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應該用怎樣的面對高考,發言稿
我想說,考試結果怎樣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用正確的方式對待。
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高中三年沒有那一次考試,是可以值得讓人開心或者沮喪的,不到最后一刻,沒有勝利或者失敗可言。
有時候,你必須要學會從容的面對失敗,高三這一年的考試,宣告我這一年在學習上過的是徹底失敗,雖然有時候你會處在這樣一種境地,你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去奮斗,要走怎樣的路,要怎樣的去生活,你會因為一時的失意而忘記,或者說不敢想起自己當初的雄心壯志,你回不到過去,也看不到未來,你迷茫,你彷徨,或者你的努力根本就沒有成效,相信我,這些都會過去的,在你的奮斗下不會出現任何的意外,只是有時候會有一點波折,它們是為了襯托成功的可貴,在這些跌跌撞撞的迷茫和波折中,大學,很快就來了。
其實,到了最后,成不成功不是最重要的,只是我們為此而拼搏過,這樣就已經足夠了。
高三家長會學生代表發言,感恩主題的, 馬上就要,是在全體師生面前
高三家長會學生代表發言稿 親愛的老師們、父母們:大家上午好
————————————————————時間自定首先請允許我代表高三的全體同學對各位家長以及老師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深深的敬意。
敬愛的父母們,你們為我們任勞任怨,含辛茹苦,作為一名時刻奮斗的高三學子,我們絕不會辜負您們的希望。
我們深深的銘記:小時候你們對我們的精心哺育,對我們的百般疼愛;長大了也讓你們為我們操心與牽掛,為了我們的書學費,為了我們的生活費,你們付出了辛勤的勞動,甚至背井離鄉,到外地去打工,你們省吃儉用,也不讓我們受苦,為了我們的前程,你們不再年輕,歲月已經在你們的臉上刻下皺紋,兩鬢已悄悄的增添了幾縷銀絲。
親愛的父母們,你們的恩情深似海,我們永遠不會忘記,謝謝你們,謝謝你們帶我們來到這世界,謝謝你們對我們的撫養和教育,沒有你們就沒有我們有今天。
父母們,讓我在這里對你們道一聲,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
時間過得很快,三年轉眼間已到了最后的沖刺.依稀之間我們已踏上了高三的征程,曾經的嬉戲玩笑,曾經的青春激蕩,曾經的少不識愁,曾經的年少輕狂,都已在學習的緊張與充實中被壓抑和收斂,一種沉著和穩重的感受時常籠罩著我們,似乎在一個孕育著收獲的秋天,我們成熟了許多。
親愛的父母們,如今,我們仍需要您們的愛
當考試糟糕透頂時,我們最怕那些劈頭蓋臉的呵斥,他叫我們無地自容;當幾經努力終于小有收獲時,我們最擔心那瓢冷水隨時潑在我們的頭上;當高考的壓力如千斤磐石般的壓在心口時,我們多么需要一句噓寒問暖的話語。
親愛的父母們,我們需要你們的理解、支持與鼓勵,它是我們向上的動力。
如果把高考比作一場戰斗,那么我們就是打仗的士兵,老師是指揮我們的將軍,父母的殷切希望和教誨是我們不竭的前進的動力,我們不但要聽從老師的教導,還要多與老師交流,做到將士一氣,同心同德,共赴戰斗,必以豐碩的戰果回報你們。
最后,祝愿我們能在明年的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考上理想的大學,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下汗水的,都能得到珍珠。
愿我們的老師、我們的家長能夠為我們的成功而驕傲,自豪
求一篇高考臨近勵志的演講稿 800字左右
朋友:時常聽哼唱,也時常哼唱著姜育恒的那首《再回首惟獨對“曾幽幽暗暗反反復復中追尋,才知道平平淡淡從從容容是最真”這一句不愿認同。
“孤獨王子”唱得未免太超然了--一生反復追尋,就只得出了平淡是真的結論。
平平淡淡是最真,說到底不就是自甘平庸、自甘無為嗎
曾幾何時,我們這些帶著中學彩色夢走進大學校門的莘莘學子們也在高喊著:平平淡淡是最真。
且有人認為只要“與世無爭,恬淡一生”便可無憂無慮地生存,頗有要把老莊的“無為”思想發揚廣大之勢。
是什么使我們豐富的校園生活漸退了繽紛的色彩呢
又是什么使我們真實的熔漿凝固,不在有來自內心深處的熱血沸騰
是因為我們沒有走進夢想中的象牙塔
是因為我們未走出自我困惑的地帶
還是因為我們的心真的不在年輕,確實把一切都看得平淡了呢
不
都不是
主宰世界的是你,放棄世界的仍然是你。
生活得最好的人,不是壽命最長的人,而是最能感受生活的人。
