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世事無常,快樂與煩惱都不會持久。功名利?皆是成長的助緣,過此階段也成垃圾。人生最大的財富是認淸自己,擺正自己。人生最幸福的事是什么呢。
【第2句】:【靜心的禪語】人會長大三次。第一次是在發現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時候。第二次是在發現即使再怎么努力,終究還是有些事令人無能為力的時候。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可能會無能為力,但還是會盡力爭取的時候。
【第3句】:【禪語人生】我們以善法之水,除去身穢心垢,內在熱惱頓歇,身心寂靜和適。不寒不熱時,今夕橫塘自碧,田田幽香,飛入素月小窗。
【第4句】:不怕路遠,只怕志短。不怕縣官,只怕現管。不怕一萬,只怕萬一。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是魚死,就是網破。不為忠臣,便做孝子。不要怕死,但要知羞。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第5句】:【禪心佛語】事實上,你不能依靠父母、兄弟、朋友、愛人才能活下去,即便和最深愛的人同床共枕,你們也無法做著同一個夢。每個人都孤獨地降臨于世,孤獨地離開。
【第6句】:【禪心佛語】慈悲做事,意味著寬容。寬容別人的過錯,寬容別人的無禮,寬容別人的冒失。然而,寬容不是縱容,佛家講因果報應,毫厘不爽。所以說,隨心所欲而不應逾矩。
【第7句】:成功皆有理由,失敗均有原因。人生總是面臨成功失敗的交替,無論何種理由和原因都需要一顆強大的心靈去承受。
【第8句】:歲月有情,歷史因歲月有了厚度;人生因歲月有了高度;生命因歲月有了硬度,愛情因歲月有了溫度。朋友,請珍惜,珍惜每一縷念想,珍惜每一份真實,珍惜每一種感覺。在珍惜中放縱勇氣,在珍惜中笑傲心靈,在珍惜中綻放人生。
【第9句】:【禪心佛語】地藏菩薩的入道因緣,不是孝順,是戀慕佛的莊嚴。地藏經是華嚴部分,屬于大方廣的。這里就告訴我們一個信息,要修行的目的是什么?如何修行?這兩個問題。
【第10句】:只有兩種病:一是騎驢覓驢,二是騎卻驢了不肯下。。若不騎,十方世界廊落地,此兩病一時去,心下無事,名為道人。一《舒州龍門佛眼和尚小參文案》
【第11句】:什么事是重要的呢?什么事都不重要,只要你想得開。不能在小事上糾纏,該過去的就要讓它過去,尤其是不愉快的事情。
【第12句】:【經典佛語】一個人能否成功,取決于他的心態。成功人士與失敗之間的差別是:成功人士始終用最積極的思考、最樂觀的精神和最輝煌的經驗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東方微博)
【第13句】:恒秋:人這一生能力有限,但是努力無限,努力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心態陽光的人,做一個積極向上的人,用正能量激發自己,也感染身邊的朋友,你陽光,世界也會因你而光彩。
【第14句】:【禪心佛語】當然,人們在過分追求物質滿足的同時忘記了給精神世界添磚加瓦,這并不是說物質和精神就是全面對立、此消彼長的。但是,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正確引導和確認卻可以指導物質生活的方向。
