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伸手不見五指】(慣)形容非常暗黑,什么也看不見。 也作伸手不辨五指。 伸手不見掌。 伸手不見巴掌。
【第2句】:【種菜如繡花】釋義:種菜要細致,多下工夫。例句:種菜是細致活兒,“種菜如繡花”;認真干起來也很累人,就勞動量說,“一畝園十畝田”。
【第3句】:【景德鎮的大穿——凈瓷兒】(歇)景德鎮:市名,在江西省東北部,以產瓷器聞名。瓷兒:諧“詞兒”。形容詞語豐富。
【第4句】:【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釋義:比喻各家有各家的難處。例句: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我的家也不例外,也存在著矛盾。
【第5句】:破船沉在死水溝——沒出路
【第6句】:關老爺赴會——單刀直入
【第7句】:【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此語比喻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語出宋代戴復古《寄興》:“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備,妾愿老君家?!弊愠啵鹤憬稹⒓兘?。沒有純而又純的金子,也沒有白璧無瑕的美玉。比喻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個人沒有一點缺點和錯誤。古人說得好: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就像沒有十足之赤的金子。這是符合辯證法的普遍規律。
【第8句】:【哀莫大于心死】心死,不再有希望,此為人生的大悲哀。 巴金《家》:“人說:哀莫大于心死。我的心早已死了。我不 該再到你們公館里來,打擾你們。”
【第9句】:樹上的爛杏——數它壞
【第10句】:【雷同】“雷同”現在指兩個東西極為相似。一般指抄襲現象。 “雷同”最早出處是《禮記》?!抖Y記·曲禮》上記載:“毋剿說,毋雷同?!睗h代鄭玄注:“雷之發生,物無不同時應者。人之言當各由已,不當然也?!币馑际钦f,打雷的時候,萬物同時都響應。人應該用自己的心去斷其是非,不要他人之說以為己語,像萬物聞聲而應那樣。所以,雷同還有“隨聲附和”的意思?!稘h書·劉欲傳》:“或懷妒忌,不考情實,雷同相從,隨聲是非?!本褪侵鸽S聲附和。但,“隨聲附和”今已不取其義。后“雷同”引申為抄襲現象。
【第11句】:在家里,我常告弟弟和姐姐的狀。媽媽不高興地說:“你不要吃自己的飯,量人家的腸子。少操點閑心,把精力用在學習上吧!”(河南·民權)
【第12句】:【家有三件寶,丑妻薄田破棉襖】(諺)丑陋的妻子,不惹禍;不肥沃的田地,沒人爭奪;破舊的棉襖,能御寒。指丑妻、薄田、破棉襖,是舊時農家的三大寶。
【第13句】:鏡子里的燒餅——不能充饑
【第14句】:【十年不下雨,也有怨雨人】見“大旱三年,還有恨雨之人”。
【第15句】:【風過草抬頭】指情況又恢復原狀,反彈。電視新聞:“我 們要采取有力措施,防止發生風過草抬頭的現象。”
【第16句】:我參加了數學興趣小組,自以為學得差不多了,媽媽說:“山外青山樓外樓,強中自有強中手。還有聰明人在前頭等著呢,你可別太自大了。”(河南·臨潁)
