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打九九,不打十足】(諺)九九:不足十成。十足:完全滿盈。要九九的程度,不要十足。指大凡籌劃與做事,要留有余地。
【第2句】:【來得早不如來得巧】(諺)早早來等候著,不如恰巧碰上。指好的機遇,遠比下苦功夫等待見效果。 也常作湊巧得到好處的詼諧語。 也作來得早不如趕得巧。 來早了不如碰巧了。
【第3句】:【佳人有意郎君俏,紅粉無情子弟村】(諺)佳人、紅粉:均指俏美的女子。村:粗野,俗氣。女人看中某個男子,就覺得他俊氣;女人看不上某個男子,就覺得他粗野。指男子在女人眼中的美丑,就看對不對胃口。
【第4句】:【老鼠鉆到風箱里——兩頭受氣】(歇)受氣:本指受氣流的擠壓,轉指遭受指責、欺壓。指兩方面都受到指責或遭到欺壓。 也作老鼠落在風箱里——兩頭受氣。 老鼠入風箱——兩頭受氣。 耗子鉆風箱——兩頭受氣。
【第5句】:【閻王爺貼告示——鬼話連篇】(歇)鬼話:本指鬼說的話,轉指不真實或沒道理的話。指說的全是謊話,胡說八道。含責罵意。 也作閻王出告示——鬼話連篇。 閻羅王出告示——凈是鬼話。
【第6句】:【敲鑼賣糖——各執一行】(歇)行:行當。本指各干各的行當,轉指各干各的事,互不干預。也指各人干慣了各自的一行,精通各自的一行。 也作敲鑼賣糖——各干一行。 敲鑼賣糖——各搞一行。
【第7句】:【三長兩短】“三長兩短”是指意外的災禍或事故,特別是常指人的死亡。“三長兩短”望文生義好像是用一組數字說長論短,形容長長短短參差不齊的樣子,其實不然。那么,“三長兩短”是怎么來的呢? 舊時,凡是出了生命攸關的大事,例如橫死兇殺,同今日辦案程序和方法有很大不同。古代的破案沒有現代科技手段,是將死者先抬放到棺木中,再由官員驗尸查案。此類待查的死尸,不屬蓋棺入土的正式入殮,所以,只有棺材而沒有棺材蓋。 無蓋的棺材由五塊木板釘成,即左、右、下面共三塊長板子,頭尾各有一塊?。ǘ蹋┑陌遄?。人們不愿意直說躺在這無蓋兒棺材里等待處理的死尸,有人用俏皮話筒略地說了“三長兩短”,指的是那棺材呢!所以,“三長兩短”暗指災禍、事故或死亡了。 “三長兩短”有時也被縮略成“長短”,意思不變。如《紅樓夢》第十一回“可是呢!好個孩子。要有個長短,豈不叫人疼死!”
【第8句】:【日久知人心,路遠知馬力】見“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第9句】:窮漢妻,半張犁。
【第10句】:【曾著賣糖君子哄,到今不信口甜人】 釋義:吃過騙子的虧,不再相信別人的花言巧語。 例句:那些妖怪聞此言,魂飛魄散,就在水中跪拜道:“望老爺方便方便! 我等有眼無珠,誤捉了你師父……”八戒搖手道:“莫說這話!俗語說得好:‘曾著賣糖君子哄,到今不信口甜人?!潜阒话遥魅俗呗?!”
