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樺樹皮一一扒一層,又一層
【第2句】:【見著禿子不講瘡,見著瞎子不講光】(諺)見了禿子,不要提說“瘡”字;見了瞎子,不要提說“光”字。 指說話要看對象,不要犯了別人的‘禁忌或觸及別人的隱私。
【第3句】:【水是故鄉(xiāng)甜,月是故鄉(xiāng)明】(諺)故鄉(xiāng)的水,喝起來最甜;故鄉(xiāng)的月,看起來最圓。指熱愛故鄉(xiāng)的人會覺得家鄉(xiāng)的一草一木都比別處美好。
【第4句】:【壽桃】在我國有一民俗,每逢父母或長輩生日,兒女或晚輩都要送一個大壽桃,并祝父母或長輩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那么,送壽桃的習(xí)俗源自哪里呢?據(jù)說送壽桃祝壽的習(xí)俗是從孫臏開始的。孫臏十八歲時離家學(xué)習(xí)兵法,與家人無音訊達十二年。一年五月初五那天,孫臏想起今天是母親的六十歲生日,便向師父告假回家探母。臨行前,師父鬼谷子摘下一個桃送給孫臏,并說:“這桃是不輕易送人的,我送你一個帶回去給令堂上壽。”孫臏接過就辭別師父急忙行家趕。孫臏回到家,看見母親憔悴的面容,心里難過極了。他趕忙從懷里捧出師父送的桃獻給母親,老母親接過桃吃了一口說:“這桃比冰糖蜂蜜還甜。”桃還沒吃完,老母親容顏大變,皺紋一掃而光,青絲如墨,雙目明亮,牙齒重生。后來,人們紛紛效仿孫臏,也在父母生日時,送上鮮桃祝壽。在冬春初夏沒有桃子時,人們就用面粉做成壽桃,蒸熟了送給父母拜壽。
【第5句】:爸爸這幾天早晨總是很早起來讀書,我問爸爸為什么起那么早,爸爸說:“這叫日出照亮大地,讀書清醒大腦!”(安徽·安慶)
【第6句】:眼睛瞪著孔方兄(指錢,因舊時的銅錢有方形的孔)——見錢眼開
【第7句】:爸爸一到家就看起了電視,快睡覺時卻又開始備課了。媽媽說:“你爸是日不做,夜摸索,洋燈不點點蠟燭。”(江蘇·南通)
【第8句】:托著扁擔(dān)過馬路——橫行霸道
【第9句】:船老大的犁頭——沒用處;無用;沒得用
【第10句】:【渾濁不分鰱共鯉,水清才見兩般魚】釋義:在渾濁的水中辨不清是鰱魚還是鯉魚,水清才看得出兩種魚。比喻混亂中難辨真?zhèn)紊茞骸@洌耗镉H,孩兒此時也難以分辯,有口也難以分訴。這叫渾濁不分鰱共鯉,水清才見兩般魚。
【第11句】:【樹高不能撐著天】釋義:比喻本領(lǐng)再大也有個限度。例句:俗話說得好,樹高不能撐著天。孫悟空本事大,跳不出如來佛的手掌。
【第12句】:【頭兒頂?shù)锰欤_兒踏得地】(慣)形容人形象高大或行為光明磊落。 也作“頭頂著天,腳踩著地”。
【第13句】:【心頭不似口頭】(慣)心里想的跟嘴里說的不一樣。指人說一套做一套,要兩面手法。
【第14句】:【不識風(fēng)云事,休在山里行】(諺)風(fēng)云事:風(fēng)云無常的天氣變化。指山中風(fēng)云變幻不定,摸不準天氣變化的規(guī)律,就不要在山中行走。比喻社會人事復(fù)雜多變,沒有適應(yīng)能力就難在其中周旋。
【第15句】:【頂著鵝毛不知輕,壓著磨盤不知重】見“放著鵝毛不知輕,頂著磨子不知重”。
【第16句】:【窮嫌富不愛】(慣)形容東西沒有價值,誰都不喜歡。 也作“窮嫌富不要”。
【第17句】:【豆腐里挑出骨頭來】(慣)形容檢查得十分仔細、嚴格。也比喻過分挑剔。 也作“豆腐里尋骨頭”。
【第18句】:【求爺爺告奶奶】(慣)形容到處低三下四地向人求助。 也作求爹爹告奶奶。 求爹爹拜奶奶。
【第19句】:【酒后吐真言】人喝醉了酒,往往忘卻顧慮,說出真話。或 說:酒后見真情。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孔生旺看他說 話有些醉意,馬上想起古人說的‘酒后吐真言’的話來,因又 問道:今兒到底為什么事這么不舒服?”