【第17句】:【主題】“主題”是指文學、藝術作品中表現的中心思想,是作品思想內容的核心。 “主題”是個外來詞,它源自德國,來自日本。在德國,主題最早只是個音樂術語,指音樂中最具有特征的、并處于優越地位的旋律,也就是主題旋律。它表現一個完整的音樂思想,是整個樂曲的核心。音樂中的這個術語后來被移植到文章寫作及文藝創作中,把文章與文藝作品的中心思想稱作“主題”。我國使用的“主題”這個詞.是從口語引進的,日語從德語中翻譯過來。中國古代文論中的意、義、理、旨、主意、主旨、主腦等,實際上都是“主題”的意思。
【第18句】:【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慣)路上丟了東西沒人撿,晚上睡覺不用關門。形容社會治安非常好。 也作路不拾遺,門不夜掩。 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第19句】:【老公、老婆】“老婆”是妻子的別稱,在這里新老不分,新娶媳婦也是老婆?!袄掀拧甭犉饋聿辉趺春寐牐瑓s包含著丈夫對妻子的愛意呢!相傳,唐代有位名士叫麥愛新,他看到自己的妻子年老色衰,便產生嫌棄老妻、再納新歡想法,于是寫了一副上聯放在案頭:“荷敗蓮殘,落葉歸根成老藕?!北凰钠拮涌吹搅耍拮訌膶β撝锌吹搅苏煞驐壚霞{新的念頭,于是便提筆續了一副下聯:“禾黃稻熟,吹糠見米現新糧?!边@副下聯,以“禾稻”對“荷蓮”,以“新糧”對“老藕”,不僅對得十分工整貼切,新穎通俗,而且,“新糧”與“新娘”、“老藕”與“老偶”諧音,饒有風趣。麥愛新讀了妻子的下聯,被妻子的才思敏捷和拳拳愛心所打動,便放棄了棄舊納新的念頭。妻子見丈夫回心轉意,不忘舊情,揮筆寫道:“老公十分公道”。麥愛新也揮筆寫下了下聯:“老婆一片婆心”。漸漸地,妻子的愛稱——“老婆”就被傳開了,一直沿用到今?!袄瞎币渤闪藢φ煞虻膼鄯Q。
【第20句】:【有志者事競成】指有堅強意志的人事業終究能夠成功。典出《后漢書·耿弁傳》。東漢初年,山東豪強張步占據青州十二郡,勢力強大而且氣焰十分囂張,光武帝劉秀派大將耿弁前去討伐。耿弁頑強作戰,接連獲勝。在戰斗中,耿弁被箭射中大腿,他強忍劇痛,悄悄拔刀把箭截斷后繼續戰斗,耿終擊潰張步。劉秀大喜,親自到臨淄慰勞軍隊,并夸贊耿弁說:“將軍從前在南陽時曾主動請戰,當時我擔心難以成功,便沒答應?,F在看來,將軍是有志者事競成啊!”從此留下這句BBB。
【第21句】:【相馬以輿,相士以居】(諺)輿(yu):車。居:平素待人接物及生活表現。指相馬要從它拉車的表現上判斷它的耐力,相士要從他的平素為人處世上判定他的品行。
【第22句】:【騎牛不怕牛身大,騎馬不怕馬頭高】(諺)比喻決意要征服對方,就不怕他的勢力有多強大。
【第23句】:【笑掉了大牙沒人補】對譏笑者表示不滿。意即沒有什么 可笑的,當心別笑出毛病來。沒人補,也說:沒人拾。類似 的:笑掉了下巴,砸壞了腳面子。馮德英《苦菜花》:“笑什 么,笑?笑掉了大牙我可不給你們拾!”
【第24句】:我決定和班長交朋友,買了張賀卡送給她。爸爸說:“人心靠贏得,不能靠饋贈?!保ê幽稀ふ枺?/p>
【第25句】:口袋里裝釘子一個個想出頭
【第26句】:【三十年前子靠父,三十年后父靠子】(諺)指人在三十歲以前,要靠父親養活、扶持,兒子得聽從父親的指使;三十歲以后,父親要靠兒子關照,自然是兒子說話算數。
【第27句】:【房頂開門,灶炕打并】不與周圍環境發生關系,自顧自。 或說:屋地下打井,房頂上開門。韓志君等《古船·女人和 網》:“我這個壞人跟你這個好人再不來往,行吧?咱們兩 家,都屋地打井,房頂扒門兒,行吧?”
