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侯門深似海】(諺)侯門:舊時王侯的府門。指王侯的府門像海一樣深,平常人難得通報進去。也泛指達官富豪之家,不容普通人進出。
【第2句】:米篩擋房門——心眼多;心眼不少
【第3句】:【熱鍋上的螞蟻】釋義:形容焦急不安,慌亂不寧。例句:瑞宣在院中走來走去,像個熱鍋上的螞蟻。
【第4句】:【我有黃金千萬兩,不因親者卻來親】(諺)指只要有了大量的金錢,無親無故的人也會來攀親結故。
【第5句】:【鳥向明處飛,人往高處走】(諺)鳥總是朝著明亮的地方飛,人總是朝著優越的方向奔。指人人向往美好的生活環境。 也作鳥占高枝,人往上走。 人往高處走,鳥往亮處飛。
【第6句】:星期日,我到商店買一斤茶葉。阿姨拿著秤盆兒伸進口袋里一抄,稱稱正好是一斤。我奇怪地問阿姨:“怎么這么準啊?”阿姨一邊遞茶葉,一邊笑著說:“眼是秤砣,手是秤嘛。”(江蘇·海安)
【第7句】:司馬懿父子行軍——你要進我要退:一個要進,一個要退
【第8句】:叔叔見義勇為,各方面的表揚獎勵紛至沓來,這讓叔叔很不好意思。嬸子說:“好馬配雕鞍,好人配稱贊。你又不是袁世凱做皇帝——欺世盜名的,有什么難為情的呢?”(河南·南陽)
【第9句】:【朝臉上抹黑】見“往臉上抹黑”。
【第10句】:【吃人不吐骨頭】形容剝削者的貪婪和殘酷。類似的:吃 棗不吐核,吃人帶皮骨。海外劉宜良《江南小語》:“剝削,剝 削,天下吃人不吐骨頭的職業,莫過于律師了!”
【第11句】:【兩眼一抹黑】不熟悉情況。成語:一無所知。諶容《光明 與黑暗》:“現在,擺在面前的,是個六十八萬人口的大縣,真 有點兩眼一抹黑呀!”
【第12句】:玻璃上跑車——沒轍
【第13句】:【既尊孔子,又拜活佛】(慣)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創始人,被封建統治者尊為圣人。活佛:藏傳佛教中的高僧。比喻用意不專,對幾方面都應付,都不信任。
【第14句】:火焰駒上路——日行千里
【第15句】:姐姐上班第一個月,就把剛發的工資給弄丟了。媽媽知道后嘆氣說:“唉,真是財神爺擔不得大功勞。”(山東·在平)
【第16句】:小霞后天就要到縣城參加歌詠比賽了,可她仍像沒事似的。她媽媽對老師說:“別看她這幾天表面上挺悠閑的,心里可又是鑼又是鼓的,在暗暗用勁呢!”(山東·平度)
【第17句】:【識人識面不識心】(諺)認識人的外貌容易,了解人的內心卻很難。 指人心難測。
【第18句】:【提哪把壺哪把壺不開】(慣)形容事事不順利。
【第19句】:【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好事不易被人注意,壞事容易 被人傳述。類似的:好事不惹眼,壞事直關心。明代《西游 記》:“行者道:正是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像我如今皈 正佛門,你就不曉的了!”