【第20句】:【 打騾子驚了馬】采取懲治行動,威脅到有關(guān)的人。類似 的:打黃牛,驚黑牛/打著羊駒驢顫。成語:懲一儆百。浩然 《艷陽天》:“就是對彎彎繞、馬子懷這些人,也不能不有一點 騾子馬也驚的影響吧?”
【第21句】:【半斤蕎麥皮,也想榨四兩油】釋義:比喻殘酷地壓榨勒索。例句:你從外表上一看,他一股窮酸爛氣,倒像個叫花子,要說起卡脖人來,真是半斤蕎麥皮,也想榨四兩油。
【第22句】:【忘在腦后】(慣)指把事情忘光了。 也作忘在脖子后頭。 忘到脖子后頭。 忘到脊梁后頭。
【第23句】:【竹桶倒豆子倒】道諧音,謂徹底說出,沒有保留。成語: 和盤托出。劉紹棠《兩草一心》:“天天晚上收了工,吃完飯, 四十人在對面炕上盤膝而坐,面面相覷,目光呆滯,表情死 板,一個個向管教人員交心,必須竹桶倒豆子,不倒干凈不 散會。”
【第24句】:飛機上放炮仗——天花亂墜
【第25句】:兒歌——沒譜兒
【第26句】:【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百足之蟲,指蜈蚣。蟲身截為幾段, 爪子仍能活動。指富貴者衰敗后仍有余力,不會完全垮臺。 清代《紅樓夢》:“古人有言: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如今雖說 不似先年那樣興盛,較平常仕宦人家,到底氣象不同。”
【第27句】:龍王爺湊熱鬧——漲水
【第28句】:一天中午,我在屋里寫作業(yè),小弟弟在床上睡覺,媽媽在家門口織毛衣。一會兒,弟弟醒來,一看媽媽不在,就哇哇地哭起來。媽媽聽見了,馬上從外面跑了進來。奶奶看見了,笑著說:“真是孩子娘,耳朵長。”(河南·林州)
【第29句】:老鼠鉆到煙囪里——兩眼一墨(抹)黑
【第30句】:喜歡狗,狗舔口;喜歡貓,貓上灶——不識抬舉
【第31句】:【打蛇先打頭,擒賊先擒王】釋義:比喻打擊壞人或敵人要先打擊為首的。例句:常言說:打蛇先打頭,擒賊先擒王。只要將山大王拿住,一切就好辦了!
【第32句】:老虎的崽兒———個
【第33句】:【過河卒子掃千軍】(諺)卒子:象棋盤上排列在最前列的兵卒。指下象棋時,卒子過了河界,就有橫掃干軍的力量。比喻戰(zhàn)爭中如果指揮得當(dāng),普通士兵也會發(fā)揮無窮的威力。
【第34句】:看著二哥不努力學(xué)習(xí)的樣子,爸爸憂慮地說:“春華呀,澡盆里學(xué)不會游泳,板凳上練不出騎術(shù),不流汗、不吃苦,咋能學(xué)到真功夫啊?”(河南·鹿邑)
【第35句】:小姨在織一件朱紅色的毛衣,叔叔說道:“這顏色顯得太濃了。”媽媽在一旁笑著說:“羊吃苦苦菜,各有心上愛。哪有喜好完全一樣的人呢?”(甘肅·靖遠)
【第36句】:【小姐身子丫環(huán)命】(慣)丫環(huán):婢女,也作丫鬟。指女子身體嬌弱或容貌美麗,卻命運不濟,要吃苦受累。 也作小姐胚子丫鬟命。 小姐眉眼丫鬟身。眉眼:容貌。
【第37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諺)指做事不能急躁,沒耐心的人是什么事情也難做得成的。
【第38句】:天漸漸地冷了。早晨,我總是坐在床上先暖和一會兒才起來。媽媽說:“你真是早晨難出窩,夜晚難脫殼。”(河南·內(nèi)鄉(xiāng))
【第39句】:馬不停蹄,鞭不停揮——老趕
【第40句】:【兒時練功易,老來學(xué)藝難】(諺)小時練功容易,老來學(xué)藝就很困難。指練功學(xué)藝要在年少時抓緊,年老就難以學(xué)練。