【第11句】:【壁笆上掛團魚——四腳無撈】(歇)壁笆:籬笆墻。本指無法用爪取物,轉喻陷入困境,無法施展手腳。
【第12句】:【見了火的蠟——軟了】(歇)本指蠟熔化后變軟,轉指人遇到強手,態度由硬變軟。
【第13句】:【朝喂貓,夜喂狗】見“日飼貓,夜飼狗”。
【第14句】:【光砍樹,不造林】 釋義:比喻只耗費,不建立基業。 例句:第二件,飆字軍需要有個家,戰士們說得對,不能“光捉魚,不建船”,不能“光砍樹,不造林”。
【第15句】:【坐堂醫】在我國,中藥店大多稱“堂”,如“同仁堂”、“樂仁堂”、“同德堂”等,“同仁堂”的藥全國馳名。在藥鋪候診的醫生叫“坐堂醫生”,這是怎么回事呢? “坐堂醫”源于醫圣張仲景。張仲景是東漢時期的名醫,他曾任長沙太守,當時傷寒等疫病流行,為了拯救黎民百姓,他身為太守仍孜孜不倦地鉆研祖國醫學,為民治病。尤其是公然打破官府的清規戒律,坐在辦公的大堂上行醫,為病人診脈開方,辦公行醫兩不誤,還常在自己的名前冠以“坐堂行醫”四字。后人寫詩贊頌他“官隨民愿守長沙,心涵胞于千萬家。興亡盛衰同禍福,坐堂行醫惠無涯?!睘榱思o念張仲景崇高的醫德和高超的醫術,后來許多中藥店都冠以某某堂,并把坐在藥鋪里診病的醫師稱為“坐堂醫”。這種稱呼一直沿用至今。
【第16句】:【求生不生,求死不死】(慣)想活活不好,想死又死不成。形容人備受折磨,痛苦不堪。 也作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第17句】:【懶牛懶馬屎尿多】(諺)指懶牛懶馬只要一上套干活,就不停地拉屎拉尿磨時間。常比喻懶人做事,總是找種種借口少勞動或不勞動。 也作懶驢上磨屎尿多。 懶牛上套,屎尿都到。
【第18句】:【水大漫不過船去】見“大水漫不過船桅去”。
【第19句】:【一個槽里拴不了倆叫驢】 釋義:叫驢:公驢:拴到—塊兒要咬架。比喻兩個強手不能相容,不能共處。 例句:俗話說,一個槽里拴不了倆叫驢。哪個得天下的封建帝王不毒不狠?
【第20句】:【寧可身骨苦,不叫面皮羞】(諺)寧愿受苦受累,也不沾羞蒙辱。指肉體上的苦累無所謂,關鍵是不可使人格受到玷污。
【第21句】:【一個紅臉,一個白臉】(慣)一個做惡人,一個充好人。比喻兩人串通一氣,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做壞事。
【第22句】:【三十年前人尋病,三十年后病尋人】(諺)指人的前半輩子不知愛護身體,一味恃強蠻干而種下病根;后半輩子體質開始衰弱,原來潛伏的疾病就都逐漸出現。
【第23句】:【功臣難過太平關】(諺)舊時開國建業的有功之臣,很難度過太平年景這一關。指歷來在取得政權后,最高統治者總要迫害殺戮功臣良將。
【第24句】:【大旱之望云霓】(慣)云霓:烏云和彩虹,下雨的征兆。大旱的時候人們渴望下雨。形容對某事期盼的心情十分迫切。
【第25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釋義:明知有危險,也要冒險而行。 例句:英雄想到這里,就認定這條路走,一定要去跟老虎斗一斗了。趁著酒興,大步向前。正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第26句】:【爬得高,跌得腫】(諺)指向上爬得越高,跌下來必定傷得越重。比喻人追求名利的欲望越強烈,失敗起來就越慘重。也比喻權勢越大,所承擔的風險就越大。 也作爬得高,跌得重。 爬得越高,跌得越慘。 攀得高,跌得重。
【第27句】:【打落十八層阿鼻地獄】(慣)阿鼻地獄:佛教指犯了重罪的人死后靈魂受苦的地方。比喻給以最嚴厲的懲罰,使之深陷苦難,永無出頭之日。 也作“打下十八層地獄”。
【第28句】:一個人唱不成全家福。
【第29句】:【家丑不可外揚】(諺)家丑:家庭內部發生的見不得人的丑事。指家丑不要向外張揚。也泛指人們對于內部的丑事往往盡力遮掩,不向外界宣播。 也作家丑不可外談。 家丑不可外傳。
【第30句】:【石頭縫里蹦出來的】(慣)常用來斥責人不是父母生養的,不孝順或沒人性。 也作石頭縫兒里爆出來的。 石頭縫里跳出來的。
【第31句】:【殺雞焉用牛刀】此語比喻不能大材小用或小題大做。誰能想這樣一句俗語竟然出自孔圣人之口。 《論語·陽貨》記載,春秋時,孔子的學生子游任武城宰。有一次,孔子到武城去,聽到城里有弦歌之聲,微微一笑說:“割雞焉用牛刀?”意思是說,武城這樣一個小地方沒有必要推行禮樂大道。子游一本正經地說:“過去您教導我們說:‘君子懂得禮樂之道就會有仁愛之心,小人懂得禮樂之道就容易被役使?!艺前凑漳慕虒プ龅难?!”孔子聽后對其他學生說:“子游說得對,我剛才不過是開個玩笑罷了。”
