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十八大精神宣講活動總結
大一學生社會實踐。
不種百度復制粘貼的,文筆盡量好些。
字數一千左右就行
四川:群眾以自己的方式為祖國祝福 29日晚,四川省和成都軍區聯合舉辦慶祝新中國成立60年大型歌詠晚會,由3000名學生、工人、醫護人員、少數民族代表、武警、公安、農民、機關、工人、空軍、陸軍這10個群眾表演隊伍組成的背景方陣,以獨唱、領唱、合唱、聯唱等方式,用歌聲表達中華兒女對祖國母親60華誕的真摯祝福。
國慶前后,四川從省級機關到各地市州(縣)、各條街道、各個社區,各領域、各行各業、各民族的中華兒女,紛紛參與到歌唱比賽、文藝演出、書畫攝影展、知識競賽、詩歌朗誦、專題講座、學術研討會、感恩教育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中。
插國旗、繡國徽、唱紅歌、看紅色電影……每位群眾都以自己的方式為祖國祝福,抒發對祖國繁榮富強和幸福美好生活的感激之情,將喜慶歡樂的氣氛延伸到全省每個角落. 山西:群眾自發舉辦活動喜迎國慶 國慶來臨之際,太原市迎澤區青年路三社區83歲的老人李培,自掏腰包請來了專業人員,將老人珍藏多年的毛澤東、周恩來照片翻拍、擴印,做成了17個精美的展板,29日正式向社區居民展出。
電影《集結號》中搜集烈士遺骨的人物“谷子地”的原型——王艾甫老人,近日在山西省革命老區左權縣舉行了《遼縣人民抗戰紀實》收藏館的開館儀式。
選擇在祖國六十歲生日到來之時將收藏公之于眾,老人認為“有著特殊的紀念意義”。
在山西省城太原的大街小巷,懸掛著國旗的公交車、出租車、私家車連日來在大街小巷里穿梭,將祖國六十華誕的喜訊傳播。
在山西省萬榮縣、侯馬市等地,當地的民間藝人或巧制花饃,或創作剪紙作品,或組織攝影展、書畫展、歌詠比賽、文藝晚會,用自己的方式為祖國生日精心獻禮。
南寧:民俗文化“搭上”國慶“列車” “香火龍”舞、《斑鳩調》、香火球……連日來,這些極具廣西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動在南寧街頭巷尾不斷上演,把祖國60歲生日點綴得多姿多彩。
由南寧市良慶區主辦為期三天的首屆“香火龍”民俗文化節25日開幕,廣受當地群眾喜愛的“香火龍”舞、《斑鳩調》、了羅山歌對唱、香火球、那馬龍獅舞等表演成為慶祝即將到來的國慶節的主體。
據介紹,這些表演項目大多流傳于良慶區,比如《斑鳩調》是一種流傳于良慶區南曉鎮的原生態歌舞,舞蹈通過模仿吉祥鳥斑鳩的喜怒哀樂表達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良慶鎮缸瓦窯村的“香火球”舞是目前國內保留最完好的慶祝制陶活動的舞蹈,已被列入南寧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冊。
武漢:國旗飄揚迎國慶 萬人同臺慶國慶 漢口江灘1500面國旗迎著江風獵獵飄揚;武昌和平大道建一路至建十路成了“紅旗路”;漢陽晴川閣上紅旗飄飄,分外搶眼……武漢三鎮處處國旗飄揚,構成全市人民慶祝祖國60華誕的一道特別風景。
國慶前夕,武漢市部署每家單位及廣場等公共活動場所必須掛國旗,鼓勵居民家庭掛國旗。
政府已向市民贈送了10萬面國旗,每個中心城區選擇60條道路、600幢臨街樓宇、6000個臨街居民家庭懸掛國旗。
在武漢科技大學,校報記者團的同學正在向全校師生派送“校報國慶專刊”1萬份。
校慶??状问褂谜媾鋱D,頭版用一面國旗為主要元素,遠遠看去就像一面國旗。
此外,各社區還都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共慶祖國生日。
9月29日9時至21時,武漢市百步亭社區舉辦“我們的祖國、我們的節日”文化節活動,現場近萬名群眾集體高唱《歌唱祖國》,將氛圍不斷推向高潮。
在活動現場一座8米寬、2.7米高的巨型“天安門城樓”,足足花費了半個月時間制成,是完全按照與實物17:1比例制作的。
像這樣由居民自己設計制作的大大小小的作品共300多件,56個民族大團結、龍鳳呈祥慶華誕等格外顯目。
百步亭文化長廊上掛滿了居民的國慶書畫作品和建國感言。
