于身在何地,甚至是否親臨墓地,其實倒并不關鍵。
現如今,網上祭掃等新的祭掃方式蔚然成風,盡管是對傳統祭掃儀式的改變,但緬懷先人的內涵卻沒有改變。
從這個角度來看,清明祭掃的多元化,應該是社會的進步體現。
只要是文明的,能表達我們內心的感恩的,我們就應該提倡。
在祭掃觀念與意識上也不妨多些與時俱進,只要堅持了清明的內涵,那么表面就不重要了,只要對心中常有哀思,未必拘于形式。
清明節文明祭掃感想日記最多340
今天,到家,發現家里很亂,我想:“也真是的里這么亂也不收拾。
”突然,我看戶開了,忙跑過去關上:“唉,真忙真忙啊。
”可是,風把家里的東西都吹亂了,我想把家里收拾收拾。
我拿起掃把生氣的掃著,越掃越亂,我越來越生氣,想著:“這么亂,我要收拾一下啊。
”唉,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突然,我想到老師常說的一句話:“做什么事都要有耐心,不能半途而廢。
”于是我又耐心的做起來。
不一會兒,家里就干凈多了,煥然一新,我心里喜滋滋的。
媽媽急急忙忙跑回來,看見我,高興的說:“我們家千金也學會幫家里做事情了,媽媽我真高興,因為我一時疏忽忘關窗戶,才讓千金做家事,這就叫因禍得福吧。
”我說:“媽媽,以后我常幫你掃地。
”“謝謝你。
”媽媽高興的說。
文明過清明作文
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也是一個祭祖的日子。
很多人會選擇在這一天去掃墓,但是,就掃墓這一件事,就引發了諸多隱患。
一些年邁的老人,喜歡根據家鄉的傳統,燒香磕頭,用一些迷信的方法來上墳。
但是,近幾年來,非理性、非科學、非文明的祭祀之風愈刮愈烈,這個清雅深沉、詩意濃郁的節日卻變得“火氣十足”“俗氣四溢”,搞得死者不安生者煩。
一部分人在清明祭奠中一些不良文化開始泛濫。
在紙扎的冥器中,“別墅”和“奔馳”、“寶馬”等祭奠品竟很有市場。
有些人還振振有詞,逝者生前沒有享受過如此高的待遇,死后就盡情的享受吧
這樣不僅浪費金錢,還破壞環境。
這種祭祀方式,會讓中華祭祀文化步入歧途,最終會是社會的悲哀。
在過去,清明節大家除了上墳之外,還去郊外踏青,古代人喜歡在這一天踢蹴鞠,還有蕩秋千、放風箏、植樹等等,每一項習俗都有著一個耐人尋味的傳說,大家代代相傳,最終成了清明節的習俗。
現在,大家都講究文明祭祀。
不破壞環境,有的在網上發表自己對祖先的想念,有的去烈士紀念碑獻花圈,學習偉人的事跡……讓我們增長見識,感受偉人的一代風采,還保護了環境,發揚了中華民族的美好傳統。
清明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是我們緬懷先人的日子,讓我們用更加文明的形式來寄托我們的思念。
關于 “文明祭祀 綠色清明”的作文 600字左右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回老家掃墓。
在路上,我看到了好多外地的車,爸爸說那是人們從外地趕回來掃墓的。
到了老家,我們去集市上買了鮮花和小樹苗。
我好奇地問媽媽:“街上那么多賣紙錢的,為何我們只買鮮花和樹苗,而不買紙錢去燒呢
”媽媽說:“因為墳墓都是在莊稼地里,燒紙錢很容易引起火災,而且燒紙錢不光浪費紙張,還會污染環境。
所以我們不燒紙錢,只獻鮮花,另外種樹在墳墓上,還可以美化環境,這樣即寄托了我們對祖先的哀思,又美化了環境,一舉兩得啊。
”我們到了墓地,把鮮花獻在了墳前,我和爸爸一起把小樹苗種在了墳前。
爸爸還挖了一些土覆蓋在了墳上,我問奶奶為何要這樣做,奶奶說:“民間有一個說法,墳墓是死者的房子,時間長了房屋會漏雨的,因此每到清明的時候,子孫都要給先人的墳上添上一些土,以免漏雨。
這即使是迷信說法,但也是子孫表達哀思的一種做法。
”最后我們先祖先鞠了3個躬,然后離開了。
:懷念故人,珍惜生者。
朋友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從現在做起,從你我做起,倡樹新風,保護環境,用文明祭奠的實際行動,共同度過一個文明健康、節儉環保、安全有序的清明節!
清明節掃墓感想作文400字左右
清明節松蘑干香死被子
清明掃墓感想
文明祭祀,平安清明 又是一年春草綠,又是一年清明時。
在這寄托哀思、緬懷逝者的時節,倡導文明祭祀,以平安、健康、綠色、有序的方式過好清明節,是每一個祭掃者的責任。
倡導文明祭掃,自覺樹立文明低碳意識、遵守社會公德,用低碳的方式表達傳統的祭奠習俗,提倡用鮮花祭掃、植樹祭掃、網絡祭掃等文明低碳的現代祭掃方式。
嚴格遵守定點祭祀和有關防火規定,不違規用火,不在山頭、林地、公園、小區、公墓林帶燒紙焚香,燃放煙花炮竹,防止引發火災。
倡導節儉祭掃,遵守社會公德,崇尚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樹立厚養薄葬的新風尚,提倡對在世老人盡孝心,喪事簡辦,祭掃簡約,以節儉方式寄托哀思。
根據清明放假時間,廣大祭掃者應科學合理安排節日祭掃時間,錯峰祭掃,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遵守治安、交通管理秩序,以免造成人車擁堵,發生事故,確保祭掃活動安全有序。
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我做起,用文明祭祀的實際行動,移風易俗,倡導新風,保護環境,共同度過一個平安、祥和、文明的清明節。
上一篇:關于完本感言以及新書開書時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