除了你沒有走進理想的大學,除了你沒有把握住一次幾乎成功的愛情,除了你心中那份虛榮于倨傲,你對生活究竟有多少正確的感受
生活究竟給過你多少真正的重荷于不平呢
沒有
只因為在當代的中國,在我們這個文盲、半文盲數以億計的國度里,大學生既被社會過高的期待,也過高地期待著社會,只因為我們不能正確地估計自己,也不能正確認識社會。
那種求平淡的心態,仍是不思進取的借口。
于是,你曾經也想要有所作為,卻不知道從何做起,跟著感覺走,在各種誘惑面前遠離本真狀態,被泥沙俱下的時代大潮裹挾著四處漂流。
當你疲倦地走過無數個三百六十五里,你才發現留在身后的除了那份平淡,什么也沒有。
不再回頭的,不只是那古老的辰光,也不只是那些個夜晚的星群和月亮,還有我們的青春在流逝著。
四年,我們有幸擁有著這四年,但多少人的四年已一去不返;更還有多少人在為能擁有這四年而埋頭于題海和各種各樣的模擬考試中呢、當初我們從他們這種狀況中走出來,走進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大學,難道就是為了追求“平平淡淡是最真”嗎
在我們四年的每個日子里,傾注了親人的多少關懷和溫暖,他們流淌著辛勤的血汗,默默地支持著子女的選擇,他們惟一的希望就是我們能自己走自己的人生之路。
還有,在許許多多的眸子里時時刻刻地流露著對我們的期待,期待我們能用知識建構大腦、用我們的手去為人們描寫更美的生活。
在親人面前,在那些關注我們的人的面前,我們又有什么理由去認為“平平淡淡是最真”呢
難道我們付出我們的金色年華,揮灑著父母的血汗僅僅是為了換取這份平平淡淡嗎
僅僅是為了換取一張各科都過了60分的畢業證嗎
小到為了每個家庭的付出,大到為了那如水流逝的時光,我們怎么就可以輕易認同“平平淡淡”才是真呢
最欣賞把撒哈拉沙漠變成人們心中的綠洲的三毛,也最欣賞她一句話:即使不成功,也不至于成為空白。
成功女神并不垂青所有的人,但所有參與、嘗試過的人,即使沒有成功,他們的世界卻不是一份平淡,不是一片空白。
記得有一天和班上幾個新近參加美術班學習的女生談起了她們學習美術以后的感覺和收獲。
她們告訴我:并沒有什么大飛躍,但確實已學會了怎樣用心去觀察一個事物。
也許她們永遠成為不了畫家,但是我贊嘆她們的這份參與意識和嘗試勇氣。
我想告訴她們:即使你們不成功,你們也沒有成為空白。
說到這里有人會說:我的確平凡得很,無一技之長,不會唱不會跳,更不會吟詩作畫,注定這四年就這么平淡了。
世上不過只有一個天才貝多芬,也不過是只有一個神童莫扎特,更多的人是通過嘗試,通過毅力化平淡為輝煌的。
毅力在效果上有時能同天才相比。
有一句俗語說,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只有兩種:鷹和蝸牛。
雖然我們不能人人都像雄鷹一樣一飛沖天,但我們至少可以像蝸牛那樣憑著自己的耐力默默前行。
不要再為落葉傷感,為春雨掉淚;也不要滿不在乎地揮退夏日的艷陽,讓殘冬的雪來裝飾自己的面紗;歲月可使皮膚起皺,而失去熱情,則使靈魂起皺。
拿出我們嘗試的勇氣,拿出我們青春的熱情,大學四年畢業時,再回首,我們沒有平淡、遺憾的青春。
讓我們的青春飛揚吧
關于這篇文章的點評:一篇優秀的演講稿就像一件杰出的藝術品,無論你從哪一個角度去欣賞,它都會給你留下品位不盡的美感。
《讓青春飛揚》可以說就是這樣一篇優秀的演講稿。
在這篇演講稿中演講者高遠而富有現實意義的立意,演講者對現實熱點問題獨到而精辟的見解,層層遞進、邏輯嚴密的論證,但這篇演講稿最引人注目的是它撲面而來的青春氣息和極富哲理的語言風格。
學生會家長發言稿
我理想中的大學 復旦“大學”這兩個字,在所有高中生心目中,是神圣而又神秘的。
對我而言,同樣如此。
從小到大,從幼兒園到到初中,考進理想的大學,是我孜孜以求的美好愿望。
進入揚州中學學習后,這種愿望越發強烈了。
尤其是高三,面臨著就讀哪所高校的選擇。
經過仔細的斟酌,我的選擇是擁有百年歷史,坐落于中國最繁華的大都市——上海的著名高等學府——復旦。
現在,實現人生理想的腳步逐漸臨近了,讓我真正有機會審視自己,找尋自己存在的差距,我發現,我對復旦的向往是越來越強烈了
尤其是復旦的校訓“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這充滿誘惑力的字眼讓我的夢境五彩斑斕、流光溢彩。
大學是放飛理想,追逐夢想的神圣殿堂,我理想中的大學校園應該是綠樹成陰,夢中的象牙塔應該如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而復旦的校園,充滿了詩情畫意,充滿了陽光雨露。
一排排教學樓高大氣派,一條條校園道路寬闊整潔,理想中的課堂是輕松活躍的,理想中的教師是嚴謹幽默的,理想中的校園是甜蜜充實的,而理想中的大學生則是浪漫純情自由自在的,他們不受思想的羈絆,在大學的校園里放飛青春,追逐理想,描繪燦爛光輝的人生篇章。