【第28句】:【一個汗珠摔八瓣兒】見“汗珠摔八瓣兒”。
【第29句】:【放馬后炮】(慣)馬后炮:象棋術語。比喻事過之后才采取行動,已來不及。
【第30句】:【滿園果子,只有一個紅】比喻只有一個出眾的。類似的: 滿園花草一棵紅。成語:一枝獨秀。明代《三寶太監西洋 記》:“到了今日,正叫做滿園果子,只看得他兩個人紅哩!”
【第31句】:【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無水吃】(諺)指人少責任分明效率高,人多相互推諉事難成。
【第32句】:【夠不著房檐怨地矮】(慣)比喻做不成事情不從自身找原因,而是埋怨客觀條件不好。
【第33句】:【一招鮮,吃遍天】(諺)一招:本指武術上的一個拳式動作,此處指技藝行業的一手絕活。天:天下各地。指在技藝方面有一手絕活,無論走到哪里都很吃香。
【第34句】:【嘴癢了去樹上蹭蹭】厭惡人說話。李準《大河奔流》:“你 吹啥哩?人心里像棍子戳一樣,你嘴癢了去樹上蹭蹭!”
【第35句】:我學了一年的小提琴,盡管天天練習,卻始終沒有多大進步。星期天,我又在院子里苦練,鄰居王阿姨從門口走過,冷冷地說:“你呀,根本就是西瓜皮打鞋掌——不是那塊料,別在那兒捉起臭蟲放在自己腦殼上叮——自討苦吃了?!甭牶?,我不服氣地說:“你也別總是隔著門縫看扁人……”(河南·孟州)
【第36句】:【薛仁貴不叫薛仁貴——叫白袍】(歇)薛仁貴:名禮,唐初大將,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縣)人,因身穿白袍,人稱白袍將軍。白:本指白的顏色,轉指徒然、白白地。袍:諧“跑”。指白白地跑了一趟。
【第37句】:貓狗打架——世代冤家
【第38句】:【千羊在望,不如一兔在手】到手的才能算數。類似的:打 不到囤里不能算收。周立波《鐵水奔流》:“千羊在望,不如 一兔在手,我們應該實際點?!?/p>
【第39句】:老師剛一進教室,就有人告狀。老師才讓這位同學坐下,又有同學站了起來。老師風趣地說:“你們真是按不下的葫蘆瓢?!保ê颖薄ば刑疲?/p>
【第40句】:華佗治病——妙手回春
【第41句】:棺材里打銃——嚇死人
【第42句】:【水過地皮濕】(慣)1形容事情只是走個形式和過場,不能根本解決問題。2指從所經手的事情中撈到了好處。 也作“雨過地皮濕”。
【第43句】:石打的鎖——沒眼
【第44句】:【胖子的褲帶——全不打緊】(歇)打緊:本指系緊褲帶,轉指事情要緊。指一點兒也不要緊,不必在意。
【第45句】:【剜下眼珠子當泡兒踩】(慣)比喻給以嚴厲的懲罰。 也作“剜了眼睛當泡兒踩”。
【第46句】:農歷三月初六的下午,我忽然看到一群大雁排著“人”字形往北飛。我對奶奶說:“奶奶,快來看,大雁!”奶奶說:“三月三,雁門關,大雁走,小燕來?!保ê幽稀揉l)
【第47句】:【未窮先窮不窮,未富先富不富】(諺)家業將窮時,趕緊作過窮日子的打算,便不至于窮倒;家業未富時,就按富家的排場過活,肯定富不起來。指早作窮打算不受窮,早作富打算必不富。
【第48句】:我解纜,你推船——順水人情
【第49句】:【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韓信,淮陰人,西漢劉邦手下的將 領。有一次劉邦問他能夠指揮多少軍隊作戰,他回答說: “臣多多而益善耳。”借指越多越好?!独m孽?;ā罚骸安灰?重在一人,我們應當乘時事危急,組織團體,集合人才。如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第50句】:【半斤蕎麥皮,也想榨四兩油】釋義:比喻殘酷地壓榨勒索。例句:你從外表上一看,他一股窮酸爛氣,倒像個叫花子,要說起卡脖人來,真是半斤蕎麥皮,也想榨四兩油。