【第41句】:【三寸不爛之舌】(慣)形容人能言善辯。 也作三寸不爛舌。 三寸不爛之舌,兩行伶俐之齒。
【第42句】:【春光一刻值干金】釋義:形容春天時光極寶貴。例句:時候不早了,春光一刻值干金,別耽誤時間了,你是領(lǐng)頭的,你提個名,大家同意就行了。
【第43句】:做夢吃月餅——想得圓滿
【第44句】:【魚大現(xiàn)形,樹大招風(fēng)】(諺)魚的形體大了,容易顯現(xiàn);樹的形體大了,容易招風(fēng)。比喻目標大了,容易招惹是非。
【第45句】:【好話說三船,不如攥起拳】(諺)好話說得再多,也不如握起拳來用強硬的手段奏效。指對待不講道理的人,用強制手段比說好話管用。 也作“好話敵不住好拳”。
【第46句】:【冷鍋里冒熱氣】事情來得突然,出乎預(yù)料。類似的:冷鍋 里爆熱豆/冷灰里爆出熱栗子。王蒙《失態(tài)的季節(jié)》:“但是 最后費可犁冷鍋里冒熱氣,或者說又大冒起傻氣來了。”
【第47句】:【不會做官看前樣】(諺)指不熟悉當(dāng)官的事,只要看看以前的種種事例,也就知道該怎么做了。也泛指多總結(jié)歷史經(jīng)驗教訓(xùn),就可知道如何從政。
【第48句】:【吃掛面不調(diào)鹽——有鹽在先】(歇)鹽:諧“言”。指把話說在前頭。
【第49句】:【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諺)殃:災(zāi)禍。池魚:一說是人名,池仲魚,因靠城門居住,城門失火時被燒死:一說是護城河里的魚,因救火汲干了護城河,魚皆干死。比喻無辜受到連累。 也作“城門失火池魚喪”。
【第50句】:寒假里,我和表弟回老家。表弟要吃芒果,他媽媽剝好了,表弟看看臟了一點兒,就不吃了。爺爺說:“真是進了油鍋,不沾油。”(云南·瀾滄)
【第51句】:【老米飯捏不成團】釋義:借指感情不睦的人聚不到一塊。例句:“我跟他今生不得聯(lián)合,我跟他‘老米飯捏不成團’,我看見他就來氣!”
【第52句】:燒香惹鬼叫——好心沒好報
【第53句】:鐘表里的擺——左右不定
【第54句】:媽媽讓我和哥哥去換米,我倆都不想去。媽媽說:“真是龍多思翹,人多思靠。一個和尚水多,兩個和尚水少,三個和尚無水啊!”(河南·郟縣)
【第55句】:夢里做皇上——快活不多久
【第56句】:刺猬鉆進蒺藜窩——針鋒相對
【第57句】:【方寸】“方寸”指人的內(nèi)心。如“方寸已亂”、“聊表寸心。” 關(guān)于方寸一詞,有個典故。東漢末年,群雄爭霸。劉備禮賢下士,廣納天下人才。當(dāng)時,劉備身邊有一個叫徐庶的人,足智多謀,諸葛亮就是他推薦的。曹操為得到徐庶,為己所用,就軟禁了徐庶的母親。徐庶是個孝子,聽說母親被俘,心急如焚,決心回到母親身邊盡孝道。徐庶辭別劉備時,指著自己的心說:“本欲與將軍共圖王霸之業(yè)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于事,請從此別。”于是徐庶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投奔曹操去了。才引出了“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fā)(指一計不獻)”。 “方寸”在古代指一寸見方的心部,又作“寸心”,后來人們用它來表示“心”,心煩意亂則稱“方寸已亂”。
【第58句】:【鷺鷥不吃鷺鷥?nèi)狻酷屃x:同類不相傷。例句:“悟空,且休爭競。我們既進來就出去,顯得沒有方情。常言道:‘鷺鷥不吃鷺鷥?nèi)狻K麕熂炔辉冢瑪噥y他做什?”