【第15句】:【一心向佛的禪語】生命是由時間所累積的記憶,不要太在乎得失,不要總是生活在失去的陰影里,塞翁失馬,焉知禍福,得不到的,就不要強求,失去了的,就留作回憶,捧在手里的,才是值得珍惜的。
【第16句】:【禪語人生】學會回避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本事。現實中誰掌握不了它,誰就會迷惑、心累、不會生活和工作。懂得了它,可能你的活法、想法、做法便會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回避不是做糊涂蟲,是“難得糊涂”。
【第17句】:【禪心佛語】哭的時候沒人哄,學會了堅強;怕的時候沒人陪,學會了勇敢;煩的時候沒人問,學會了承受;累的時候沒人依靠,學會了自立。
【第18句】:【佛言禪語】每一個人出生,都不是空白的,而是帶著無數過去的業種子,有善的種子,也有惡的種子。這些種子遇到緣就會結果,于是構成了苦樂交織的人生。
【第19句】:【禪心佛語】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是非常不容易的。人類的生命數量,占全體生命的數量,是比例非常非常渺小的。而在人類中,信佛,進而學佛,追求內在幸福的,那就更少了。故而我們是非常幸運的。
【第20句】:滾滾紅塵大千世界,讓我們心動的誘惑委實太多太多,雖然無法解脫,但還是讓自己的心淡泊一些。把幸福和快樂看得淡些,追得緩些,它們反而會自動來到你的身邊。
【第21句】:【道家禪語】心靈越平靜、胸襟越開闊,越能夠感受人生的幸福與美好。人心貴在容納,貴在知足,貴在平和。不氣不急,才夠大方;不悲不憂,才夠堅強;不攀不比,才夠幸福;不惆不悵,才夠陽光。
【第22句】:當恪守凈宗列祖成規,持齋念佛,改惡修善,知因識果,植福培德。以企現生消除業障,臨終正念往生。庶不虛此一生,及親為如來弟子耳。(印光法師)
【第23句】:【禪心佛語】你經常考慮自己的心情,然而對于“別人現在是什么心情”這一點,卻從來沒有想過。那么,你現在可以開始了。
【第24句】:【禪心佛語】沒有人可以回到過去,所以歷史無法改變;也沒有人可以穿越未來,所以未來無法預知;我們能夠把握的只有當下。
【第25句】:【禪心佛語】沉沉浮浮人生路,得得失失不平心,生活的煩惱無窮無盡,有時候讓我們痛苦不堪,有時候心靈的天空陰云密布,在你綻放下一個微笑之前,命運會給你送來一份最高尚的禮物。
【第26句】:【禪語人生】學誠法師:不必與人攀比,各人有各人的因緣福報,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我們的努力絕不會被“無視”,哪怕果報并不在眼前。人生的價值并不在于我們可以輕易得到什么,而在于我們現在做了什么。
【第27句】:生活充滿感激和欣賞,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常樂;與人為善,樂于付出,助人為樂;培養多種愛好,樂此不疲,自得其樂。遇事以平靜的心態去對待,這樣就會永遠擁有快樂的心情,有了快樂的心情,就擁有了健康。
【第28句】:秋風颯颯,點紅葉于玉階。秋云飛飛,變白衣于蒼漢。秋露垂垂,人物同沽沆瀣。秋月皓皓,山河盡入玻璃。諸人當此之際,切不得作境會,亦不得作心會,亦不得作道會。——《鼓山文案》
【第29句】:每天無所事事,是人生的消費者;積極付出,才是人生的創造者。什么都沒做,就是空過的人生;若能不斷付出利益人群,就是大好的人生。