【第51句】:【鐵公雞,一毛不拔】一毛,雙關,也指一毛錢。借指吝嗇, 小氣?!断愀坌≌f選》:“還有,他盡管鐵公雞一毛不拔,但是 喜歡那些有禮及會講話拍馬的人,有時興致一來,也會大發 慈悲哩?!?/p>
【第52句】:人們對張家飯店摻雜使假、缺斤少兩很是氣憤。二爺說:“那小子本來就很貪,看見有人擔了大糞走過,也要沾一指頭。”(遼寧·錦州)
【第53句】:【容易得來容易舍】(諺)容易得到的,舍棄也就不心疼。指艱難獲得的,舍棄也艱難;容易到手的,舍棄也容易。
【第54句】:菜刀剃頭——與眾不同
【第55句】:和尚摸頭——沒發(法)
【第56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諺)身居高位,自己的行為端正,不發令下屬也會跟著你行事;自己的行為不正,縱然發令也沒人聽你的。指待人處事,關鍵是要以身作則。
【第57句】:【少所見,多所怪,睹橐駝言馬腫背】(諺)橐(tu。)駝:駱駝。見識少的人容易大驚小怪,看到駱駝就以為是馬背腫高了。指把不常見的事物看作怪異的,只緣見識太少。 也作少所見,多所怪。 少見必多怪。
【第58句】:師字去了橫——真帥
【第59句】:古廟里的石像——老石人(老實人)
【第60句】:【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釋義:黃蓋:三國時東吳大將?!度龂萘x》故事:在赤壁之戰中,為了火燒曹操的戰船,黃蓋主動向周瑜獻了苦肉計,讓周瑜打了他,然后向曹操詐降,瞞過曹操。比喻做樣子給別人看。也比喻雙方自愿,別人不必管。 “—個愿打,一個愿挨”又作“打的愿打,挨的愿挨”、“愿打愿挨”。例句:他們一伙,都是看透《三國志》的人。要我說,那一耳刮子,也是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的。
【第61句】:【指到哪兒打到哪兒】(慣)比喻對某人言聽計從。
【第62句】:【不以成敗論英雄】釋義:不以成功或失敗來評論英雄人物的得失。例句:“梵梵,古人說,不以成敗論英雄。我最佩服越王勾踐,當了夫差的階下囚,仍不失其志,臥薪嘗膽,終成復國之大業。”
【第63句】:【指桑樹罵槐樹】(慣)比喻表面上罵這個人,實際上是罵那個人。
【第64句】:【放鴿子】“放鴿子”比喻說話不算數、違約和欺詐行為。自古以來,鴿子展示于人的都是吉祥和平的意義,鴿子還寓意誠信,飛鴿傳書就是人們利用信鴿的準確和精準的特性來傳遞信息。可這代表誠信的鴿子怎么會被人們用“放鴿子”來比喻不遵守諾言,帶有欺騙的含義呢?它源自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放鴿子”是誘拐名貴鴿子的行為。偷竊者訓練出一種專用的“誘鴿”,混到別人放飛的鴿群中,誘騙鴿群迷失方向,把它們引回到偷竊者的鴿籠中。另一種說法是相傳古時候有兩個人,他們本來是很好的朋友。二人約定了某月某日,其中一個人要給另一人飛鴿傳信,但到了約定的日子,等信的人卻等來了一只沒有攜帶信的鴿子。他就質問他的朋友:“你怎么只放鴿子不寫信,不履行諾言,說話不算數呀!”“放鴿子”一詞作為“爽約”的意思就這樣流傳下來。