老年攝影愛好者們通過“孩子笑臉墻”表達了對未來的美好祝愿,部分黨員居民用上百幅老照片拼成了“祖國萬歲”的字樣。
天津:百萬職工唱響紅色經典旋律 天津市自6月份開始舉辦全市職工合唱大賽,天津市各級工會把“愛國歌曲大家唱”群眾性歌詠活動和參賽活動作為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一項重要任務,工會干部親自參與、帶頭學唱。
三個月來,全市200多個區縣局、集團(總公司)、百余萬職工參與了歌詠合唱活動。
天津市各級工會精心設計活動形式和載體,利用工人文化館、俱樂部、職工之家等活動陣地,以車間、班組、科室為單位,發揮職工藝術家、文藝骨干的傳幫帶作用,組織職工學唱傳唱愛國主義歌曲,在全市形成了愛國歌曲大家唱的熱潮。
西寧:150萬盆鮮花喜迎國慶 近日,青海省西寧市林業、園林部門將陸續在城區主干道兩側、路口節點、廣場、游園及各大公園共布置150萬盆鮮花,扮靚高原古城。
其中,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舉辦了大型“迎國慶菊花展”,展出菊花品種200個共3萬盆。
這些菊花主色調為“國旗色”的紅色和黃色,包括春日劍山、唐宇金秋、蕊株宮、皇中玉、黑天鵝等200個菊花品種。
在菊花展示壇旁,還配置著歷代文人墨客以菊為主題的詩詞屏風。
此外,西寧市文廣局、園林局等單位還在國慶前準備了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文化節目。
一盆盆鮮花將城市點綴得五顏六色,一場場歌舞活動令人心潮澎湃……青海省漢藏回等各族群眾滿懷激動的心情迎接新中國成立60周年大慶。
河北滄州:農民“曬車”迎國慶 多姿的彩車展現滄州大地的巨變,威風的鑼鼓敲出心中的喜悅。
9月30日,“迎國慶、頌滄州”彩車展演活動在河北省滄州市區舉行。
來自各縣(市、區)的農家車隊成為亮麗的一景,540名滄州農民把私家車開上了獅城街頭,向城市居民“曬”出了自己的愛車,以紅火的日子向“火紅”的國慶獻禮。
有的像遠航的巨輪,有的似奔馳的火車頭,有的如騰飛的巨龍……9月30日上午8時52分,隨著現場指揮員一聲令下,參展彩車排成整齊的方隊,從滄州市體育館廣場出發,沿解放路向觀禮臺徐徐開進。
奔馳、寶馬、奧迪、本田、豐田、紅旗……由各縣市農民組成的私家車隊,成為展演隊伍的一個亮點。
一輛輛小轎車表現的不僅是農村的發展變化,更展示出富裕起來的農民群眾拼搏奮進的精神狀態。
參加展演的私家車共有540輛,來自全市各縣(市、區)經濟發展強村,每村30輛。
這些村負責人表示,國慶來臨,組織轎車逛獅城,是為祖國60華誕祈福,也是反映他們新時期新生活。
中國:國慶起,西湖湖面上將多一艘江南風格的休閑船,以“杭”字為外形框架。
中外游客可以坐船泛舟水上,享受夜西湖的旖旎風情。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包括這艘船在內,73艘西湖游船將齊亮夜燈,為祖國六十華誕增光添彩。
記者看到,這艘休閑船內分上下兩層,上層是單獨區域,設包廂一間和露天休息室。
下層設散席或兩圓桌。
裝飾風格以中式傳統為主,可接待總人數40人左右的旅游團隊或散客。
目前,休閑船已經向游客推出推出正餐游(午餐、晚餐)和休閑茶點觀光游(下午)兩種。
國慶當晚,西湖7種類型游船,共計73艘將亮起夜景燈,新增的休閑船就是其中一艘。
據介紹,本次西湖游船亮燈在符合整個夜景燈光風格的大環境前提下,將結合江南園林建筑風格中簡潔而多層次的表現方式,呈現紅、黃等柔和的暖色調,與西湖夜景相得益彰。
錢塘自古繁華。
唐宋以來,乘湖船游賞西湖的湖光山色,已蔚然成風,乾隆皇帝南巡御制詩云:“西湖自是宜舟處”。
作為西湖的標志性景觀之一,西湖游船不僅見證了往昔的繁華,同樣見證了這六十年來的變遷。
據悉,解放初期,西湖上僅有4艘畫舫和500條破爛不堪的手劃船。
直到1953年,中國開始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帶動了湖船出現供不應求的景象。
改革開放后的西湖游船不斷以全新的面貌迎接世人。