【第30句】:【佛心禪語】按佛教的觀點,人每重復一次同樣的行為,記憶的痕跡就加深一次;重復得越多,痕跡越深刻,形成了習慣性思維和行為方式。
【第31句】:【禪語人生】我們都在做夢。晚上做的夢是黑夢,白天做的夢是白夢。晚上的夢很容易醒過來,但是白天的夢很難醒過來。醒過來了就叫覺者,沒有醒過來叫迷者。
【第32句】:【禪心佛語】人生四莫:人非賢,莫交;財非義,莫取;念非善,莫行;言非信,莫說。禍莫大于縱已之欲,咎莫大于言人之非。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小人愛財,不騙即盜。不與富交,我不貧;不與貴交,我不賤。
【第33句】:有一種失落,不能說,只能靠感受;有一種悲涼,不能說,只能靠斂藏;有一種喜歡,只能靠欺騙來隱瞞;有一種心痛,叫愛不能語。
【第34句】:【禪心佛語】佛法講‘情生智隔’,情執一生,就形成般若智能的阻隔;但是,如果你是情生于智,就會產生慈悲,而擁有無比的動力。
【第35句】:或有一不見覺是神,亦不見神能覺。然神法能覺,亦不見神無所覺。彼如是不見已,則不受此世間。《中阿含經》卷二十四,《大因經》
【第36句】:【禪心佛語】每個產品都有一本說明書,身體也應該有一本使用手冊。正確了解,合理使用,注意維護,使其健康運行,這是人生快樂、幸福的基礎。
【第37句】:【佛心禪語】徒弟們面面相覷,紛紛猜測師父的腳程到底快到什么地步,這時才有一個徒弟默默站出來,向昭善禪師叩首說:“師父,我知道了,我跟您去。”
【第38句】:雖然沒有人知道遠方究竟有多遠,但是打開心靈之窗,讓快樂的陽光和月光涌進來,寧靜之心便有了一支永不熄滅的快樂之歌。
【第39句】:【禪心佛語】仁慈的底蘊是高尚的情操,慷慨豪邁是它的風格,仁慈是自覺自愿地投入,與人同行讓人一生快樂。人生在世,要做好人好事善于給予愛,這樣才能獲得更多的愛和幸福。
【第40句】:【禪語人生】要真正了悟我們需要禪修,時間與心,這些全都是有主客體的,結合主客體是最困難的一件事,是無法通過僅僅看一本書來體會的,你必須思維和禪修。
【第41句】:【報應分毫終不爽】世人枉費用心機,天理昭彰不可欺;任爾通盤都打算,有余殃慶總難移,盡歸善報無相負,盡歸惡報誰便宜。見善則遷由自主,轉禍為福亦隨時;若猶昧理思為惡,此念初萌天必知,報應分毫終不爽,只有來早與來遲!
【第42句】:小人樂聞君子之過,君子恥聞小人之惡。此存心厚薄之分,故人品因之而別。惠不在大,在乎當厄。怨不在多,在乎傷心。毋以小嫌疏至戚,毋以新怨忘舊恩。
【第43句】:【禪語人生】真的很累嗎?累就對了,舒服是留給死人的。苦-才是人生,累-才是工作,變-才是命運,忍-才是歷練,做-才是擁有。
【第44句】:【禪語人生】真正要修行,要解決人生的根本問題,解決人生的迷惑與煩惱,解決人生的種種不安定,一定要從安住當下著手。
【第45句】:【禪心佛語】歲月洪波的沖刷,擊碎了年少時的夢,但也為曾經的夢想洗凈鉛華。回頭看看,奮斗之旅留下的印記,還沒有被塵世填封。夢雖殘,仍猶在。破鏡都能重圓,何況夢想呢?心若在,夢就在,只不過重頭再來。
【第46句】:人生最美,是淡然;日子最美,是安恬;生活最美,是素雅。淡泊才能明志,寧靜方可致遠。用一顆云水禪心的修為,過平淡充實的日子;修一份安然知足的心境,品世間的真善美。
【第47句】:【一心向佛的禪語】痛而不言,我們需要人性的堅強來踏破荊棘阻礙,我們需要人生的智慧來抵擋風雨飄搖。其實,痛而不言是在向我們傳達一種信念:風雨過后,必將迎來彩虹。到那時,回首向來蕭瑟處,必定是也無風雨也無晴!