【第20句】:【交椅】現在所說的“交椅”,是人們對權力的另外一種描述,“坐上第一把交椅”是指成了某地、某組織、某單位的“第一把手”。那么,“交椅”源自何處?傳說“交椅”與唐玄宗李隆基有關。這位李三郎風流成性,喜好旅游,經常游山玩水。可是,出遠門不能坐龍椅,那些太監設計出輕巧方便且能折疊的椅子,不用就疊上,用時再打開,而且還能靈活轉動一周。玄宗坐上一試,果然舒服,比龍椅還要受用。因為這種椅子可以折疊,椅腿交在起,玄宗皇帝傳旨,將此皇家專利產品命名為“交椅”。不過,“交椅”在史料中確有記載。宋代高承在《事務紀原》中引《風俗通》的話說:“漢靈帝好胡服,景師作胡床,此蓋其始也,今交椅是也。” 這段話明確指出,在漢代稱胡床,在宋代稱交椅,胡床即交椅。北方的“胡床”比較實用,樣子猶如矮凳,坐上去很舒服,胡床雙足交叉,可以折疊,好像現在的馬扎。到隨朝,因忌諱“胡”字,原先的“胡床”改名為“交床”。約在唐以后,人們在“交椅”上添加后背和扶手,制作出了原始的椅子。“交床”隨即榮升為“交椅”。到了南宋時期,正式有了“交椅”之名。當時的“交椅”有直背與圈背兩類,坐上去都很舒服。宋江在梁山好漢中坐第一把交椅,別忘了,那小說是明朝人寫的,不過,文藝作品也不能脫離當時的生活環境。
【第21句】:秋收已畢,穿老板讓我爸爸承包干活,價錢太低,干吧不合算,不干又沒有活干。媽媽說:“這真是猴子撿塊姜,扔了舍不得,吃了辣得慌。”(河南·淅川)
【第22句】:【扎空槍】(慣)比喻辦事落空。
【第23句】:【釣大魚離不了長竹竿】(諺)要釣大魚,就離不了長長的釣魚竿。 比喻人要想得到大利,就得先付出大的投資。
【第24句】:清水拌石子——合不攏
【第25句】:媽媽見哥哥把吃剩下的油條喂了狗,批評說:“有時省一口,缺時當一斗。你真不知道‘勤儉’倆字是咋寫的嗎?”(河南·偃師)
【第26句】:【搭在弦上的箭——一觸即發】(歇)本指一觸動箭就發射出去,轉喻事態發展到非常緊張的地步,馬上就會發生嚴重的事情。
【第27句】:【成氣候】(慣)比喻有成就或有前途、有出息。
【第28句】:【鑼鼓聽聲,說話聽音】(諺)指聽話要善于聆聽話的弦外之音。 也作鑼鼓聽聲,聽話辨音。 鑼鼓聽音,說話聽聲。
【第29句】:【水借魚,魚借水】(諺)水靠著魚的活力,才免得成為一潭死水;魚靠著水的浮力,才得以自由活動,得以競爭生存。比喻利害相關的人,誰也離不開誰。
【第30句】:【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不管什么人,總有缺點,有長處。此 語見于屈原《卜居》。姚雪垠《李自成》:“但古人云:尺有所 短,寸有所長。我們只要盡忠輔佐闖王,總還是有可用之 處。”
【第31句】:【 老虎吃天,無處下爪】謂不知從何著手,或野心無法實現。 相關的:狗咬刺猬,下不了嘴。西戎《糾紛》:“可是他該說什 么呢?真是老虎吃天,無處下口呀!”
【第32句】:老虎咬刺猬——無從下口
【第33句】:懷里揣刀子——存心不良
【第34句】:【揭不開鍋】(慣)形容家里非常窮,經常挨餓。
【第35句】:【大河流水向東去】我國的長江黃河都東流人海。喻形勢 不能逆轉。成語:大勢所趨。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 “如今是六親同運,大河里的流水向東流,沒法兒挽回的 啦。”
【第36句】:船老大帶學員——從河(何)說起
【第37句】:【去了咳嗽添了喘】解決了一個問題,又引發了一個問題。 電視劇《轆轤·女人和井》:“為了不守寡,嫁了個銅鎖,去了 咳嗽添了喘。”
【第38句】:下雨了,王大爺一邊收著麥子,一邊埋怨說:“這老天爺真讓人摸不透,半月都是晴天,卻讓我曬到雨肚里。”(河南·原陽)
【第39句】:曹操諸葛亮——脾氣不一樣
【第40句】:眼睛長在耳朵邊上——有偏見
【第41句】:【大水沖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得一家人】(歇)龍王:傳說中掌管興風降雨、統領水族的神。指不認識自家人,或自己人之間發生誤會。
【第42句】:【獅子上山龍下海】(慣)比喻各人去尋找自己的出路。
【第43句】:我和媽媽一起吃芥末調的粉皮兒,辣得我直叫。媽媽笑著說:“蔥辣眼睛蒜辣心,芥末就辣鼻子上的筋。夠味兒吧?”(河南·安陽)
【第44句】:【生死由命,富貴在天】釋義:人的生死由命運決定,人的貧富決定于天意。這是一種消極的聽天由命的思想。例句:生死由命,富貴在天。江家要不想斷后的話,你還可以再生一個嘛!