而復旦大學,則會為所有學子的成長提供寬松的環境、機會。
讓每一位熱愛她的學子都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我心目中的大學生活是緊張而富有節奏的。
早晨,第一縷霞光,喚醒了我們甜蜜的夢,讓我們心情舒暢地迎接嶄新的每一天。
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有學生在晨讀。
復旦良好的學習氛圍,讓每一位學子進入大學后,更加感受到了知識的重要,我也會和他們一樣,投入進緊張的學習中去,不教一日閑過。
走進教室,映入眼簾的是一張張求知若渴的臉,和學識淵博、談吐優雅的師者。
無論白天黑夜,學習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成為生活中的一件趣事。
因為,在這里,是青春的碰撞,是心靈的交匯,是理想的碰撞,是人生的體驗,是學子們在知識的海洋里汲取養分最佳的時機。
我想,在大學的校園里,我一定會珍惜學校提供給我的每一次學習的機會。
我心目中的大學生活是積極向上,豐富多彩的。
在緊張的學習之余,我會在復旦的圖書館里博覽群書,與大師對話,與專家交流,拓展自己的知識,拓寬自己的眼界,豐富自己的內涵。
我也會積極地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
在我的心目中,復旦的各項活動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學子們在校園里盡情地充實自己,在活動中與老師、同學交流、與社會接軌。
我可以結識更多的朋友,汲取他們的思想,我可以接觸到絢爛多彩的世界,了解到更多的知識,我可以在廣闊的天地里自由地翱翔,我可以在靈動的宇宙里寫下我的大手筆。
我心目中的大學生活是輕松自由的,在這里你可以大發感慨,海闊天空,也可以評古論今,縱橫馳騁,去暢談我們的理想和追求,去描繪我們美好的藍圖。
教授和我們在一起,知識和我們在一起,世界和我們在一起。
在思想上,在生活上,我們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在學術上,在心靈上,我們地交織在一起。
在這里,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享受著人生的樂趣,享受著復旦自由的空間,享受著菁菁校園美好的時光。
在結束緊張的一周學習后,我們可以自由自在地去觀海,可以無憂無慮地去采風,也可以無拘無束地去野炊,還可以自在自得地去登高,呼吸戶外的新鮮空氣,聆聽自然界的鳥語蟲鳴,陶冶情操,增加內涵。
年輕的生命像飛鳥一樣自由自在地馳騁在復旦校園。
“業精于勤荒于嬉”。
我心中的大學生活應該是忙碌而充實的。
趁著年輕,去為之拼搏、創造和開拓,去建設我們更加美好的未來
復旦大學,我心中的理想大學,復旦大學,我為之奮斗的目標
我一定努力奮斗,考進復旦,實現理想。
在理想的校園中勤奮學習,探索創新,努力掌握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的豐富知識和扎實本領,養成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修養,培養實踐能力,努力實現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造就社會需要的人才
高考前16天說感言
首先,心態要平穩,越臨近高考,許多同學越是緊張。
其次,高考60%考查課本上的基礎知識,你可以通過完成近5年的高考真題來檢測一下自己還有哪些知識點未掌握。
再次,刷題的確是一種途徑,但是需要每刷一套題總結一次自己的問題,哪些知識點掌握得并不好,哪些是已經掌握了的,然后針對自己薄弱的環節進行專項訓練,比如可以一周全用來刷完形填空,肯定會有提高的。
最后,每周定期考一次正式的考試,模擬高考,測試綜合解題能力。
高考真題可以做兩遍的,做真題才能夠真正了解到老師出題的方向。
預祝高考成功,加油
進入高中后的感言
(一)高中生活一過了三分之一了。
在初中的時候總盼望讀高中,進了高中才知道并不是自己想要的那樣,很多的煩惱 每天多是重復三件事:吃飯 睡覺 讀書。
每天一樣 ,也不一樣。
早上一起來就盼望天黑,晚上又想著白天的事,過者杞人的生活。
明知道有一些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卻依然在幻想。
剛才上看到一些小學生背著書包,成群結伴的上學,有說有笑 。