【第48句】:【禪心佛語】開明的獨裁者首先是一個卓越的領導者,而卓越的領導者首先是一個智者,欲成為智者必須先成為一個開明者,否則就是無知的獨裁者。
【第49句】:【禪心佛語】莫讓浮云遮望眼,一顆明珠掛青天。心中有明月,浮云遮不住,煩惱皆因看不穿,困惑都是看不透,煩悶是心里的障礙,不要怨天尤人,要學會內觀。
【第50句】:一切罪障都是自造的,我們應以佛心來包容一切,對人不怨、對事無尤;不生怨尤之心,則能心存感恩接受人事,而且能常常快樂自在,時時精進,不受外境所障礙。
【第51句】:【禪語人生】我們不斷地在追求真正關愛我們的人,可是,世上并沒有這類的人存在,因為,大家大部份都只想到自己。
【第52句】:【心靈禪語】心隨境轉是凡夫,境隨心轉是圣賢。心不離境,是智慧的作用,心不隨境,是禪定的工夫。心好像一扇厚重的城堡之門,沒有外面的鎖,只有里面的閂。別人在外面怎么使勁踹,都不如里面自己輕輕一撥。
【第53句】:【禪心佛語】六和文化:積德雖無人見,行善自有天知。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做惡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行善之可嘉,不在別人夸贊,而在于自己安詳。
【第54句】:【經典佛語】“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句話還揭示了一個修行的真諦:修行不分早晚,不計過往,只要你覺悟了,開始修行就是。
【第55句】:人活到一身隱私,一開口就有秘密,就需要躲躲閃閃、遮遮掩掩,那是最不自然的活法。活到凡事問心無愧,“事無不可對人言”,那是最本真的活法。兩種活法,苦樂各異,還是本真一點比較好。
【第56句】:如來以一切譬喻,說種種事,無有譬喻能說此法。何以故?心智路絕,不思議故。諸佛菩薩但隨眾生心,令其歡喜,為說譬喻,非是究竟。《華嚴經》卷五十二,如來出現品
【第57句】:【順天由命莫強求】事事由天莫強求,何須苦苦用機謀?飽三餐飯常知足,得一帆風便可收。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幾時休?冤家宜解不宜結,各自回頭看后頭!
【第58句】:對于現代社會來說,變化頻仍,豐富多彩。能不能在各種變化和誘惑中保持平靜的心態,能不能受物質和美色影響的。堅定不移去努力,甘于寂寞,保持清靜圓滿心態不停追求。這就是“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第59句】:【佛語悟道】說實話是第一戒律,說實話是升入天堂的梯子,再小的實話也有大的意義,說虛妄不實的話要下地獄。
【第60句】:【知足詩】無憂無慮又無求,何必斤斤計小籌?明月清風隨意取,青山綠水任遨游。知足勝過長生藥,克己樂為孺子牛,切莫得隴猶望蜀,神怡夢穩慢白頭。
【第61句】:沒有數字的代價即為“無量”。不辭勞苦的付出便是“大慈悲”。付出勞力服務,又服務得很歡喜便叫做“喜舍”。——證嚴法師
【第62句】:因欲望產生的“亂愛”危險并沒有價值,但奇怪的是,世上偏偏多亂愛而少真愛,原因在于,欲望是一個難纏的魔鬼,“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人不容易降伏這個魔鬼,反倒容易被這個魔鬼降伏。有一個佛家的寓言故事:
【第63句】:【禪語人生】有一種人天生是用來疼愛用來寵的,即使他從未把你放入他的生活他的心里,你仍然愿意為了他的笑容答應他所有要求。
【第64句】:問:“久久尋源,為什么不見?”師日:“為步數太多。”日:“恁幺則不覓去也。”師日:“還同避溺而投火。”——《五燈會元》
【第65句】:道體本無修,不修自合道。若起修道心,此人不會道。棄卻一真性,卻入鬧浩浩。忽逢修道人,第一莫向道。——《慧能大師法嗣·司空山本凈禪師》
【第66句】:【禪心佛語】人不一定信佛,但一定要有佛性,佛性,即“自覺”,和“覺他”的德行。佛性,最講一個“善”字;禪境,最講一個“淡”字。
【第67句】:【禪心佛語】哭非人生,笑非人生,哭笑不得乃人生;生很容易,活很容易,生活不是很容易;平生只為兩件事,半為生活半為快樂;該吃吃該喝喝,有事別往心里擱。
【第68句】:一般情況下,我們很難控制外界的情況變化,但是,切斷苦惱的“電源”,讓快樂融入你的生活,這完全是你自己能控制并且能做到的。別皺眉,別苦惱,相信你大腦中有取之不盡的寶藏,用你的腦子想一想,如何讓自己快樂起來。
【第69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不昧良心,不違背常情,不用盡物力,做到這三點,就可以為天地確立心性,為百姓立命,為子孫后代造福。
【第70句】:【禪語人生】這一天柴打的特別多,他的心情也很好。回去的路上他累了,就放下柴擔到溪水邊喝點水,洗一把臉。這時“小強”來了。
【第71句】:人而無信,不知其可,生活中,人們敬重那些一諾千金的人。所以,為人做事,我們要言必信,行必果,當私利與諾言發生沖突時,即使舍身舍財,也要踐行諾言。這樣的人,又如何不讓人信賴?