1981年,第一條新畫舫“畫中游”建成下水;1985年,大型玻璃鋼游艇“柳浪”號投入營運;1989年,大型電瓶游船改造計劃全面完成;1990年,最具特色的仿宋御舟“蘭栧”號接待國內外賓客;1996年,多功能瀏覽船“寶石”號投入營運。
如今,伴隨著游客的不斷增長,手劃船等特色游船已獲得中外游客的一致好評。
今晚,絢麗燦爛的煙花綻開在上海世紀公園上空,拉開了第十屆國際煙花節的序幕。
時逢新中國六十周年大慶,今夜的煙花節上特意升起了一輪“紅太陽”,綻放閃耀震撼的光芒,為國慶獻禮。
國際煙花節是上海旅游節的重頭好戲,開創了亞洲舉辦國際音樂煙花節的先河。
今年的主辦方特地邀請了三家參與過北京“國慶煙花”燃放的中國公司參加此次煙花節,并且有來自意大利、英國、瑞士的三家不同風格的國外煙花公司來滬秀技。
中外煙花在此間上演了一場“花開并蒂”的好戲。
各種造型新穎、顏色絢麗的煙花將在夜空中爭奇斗艷,尤其是“紅太陽”升起和“大腳印”的出現,讓現場觀眾叫好連連。
“紅太陽”初次亮相是在2001年第二屆上海國際煙花節上,此次適逢共和國60年大慶,這種特色焰火再次升起在申城夜空,顯得格外絢麗。
北京奧運會時的“大腳印”令世界難忘,今晚,制作更為精細的“大腳印”踏進了世紀公園,將煙花節推向高潮。
花兒般的衣著絢麗多彩,花兒般的笑容明艷燦爛,花兒般的聲音聲聲盈耳……30日,千余名寧夏回漢兒女用西北特有的山歌“花兒”唱出了對祖國的萬千祝福。
沙棗花、馬蘭花、牡丹花、山丹丹花、迎春花——千人組成的五個演唱方隊用自己的激情點燃了寧夏山川。
《寧夏數花》《花兒與少年》《吆騾子》《山花美》一首首民歌代表著回漢人民的美好祝愿。
“這是西北最美的聲音,我們要用寧夏獨有的花兒歌頌祖國,祝福祖國。
”寧夏花兒歌手唐祥激動地說。
在演唱會現場,自豪與驕傲都可以從氣勢磅礴的歌聲中聽出來,激動與喜悅也能從滿面春光的笑容中看得出來。
戴著附有精美圖案的圓帽,裹上清新秀美的頭巾,充滿濃郁伊斯蘭風情的回族服飾讓國旗下的回族兒女更加動人。
“花兒就像是我們的心里話,這種風格質樸、感情強烈的音樂可以很好地表達我們祝福祖國的心聲。
”唐祥說。
“花兒”是廣泛流傳于我國西北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四個省份回、漢、東鄉、撒拉等八個民族的民歌。
它獨特的歌詞格律、音樂旋律和濃郁的民族特色深受群眾喜愛。
我與祖國共成長演講稿
弄幾篇范文你借鑒一下,寫得還比較到位。
篇一:我與祖國共成長演講稿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
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使祖國母親徹底擺脫了被壓迫的境地,中國這頭東方睡獅開始慢慢覺醒,僅僅有60年,中國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吃的方面:現在人民的生活水平較高,菜式豐富,人們越來越看重綠色食品,注重營養飲食。
住的方面:從以前的瓦房,向平房,樓房,公寓,別墅等發展。
穿的方面:由以前的單一顏色和款式很少向顏色五彩繽紛,款式多樣發展,尤其中國的年輕人趕潮流,中國逐漸融入了國際服裝市場。
文化生活習俗方面;廢除了封建陋習,逐漸向文明開放,簡約發展。
經濟方面:家庭條件富裕,由以前的月收入30元到現在的3000元。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衣食住行有了很大的變化。
變化之衣 聽姥姥講,他們小時侯,買布需布票,經濟好的人過年時扯一塊新布,花錢請裁縫給孩子做新衣;一件衣服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還得給弟弟妹妹穿。
而現在到處是琳瑯瞞目的服裝店,各種流型式樣,應有盡有。
變化之“住” 人們過去都住的瓦房、平房、窯洞……現在什么都有,別墅、公寓等,媽媽說普通人家除了床、桌子再什么也沒有了,黑白電視機就是寶貝了。
變化之“行” 現在公交車線路布滿全市的各個角落,私家車也越來越多,人們出行公交車、出租車隨心所欲。
遠程旅游、出差,飛機、火車,方便、快捷。
家家戶戶也都擁有了交通工具——摩托車、電動車、自行車,好多人家還擁有了小轎車。
