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參觀紅色革命基地的觀后感
在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長長河中,是誰為了祖國的希望創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跡.流下了智慧的足跡;在硝煙滾滾的戰爭中,是誰為了祖國美好的未來,英勇殺敵.留下了鮮血的足跡;在中華民族的偉大建設中,是誰為了祖國的繁榮、強大,不斷努力前進.流下了奮斗的足跡!是誰?是他們:漢武大帝、唐宗宋祖……是他們:劉胡蘭、黃繼光……是他們:毛澤東、孔繁森……不光是他們,更有那些辛勤的勞動者們,他們無私的做出了自己的奉獻.其實,是他們創造了中華之崛起!留下了深刻而偉大的足跡.全是因為有了他們,才有了如今我們美好的生活,富裕的社會,暢通的經濟!在如今的學習中,我們又留下了怎樣的足跡?有些同學能夠上課積極動腦發言,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遇到不會的難題能努力思索,不解探求;有些同學上課做小動作,不按時上交老師的作業,遇到難題則更是“望而卻步”或“半途而廢”.有些人可以順利的走完人生的路,即使遇到坎坷泥濘也可以跌倒了再爬起來.而有些人則正與這相反!比起戰爭我們是不是更幸運?!比起過去,我們是不是更幸福?!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去珍惜現在,去創造未來.因為,我們每個人都要繼承革命先烈的精神,留下自己“偉大”的足跡.
紅色旅游心得體會,600字左右,謝了
[紅色旅游觀后感]祖國的河山,處處閃耀著革命的光芒,印記著紅色的史跡,紅色旅游觀后感。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特別是學習活的知識,學習做人的好方法。
但是畢竟不能人人在少年時代就踏遍祖國大地。
我們先來參加這紅色之旅的讀書活動,通過書本先來跨越祖國廣袤的空間。
隨著空間的跨越,我們完成了時間的轉換,來到那火熱的年代。
通過這次時空大轉移的活動,我們了解的不僅是地理知識和歷史故事,更了解了中國的社會,中國人的靈魂、氣質和精神。
我們思考之后弄懂了:許多偉大的事件是在什么樣的條件下發生的,為什么會發生,他們有什么意義。
我們將更加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之路的信念。
我們將更加堅定為民族振興、為中國人民造福的決心。
我們將更加勇敢,更加頑強,更加堅韌不拔的前行。
我們感激前人,學習前人,也要無愧于前人。
我們也將做出我們這一代人的貢獻,為后人留下我們的腳印。
紅色之旅主要歷經12個重點紅色旅游區,他們分別是::滬浙紅色旅游區,湘贛閩紅色旅游區,左右江紅色旅游區,黔北黔西紅色旅游區,雪山草地紅色旅游區,陜甘寧紅色旅游區,東北紅色旅游區,魯蘇皖紅色旅游區,大別山紅色旅游區,太行紅色旅游區,川陜渝紅色旅游區,京津冀紅色旅游區。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件。
它對中國革命影響深遠,意義重大。
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的革命斗爭就有了新的領導核心;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的革命斗爭就有了科學的指導思想;有了中國共產黨,中華民族的解放運動就成為世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讓我們走進韶山毛主席紀念館吧。
韶山沖是毛澤東童年和少年生活的地方,從小熱愛勞動,關心別人,懂得關心天下,是他成為中國革命偉大領袖的品質基礎。
走進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吧。
沒有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
南昌起義打響了中國人民武裝反抗國民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獨立建立革命軍隊和領導革命戰爭的開始。
走進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吧。
井岡山是中國共產黨在全國開辟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它證明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是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它告訴人們只要代表人民的利益,革命的星星之火是可以燎原的。
走進福建上杭古田紀念館吧。
古田會議使黨和軍隊進行了一次徹底的無產階級思想武裝,在黨的建軍史上樹起了光輝的里程碑,觀后感《紅色旅游觀后感》。
舉世聞名的紅軍長征,是一部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中國革命史上的奇跡,世界軍事史上的偉大壯舉。
它創造了無與倫比的英雄業績,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偉大革命詩篇。
紅軍用熱血和生命鑄就的長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經過了28年的頑強奮斗之后,終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自己當家作主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
新中國的第一聲禮炮,使天安門迎來了新生,使中華大地迎來了新生。
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的正中主席臺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紅色之旅到這里全部結束了。
這些革命紀念地,承載著深厚的革命歷史,紀錄著光輝的革命事跡,弘揚著燦爛的革命精神。
歷史的紅色旅程結束了,未來的紅色旅程卻剛剛開始
未來的紅色旅程就是:高舉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堅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斗。
歷史的紅色旅程是革命的先輩們開創的,未來的紅色旅程是要靠我們新一代來開創的。
我們就是要肩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立志做有思想、有道德、有知識、有體力的人,立志為人民做貢獻,為祖國做貢獻,為人類做貢獻。
20世紀九十年代是一個多事之秋,19世紀的悲愴給中華民族帶來了巨大的損失,但自20世紀,中國迎來了當家作主的時刻,這一切都要歸功于1927年那難忘的時刻。
1927年8月1日,幾位偉人在南昌點燃了革命的圣火,自那時起,中國革命的火種便燃起在祖國的大江南北,它指引了中國人民取得了革命的勝利,時至今日,我們才有了強大的祖國,人們不會忘記那輝煌的時刻——八一南昌起義,它也將是我心中不滅的火種。
在系團組織的號召下,我系的黨員和優秀團員以及部分領導一起參加了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我們在那里一起回顧了先輩們的不朽事跡。
作為其中的一員,我的感慨很深。
作為一次黨團日活動,我覺得這一次八一起義紀念館之行很有意義。