【第72句】:若開心,可以找個暖暖的日子,背上背包,換一身輕便的素裝,走過大街小巷。或者,去小城最熱鬧的地方,看人來人去。我亦帶著暖暖的笑容,淡心自安閑。此刻,心是暖的,人是暖的,一切都是暖的,多好。
【第73句】:【禪語人生】有時候我們想得到的東西,沒有得到,就很不開心;可是得到了,又怕失去。人就是這樣害怕改變,但是自己卻又善變。人想要的實在太多了,真正需要用的時刻,卻是少之又少。因此能夠控制自己的心,就變得非常重要。
【第74句】:【禪心佛語】當你把手邊的工作、身邊的事業作為一門學問時,你就鎖定了成功;當你把每一個成功、每一個進步作為一種享受時,你就擁有了學問。
【第75句】:【禪心佛語】美好,是心態的平和;快樂,是心的愉悅,幸福,是心的滿足,不和別人比較,不和自己計較,完美是一種追求,追求完美的同時,要把握做人的尺度;快樂是生活的必需,追求快樂的同時,要守住善良的底線。
【第76句】:當你有了金錢后,就害怕被偷竊;當你有了權力后,就害怕被削弱;當你有了地位后,就害怕被降低。這種種的一切,都深深地扎根在心里,變成了前進的阻力。其實大可不必,哪怕你是個有錢人,但在心里,也不要把自己當成有錢人。
【第77句】:【禪心佛語】從做好眼前的事情開始。不要以為思想壓倒一切,多懂一些道理固然好,但是人的精力有限,行動其實更重要。不需要懂的道理就不用去懂,這也是一個道理。
【第78句】:修身豈為名傳世,做事惟思利及人。千秋事業原非易,萬代根基由來深。大公無私人人敬,自私自利人人恨。不是天下無好人,是你顧己不顧人。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能受苦者為志士,肯吃虧者非癡人。
【第79句】:心態決定思想,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一旦你的心門打開了,心態調好了,就能“豪情壯志盡施展”,就能“珠璣錦繡任揮灑”。“心開,路就開,心死,路就死。”
【第80句】:【禪心佛語】人生里,任何輝煌固然是一份幸運,人生平淡又何嘗不是一種際遇呢?不必在意那些求不來也避不開的升遷榮辱。讓我們隨遇而安、隨緣施展,并且深信,只要努力,在怎樣的機遇里都能收獲一份美好的人生。
【第81句】:暗室慧燈:“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師長”,人的身體,是從父母而來的,但是要成就道業、學業,則必須仰賴師長。所以,除了要孝養父母之外,還必須奉事師長,遵從師長的引導。
【第82句】:恒誨法師:生活,是活在現實中,而不是活在夢想里。夢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現實才是生活的常態。沒有夢想,現實將會是一片黑暗;沒有現實,那么夢想也只不過是美夢和幻想。夢想只有接上現實的地氣,才有可能夢想成真。
【第83句】:【禪語禪語的微博】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把日子過得風輕云淡;不是所有故事的結局都是想象中的模樣,淡淡的時光里,安靜的寫些字,不為做記錄,只為內心的豐盈與安寧,曾經的疏離,得到與失去,都已是拈花一笑的釋然。