爸爸說,這在以前是根本不敢想的事,爸爸小的時候,爺爺有一輛“長征”牌自行車,這是讓爸爸在伙伴們面前最自豪的
以前,家鄉人民很窮,住著破爛不堪的茅草屋,上面的瓦片好一片,壞一片的,一到下雨,雨水好像都想來湊熱鬧,房子里全是雨滴,大家只得連夜挪動家具。
那時的學校是一座破舊有土木結構房屋,土墻斑駁脫落,一塊玻璃也沒有。
一到冬天,呼呼的寒風凜冽刺骨;春天,雨點從破瓦片上的窟窿里落下“嘀嗒”的雨聲與瑯瑯的讀書聲湊成了不合諧的曲子…… 往事的一切不堪回首,自從改革開放后,家鄉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破舊的茅草屋變成了一座座高樓大廈,泥濘的小路變成了條條柏油馬路……人們利用資源,蓋了公園、蓋了大橋……路兩旁種滿了花草樹木,蜜蜂在唱歌,蝴蝶在跳舞。
不僅我的家鄉在變化,我的祖國也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
前不久,神舟七號的成功發射再一次證明了中國人的實力。
首次太空漫步對中國的航天事業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太空終于有了中國人的足跡;太空中首次飄起了鮮艷的五星紅旗
我作為一個炎黃子孫,在祖國成立XX周年的日子里,我真誠祝愿祖國在未來更燦爛。
謝謝大家
篇二:我與祖國共成長演講稿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
在一個個春夏秋冬中,我們的祖國已經XX歲了,在這布滿艱辛的XX年中,我們的祖國更加強大了
我,已經15歲了。
在我牙牙學語時,母親教我說的第一句話是“媽媽”,在小學里學的第一首歌是“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 現在,我是一名初二的學生了,我卻不知道應該用怎樣的話語來表達我對祖國深深的愛o祖國,就是我們的媽媽,這是最偉大的一位媽媽o她的身軀是多么的龐大啊
把我們緊緊地擁在懷里,她就在我們的腳下,就在我們的心里
翻開小時候的日記本,微微泛黃的紙上稚嫩的話語寫著:我要好好學習,,來報答祖國o對啊,要報答祖國,可是祖國給予我們的豈能是一句“好好學習,”能報答完的
祖國給我們的太多太多,我們就要給祖國更多,更多
我漸漸明白,祖國精心孕育了千千萬萬生命,祖國的大好山河,任何一條小溪,任何一棵小樹,都是祖國的孩子。
時光如流水,我們的祖國歷史悠久,文化發達,五千年的歷史長河,多少顆璀璨的人類文明之珠,耀眼奪目,新奇獨特的創造智慧,代表了高度的華夏文明,我們的祖國多么偉大
XX年前我們有過戰亂,貧瘠,落后o面對雪災,地震,無情的災難我們團結一心o中國人民是堅強的,猶如鋼鐵長城一樣堅不可摧。
走過XX年,發生了太多感人肺腑的事了,這些故事陪伴著中國走過了XX年,在過去的XX年里,我們的祖國在奮斗著,在下一個XX年里,我們會和祖國一起奮斗
夜里,我夢見祖國媽媽對我展開笑容,望著未來的明天,望著未來的希望,中國經過了多少風雨,終于見到了期望已久的彩虹,讓我們和祖國一起來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更美好的未來
謝謝大家
篇三:我與祖國共成長演講稿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
中國,在我心中不只是我的祖國,還是伴我成長的母親,現在我在祖國母親的陪伴下,升入了小學二年級,也迎來了祖國六十年華誕。
很小的時候,只要我不睡覺媽媽就輕哼著,,……每次聽到這些歌我都能立刻止住哭聲,緊盯著媽媽的嘴,學著哼唱,這些歌是我最先學會唱的。
學習認字了,我的第一本識字書的封面畫著北京天安門,下面寫著中國,媽媽說中國就是我生長的地方,是我的祖國。
天安門坐落在首都北京的市中心,1949年10月1日,在這里舉行了,由此成為現代中國的象征,并被設計入國徽,天安門的形象從此在我心里扎下了根。
在眾多的玩具中我最喜歡就是拼圖,我拼的第一幅拼圖是一只雄雞。