【第45句】:爸爸用塑料紙裹晾衣服的竹竿,叫媽媽去幫忙。媽媽邊走邊說:“你真是一個泥水匠,十八個幫襯工。”(江蘇·無錫)
【第46句】:光棍遇著無皮柴——對光棍
【第47句】:【靠山】“靠山”比喻可以依靠的人或集體。這個詞出自詩仙李白之口。唐玄宗李隆基非常寵信胡人三鎮節度使安祿山,競要提升他為宰相。右相楊國忠知道后,便向皇上進諫不要重用野心勃勃的安祿山。玄宗于是就不讓張洎擬定提升安祿山的詔書了。張洎和安祿山是好朋友,就把這事告訴了安祿山,從此,安祿山和楊國忠成了死對頭。后來處死楊國忠的罪狀之一就是逼反安祿山。一次,張洎與在京任職的大詩人李白談起了與安祿山交往的事。李白直言不諱地說:“我看胡兒有謀反之心,他的野心很大,到時會連累你的,你萬萬不可靠山(指安祿山)!還是靠近皇上吧!”張洎聽了好友李白的勸告,疏遠了安祿山。不久,安祿山果然起兵反唐,一度占領了長安,趕跑了皇帝,動搖了唐朝的根基,自此,唐朝由盛轉衰。 “安史之亂”平定后,張洎深有感觸地說:“幸虧我沒有靠山啊!”“靠山”一詞,從此流傳下來。這個“靠山”來路不正,所以現在用起來多含貶義。
【第48句】:爸爸是一廠之長,一個工人常在背后說他的閑話,媽媽很生氣,非讓爸爸開除人家。爸爸說:“大筆寫大字,大人辦大事,咱不能因為一點小事就砸了人家的飯碗。再說,斤斤計較也顯得咱鼠肚雞腸的,只要咱站得端,行得正,怕什么閑言碎語?”(河南·新密)
【第49句】:【得理不讓人】釋義:只要有理,就不退讓。形容不好惹,太過分。例句:“哎,梁斗,你也別得理不讓人了!”
【第50句】:【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釋義:路遠才知道馬的力氣大小,時間長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壞。例句:“……這會兒我的心意你不能一下子就弄明白。我也不用多說了,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吧。”~
【第51句】:【先給杠子,后給麩子】(慣)麩子:小麥、大麥等磨成面過篩后剩下的麥皮和碎屑。比喻對人又打又拉。
【第52句】:跳舞的腳步——有進有退
【第53句】:【半樁小,吃過老】(諺)半樁小:尚未到成年的小伙子。老:老子,父親的俗稱。指半樁小子正在猛長身體,食量很大。
【第54句】:蝎子翹尾巴——好毒的一招
【第55句】:【綿里針,肉里刺】(慣)綿:絲綿。 藏在綿里的針,扎在肉里的刺。形容人外表和善,內心刻毒。
【第56句】:媽媽見我吃飯時把飯粒掉在了飯桌上,就讓我把飯粒撿起來吃了,我不在乎地說:“掉一粒米有什么了不起!”媽媽說:“孩子,你知道不?一粒麥,不成面;一粒米,不成飯。”(河南·內鄉)
【第57句】:【又要當婊子,又想立牌坊】(慣)婊子:妓女。牌坊:舊時用來表彰忠孝節義的人物而修建的像牌樓的建筑物,這里指貞節牌坊。比喻既要做壞事,又想落個好名聲。
【第58句】:小小燈籠——肚里明
【第59句】:【 過篩子過籮/過了粗籮過細籮】原指篩面粉。借指審查,篩 選,或經過嚴酷的考驗。徐光耀《平原烈火》:“大掃蕩的時 候,一塊過了篩子過籮,一塊吃苦共難,在生死關頭,你幫我 助,誰也沒有說過誰占了便宜,誰吃了虧。”
【第60句】:【腦門上長瘤子——額外負擔】(歇)額外:本指額頭外面,轉指超出規定的數量或范圍。指規定數額以外的負擔。