【第65句】:【門前結起高頭馬,不是親來也是親】(諺)門前拴著高頭大馬,有錢有勢,不是親戚的也會來認親戚。 舊指人情勢利,攀高結貴,只要有錢有勢,人人都會來奉承。 也作門前扣上高頭馬,不是親來也是親;門前戧著討飯棍,骨肉之親不上門。 門前縛仔高頭馬,不來親者也來親;門前掛著破簾子,嫡親娘舅陌路人。
【第66句】:【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這句俗語現在形容某人有主意就是不說。此俗語源自《三國演義》。在三國故事中,徐庶是個傳奇人物。他任俠使氣,善擊劍,遍訪名師,有謀略。劉備駐守新野,他來輔佐,取得了一連串的勝利,斬呂曠、呂翔,破八門陣,計取樊城,殺得曹仁丟盔棄甲逃回許都,可謂戰績輝煌。正因為如此,才引起了曹操的注意,便以徐母為人質,逼徐庶來降。徐庶是大孝之人,無奈只得投奔曹操。在臨行前,徐庶鄭重向劉備承諾:“縱使曹操相逼,庶亦終生不設一謀。” 徐庶真的信守諾言,盡管曹操想盡辦法拉攏他,他都不為所動。不過,他破例為曹操出過一謀:長坂坡趙云為救二位皇嫂(準皇嫂)及幼主劉禪,獨闖曹營,連殺曹操數員大將,身處險境。在旁觀戰的曹操問徐庶:“此人勇猛過人,誰歟?”徐庶答日:“此人乃常山趙子龍,莫非丞相有愛將之心?”曹操日:“然”。徐庶獻計日:“只要活趙云,不要死子龍。”曹操采納,結果,是徐庶暗中救了趙子龍。只此一謀,還是替劉備出力。從此留下“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這一俗語。其實,這只是小說家言,《三國志》中,徐庶在曹營中先任中郎將,后升任御史中丞。
【第67句】:【開天窗】(慣)1比喻利用職權克扣錢財。2比喻抽去已排好的文章,使報紙的版面上留下成塊的空白。
【第68句】:【混水里面好摸魚】釋義:比喻趁混亂干壞事或撈取好處。例句:黃國信想用這一連串似是而非的問題,把戰士們完全推到云霧山中,就像無數根柴棒,在剛要澄的河水里,猛攪亂搗一陣,把水攪混?;焖锩婧妹~。
【第69句】:【田怕秋早,人怕老窮】(諺)指田禾最怕秋季干旱,人生最怕老來貧窮。 也作“田怕秋來旱,人怕老來貧”。
【第70句】:【上嘴片碰下嘴唇】(慣)形容人只會說。也形容要說的話非常容易、輕巧。 也作上嘴唇兒一碰下嘴唇兒。 上嘴唇往下嘴唇一碰。
【第71句】:鄰居叔叔因為賭博,使好端端一個家幾乎傾家蕩產。看到身邊活生生的現實,爸爸教育我說:“十個賭博九個窮,傾家蕩產害人蟲。因為染上賭博而家破人亡的自古就有??!”(廣東·龍門)
【第72句】:【牛身上拔一根毛】謂數目極少,分量極小。成語:微乎其 微、九牛一毛、滄海一粟。清代《紅樓夢》:“那日在廟里還 愿,花了幾萬銀子,只算是牛身上拔了一根毛罷咧?!?/p>
【第73句】:【籬牢犬不入】(諺)籬:籬笆,用竹竿或木條扎起的圍墻。籬笆扎得牢固,野犬就鉆不進來。比喻防范嚴實,壞人就沒有可鉆的空子。 也作籬牢處犬難穿。 籬笆扎得緊,野狗鉆不進。
【第74句】:【好鋼使在刀刃上】(諺)指好鋼使在刀刃上,才能發揮斬切的作用。 比喻人力、財力和物力,必須用在最需要、最緊急的地方,才能產生巨大功力。 也作好鋼使在刀口上。 鋼要用在刀刃上。
【第75句】:【先下米,先吃飯】(諺)做飯時,誰先往鍋里下米,誰就先吃上飯。比喻做事啟動早的,自然就有早成功的希望。
【第76句】:【有飯大家吃,無飯大家餓】(慣)比喻同甘共苦。
【第77句】:【倒騎毛驢,往后看】釋義:比喻總看過去,看不到進步。例句:對于這一點,連里有過不少扯淡的說:崔國華落后,是倒騎毛驢,老往后看。