媽媽告訴我中國的領土就象一只報曉的大公雞,陸地總面積960萬平方公里,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4直轄市,23個省,5個自治區,2個。
可是我的拼圖只有30塊,怎么也找不到4個直轄市,原來它們都藏在了23個省里。
進了幼兒園,老師教我們學畫國旗,學認國徽,給我們講解國旗的由來和它的含義,我拿出世界各國國旗圖片比較,覺得五星紅旗是最鮮艷和最美麗的。
每天晚上,我總是纏著媽媽給我講的故事,講夏商周的滅亡,講中國的四大發明,講的歷史,講新中國的成立,我的心情隨著朝代的興旺與衰敗起伏,在故事中我真正了解并認識了中國的悠久歷史和文化,對自己祖國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2024年我在電視上看到中國舉辦奧動會的盛況,宏偉壯觀的開幕式讓世界驚嘆。
中國以51塊金牌創歷史第一,讓所有的中國人為之驕傲,看見電視里那些大哥哥、大姐姐們矯健的身姿,我也愛上了運動,原來體育也這么具有魅力。
上學后,我認識了更多的字,開始閱讀各種書籍,原來中國還有那么多優美的風景,聞名遐邇的建筑,改革開放后的中國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越來越愛我的祖國了,什么時候才能親自到這些書中的地方身臨其境呢
今年暑假,我和媽媽一起來到了北京。
我終于見到了圖片中的北京天安門,看到了五星紅旗在天安門上空冉冉升起。
我終于登上,站在好漢坡上遙望祖國的山河。
我終于走進了水立方和鳥巢,親眼看到冠軍們領獎的地方。
我居然真的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我興奮極了
祖國,我親愛的母親,我正在你的哺育下健康地成長著,在您的XX歲生日來臨之際,祝您輝煌永駐
謝謝大家
篇四:我與祖國共成長演講稿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
祖國是哺育我們的母親,我熱愛自己的祖國,我呀呀學語的第一個發音是“媽媽”,我首先認得的詞是“中國”,我會唱的第一首歌是《中國人民共和國國歌》…… 從那時起我稚嫩的童心,就一心想著祖國母親。
中國的歷史告訴我們:沒有祖國,就沒有家,國家不強盛,落后就要挨打
祖國,是我們共同的母親,是我們最親最愛的媽媽。
以 前,香港、澳門本是我國神圣不可侵犯的領土,但是由于清政府的軟弱無能,他們離開了祖國媽媽;在19
【第97句】:1999年,他們相繼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嫦娥 奔月是我們先輩們幾千年前的偉大夢想,這個夢想在隨著“神州5號”載人飛船載著楊利偉進入太空以后,已經實現了。
同時,我們成功的戰勝了1998年的特大 洪水;并成舉辦了第二十九屆奧運會;成功的抗擊了“非典”和“禽流感”。
這一系列成功,證明了我們祖國今天的強大實力。
最忘不了的就是在今年五月十二日的 那天,我們祖國母親遭遇了更大的災害:四川省汶川發生了八級大地震,昨天還是一片如花似玉的景象。
一座繁榮昌盛的城市。
一場突如其來的八級大地震毫不留情 的將它摧毀成一望無際的廢墟。
數萬人的生命就在那一瞬間消失。
我的心頭不知不覺涌上了一股心酸。
然而地震無情,人間有愛。
在地震爆發后的當天,我們的溫總 理。
在第一時間內奔赴抗震救災的第一線,他的溫和、他的善良,深深打動著我幼小的心靈。
我幾次伸出了援助之手,向災區人民捐上了自己的零花錢。
俗話說“眾 人拾柴火焰高”我們的祖國在災難中站了起來,仍然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我沒有太多華麗語言的修飾,但我知道我們的祖國不需要華麗語言的修飾,他需要的是 我們祖國的兒女,顆顆赤誠的心。
更需要我們這一代少年發奮學習。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 步則國進步。
我們少年要用這種強大的精神力量去描繪祖國未來的宏圖,將一片丹心獻給祖國,讓我們一起為振興中華、向著“心系祖國健康成長”的目標前進吧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