【第32句】: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喪氣。
【第33句】:【投之以桃,報之以李】(諺)他投送給我桃,我用李去回敬他。指桃與李的價值是相當的,禮尚往來,合情合理。
【第34句】:【臭豬頭,自有爛鼻子聞】 釋義:比喻人品雖然不好,但總有人欣賞。 例句:趙雄上任偵緝處長那天,竟然親自“登門求賢”,請金鱷出來當大隊長,這正如俗語說的:“臭豬頭,自有爛鼻子聞?!?/p>
【第35句】:【貓兒見了魚鮮飯】(慣)貓兒喜歡吃魚,見魚就要吃。比喻見了所愛的人或物,一心想得到、占有。 也作“貓兒聞到魚腥味”。
【第36句】:【將在謀而不在勇】(諺)指將帥的作用在于謀略,而不在于單一的武勇。
【第37句】:【不識風云事,休在山里行】(諺)風云事:風云無常的天氣變化。指山中風云變幻不定,摸不準天氣變化的規律,就不要在山中行走。比喻社會人事復雜多變,沒有適應能力就難在其中周旋。
【第38句】:【人活年輕,貨賣時新】(諺)人年輕時,是最風光、最有活力的;貨物的款式時新,是最招買主、最暢銷的。指人一生最美好的時候是青春。
【第39句】:【瘋狗咬人無藥醫】(諺)瘋狗:患狂犬病的狗。指瘋狗咬過的人,被傳染了狂犬病,無藥可治。比喻奸惡者對忠貞者的栽贓陷害,往往是致命的。
【第40句】:【能屈能伸大丈夫】(諺)能屈能伸:既能彎曲也能伸展。比喻在失意時能承受屈辱,在得志時能施展才干的人才是好男兒。 也作能伸能屈,方是丈夫。 能硬能軟,方為好漢。
【第41句】:【銀樣镴槍頭】“銀樣镴槍頭”這個俗語是形容人或者工具徒有其表,內里空虛,沒有內在的實際本領或用途,中看不中用。 這個俗語出自《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紅娘罵張生的一段話:“你原來是個苗而不秀,呸!你是個銀樣镴槍頭?!边@是紅娘對張生懦弱的不滿,因此說他外表看起來像個男子漢,追求鶯鶯小姐時比較大膽,其實內里很軟弱,遇到挫折就退縮,不敢和老夫人去正面抗爭。 《紅樓夢》第二十二回黛玉罵寶玉的話:“呸!你原來是個苗而不秀,是一個銀樣镴槍頭?!痹獠粍右昧恕段鲙洝返倪@段原文。中國文化具有傳承性,知名度頂尖的曹雪芹發現好文案,照樣拿來為己所用。 “銀樣镴槍頭”本指看似銀光閃閃的槍實際上是焊錫做的槍頭,雖然很光亮,但亮而不實,一扎出去就軟了,所以只是樣子好看而已,也是個花架子。 后來人們習慣把中看不中用的東西稱作“銀樣镴槍頭”。
【第42句】:【牛食如澆,羊食如燒】(諺)農作物被牛吃過,就像被水澆過一樣,會長得越發茂盛;被羊吃過,就像被火燒過一樣,會干枯死去。指牛吃青苗無害,羊吃青苗必枯。
【第43句】:【老天爺不睜眼】 (老天爺瞎了眼)釋義:老天爺不看不管,比喻人世間不公平,黑暗。 例句:這么好的閨女,落到他們手里,真是老天爺不睜眼。
【第44句】:【瞎子放驢——不撒手兒】(歇)本指怕驢跑掉,不敢松手,轉指緊緊抓住某人或某事物不放。
【第45句】:【忘在腦后】(慣)指把事情忘光了。 也作忘在脖子后頭。 忘到脖子后頭。 忘到脊梁后頭。
【第46句】:【狗咬秤砣——好硬的嘴】(歇)硬:本指堅硬,轉指強硬。嘴:雙關,本指嘴巴,轉指說話。譏諷或責罵人說話生硬、執拗、尖刻。
【第47句】:【傷不了筋,動不了骨】(慣)指不會受到什么損傷或損失。
【第48句】:【指著明白的,說糊涂的】(慣)指心里明白,卻裝作糊涂。
【第49句】:【公雞戴帽子——冠上加冠】(歇)冠:前一個“冠”字指雞冠,后一個“冠”字指帽子,都諧“官”。指官職得到提升,含諧謔意味。
【第50句】:【冰炭不同爐】(諺)冰和炭不能同放在一個火爐里。比喻對立的雙方不能和平共處。
【第51句】:【滿口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慣)男盜女娼:男的做賊盜,女的做娼妓,指思想行為十分卑劣。形容人偽善,說得冠冕堂皇,靈魂卻丑惡骯臟。 也作滿嘴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 表面上仁義道德,骨子里男盜女娼。
【第52句】:【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見“是真難假,是假難真”。
【第53句】:【蔥辣嘴,蒜辣心,韭菜光辣舌頭根】 釋義:吃蔥辣嘴,吃蒜辣心,吃韭菜辣舌根。 例句:三平正吃得有勁兒,聽見兩個姐姐在外面議論,她是一句不讓,對著門外說道:“蔥辣嘴,蒜辣心,韭菜光辣舌頭根。這辣子,真好吃!”