【第78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諺)屠刀:殺人刀。只要能放下殺人刀,改惡從善,馬上就是佛一樣的善人。原為佛教勸人向善語,后指人只要能改惡,就大有作為。 也作“放下屠刀,立證菩提”。菩提:梵語,即佛道。
【第79句】:【按定坐盤星】(慣)坐盤星:秤桿上的第一顆星,是秤砣和秤盤呈平衡狀態時秤砣的懸點。比喻拿定主意。
【第80句】:叔父說我哥辦事是“嘴上沒毛,做事不牢,東一拖子西一耙子,上一斧子下一榔頭,像桿沒星的秤”。(河南·郟縣)
【第81句】:松木椽子——寧折不彎
【第82句】:【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慣)1形容人處世圓滑。2形容人能隨機應變。 也作見什么人說什么話。 見一種人說一種話。
【第83句】:【寧看賊挨打,不看賊吃?!浚ㄖV)指看賊挨打受罰可以儆戒自己,而看賊用偷來的錢吃喝玩樂,則容易受邪惡的引誘。
【第84句】:【鴨子不吃癟稻——肚里有食】(歇)癟:不飽滿。指人不吃差一些的食物,是因為肚子不餓。
【第85句】:鴨子吃糠殼——白歡喜;空歡喜;空喜一場
【第86句】:放學回到家,我掏出書和本子寫作業。可是,怎么也找不到鋼筆,急得我亂轉。奶奶在一旁笑著說:“當官的把印都弄丟了,還中哩?”(河南·內鄉)
【第87句】:【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歇)張飛穿起針線來,睜大眼睛瞪著針頭的小孔。形容驚訝、驚奇或發呆、發愣。也形容驚恐、害怕。
【第88句】:頭發打擺子——毛病
【第89句】:【三九四九凍死狗】(諺)三九四九:從冬至節算起,每九天為一“九”;三九是冬至后第三個九天,四九是冬至后第四個九天。指三九、四九是一年中最冷的天氣。 也作三九四九,凍破石頭。 三九四九,凍死忙牛。 三九四九,隔門叫狗。
【第90句】:【杏核子——仁兒苦】見“山杏核——苦仁兒”。
【第91句】:大河里的水旋渦——遲早要隨大流
【第92句】:【病鬼碰著閻羅王】(慣)閻羅王:佛教稱掌管地獄的神,也稱閻羅、閻王、閻王爺。指必死無疑,沒有生的希望。
【第93句】:【老虎頭上拍蒼蠅】釋義:比喻做事膽子大,敢去觸犯強橫的人。例句:新嫂子在心里說,“瑞昌是余師傅的大徒弟,出名的‘獨角牛’,他是好惹的么?這不是‘老虎頭上拍蒼蠅’么!”
【第94句】:【狼窩里捉狼】(慣)比喻做危險卻又有把握的事。
【第95句】:【百聞不如一見】(諺)聞:聽。指聽來的再多,也不如親眼一見真實可靠。 也作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干。 百聞不如一見,百講不如一練。
【第96句】:屬水蘿卜的——皮紅肚里白
【第97句】:【吃菜要吃心,聽話要聽音】(諺)吃菜要吃菜的鮮嫩內瓤;聽人說話要聆聽話外之音,以便知道對方的真實意圖。 也作吃蔥吃芯兒,聽話聽音兒。 吃飯品滋味,聽話聽下音。
【第98句】:小猴子吃大象——虧他張得開口
【第99句】:【廬山真面目原】為蘇軾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 在此山中?!苯柚刚鎸嵡闆r。海外劉宜良《江南小語》:“凡到 華盛頓的旅客,少不了到白宮光顧一番,借睹‘廬山真面 目’?!?/p>
上一篇:女孩對男孩說晚安-晚安的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