又想到現在的我們:同學之間好象有很大的隔膜。
有時候在想:是不是年齡的增大,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就越大了呢
、、、、、、 在學校只聽到同學們在議論 誰與誰在談戀愛。
真的搞不明白 在學校就沒有單純的友誼了嗎
也許是我想的太多 了吧。
也許 這就是高中生活吧。
(二)高中的三年,或許有很多的不愉快于痛苦,但是卻使我們重中學會了堅強,學會如何去感受這個世界,學會了如何去愛一個人,縱使有萬般多的后悔不如意,也讓我們回想起來的時候心感欣慰,當有一天歲月流逝,青春將會變成回憶,但是我們在那個時代所做的和所夢見的。
。
。
即使在忙碌的現實生活中暫時被遺忘。
。
。
卻絕對不會消失,永遠在心底淀放光芒
所以。
。
。
希望大家別忘記
在你心中閃爍的寶石,只要把手伸出,隨時都能再次展露光華,隨時都會成為你有力的肩膀
并且。
。
。
即使在看不見的未來時,也能成為引導你前進的燈盞。
因為正是有了這三年才讓我們能徹底的成長
(三)轉眼間已臨近畢業,回想一下高中的生活,我有很多感受,在這三年終我也學會了很多東西,從一個有些幼稚得初中學生城長成了一個即將邁入大學校門的大孩子了。
同時我也感覺到在自己身上更多了一些責任,對自己,對家庭,甚至是對社會的責任,因為我已經成人了。
所有這些都與我的高中生活密切相關,是它讓我變得更加成熟。
回想高一剛入學時的情景,雖然還是在同一所學校,但還是有很多新鮮感,畢竟是進入了一個重要的學習階段。
那是的我對未來充滿了憧憬,躊躇滿志,準備在高中大顯身手。
可是高一開始時的不適應給了我一個小小的打擊。
現在我已經快上完高三了,但想想還是高一最重要。
那個時候覺得高中確實和初中有很大的不同,知識系統更加復雜,理論知識更加深刻,需要我們有較強的學習能力才能應付得了。
所以我在開始時學的并不是很輕松,后來我慢慢的從失敗中吸取了教訓,總結了經驗,改進了我初中的學習方法,逐漸得能應付自如了。
現在覺得在這種時候首先是保持自信心,要始終堅信自己已經經過那么多年的學習,無論是在學習方法還是在接受知識的能力方面都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這些小小的困難是不在話下得,其次就是要及時的改正自己的錯誤認識,畢竟人的思想要隨客觀條件的變化而變化。
通過這些努力我就可以在學習上應運自如了,取得了優秀的成績。
進入高二和高三后我保持著我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效果都很好,會考的成績也很理想。
在高三時被評為北京市三好學生。
在高中我在班里擔任團支書的工作,這對我的鍛煉很大。
通過這個工作,我的組織能力大大的提高了,先后組織同學進行了很多志愿服務工作,受到社會的好評。
并且在組織委員的協助下,是我們班成為全校唯一的團員班,為班級爭得了榮譽。
在課余時間我積極參加學校預備黨員培訓活動,認真學習了黨的知識,最后順利畢業。
在這期間我多次被評為優秀團員和優秀團干部。
高中生活中對我影響最大的就是我參加的科技俱樂部,這不僅豐富了我得課余生活,最重要的時她是我的眼界變的開闊了,從中我學到不少科學知識。
一年前,我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選擇了《重金屬cu cd對小球藻和斜生柵列藻的聯合毒性》,當時也只是出于興趣,也沒有想到這一次選擇對我們以后的生活有了很大的影響。
當時我們對于環境這個領域可以說是一無所知,所以我們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先熟悉一下知識。
看著導師提供的材料,我們的信心就下降了一半,都是些專業術語和莫名其妙的公式,每個人都是一頭霧水,當時就決定分頭去查資料。
后來我和薛蕊就像無頭的蒼蠅撞到了中日環境研究所,這期間的辛苦只有我們兩個人才知道,但是,有了第一次的嘗試,以后的查閱工作就輕松了很多,畢竟我們都積累了經驗,再查資料這一方面也有了很好的方法,節省了很多的時間。
我們的試驗不像其他同學在大學的實驗室進行,我們就是在學校現有的條件下一點一點的探索。
條件是比較艱苦的,儀器不夠,錐形瓶不多……我們就靠著導師開始給的試驗材料和高三的學長開始一步步地試驗。
因為不是在大學的實驗室,所以老師不能及時的給與指導,遇到很多問題都是靠我們查資料解決的,還有很多沒有解決的,只能通過實驗來驗證。
由于器材的問題,光是準備實驗中得藻種預培養就花費了十幾天的時間,大大超過了預期的天數,我們差點就要放棄了,多虧了老師的教導,我們才重新鼓足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