【第61句】:【千金念白四兩唱】(諺)念白:也叫白口,戲曲表演中的道白。道白可值干金,唱只值四兩。指戲曲表演,唱詞遠不知道白難度高。
【第62句】:不叫的黃蜂——暗里叮人
【第63句】:小猴子吃大象——虧他張得開口
【第64句】:【 鹽罐不生蛆】鹽能殺菌,鹽罐自然不會生蛆。鹽罐,諧音 嚴管;不生蛆,即不變質,意為嚴格要求就不致腐化變質。 《人民日報》( 1986,2,25):“打鐵先得自己身子硬。領導不 受下級的禮固然好,但自己不向上級送禮也很重要。讓他 人‘鹽罐不生蛆’好,讓自己的‘鹽罐不生蛆’更好。”
【第65句】:【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諺)人不能從相貌上斷定他有多大的作為,就像海水無法用斗來量它的多少一樣。指人的才干、學識與成就,從相貌上是估量不透的。 也作“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第66句】:天冷了,哥哥仍穿著單衣,媽媽拿棉襖叫他穿上,哥哥卻說不冷。媽媽說:“千層單的,不如一層棉的。還是穿上吧!”哥哥見棉衣上有幾個補丁,就說什么也不穿。媽媽說:“丑不避人,窮不瞞人。補丁又咋啦?”(江蘇·響水)
【第67句】:【 死水怕勺舀】沒有來源,花費不起。清代《醒世姻緣傳》: “其一切打銀帶,做衣服,買禮物,做盤纏,都是丁利國這碗 死水里舀,卻也當真舀得干上來了。”
【第68句】:物資交易會上,媽媽帶我去買鋼筆。我好奇地問媽媽:“會上這么多東西都賣給誰啊?”爸爸接口說:“別怕賣不出去,有一物就有一主。百貨中百客嘛!”(河南·民權)
【第69句】:【 合穿一條褲子】意即同步走,采取同一立場,行動一致。 多指做壞事。成語:狼狽為奸。海外劉宜良《江南小語》: “某某律師,和移民局的承辦官員,是同穿一條褲子的朋友, 寧可多花錢,早點拿到綠卡。”
【第70句】:【樹大有枯枝】釋義:比喻聚集的人多了,難免出現少數壞人。例句:俗語說的,樹大有枯枝,一國之大,自然是有好有壞的,何必一棍打一船呢?
【第71句】:【急人一難,勝造七級浮屠】(諺)浮屠:也作浮圖,梵語,即佛塔。別人有了災難,能盡力救助,這比建造七層佛塔的功德還高。指急人之難,是功德無量的事。
【第72句】:【 螢火之光,照人不亮】力量小,幫助不了別人。明代《水 滸》:“小人家螢火之光,照人不亮,恐后誤了足下。我轉薦 足下與小蘇學士處,久后也得個出身。足下意內如何?”
【第73句】:【久聞大名,如雷灌耳】(慣)舊時見面的寒暄語。指對方名氣很大,讓人仰慕。 也作久聞高名,如雷灌耳。 久聞大名,如雷轟耳。
【第74句】:【有錢不買張口貨】(諺)張口貨:張口吃白飯的人。指有錢人不會買一個只吃飯不干活的人。
【第75句】:【才脫了閻王,又撞著小鬼】(慣)閻王:佛教稱掌管地獄的神,也稱閻羅、閻羅王、閻王爺。比喻剛擺脫了一個壞人,又遇上了另一個壞人。
【第76句】:【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走】釋義:雖不是親身經歷,但也知道一些。例句:誰都是在行的?孩子們這么大了,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走?