【第84句】:【去除三毒】佛法很簡單,只要去除貪、瞋、癡三毒,就可以明心見性。生煩惱多,所以佛陀才開啟八萬四千法門,對治眾生的八萬四千煩惱。
【第85句】:一個人的成就,不是以金錢衡量,而是看一生中.你善待過多少人,有多少人懷念你。生意人的賬簿,記錄收入與支出,兩數相減,便是盈利:人生的賬簿,記錄愛與被愛,兩數相加.就是成就。
【第86句】:【中華圣賢經典文案636】三界(各界)唯心造,修心可了道;樂善好施得福報,修心養性成佛道;千途異說終歸一法,萬法唯歸一心;清凈為心皆彌陀,慈悲濟物即觀音。
【第87句】:怨起于心,結于心,所以當了于心。以一顆淡定的心去面對一切惹人煩惱的事,以一種低姿態與那些惹你煩惱的人擦身而過,抬手相讓只為求一份簡單,不要沉迷于那些繁雜的小事而忘了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不要迷失了一路走來的方向。
【第88句】:【佛心禪語】放下應從修持布施、奉獻愛心做起。布施能放下對物質的貪執;奉獻愛心能放下自私。布施分為三種:一、財物布施;二、無畏布施;三、法教布施。
【第89句】:【佛心禪語】自己豐富才能感知世界豐富,自己善良才能感知社會美好,自己坦蕩才能感受生活喜悅,自己成功才能感悟生命壯觀。
【第90句】:【佛心禪語】不要祈求安逸的生活,要祈求能有隨遇而安的心境。不要祈求與你力量相等的工作,要祈求與你工作相等的力量。
【第91句】:【佛心禪語】愛是一種奢侈品。如同巴黎櫥窗里的狐皮大衣,那么眩目、那么迷人,可是上面的標價會讓人清醒過來。愛亦是奢侈品,只能遠遠的看著,別幻想或觸摸它因為那需要合適的時間、合適的人相遇在合適的地點,缺一不可。
【第92句】:佛說:對一切因緣造作的現象,應該這樣來看:都像夢幻泡影一樣,并不真實;都像朝露和閃電一樣,瞬間生滅。
【第93句】:花開花落,緣起緣滅。笑看花開是一種好心情,靜賞花落是一種好境界。人生無盡的悲歡離合,也許是不同的心路,不同的歷練,才會在落花的那一剎那,從心底涌出千差萬別的感受。在經歷滄桑后,請笑看花開。
【第94句】:【佛曰靜心禪語】怎么才能得到快樂?只要放棄滿腹的牢騷,摒棄虛偽的喬裝,放棄對金錢的渴望,放棄對權勢的窺探,你會發現快樂隨之而來,懂得放棄才能收獲快樂!
【第95句】:沒有什么美好可以定格。沒有什么黑暗可以永遠。沒有什么錯誤可以讓歷史低頭。一切過往,都是時間的玩偶。原諒吧,自己的,別人的,歷史的,現在的。
【第96句】:【佛心禪語】佛光禪師道:“很好。很好。講學、說法、著作、譯經,每天在法海里泛游,世上沒有比這更快活的生活了,每天,我忙得好快樂。”看著年邁的師父,大智關心地說道:“老師,您應該多一些時間休息。”
【第97句】:【禪語人生】有的人太顧念自己,不顧念別人,一點小事,再三地煩人;有的人太顧念別人,不肯為己,最后失去好多機會。
【第98句】:人生,用心才是生活,不用,就是活著。時間,珍惜就是黃金,虛度,就是流水。書本,掌握就是知識,沒學,就是廢紙。
【第99句】:【禪心佛語】人生就象是長江的流水一般,后浪推著前浪,永遠都在不停地流逝。看透了這一點,我們就會把許多事情看得淡薄一點,不會死死地執著某個觀點不放。“是非成敗轉頭空”,就是指一切事物都在不停地變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