【第59句】:【出污泥而不染】(慣)比喻在污濁的社會環(huán)境中生活,卻不沾染壞習(xí)氣,保持著高尚純潔的品質(zhì)。
【第60句】:【吃虱子留后腿】(慣)虱子:昆蟲名,腹大,橢圓狀,寄生于動物身上吸食血液。吃虱子還要留下后腿,下次再吃。形容人非常吝嗇、小氣。
【第61句】:水灣里照影子——到過來
【第62句】:【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修身】(諺)重裘:加料的皮毛衣裳。謗:誹謗。指解救寒冷的有效辦法,最好是穿上加料的皮毛衣裳;抵御誹謗的有效辦法,最好是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 也作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自修。 止寒莫若重裘,止謗莫若自修。 御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自修。
【第63句】:【馬尾巴搓繩,合不了股】合不到一起,不能協(xié)作。成語:格 格不入。劉江《太行風(fēng)云》:“當(dāng)下就把互助組挑拆了個七叮 八當(dāng),五零四散。真是馬尾巴搓繩,合不了股兒。”
【第64句】:【家窮有口鍋,人窮不離窩】(諺)家里窮到只有一口做飯的鍋,也還是不肯離開自己的家。指人總是留戀故土,不到萬不得已時,不肯遠走他鄉(xiāng)。
【第65句】:出須的蘿卜——肚子空
【第66句】:龜兔賽跑——驕者必敗
【第67句】:何家姑娘嫁鄭家——鄭何氏(正合適)
【第68句】:【放下一星火,能燒萬仞山】(諺)仞:一仞為八尺。投放一點火星,就能燒毀萬丈山林。比喻小小的失誤,會釀成無法估量的大禍。 也作“放著一星火,能燒萬頃山”。 頃:百畝為一頃。萬頃山:形容極寬闊的山林。
【第69句】:【說謊不瞞當(dāng)鄉(xiāng)人】(諺)當(dāng)鄉(xiāng)人:當(dāng)?shù)厝耍钪准毜娜恕V冈谥椎漠?dāng)鄉(xiāng)人面前,說騙人的假話會立即被揭穿的。 也作說謊莫瞞本鄉(xiāng)人。 撒謊瞞不過當(dāng)鄉(xiāng)人。
【第70句】:關(guān)起門來做皇帝——沒入朝拜:妄自尊大
【第71句】:【拾個蹦蹦棗兒】別人打棗落地,尚在蹦著,被人揀去。謂 沒有出力,白得便宜。姚雪垠《李自成》:“鄭崇儉兵力不足, 原不想從堯嶺來攻,只是堯嶺官軍聽說石門谷起了內(nèi)訌,又 因坐山虎愿意投降獻寨,才打算來拾個蹦蹦棗兒。”
【第72句】:【小時偷針,大時偷金】(諺)小時敢偷人家一根針,長大就敢偷黃金。指對孩子要從小抓緊管教,小時沾染上小毛病,長大就會發(fā)展成觸犯刑律的罪犯。
【第73句】:【拉住黃牛當(dāng)馬騎】釋義:比喻讓能力小或條件差的承擔(dān)繁重任務(wù)。例句:我們既要面對廠里的實際情況,更要看到國家和人民的需要。咱們要拉住黃牛當(dāng)馬騎。
【第74句】:【 壞的有人抓,好的有人夸】批評壞的,表揚好的。成語:賞 罰分明。電視節(jié)目:“開展這項活動,目的在于造成一種壞 的有人抓,好的有人夸的氣氛。”
【第75句】:【先下牛毛沒大雨,后下牛毛不晴天】(諺)指陰雨天,開始是牛毛細雨,這雨肯定下不大;雨后下著牛毛細雨,這是天不放晴的預(yù)兆。
【第76句】:【千年松,萬年柏,不如老槐歇一歇】(諺)松樹的樹齡可達千年,柏樹的樹齡可達萬年,但都比不上槐樹的樹齡。指天下樹齡最長的要數(shù)槐樹。