在那里我們深化了自己對黨的認識,使自己的思想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站在偉人的雕塑下宣誓,貼在紅旗旁重溫那輝煌的歷史,那是何等的驕傲和自豪,那心中的血液在沸騰,渾身充滿了無窮的力量和激情
在紀念館剩下的時間里,導游陪同我們參觀了紀念館,那里陳列了許多當年革命使用的武器和生活用品,這使我深刻地了解到當年革命條件的艱辛和形勢的緊迫。
革命先輩們為了民族的解放,不惜拋頭顱灑熱血,把滿腔的熱情獻給了偉大的革命事業,他們用行動證明了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也為我們這些后輩們做出了好榜樣。
當我看到當年起義布防圖和革命志士們在領袖的正確領導和指揮下,奮勇殺敵,我被先輩們軍事思想的先進性和革命熱情的高漲所震撼。
那時我便思索先輩們的這些都從何而來,歷史給予了我答案,那便是他們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真理的信仰和誓死為受苦受難的人民創造幸福生活而奮斗。
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知道有德無才是廢物,有才無德是危險品的道理,我們所謂的德就應該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最高奮斗目標,一旦我們確定了這一目標,我們的靈魂也會因此而便的高尚,那時的你必定是一個德才兼備的人。
通過這次對八一起義紀念館的參觀,我深化了對黨的認識,面對如此先進的組織,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去接近它呢
作為要求進步的我,會更加義無返顧地去接受黨的考驗,去接受黨的熏陶。
在平時的學習中,更應該勤奮刻苦,在生活中更應該樸素節約,關愛他人,積極參加系里活動,讓我們的大學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也不要讓我們回首往事時卻發現自己的行囊仍空空,足印仍曲曲。
奮斗是我人生的職責,八一精神那顆火種便是我奮斗的動力。
小學生六年級作文照金紅色基地研學感受300字
弘揚紅色精神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戰爭時期形成的精神品質,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是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產物,它實現了對中華傳統文化價值的傳承與超越。
在中國五千多年的文化發展史中,中華民族形成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等民族優良傳統;形成了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等偉大的民族精神。
在艱難困苦的革命戰爭年月,這些偉大的民族精神共同構筑了紅色文化的豐富內涵,成為推動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強大精神動力。
紅色文化的價值資源具體體現在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戰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紅色傳統之中,它既是中華傳統文化價值孕育的結果,又是孕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時代精神的文化之基。
如,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大慶精神、雷鋒精神等,改革開放時期的抗洪精神、青藏鐵路精神、抗震救災精神、北京奧運精神等。
這些時代精神無不蘊涵著中華傳統文化、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核,無不彰顯著中華傳統文化、紅色文化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紅色文化的內涵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1句】:精神內涵。
紅色文化是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在戰爭年代用鮮血和生命凝結成的壯麗篇章,它蘊涵著中國共產黨人和人民群眾的政治理想、愛國情懷、思想觀念和道德追求,詮釋著共產黨人和人民對祖國的無限熱愛和忠誠,以及在艱難的革命斗爭環境下堅定的信仰和不屈的英雄氣節,代表著黨和人民為了革命事業無私奉獻和勇于犧牲的
武漢紅色旅游感想
目前武漢35處紅色景點大致可分3類:第一類為紀念館,完全對外開放,如農講所、八七會址、烈士陵園等,共15處;第二類是只對部分專家學者、學生開放,大都是陳列館,如私立武漢中學舊址、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舊址等;武漢市革命博物館位于武昌紅巷13號。
2000年11月由武昌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毛澤東舊居 農民運動講習所紀念館、陳潭秋烈士紀念館和武昌起義門管理所合并,組建武漢市革命博物館,辦公地點在武昌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內,負責武昌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武昌毛澤東舊居、陳潭秋烈士早期活動舊址及武昌起義門舊址的管理、保護和對外開放。
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 毛澤東同志主辦的中央農民講習所舊址位于武漢市武昌紅巷13號,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毛澤東同志倡議創辦并主持的一所培養全國農民運動干部的學校。
校舍建于1904年,由四棟磚木結構的房屋組成,中間有一個大操場。
農講所舊址是武漢市現存唯一保存完好的晚清學宮式建筑,占地面積12850平方米。
當初為張之洞創辦的北路小學堂。
1927年為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校址。
中共五大開幕式舊址 中共五大開幕式舊址暨陳潭秋革命活動舊址紀念館位于武昌都府堤街20號。
1985年對外開放。
舊址原為武昌第一小學,1927年4月27日中共五大在學校小禮堂內舉行了開幕式,同年5月10日,共青團四大也在此召開。
武昌起義門舊址館 武昌起義門舊址館位于武昌首義南路。
起義門原名中和門,它是武昌城十大古城門之一。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義爆發后革命黨占領并打開中和門,迎接城外部隊入城,在城樓布定大炮轟擊總督府。
武昌首義勝利后,中和門被譽為首義勝利的開端。
1912年,改名起義門。
但1913年,段祺瑞任湖廣總督時,又恢復了中和門原名。
八七會議會址 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漢口鄱陽街135--139號,依托舊址而建。
八七會議會址,1978年辟為“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
紅色革命精神,感悟青春正能量。
2000字論文
紅色革命精神,感悟青春正能量論文如果沒時間或者沒頭緒,可以和這邊的老師探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