【第54句】:【水不流要臭,刀不磨要銹】(諺)比喻人必須經常運動,才能保持健康。
【第55句】:【好話說三船,不如攥起拳】(諺)好話說得再多,也不如握起拳來用強硬的手段奏效。指對待不講道理的人,用強制手段比說好話管用。 也作“好話敵不住好拳”。
【第56句】:【甜從苦中來,福從禍中生】(諺)甜是從苦中熬出來的,福是從禍中轉化來的。指苦與甜、禍與福是會互相轉化的。
【第57句】:【不怕兇,只怕窮】(諺)兇:蠻橫。 指不怕欠債人不講理,就怕他窮得一無所有,債主也就毫無辦法。
【第58句】:【人無剛骨,安身不牢】(諺)人如果沒有剛強的骨氣,就很難在社會上安身。指人要想自立,必須保持陽剛之氣。 也作“人無剛強,安身不長”。
【第59句】:【擺架子】“擺架子”形容有的人特別是領導愛裝腔作勢,高人一等,擺威風,目中無人。 “擺架子”一詞源于我國古代民間的一項游戲,后傳到日本成為該國的傳統體育項目“相撲”。相撲比賽是在兩位體重各達幾百斤大胖子之間進行,比賽開始時,兩個大胖子不穿衣服,用布條遮住羞部,叉開雙腳,碩大的兩臂擺來擺去,彎著腰昂著頭,彼此虎視眈眈。因為相撲運動員擺架勢嚇人,我國古書中就借它來比喻裝腔作勢、擺架勢顯威風的人,一直流傳至今。
【第60句】:【穆桂英大破天門陣——陣陣出馬】(歇)穆桂英:《楊家將》中人物,原是山東穆柯寨寨主,自招楊宗保為婿,歸于宋營;智勇雙全,尤擅騎射,在抗遼時,曾躍馬橫刀,大破天門陣,屢建戰功。本指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時,每次作戰都親自上陣;轉喻婦女對某項活動或事業非常積極,回回都參加。
【第61句】:【馬奶奶見了馮奶奶——差兩點】(歇)“馬”字比“馮”字少兩點。點:本指漢字的筆畫“點”,轉為量詞,表示少量。指還有一些差距。
【第62句】:【執法不留情,留情法不容】(諺)指執法者應秉公辦案,不徇私情。
【第63句】:【隔行如隔山】(諺)行:行業。隔個行業就如同隔座山一樣,彼此很陌生。指各個行業都有各自不同的業務和知識,這一行人不懂那一行事。
【第64句】:【虎豹不堪騎,人心隔肚皮】 釋義:比喻猜不透別人的心思。 例句:萬丈深潭終有底,只有人心不可量。虎豹不堪騎,人心隔肚皮。休將心腹事,說與結交知!自后無情日,反成大是非。
【第65句】:【大家齊了心,黃土變成金】(諺)眾人只要齊心合力,黃土也能變成黃金。指團結起來力量無窮,自然就能創造奇跡。 也作大伙一條心,黃土變成金。 三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 人心同一起,黃土變成金。
【第66句】:【壽星佬放屁——神氣透頂】(歇)壽星佬:民間稱壽星,也叫老人星。指人自以為了不起,擺出一副洋洋得意或盛氣凌人的樣子。 含譏諷意味。
【第67句】:【柴無一根,米無一?!浚☉T)沒有一點兒柴草和糧食。形容生活貧困得柴米不繼。
【第68句】:【光屁股打狼——膽大不害臊】(歇)指人膽子是不小,就是丟人現眼,出了丑。常含譏諷意味。 也作“光腚子攆狼——膽大不怕丟人”。腚子:方言,屁股。
【第69句】:【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諺)苦中苦:常人難以忍受的苦痛。人上人:出類拔萃的人。指只有承受得了常人難以承受的苦痛,才能出人頭地。