【第77句】:【跳到秤盤里——拿自己來量別人】(歇)指用自己的狹隘眼光來衡量別人。
【第78句】:【一著不到處,滿盤俱是空】(諺)一著:一步棋。關(guān)鍵時刻一步棋不到位,就注定了失敗的結(jié)局。比喻在事情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中,稍有差錯就形成無法挽回的失敗。 也作一著錯,滿盤輸。 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第79句】:【正月】我國農(nóng)歷每年的第一個月叫“正月”,為什么叫正月,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在先秦以前,以哪一個月為第一個月,各朝代都不相同:夏代以建寅的月份——現(xiàn)在的農(nóng)歷正月為第一個月;商朝以建丑的月份——現(xiàn)在的農(nóng)歷十二月為第一個月;周朝以建子的月份——現(xiàn)在的農(nóng)歷十一月為第一個月。這些朝代每改正后的第一個月稱為“正”月,“正”是改正的意思。朝代改后,把紀年的方法也改過來,樹立新政權(quán)的權(quán)威,直到漢武帝時,才最后確定以建寅的月份,作為農(nóng)歷的第一個月——正月,一直通行到現(xiàn)在。再一種說法,正,是一年的開始。古代帝王都在每年的頭一個月,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為了表示莊重獨尊,便將一月稱為正(政)月。周朝時,許多國家大事都安排在正月處理,所以干脆叫正月為政月。那么,“正”月的“正”字又為何讀“征”音呢?據(jù)說與秦始皇有關(guān),秦始皇名贏政,他嫌“正”字讀音與他的名字中的“政”字相同,犯忌諱,就下令把“正”月念成“征月”。從那時起,正月的“正”字,就讀成“征”音,延續(xù)至今。
【第80句】:村里挖水渠,叔叔總是早去晚歸,拼命干活。嬸嬸勸他悠著點兒,說:“你這樣發(fā)狠,會搞垮身體的!”叔叔笑著說:“別擔(dān)心,井水挑不干,力氣用不完。”(湖南·永州)
【第81句】:【 心里邊打鼓】心里直嘀咕,擔(dān)心。成語:忐忑不安、惴惴 不安。臺灣林海音《曉云》:“我起身,不安地走出屋門外,假 裝著在找什么,心里打著鼓問自己,到底出去不出去?”
【第82句】:【家看女,村看男,露貧顯富是孩子的臉】(諺)指家庭是否和睦、興旺,從女人身上可以看出;村莊是否有生氣,從男人的精神面貌上可以看出;家道是貧是富,從孩子的面顏上可以看出。
【第83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好的比不了,比差的還不錯。表 示中等,不好不壞,知足,或甘居中游。葉辛《蹉跎歲月》: “她家的生活水平處于上海的中等階層,比上不足,比下有 余。”
【第84句】:高山有好水,平地有好花——各有所長
【第85句】:媽媽往樓上搬煤球,我也要搬,媽媽不讓。趁媽媽不注意,我抱了十塊就往樓上跑,剛跑了幾步就跌倒摔破了煤球。媽媽拉起我說:“你這是捉老鼠的貓硬要拉車,自不量力!”(山西·平陸)
【第86句】:楊家將上陣——不分男女
【第87句】:【鋸開大口兒】敞開口,不加限制。浩然《艷陽天》:“我是 不見兔子不撒鷹;沒個底碼兒在手里,我就是找著李鄉(xiāng)長, 也不能鋸開大口兒呀!”
