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詞中的雪
在中國古代文學中,雪是一個常見的主題。無論是描寫自然景觀、生活場景還是表達情感,都有很多與雪相關的佳作。除了“雪”這個常用的字眼外,還有很多別稱來形容它。
白雪
白雪是最常見的一種稱謂。白色象征著純潔和清澈,因此許多古人喜歡用“白雪”來描述純凈無暇、潔白如玉的景象。比如唐代王之渙《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逼渲小扒Ю锉?,萬里雪飄”的詩句便用了“萬里雪飄”來形容廣袤的天地間鋪滿一片潔白。
素雪
素指素雅清秀之意,用在形容雪景也非常恰當。唐代劉禹錫《浣溪沙·漫步岳陽樓二首·其二》:“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銀雪
銀色代表著高貴和珍貴,用“銀雪”來形容的雪景更顯得華美而不凡。唐代王之渙《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逼渲小叭f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的詩句中,“漫江碧透”、“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等描繪都帶有銀色的光澤感。
皚皚
皚皚是形容雪花紛飛、覆蓋地面的狀態。唐代劉長卿《送李副使赴安西》:“灞原風雨客,思慕故鄉情。草木三秋葉,池塘十里冰。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望帝春心托李杜,萬物千峰皆表裁。”其中“皚如山上雪”、“遠看成一色,近似數重樓”的詩句中用了“皚皚”來形容雪的狀態。
飛雪
飛雪是指雪花在空氣中隨風飄舞的景象。唐代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其中“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椗恰S赀^還來花似錦,人語先聞鳥向秋”等描寫都帶有“飛雪”的意味。
寒雪
寒冷的氣息會讓人想起冰天雪地的場景。因此,“寒”也成為形容雪的一個常見詞匯之一。唐代劉長卿《將赴吳興登樂游原》:“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其中“萬里寒光照邊愁,中原北望氣如秋”等詩句都用了“寒雪”來形容白茫茫的冰雪景象。
總結
以上就是古代詩詞中常見的雪的別稱。這些別名在文學作品中生動形象地描繪了雪的特點和美感,也讓讀者更深刻地體會到自然界的神奇與壯美。
上一篇:今年最火勵志文案文案,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