【第70句】:【千里馬還有一瘸】(諺)千里馬:日馳千里的名馬。瘸(que):跛腿。 即使是千里馬,有時也會失蹄。比喻做事再縝密的人,有時也會出錯。
【第71句】:【老勿入川,少勿入廣】(諺)川:四川。廣:廣東。舊指老年人不可進四川,四川山多路崎嶇;青年人不可進廣東,廣東有麻風女,青年男子容易被勾引染病。
【第72句】:【拿碌碡打月亮——不知輕重】(歇)碌碡:又叫石磙,一種用來軋谷物、平場地的圓柱形農具,用石頭制成,很重。本指不知重量大小,轉指不知道掌握行為的分寸,亂來蠻干。
【第73句】:【事要前思免后悔】(諺)指事前要周密考慮,事后就不會因失誤而感到懊悔。 也作事要前思,免勞后悔。 事要三思,免了后悔。
【第74句】:【四菜一湯】“四菜一湯”當前是指全民或集體企、事業單位用公款招待賓客的菜肴規格,以防止用公款大吃大喝,鋪張浪費,產生腐敗現象。實際上,“四菜一湯”并非現在的創造,古已有之,且出發點和舉措也是防止官員腐敗,它源出朱元璋。 相傳,明太祖朱元璋于元至正廿八年(即公元1368年)當上明朝第一位皇帝后,全國范圍內遇上天災,糧食歉收,加上戰爭帶來的創傷,百姓生活非常困苦。那些皇親國戚、達官貴人,卻終日花天酒地,大吃大喝,百姓極為不滿。出身貧苦的朱元璋對此非常惱火。他下決心要整治一下這種腐敗現象。 一天,適逢馬皇后生日,朱元璋趁眾大臣朝賀之機,設宴答謝文武百官,當十桌客人的席位坐齊后,傳令侍女上菜。第一道菜為紅燒蘿卜,朱元璋對群臣說:“蘿卜百藥之本,民諺就有‘蘿卜進了城,藥店都得?!f,請眾卿品嘗?!钡诙朗浅淳虏?,朱元璋又說:“韭菜剪而復生,有蓬勃的生命力,四季常青,象征著長治久安。”然后是兩道青菜,朱元璋提醒眾臣道:“為官要清正廉明,兩袖清風?!痹⒁饷靼?。緊接著朱元璋指著最后一道蔥花豆腐湯說:“只有清廉,大明江山才能傳萬代?!毖绾?,朱元璋問侄子朱濤,“這次你的賀禮是什么?”朱濤說:“……翠珠兩串,玉鐲一雙,金佛八座……”朱元璋又問:“你年奉多少?此物何來?”朱濤不語,太祖喝令:“拿下!”眾大臣見皇上先拿自己的親侄子開刀,個個嚇得面如土色,斂聲屏氣。此時,朱元璋當眾宣布:“各位所送來賀禮一律用于賑濟災民,各位大臣從政務須潔身自律,多為百姓著想,凡今后祝壽待客,只能是四菜一湯,誰若違犯,嚴懲不貸。”從此,四菜一湯形成了規定,并由宮內傳到宮外,從官方傳到民間,從古傳到今。
【第75句】:【肥豬撞門,送上門的財氣】 釋義:比喻好處自己送上門來。 例句:見鬼啦!哪有什么敵人出動?走!能打還鄉團,就不能打遭殃軍?來,正是肥豬撞門,送上門的財氣。
【第76句】:【臨上轎再扎耳朵眼兒】(慣)比喻事到臨頭才倉促準備。 也作臨時上轎穿耳朵。 上轎扎耳朵眼兒。
【第77句】:【開諸葛亮會】(慣)諸葛亮:三國時蜀漢丞相,著名的政治家,足智多謀。比喻開會集中大家的智慧。
【第78句】:【薛仁貴不叫薛仁貴——叫白袍】(歇)薛仁貴:名禮,唐初大將,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縣)人,因身穿白袍,人稱白袍將軍。白:本指白的顏色,轉指徒然、白白地。袍:諧“跑”。指白白地跑了一趟。