【第88句】:【愛戴高帽子】釋義:比喻喜愛別人奉承。例句:多九公道:“老夫聞?wù)f此處最喜奉承,北邊俗話叫作‘愛戴高帽子’;今日也戴,明日也戴,滿頭盡是高帽子,所以漸漸把頭弄長了。這是戴高帽子戴出來的。”
【第89句】:我和同桌為一件小事吵了架,去找老師評理。老師說:“一個巴掌拍不響。你倆是針尖對刀刃,有理五八,沒理四十,一個不服另一個,都該做自我批評了。”(內(nèi)蒙古·開魯)
【第90句】:【王八】過去,社會上一些寡廉鮮恥的人,往往獲得“王八”、“王八蛋”、“王八羔子”之類的罵名。那么,“王八”從何而來?首先,“王八”原來真有其人。據(jù)《新五代史·前蜀世家》記載,“王八”是五代十國時前蜀主王建的大名。“王建,字光圖,許州舞陽人也。隆眉廣顙,狀貌偉然。”因為年輕時是個無賴之徒,專門從事偷驢、宣宰牛、販賣私鹽的勾當(dāng),又加上王建在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八,所以與他同鄉(xiāng)里的人都叫他“賊王八”。金人元好問《雜著》詩:“泗水龍歸海縣空,朱三王八竟言功!” 再者,“王八”還可被視為“忘八”的諧音。《通俗編·品目》說:“《七修每類稿》:‘今詈人日王八,或云忘八之訛。言忘孝、弟、忠、信、禮、義、廉、恥”'。“忘八”便是八項德行中缺最后一項即無“恥”了。再次,將“王八”和烏龜扯在一起。《史記·龜策列傳》載:“能得名龜者,財物歸之.家必大富至千萬。一日北斗龜,二日南長龜,三日五星龜,四日八鳳龜,五日二十八宿龜,六日日月龜,七曰九洲龜,八日王龜。”作者將神龜分為八種,第八種名為“王龜”。于是后人便將這列在第八位的王龜簡稱為“王八”。久而久之,“王八”也就變成了烏龜?shù)膭e名。這時的“王八”還屬于神龜類,如著名京劇表演藝術(shù)家李多奎演出的名劇《釣金龜》,這龜也夠神的,是寶貝。最后,烏龜、王八、無恥牽連到一起,“烏龜”又跌進了妓院。指揮妓女應(yīng)召陪客的假母習(xí)稱老鴇,她的丈夫就被稱為“烏龜”、“龜奴”。妓女日常和嫖客們打情罵俏、摟摟抱抱,而這個時候,老鴇的丈夫只能躲到一邊去。后來,推而廣之,大家就把所有那些妻子紅杏出墻的丈夫,都稱為“烏龜”、“王八”了。
【第91句】:屬馬鱉(螞蟥)的——凈吸人家的血;吸血鬼
【第92句】:【單方一味,氣煞名醫(yī)】(諺)單方:民間流傳的土藥方。指民間土方往往對一些疑難雜癥有奇特的療效,使名醫(yī)自愧不如。 也作單方氣死名醫(yī)。 單方治大病,草先生氣死名醫(yī)。
【第93句】:【陳谷子爛芝麻】指陳舊,沒有價值。老舍《四世同堂》: “為怕祁老人提起陳谷子爛芝麻而忘了正事,他開門見山的 說明了來意。”
【第94句】:青蛙找著田雞——碰上自家人
【第95句】:【 有他不多,沒他不少】謂可有可無。歇后語說:一斗芝麻 拈一顆,有他不多,沒他不少。成語:無足輕重。浩然《艷陽 天》:“想安生,就像韓百安那樣,一生一世窩窩囊囊,受人擺 布;有他不多,沒他不少,潦潦草草地過一輩子。”
【第96句】:【金烏西墜,玉兔東升】(慣)金烏:太陽。玉兔:月亮。指太陽落山,月亮升起來,夜色降臨。 也作“金烏早墜,玉兔飛升”。
【第97句】:包大人的告示一開誠布公
【第98句】:【既來之,則安之】這個詞語的意思是,在某種不太情愿的情況下,既然已經(jīng)來了,就應(yīng)該安下心來或者安頓下來。 “既來之,則安之”語出《論語·季氏》,其原文是:“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意思是,如果能做到這樣,那么遠方的人如果不歸順我們.我們就要倡導(dǎo)文教德化來吸引他們,他們已經(jīng)來到我們這里,我們就要好好安排他們,不能撒手不管。提倡的是以德服人。它的原意是對內(nèi)說的,勸自己的人。而現(xiàn)在的意思是勸外來的人。這個詞語的原意與我們今天使用的意思已經(jīng)相去甚遠了。
【第99句】:【 無顏見江東父老】原指項羽兵敗,無臉回江東故地,在烏 江自刎。借指失敗后羞見熟人。海外於梨華《三人行》:“從 臺灣回來,他便無顏見江東父老,不愿回到洋人圈里。” 小曲好唱口難開指不好張口明說,羞于啟齒。特指男 女開始相愛時,有話不好直說。李季《王貴與李香香》:“小 曲好唱口難開,櫻桃好吃樹難栽;交好的心思兩人都有,誰 也害臊難開口。”
上一篇:歇后語文案句句精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