【第77句】:媽媽責備爸爸說:“你啊,怎么能把錢借給外村人呢,難道不怕被騙了?”爸爸說:“你說你的,我做我的,反正是豆芽炒蝦米——各有各的彎子。”(江蘇·灌云)
【第78句】:【 心提到嗓子眼兒】里擔驚受怕。王朔《私人律師》:“我這 可是第一次干這種勾當,我的心都快從嗓子眼兒里跳出來 了。”
【第79句】:李大叔在裝菜,他的小孫子也來幫忙。李大叔高興地說:“長短是根棍,大小是個人,添個蛤蟆四兩力。我這小孫子也能幫我了!”(河南·郟縣)
【第80句】:【茶壺里煮餃子,肚里有貨,嘴里倒不出來】釋義:茶壺肚大嘴小,餃子在里面倒不出來。比喻人嘴笨不善表達;或有難言苦衷,不好開口。例句:周丑孩給眾人講,兩手比畫著,脖子都急紅了,嘴里卻結結巴巴地說不出來。張有義笑著說:“哎呀周教官,你可是茶壺里煮餃子,肚里有貨,嘴里倒不出來。還是叫馬教官吧!”
【第81句】:【開不了張】(慣)做買賣的賣不出貨物。比喻事情無法開頭。 也作“開不了臺”。
【第82句】:登太行望運河——遠水不解近渴
【第83句】:【蘇湖熟,天下足】(諺)蘇湖:蘇州和湖州。蘇州、湖州糧食要是豐產,全國就不愁沒飯吃了。指蘇州、湖州素有“國家糧倉”之稱。
【第84句】:【英雄遇上好漢】遇到對手,反而賞識。類似的:惺惺惜惺 惺,好漢識好漢。老舍《駱駝祥子》:“他們素來是所向無敵 的;及至遇到張媽的蠻悍,他們開始感到一種禮尚往來,英 雄遇上好漢的意味,所以頗能賞識她,把她收作了親軍。”
【第85句】:【把眼淚往肚里咽】釋義:有苦說不出來或不愿說出來。例句:為了不影響大家的情緒,她裝著若無其事,把淚水往肚里咽,只是在眼前無人時,才咬著嘴唇無聲地哭一陣。
【第86句】:過秤亂加碼——不公平
【第87句】:吃生蘿卜的——說話干脆
【第88句】:星期天,我到外面玩了半天,還和小伙伴對罵著玩。回到家,我對媽媽說:“媽媽,我把衣服弄臟了。”媽媽說:“衣服臟了可以洗,要是嘴臟就難洗了。”(江蘇·泰興)
【第89句】:【 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中國古代有開天辟地 的傳說。三皇是: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五帝是:黃帝、 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他們是中國古代的部落首領或帝 王。此句意為:從古到今。李準《老兵新傳》:“說得遠一些, 恐怕從盤古開天辟地到現在,這地方還沒長過莊稼。”
【第90句】:【求人不如求己】主要靠自己,不能依賴別人。成語:自力 更生。清代《紅樓夢》:“俗語說的好:求人不如求己。說不 得姐姐擔個不是,暫且把老太太查不著的金銀家伙,偷著運 出一箱子來,暫押千數兩銀子,支騰過去。”
【第91句】:急性子喝熱粥——燙嘴
【第92句】:【蛇咬一口,見了黃鱔都怕】(諺)黃鱔(shan):魚類,形狀像蛇。被蛇咬過的人,見到和蛇相像的黃鱔也會害怕。指人受過大的傷害,常不免心有余悸。
【第93句】:【有明白兒子,不如有明白媳婦】(諺)有個明理孝順的兒子,不如有個賢惠的兒媳婦。舊指男主外,女主內,在料理家務、照顧老人生活方面,兒好不如媳婦好更實際。
【第94句】:沙鍋挑子掉到山溝里——個也不剩
【第95句】:生產并結束戀情的地方——婦產醫院
【第96句】:王叔叔最近做生意發了財,他漸漸厭倦了與他共同創業的李阿姨。鄰居張嬸勸他說:“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你再思量思量吧!”(福建·邵武)
【第97句】:【澆冷水】見“潑冷水”。
【第98句】:【癩蛤蟆想吃天鵝肉】釋義:癩蛤蟆,極丑陋;天鵝,極美好。比喻美丑懸殊,不相配。再說癩蛤蟆跳不高,根本吃不上天鵝肉。也比喻空想,癡心妄想。例句:“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沒人倫的混賬東西,起這樣念頭,叫他不得好死!”
【第99句】:【連軸轉】(慣)指白天黑夜不休息,一直不停地做事。
上一篇:有哲理的文案干凈氣質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