【第79句】:【屬螃蟹的——橫行慣了】(歇)本指螃蟹習慣橫著爬行,轉指一貫蠻橫不講理。 也作“屬螃蟹的——橫著走”。
【第80句】:【咽不下這口氣】(慣)比喻不能忍受別人的欺侮或冤枉。 也作咽不下這口窩囊氣。 咽不下這口屈氣。
【第81句】:【山不轉路轉】(諺)山是固定的,不會轉動,但圍繞著山轉的路卻是可以隨意鋪修的。比喻任何事物都不是固定不變的。 也作山不轉路轉,石頭不轉磨轉。 山不轉路轉,河不轉水流。
【第82句】:【灑多少汗水,有多少收獲】(諺)流的汗水多,收獲的糧食就多。指農民種田,下苦多和收獲大是成正比的。也泛指人在創造財富上,出多大的力,就會有多大的收益。
【第83句】:【打著燈籠沒處找】 釋義:說明難得,少有。 例句:“你再要娶這么一個媳婦兒,……只怕打著燈籠兒也沒處找去?!?/p>
【第84句】:【吃個雞蛋還得挑四棱的】(慣)棱:棱角。形容過分挑剔苛求。
【第85句】:【花對花,柳對柳,破畚箕對折笤帚】 釋義:比喻男女雙方十分相配。 例句:“揀一個日子,便好過門,這方是田莊小家禮數,有何不可。”正是:“花對花,柳對柳,破畚箕對折笤帚?!?/p>
【第86句】:人靠心好,樹靠根牢。
【第87句】:【水米不打牙】(慣)指沒吃飯、沒喝水或沒飯吃。 也作水米不沾牙。 水米沒打牙。 水米沒沾牙。
【第88句】:【孫猴子鉆到鐵扇公主肚皮里——來個里頭踢蹬】(歇)鐵扇公主:《西游記》人物,又名羅剎女,牛魔王之妻,因兒子紅孩兒曾被孫悟空降伏,懷恨在心。
【第89句】:【知足者常樂,能忍者自安】(諺)指知道滿足就能永遠保持快樂,能夠忍讓就能永遠保持安寧。 也作知足心長樂,能忍身自安。 知足身常樂,能忍心自安。
【第90句】:【賣瓜的誰肯說瓜苦】(諺)賣瓜的沒有說自己的瓜是苦的。指賣東西總要自夸東西好。泛指凡是自家的人或事,總不免要自夸自贊。 也作賣瓜的說瓜甜。 賣瓜的說瓜甜,賣醋的講醋酸。 賣糖的講糖甜,賣鹽的講鹽成。
【第91句】:【斗虎爭狼,苦殺小獐】(諺)獐(zhang):獐子,形狀像鹿,比鹿小。 指虎狼爭斗,遭殃的是小獐子。比喻上層權勢者之間發生沖突,受害的是下層人物。 也作“龍斗虎傷,苦了小獐”。
【第92句】:【挑大梁】(慣)挑:本指用竹竿等的一頭支起,比喻承擔。指擔負重要的起支柱作用的工作。 也作“挑正梁”。
【第93句】:【戴著木頭眼鏡——只看見一寸遠】(歇)形容目光短淺,缺乏遠見。
【第94句】:【半斤對八兩】(慣)舊制一斤是十六兩,半斤是八兩。形容雙方一樣,不分上下。 也作“一個半斤,一個八兩”。
【第95句】:【有一頓沒一頓】(慣)吃了上頓,下頓還沒有著落。形容生計艱難。 也作有一餐,沒一頓。 有一餐,沒一餐。
【第96句】:【一號藤子結一號瓜】 釋義:有什么樣的家庭,就出什么樣的子女。 例句:“你不曉得這妹子的根基嗎?一號藤子結一號瓜,沒得錯的?!?/p>
【第97句】:【無本難求利】(諺)指做生意要有本錢才能求得利潤。
【第98句】:【有三家好親戚不算窮人】(諺)親戚在經濟上能相互幫助,有幾家好親戚的幫助,就不會貧窮。指不怕一人一家貧窮,怕的是周圍環境都一樣貧窮。
【第99句】:【三天兩后晌】(慣)晌:一天內的一段時間。形容很短的時間。 也作三天兩晚上。 三天兩早上。 三早起兩晚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